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0、第一百七十章 ...

  •   明珠她们作为第一队进殿的秀女,身份都高,十二人自然全部都留牌子。

      留牌子并不意味着进宫。

      即使是上一世也是如此,大清秀女入宫选秀时,各位应选的女子们按满、蒙、汉的次序排列,然后在三个不同旗队列中排序,上三旗排在前面,后妃的亲戚排在前面。

      一系列顺序排列后,六个人站成一排,接受审阅,

      如果秀女被选上,则是留牌子,赐香囊。

      如果没选上则是撂牌子,赐花,出宫自行婚配。

      留牌子的则继续参加诸多环节,最终全部通过的可成为皇室。

      而没有通过的则留选,由皇帝下旨赐婚给宗室或者大臣。

      这一世宝华简化流程,就像其他事情一样,少了许多关节,自己省事,也遏制了很多还没有滋生的蛀虫。

      宝华可不希望再出现上一世广为流传的宫里买一颗鸡蛋要十两银子的奇闻异事。

      说起来皇帝久居宫中,可能不了解外面鸡蛋的市价,加之能入宫的鸡蛋也算得上是贡品,价格比外面高一点也实属正常。

      而生活在宫外的大臣担心得罪宫中太监宫女,担心得罪了遍布紫禁城边边角角他们日后不小心被暗算,不敢告诉皇帝实情,也是合乎情理的。

      可就算再“正常”,再“合乎情理”,一颗鸡蛋十两银子也太耸人听闻了。

      而这里面的真相又是什么?

      皇帝确实不了解市面,可别忘记了宫中后妃中不少人都是成年才入宫,其中不乏早年生活清苦,自己去街上购买东西的人。

      这些后妃怎么可能不知道一个鸡蛋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可她们为什么又要纵容太监们从中渔利呢?

      这里面损害最多的可是她们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说她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她们自己的份例年例都扔进去也就混个不饿死而已。

      得宠过的妃子或者家世高的妃子还好说,有皇帝的恩宠和赏赐或者宫外家人的接济,就算日子再难过,买点吃食的银钱总有的。

      但大多数妃子在宫里如透明人一般,宫外的家人也不想或是没办法送钱给她们,她们的日子过得简直还不如宫女。

      可即使在宫里这样艰难度日,她们也不敢把吃食的真实价格捅出来,因为她们知道太监宫女敢这么做就是皇帝“默许”的。

      外面两、三个铜板一个鸡蛋进了一趟宫就变成十两银子一个的“金蛋”这里面可不止一道宫门的工序,而是层层盘剥。

      就像一层只剥几个铜板,这一层又一层不就到了十两银子了嘛。

      最重要的是,太监宫女们都是内务府的人,内务府又是皇帝的人。

      光是这一点,她们不仅不能撕开这层遮羞布,还得捧着那些宫女太监们。

      宝华也不知道后面的皇帝是谁,她也不管,只她现在做的也单纯是防患于未然。

      但将来能有几分效果还未为可知,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容易滋生黑暗。

      贪腐不过是黑暗中肆意横生最摇曳生姿的一朵而已。

      *

      明珠这一队秀女从殿内出去以后,就是新的一队秀女进殿来。

      这一队秀女的身份比不上明珠她们,但也不低,娜木钟和大玉儿看中的几位侧福晋人选也在之中。

      其中她们都看中的侧福晋人选的是佟盛安。

      宝华看向下面的十二位秀女,最让她注意到的也是佟盛安。

      佟盛安刚跟着她阿妈额娘回京的时候,还闹出了花盆鞋的纷乱。

      距离那时候已经过了好几年,佟盛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宝华的眼神看向佟盛安的时候,佟盛安很不安。

