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38章 ...

  •   因为玄生爱上舍利的手艺,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送了郎生一大筐新鲜的蒌蒿。

      至于已经入冬的山上怎么会有新鲜的蒌蒿这种东西?

      玄生那个小院,除了自己弄过去的花花草草,简直干净得寸草不生,除了苔藓,连杂草都不曾有过。

      郎生觉得这定是天上的仙物。

      于是,他把这筐新鲜的蒌蒿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交给了他家的温柔万能舍利军师。

      舍利也觉得不必客气,对面山上那两位吃了他们那么多吃食,送来点东西天经地义。

      不过,既然送来的不少,那就多做点花样,让大王高兴高兴。

      最新鲜的蒌蒿还是凉拌为好。

      舍利将最鲜最嫩的蒌蒿拣出来,洗净,切段,然后在滚水中焯了焯。

      将蒜压成蓉,干红椒切段,晒干的木耳在焯过蒌蒿的滚水中泡涨发至软身,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小心剪掉木耳的硬硬的底部,然后切丝在滚水中稍微煮一下。

      将蒌蒿、木耳丝、红椒丝、蒜蓉入碗中。

      锅入油烧热,炸香花椒和干红椒,花椒和干红椒弃掉不用,只取炸好的麻辣油倒入碗中拌匀即可。

      正好有腊肉,舍利将腊肉蒸了一下,然后取出晾凉。

      将蒌蒿洗净切段,蒜切片,蒸好的腊肉切片。

      锅烧热放油,放入切好的蒜片煸香,再放入腊肉片煸炒,炒出油,出香味,烹入绍酒。

      然后,放入蒌蒿段,再放入少许盐调味,大火快速煸炒出锅即可。

      最后是将剩下的蒌蒿洗净,拌到肉馅里,做成包子,这才是最大量的主食。

      照例是大部分留给自己人,挑出合适的分量用食盒盛了,让大王拿去给对面山上的尝鲜。

      三样吃食,白泽最爱的就是蒌蒿包子,他觉得包子就像小猞猁,他好想看小猞猁的原形啊。

      “陆玑《诗疏》有云:蒌,蒌蒿也,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旁茎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萎蒿‘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 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歌中的蒌即指蒌蒿。”

      “《救荒本草》中则将蒌蒿称之为?蒿,当荻芽尚短时,可代替荻芽配食河豚,传说能解河豚之毒。”

      “著名老饕东坡居士在他的《惠崇春江晓景》诗中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还有黄庭坚的《过土山寨》曰: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范成大的《龟渚》也云:白鱼出水卧银刀,紫笋堆盘脱锦袍。扪腹将军犹未快,棹船西岸摘蒌蒿。”

      “河豚是什么?”

      郎生没听懂他这些什么什么的诗句,但是,河豚这个词他听懂了,一定是好吃的。

      “河豚古名‘鯸鲐’,左思的《三都赋·吴都赋》便有‘王鲔鯸鲐’之句,其注曰:‘鯸鲐鱼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纹,性有毒。’”

      “《本草集解》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河鲀,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沈括在《梦溪笔谈》亦云:吴人嗜河鲀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

      “河鲀肌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处理掉有毒的部位后,始可食用。腌制后俗称‘乌狼鲞’。”

      “东坡居士最爱吃河豚。《宋人轶事汇编》引《示儿编》曰:东坡居常州,颇嗜河豚。有妙于烹者,招东坡亭。妇子倾客窥于屏间,冀一语品题。东坡大嚼,寂如喑者,窥者失望。东坡忽下箸曰:也直一死!于是阖舍大悦。”

      “东坡居士爱吃,好吃,他不仅亲自下厨,还创制、完善了很多小吃,并将其制作方法和经验总结成文。”

      “他著名的《老饕赋》曰: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蠒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还有他举世闻名的《猪肉颂》云: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还有《煮鱼法》云:子瞻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

      “更有《东坡羹颂》曰: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碗,下菜汤中。人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饭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羹每沸涌。遇油辄下,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羹上薄饭,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羹亦烂可食。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余如煮菜法。应纯道人将适庐山,求其法以遗山中好事者。以颂问之:甘甘尝从极处回,咸酸未必是盐梅。问师此个天真味,根上来么尘上来?”

      “东坡居士也很懂养生之道,他曾撰写《节饮食说》道: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元丰六年八月二十七日书。”

      “好了,好了,我们来讲故事吧,不然一会儿玄生该醒了,我又听不到结局了。”

      白泽啰啰嗦嗦一大堆,郎生如听天书一般,甚感无趣,于是出言阻止道。

      “好啊,讲故事吧。”白泽叹口气道。

      这个小狼崽子果真孺子不可教也,是半点学问也不想听啊。

      “既然提到了河豚,就讲讲跟河有关的运河漕运的事情吧。”白泽说道。

      “好。”郎生连忙赞同。

      反正只要不是继续听那些天书,什么故事他都欢迎。

      运河,历朝历代都是国家的命脉。

      就水运而言,天然河道不足以满足航运的需求,因而朝廷便会穷极人力,开凿运河。

      周人曾作《禹贡》,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以九州山脉为四列,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秦皇统一六国,为了“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于是创立了漕运制度。

      秦以渭水、黄河、济水、荷水及鸿沟等水道,将关东各地,以及远至黄河之滨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漕运到国都咸阳。

      秦二世时,为了方便转运东方各地的粮物,又在漕运线上修建了几处中转仓。

      楚汉相争之时,为刘邦提供了众多粮草的“敖仓”,便是规模宏大的中转仓之一。

      后来,因时势所需,“漕运”又分成河运和海运两种方式。

      但海洋中风浪太大,危险过多,加之隋朝大兴水利之后,运河水路畅通,航行便利,内河航运成为漕运的主要渠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