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年假 ...

  •   年关有七日的整假,各各官署都放了假,而实际上的假期可以延续至元宵,每个官署只稍有人轮流值班。

      姜河逸抽签抽到了第一日,也就是年初八。

      因着冬至绯闻,他与御史台同僚的关系算不得好。

      宋家尚且能帮助他时,他时常焦躁。而眼下他觉得他应该不会再有更难的处境。

      这般心态放平下去,又经过宋家和威名侯府一案,他在御史台的处境似乎慢慢好了起来。至少是少了几分白眼的。

      姜河逸站在檐廊下,他抬头看着头顶的一弯月亮,叹了一口气。

      “小姜大人,在为什么愁苦?”

      萧治穿着一件金线绣麒麟的灰狐斗篷,手中捧着一个汤婆子,从暗处走了出来。

      姜河逸很是诧异,连忙拱手行了礼:“太子殿下。”

      萧治挥了挥手,免了他的礼。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上了台阶,与姜河逸一道站在了檐廊下,望着同一弯月亮。

      “小姜大人,近日心情不好?”萧治道。

      姜河逸拱了拱手:“多谢殿下关怀,只是一些小事而已。”

      “不必如此拘束,今夜就你我二人,不当君臣只当是同龄的朋友。”萧治在他的肩头拍了拍,将“朋友”二字咬得极重。

      姜河逸应了一声。

      “婚期可是定在二月十九?”萧治不等他回答,继续道:“孤那日倒是有空,就是不知小姜大人是否欢迎孤了。”

      姜河逸听着心头“咯噔”了一声,忙道:“殿下能光临寒舍,乃是我姜家的幸事。”

      萧治笑了笑。

      姜河逸倒是不蠢。

      “小姜大人可知对一个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萧治笑意浅浅,视线落在姜河逸的身上。

      姜河逸眉头微微蹙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萧治这话又是何意。

      “微臣愚钝,还望殿下指明。”

      “当然是权势。只要有了权势,旁人才不会,也不敢踩在你的肩头。”萧治笑意加深:“想必小姜大人应该能懂。”

      当然懂。

      他一寒门学子高中成为探花郎,一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众人追捧。一旦他出事,却是人人都想要踩上一脚。

      姜河逸跪了下去,拱手道:“多谢殿下。”

      萧治拍了一下他的肩头:“等消息吧。”

      说毕,萧治下了台阶,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姜河逸慢慢起了身,官袍上落下了一块泥渍,他试着掸了掸,不过是让泥渍阔得更大了些。

      他笑了笑,入了屋内。

      他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
      这个年对于萧权来说也算过得舒坦,唯一的大事就是汴州和邢州赈灾一事也在好转,不必过多的担忧。

      十六日,萧权召开了新年的第一个大朝会。

      就在大太监周建要宣布退朝之时,宫外传来了急报。

      萧权眉头微拧,又坐了回来。所有的朝臣的目光也集中在了急急忙忙跑入殿内的驿卒身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驿卒拜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萧权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驿卒从怀中取出两份折子奉上,周建走下来,接过折子呈给了萧权。

      萧权看了眼跪在地上有些眼熟的驿卒,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就是上次给顾海明送画的年轻人。

      他收回视线,目光落在了折子上。

      一封折子还未看完,萧权已经冷了脸。

      汴州凌汛,河堤坍塌,百姓死亡人数已上了百人。

      “啪”的一声,折子被盒上。

      “邢州呢?”萧权的声音冷冽而带着震慑人心的威严。

      驿卒道:“回皇上,邢州暂时无任何消息,唯有汴州情况危机。顾大人想要洛州支援收留汴州百姓。”

      说着,他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奉上。

      周建又忙把信递给了萧权。

      信上的内容可谓是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把汴州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

      可就算萧权明白其中缘由,事情没有处理好便是没有处理好。

      “废物。”

      萧权把折子和书信一并丢在了地上。

      魏集弓着身子把两者捡了起来,简单的看了一遍道:“皇上切莫气坏了龙体。”

      萧权哼了一声:“那你们倒是给朕一个解决方案。从去年七月到今年正月十六,整整过去了半年,一个洪涝灾害就闹得如此大。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皇上息怒。”

      朝臣齐齐跪下。

      萧权:“传朕旨意,往汴州再送一万五千两,五百石粮草。若是顾海明还是不能解决这件事,他也没必要回金陵了。”

      德明十三年的第一个大朝会就在萧权震怒中结束。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十七日,一直未有消息的邢州来了一份暗报,因为凌汛一事城内百姓开始闹事。

      十九日,邢州发生了暴乱,震惊朝野。

      二十日,邢州以下的县城陆续发现暴动。

      二十二日,赈灾特使顾海明失踪,似与邢州一事有关。

      *
      太极宫外。

      萧宁宁遇见了提着食盒的新晋慧嫔。

      “殿下安。”慧嫔向萧宁宁福了福身。

      萧宁宁回了礼:“父皇不见你?”