      这几年她虽然还在至善学院学习,但可能是意识到她当初做的事情惹怒了宝华这个皇后,有时候宝华去学院,她都不敢跟其她学子们一起凑热闹。

      加之花盆鞋事件以后她额娘对她的管教日益严格,她都没什么时间和回京认识的朋友们相聚,更不用说认识新的朋友了,和同窗们的关系也只是处得不远不近的。

      她额娘管教严格,倒不是说让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而是正好相反。

      每每她额娘要出门办什么事情都会把她带上,甚至有时候学院开学她要上课,她额娘也会让人去学院请假。

      佟盛安跟着她额娘东奔西跑几年,见的人多了,见的事多了,也就明白她当初把花盆鞋带进学院皇后娘娘为什么那么生气了。

      也明白自己差点做了多大的错事。

      原来京城和南方这么不一样啊。

      南方的女子多以小脚为美,每一年都会有小脚比赛,只要女子的脚足够小,她就能赢得百两金和第一美人的称号,这吸引了很多女子参加比赛。

      发展到后来这种比赛变成了女子比美和大户人家选媳妇的比赛。

      虽然陛下下过圣旨放脚,但天高皇帝远,又是文人墨客众多的江南,就算是陛下也怕口诛笔伐,不敢太过激进。

      比之更为严酷的剃发易服的政令都没有在南方遍布成行,更不要说只是针对女子的放脚了。

      因为政令没有成行,江南还是以小脚为美,她跟着她阿玛上任的旗人,在接触江南大户人家的姑娘后,她的思想也渐渐和她们同步。

      她也觉得小脚足够美,甚至小时候她还曾经试过给自己束脚,只不过因为束脚实在太疼,她又怕被她额娘发现,才没有成功。

      那时候她很不能理解她额娘为什么不跟其她人的亲娘一样给她束脚,还怀疑过她额娘是不是不喜欢她,又或者是因为她额娘自己是大脚才想要她也是大脚,一点也不为她的未来考虑,她额娘肯定是其她人说的那样重男轻女,更看重她哥哥,一点也不关心她。

      因为这事,她还曾经在心里恨过她额娘,为什么她额娘就不能为她以后多想想呢……

      在花盆鞋事件以后,她额娘对她管教严格,请人教她骑马射箭。

      她更恨。

      明明学院也只需她们及格就行,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她额娘的要求这么严苛,简直就是把她当男子操练,是害她虎背熊腰的元凶。

      她本来的长相就不够柔美,骑马射箭更是让她长了肌肉,更让她比那些身姿绰约的女孩子多了熊样,她额娘这是要让她当老姑婆啊。

      可现在她明白了,她额娘一直是爱她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着想。

      如果她小时候裹了小脚,根据皇后娘娘下的命令,她根本没有机会进学院学习。

      在京城八旗贵女都以进入至善学院学习为荣,她如果不能进至善学院的话,相当于她从这个圈子排挤出去,就像孔四贞她们的几位堂姑姑一样。

      明明她们的几位堂姑姑比她们大不了几岁,可就因为当初生活在山东老家,小时候都裹了小脚,结果到了京城,其她人都能进至善学院学习,她们却不能。

      佟盛安没有忘记她当初刚进京的时候,和她们走的很近,那时候她经常羡慕的看着她们衣摆下的小脚,就像以前在将来的时候羡慕那些小姐妹一样。

      可孔家姑姑却不像她以前的那些小姐妹一样以小脚自傲,甚至有一次她曾经在王府里见到有一位孔姑姑自己用针扎自己的脚。

      刚开始她不懂,还以为是她疯了,即使后来四贞姐跟她说是因为她们不能上至善学院,她也只是一知半解,那时候的她还不懂至善学院对于女子的意义。

      正是因为对于孔家姑姑小脚的羡慕,她把她在江南时穿的花盆鞋带进了至善学院,引发了一系列的事。

      可是谁又知道呢?

      即使被皇后娘娘责罚,她也并不觉得她错了,她只是想要自己变得更美而已,难道这也是罪吗?

      至善学院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容纳百川,因材施教,难道还容不下她一个小小的让自己完美的心愿吗?

      特别是在皇后娘娘责罚她们以后,回到家的她又被阿玛额娘责罚,她更觉得她额娘对她不好。

      她觉得她额娘是为了讨好皇后娘娘才会罚她,是一个冷酷无情不念亲情只重权利的人。

      为了和她额娘对着干,她既不好好学习骑马射箭,也对去至善学院起了抵触情绪,就算被她额娘拘在身边,她也没有好脸色,还时常口出怨言,用话来伤害爱的亲人。

      后来还是她额娘以毒攻毒,才让她有了一点醒悟,又在她额娘和至善学院夫子日夜教导中她才能成长成现在这样的模样。

      可能是醒悟了,可能是成长了,现在再回想起当初的自己,她有些接受不能。

      面对皇后娘娘的目光,她更感觉羞愧,想要隐藏自己的存在。

      娜木钟满意的看着佟盛安,佟养甲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又刚好是博穆博果尔的上官,如果博穆博果尔娶了佟盛安做侧福晋,那佟养甲就是他的岳父,就算是为了女儿,他也会倾尽全力助博穆博果尔。

      娜木钟正要开口,大玉儿已经先一步说道:“站在左数第三位的格格倒是合本宫的眼,皇后娘娘……”

      左数第三位的格格就是佟盛安。

      娜木钟一听就不满了,今天大玉儿是怎么回事?

      她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各自指点她们选好的福晋人选,在为对方助一臂之力。

      结果呢,第一轮的时候,大玉儿就跟哑了一样一句话不说。

      到了现在,她看中的侧福晋又被她抢了先。

      宝华看了娜木钟一眼,对着大玉儿说道:“庄妃眼光真好,这位格格就是佟养甲的格格,她额娘前几天已经进宫求了本宫她的婚事自主,本宫答应了她的请求。”

      佟盛安额娘是她的人,为她办事忠心耿耿,她为女儿求婚事自主,她当然会满足她这个要求。

      大玉儿一听就知道这人没戏,她也没多纠缠,转而提起她刚才看好的董鄂·宛贞。

      娜木钟狠狠扯了一下帕子,大玉儿没戏,她肯定也没戏。

      另一边回到住处的董鄂·宛如看着心神不定的堂姐还以为她是刚才在坤宁宫吓住了,安慰她道:“姐,你刚才的表现很好,贵妃娘娘不也夸赞你言谈有方,举止有度吗?”

      董鄂·宛贞还是沉默着,是啊,是贵妃娘娘夸赞她,庄妃娘娘却并没有任何表示。

      董鄂·宛贞垂眸看着她千辛万苦准备的这一套衣服,双手紧紧握着腰间的衣角。

      指尖的触感很平滑,是她从未穿过的贵重料子,可柔顺光滑的衣料都被她捏出褶皱董鄂·宛贞也没有在意和心疼,她心绪很不宁,这次她把所有的积蓄,包括她进宫之前她阿玛给她让她压箱底的钱都用来买通宫女,才打听到庄妃娘娘的喜好。

      想的是万一能得庄妃娘娘看中,她就不必出宫以后嫁给她阿玛选中的人。

      那人与其说是她阿玛选中的良婿,更不如说是她继母给她准备的火坑。

      那人是继母的亲侄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是京城有名的纨绔,虽然去年的时候继母说服她阿玛把他安排到手底下有了官职,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他暂时改好了,董鄂·宛贞也不相信他以后真的变好了,她绝对不能嫁给这样一个男人。

      要是庄妃娘娘这边行不通的话,那她还得另外想主意,而且宛如这边也不能有误。

      九阿哥和宛如之间的关系她是知道的,有九阿哥做靠山,宛如就是她最大的后路。

      不管她能不能成为九福晋,她也是她攀不上的存在,有她这位交好的堂妹,就算是她阿玛也不敢随意定下她的婚事。

      想到这点,董鄂·宛贞脸上的愁容更甚,欲言又止道:“妹妹,我……”

      “姐姐,有什么烦心事尽可以跟妹妹讲,妹妹就算没有能力解决,也能给姐姐出出主意。”

      董鄂·宛贞语气哽咽道:“我不想嫁人,不想嫁给阿克敦。”

      董鄂·宛如:“阿克敦?伯父想要让你嫁的人是阿克敦?辉发那拉·阿克敦?”

      辉发那拉·阿克敦就是董鄂·宛贞的继母辉发那拉氏的侄子。

      董鄂·宛贞点头。

      董鄂·宛如得到肯定的回答,她紧握董鄂·宛贞的手,“姐姐,你别担心,我会帮你的。”

      就算是她专心学业和福临,她也知道阿克敦的纨绔名声。

      董鄂·宛贞满脸感激的抱着董鄂·宛如。

      佟婉玉落后一步董鄂·宛如姐妹俩进的宫门,她刚才收到了永和宫宫女送来的敬妃娘娘给她的赏赐,与宫女说了几句话便慢了一步收拾东西。

      不过,她和永和宫宫女说话的地方距离董鄂·宛如姐妹俩不远,佟婉玉把她们俩的对话尽收入耳中。

      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总觉得董鄂·宛贞的神情有些违和。

      她望过去正好对上董鄂·宛贞看过来的视线,明明没有什么,董鄂·宛贞还对她莞尔一笑,可她就是浑身汗毛都颤栗起来了。

      她和董鄂·宛贞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又是同学,比起前几年才从四川回来的董鄂·宛如,她和董鄂·宛贞的感情更好。

      她的家世比不上董鄂·宛贞的家世,加之董鄂家是满军旗正红旗人,她一个汉军旗的,两人小时候在一起的时候通常以董鄂·宛贞为主,她是她的跟班好友。

      不过好在有宫里敬妃娘娘的面子,董鄂·宛贞对她也不敢过份,最多就是两个人单独相处时言语上不客气罢了。

      随着她们两个人长大,董鄂·宛贞的额娘过世,阿玛多年没有建树,她们两个人的处境就好似开始对调。

      佟婉玉原本还以为她能像董鄂·宛贞对她的态度对待她,可还没等她有所动作,董鄂·宛贞就已经开始疏远她了。

      虽然这几年她们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少了,但佟婉玉可以说她还是最了解董鄂·宛贞的那个人。

      董鄂·宛贞并不是一个柔弱束手无措的人,每每她摆出这样的神态,总会有人吃亏,也不知这次吃亏的人是谁。

      佟婉玉虽然表示她不知道吃亏的人是谁,但她的余光没有从董鄂·宛如身上移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0章 第一百七十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