      慧嫔是萧权的新宠,后宫中暂时也没有女人能越过她去。

      慧嫔笑了笑,不太在意道:“皇上近日为汴州和邢州两地操碎了心,心情不好是正常的。妾身本来想着给皇上送一份养生汤来,倒是未曾想皇上谁也不见。若是殿下能见到皇上,还请殿下把这份养生汤送进去,成全一下妾身的心意。”

      吴琦看着主子的脸色把食盒收下。

      慧嫔致了谢,便转身离去。

      刚巧大太监周建走了出来,看到萧宁宁来了,向他行了礼后,往内看了一眼:“皇上正生着气呢,殿下不若改日再来?早间太子和宁王都来了一趟,除了挨了骂外,并无其他。”

      萧宁宁却道:“还是麻烦周公公通传一声。”

      周建叹了口气,只得应下。

      平日里看着恭华公主也算是个机灵人,今日怎么也泛起犟来了。

      萧宁宁在外等了一会儿,咳了几声。周建走了出来,脸上的笑意多了一分真切:“殿下,皇上见您了。”

      萧宁宁福了福身:“多谢公公。”

      就算是周建也觉得皇上对这位公主是有些奇怪的,说宠爱,又早早的让人出宫独自居住在公主府,而不是留在身边好生养着;说不宠爱吧,平日里好玩的,好吃的,珍贵的,公主府上从来没有缺过,就连这一会儿满含着怒意的帝王在听到公主轻微的咳嗽声,软了眼神,同意了传召。

      殿内,萧权还在处理政事,纵然他的怒意收敛了不少,但一位上位已久的帝王身上总散发的不怒自威的气势。

      左右尚书仆射等几位重臣皆在,纷纷向萧宁宁行了礼。

      “父皇安。”

      萧宁宁朝萧权行了礼后,又向在座的重臣行了礼。

      几位重臣眼中都透着几分意外,萧宁宁的名声算不得好,一身傲骨,娇纵,是一位不平易近人的高贵公主。

      萧权的语气算不得,倒也没有含着怒意:“你怎么这会儿也来了?”

      萧宁宁走上前把食盒放在书桌上,打开盒子,把养生汤端出来放在萧权的跟前,眼神始终未曾瞥上一眼折子的内容。

      萧权不喜后宫参政,这是他曾经的遭遇使致,所以对这一块向来比较的谨慎。

      萧宁宁往后退了两步,才回了他的话:“父皇就算在生气也没得必要糟践自己的身体。儿臣刚去了一趟母后处,母后说父皇近日胃口不佳,很是担心您的身子。”

      萧权哼了一声,看着那一碗养生汤,露出几分不满:“所以你空手而来,还借着慧嫔的汤在朕的面前卖好?”

      萧宁宁点了头:“这是顺手的事。重要的是儿臣能让父皇吃东西就成。”

      话这么说着,萧宁宁把腰间的荷包取了下来,打开放在桌上:“这是民间的一些果脯,想要换换口味的时候,还是觉得味道不错的。父皇可以尝尝。”

      萧权看着他过于随意的哄,被气笑了,但心里又觉得有几分暖心。

      “回去吧,朕知道了。”

      萧宁宁说得不急不慢:“父皇,儿臣话还没有说完呢。”

      萧权眉头一扬。

      萧宁宁:“父皇,我想去赈灾。”

      萧权瞬时冷了脸:“你可知如今的汴州和邢州是什么样的状况?”

      萧宁宁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对于萧权的施压在意料之中:“儿臣并非贪玩。而是想要代表皇室前去。汴州灾情反反复复,百姓定然是苦不堪言。如今邢州已经闹事,儿臣担心汴州也会相仿。所以儿臣自请而去。”

      萧权怒意渐起:“怎么,你也想掺和一脚?是你母后还是你太子哥哥让你来的。”

      萧宁宁并未被吓到道:“若是儿臣不想去,就算是母后和太子哥哥也拿儿臣没有办法。儿臣不过是惦记着太子哥哥身份贵重离不开金陵,而宁王处,贵妃娘娘向来把宁王看得比命还要重要。这种事儿臣说让宁王去,儿臣怕不等父皇同意,贵妃娘娘已经要活剜了儿臣。思来想去,还是儿臣去一趟吧。虽然用处不大,但儿臣代表的是父皇,百姓们自会买账。既能安抚百姓的心,又能狐假虎威的震慑闹事之人,早日将灾情解决。”

      萧权听着这想去又不愿去,看似在帮着解决问题,却又透着几分无奈的萧宁宁,当真被气笑了。

      “你们觉得如何?”萧权看向在场的重臣。

      右仆射孟浩先一步上了前,跪下身去:“老臣代表百姓感谢殿下。”

      紧接着中书秦宴复议,剩下的人犹豫一下也齐齐跪了下去。

      萧宁宁却在这时用极轻的声音叹了口。

      萧权瞥了他一眼:“既然恭华有着心意,朕便成全了你。五日后起程吧。”

      萧宁宁福了福身:“多谢父皇。”

      说完此话,萧宁宁直接转身离去。

      萧权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呵”了一声。

      这丫头,明明不想去,偏偏又来请命。

      孟浩这一群老臣就在想这样的法子,他还自己送上了门。

      不过,汴州和邢州一事确实刻不容缓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3章 年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