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一百六十一章 ...

  •   多尔衮最近很烦,小玉儿弄得他一个头两个大。

      明明以前就算小玉儿会跟他闹,但只要他生气了,低头的那个人永远都是小玉儿。

      就连闹得最大的那一次,小玉儿都打算带着多尔博回科尔沁了,他三言两语,小玉儿就消了气。

      现在小玉儿会无理取闹无非是李氏有了身孕,担心她生了阿哥会影响多尔博的地位。

      原本多尔衮是想着先让她冷静冷静,等能够沟通了再跟她说几句软话,这件事就过去了。

      可没想到小玉儿说到做到,真就写了请封世子的奏折想要递给皇后娘娘。

      要不是送信的人被他的人及时截住了,还真被她得逞了。

      愚妇,她以为博尔济吉特氏是什么良善人,当年额娘还在的时候,博尔济吉特氏就一直小动作不断,偏帮着雅若那个女人,对他额娘也不甚恭敬,身为皇太极的侧福晋,还敢对豪格和洛格他们两个不敬不慈。

      那时候多尔衮就知道博尔济吉特氏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女人。

      现在时移事迁,他已经不是那个大金大汗最疼爱的第十四个儿子,人人追捧,成了大清的一位亲王,虽然比起代善和莽古尔泰他们两个好得不要太多,但跟以前那个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十四贝勒比起来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博尔济吉特氏也不再是贝勒府的一位侧福晋,只要他一句话,大汗就可能让她成为下堂废庶 ,现在却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一国之母。

      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完全对调了,当初的十四贝勒也只能低头。

      而且他还得顾及大玉儿。

      她那么聪慧有礼又通透,可就是因为布和的小心思和皇太极贪恋美色,只能进皇太极的后院受博尔济吉特氏那个女人打压控制。

      好不容易这么多年过去了,福临长成了,大玉儿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

      小玉儿却一直这么没脑子,一直被博尔济吉特氏那个女人牵着鼻子走。

      为了让小玉儿不要继续做糊涂事,多尔衮还特意把多尔博叫过来训了一遍。

      多尔博很是憨厚,听到多尔衮的话开始担心起他们睿亲王府的处境,但也没有忘记为小玉儿说话,“阿玛,额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您,不管她做错了什么,都请您好好对待她。”

      多尔衮不喜欢多尔博为小玉儿说话,在他看来,多尔博如此蠢笨,对朝政如此不敏感都是因为他额娘是小玉儿,慈母多败儿。

      “……皇后跟本王有嫌隙,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伺机而动想要找本王的麻烦对付睿亲王府,你额娘糊涂,难道你也糊涂吗?”

      打了一棒子当然也要给一颗枣。

      “多尔博,你是我睿亲王府唯一的阿哥,就算李氏肚子里的小阿哥生下来,他也越不过你,这睿亲王府迟早有一天会交到你手上……”

      多尔衮致力于给多尔博画饼,他也知道他这个儿子虽然不是很聪明,但,还算有孝心,他说的话总是会听进去几句,而且小玉儿满心满眼都是多尔博这个儿子,只要是他的话,小玉儿肯定会遵从的。

      多尔衮却没有想到适得其反。

      小玉儿这么多年能忍让着多尔衮一次又一次的愚弄无非是因为爱着他,爱着这个心里有其他女人的男人。

      小玉儿知道多尔衮喜欢的是大玉儿,陛下的后妃,怕他被陛下责罚有时候还会帮他掩饰。

      只不过她做的再多,多尔衮一点也不觉得她好,反倒喜欢倒打一耙。

      把他自己漏出来的馅说成是小玉儿多此一举才会引来陛下的注视,他和庄妃娘娘清清白白的,都是小玉儿满脑子龌龊,胡乱猜疑才会给庄妃娘娘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这些小玉儿都忍了,也一点一点在消磨她对多尔衮的感情。

      或许是习惯成自然,到现在小玉儿还一直觉得她还深爱着多尔衮,也一次又一次的为爱退让。

      可当她知道多尔衮把多尔博找过去说的话,心里涌上来的只有愤怒,再也不见以前对多尔衮求而不得的心疼,她才发现原来他的爱早就被多尔衮消磨完了。

      都说汉人女子是水做的,小玉儿在嫁给多尔衮之前是喜欢策马奔驰在草原上的科尔沁格格,豪爽大方的她是非常看不上汉女的娇弱,她额祈葛也收了汉女为侍妾,每次看到那侍妾占着额祈葛的宠爱在她额吉面前耀武扬威的时候,小玉儿都会想挥鞭子打花她的脸 ,可她额祈葛护的严实,她没有找到机会过 。

      可从来没想到成亲之后的她也会跟汉女一样喜欢哭,哭的时候还容易想到以前的事。

      小玉儿比大玉儿小,在她发现多尔衮放在心上的女人就是大玉儿之前两个人的关系处得不错,可关系再好,小玉儿从小也看不惯大玉儿明明是科尔沁格格还整天拿着汉人的书不放手。

      她觉得她们是蒙古格格,以后都是要嫁给蒙古台吉或者大金贝勒,汉人的东西她们学了也用不上啊。

      小玉儿现在想起当初她在大玉儿说的那些话,就恨不得回到那个时候打死天真的自己,或许在她说这些话时,大玉儿在心里嘲笑她吧。

      现在小玉儿也开始学了汉学才明白当初大玉儿有多么先见之明,可惜她自认为她对大玉儿这个姐姐不错,大玉儿却从未提醒过她一句。

      虽然说提了是情分,不提是本分,但到底是姐妹一场。

      以前她不揭破多尔衮和大玉儿的私情,一个是他们之间的确如多尔衮所说的那样清清白白和顾念她和多尔衮的夫妻之情,另一个也是顾念她这个姐姐。

      可是现在小玉儿看到多尔博被多尔衮如此薄待,她哪里还能忍得住。

      既然多尔衮不想要她给他的脸,那就什么都别要了。

      不要看现在睿亲王府外面被多尔衮把持得严严实实的,她消息传不出去,可这睿亲王府后院可是她的天下。

      这还得感谢皇后姑姑,多尔博小的时候遭了好几次暗算,虽然每次都有惊无险,但是小玉儿吓到了,她想皇后姑姑求援,她的陪嫁们都送去皇后姑姑的人手底下训练,她们现在不说文武全才,但是打理一个王府还是绰绰有余的。

      皇后姑姑曾经劝她把睿亲王府掌控在她的手里,小玉儿嘴上说她杞人忧天,她家王爷待她很好的,但是心底深处的不安还是让她按照皇后姑姑说的做。

      现在的小玉儿非常庆幸,不然的话,她就是被拔了刺的刺猬,再也没有保护壳了。

      小玉儿被多尔衮限制了与外界通信,她就开始在府里翻云覆雨,第一个下手的就是怀孕的李氏。

      多尔衮这么多年只有一儿一女,儿子还不是很聪明,李氏好不容易有了身孕,他自然看重她这一胎。

      小玉儿发了疯,多尔衮只能多费心尽量保住李氏这一胎。

      **

      多尔衮后院失火本来就已经牵扯住了他大部分心神,没想到户部也不安生。

      当初皇太极为了八旗心甘情愿驻守重镇,让八旗旗主都进入六部,多尔衮最初的想法是进吏部。

      没想到皇太极没有安排一个旗主进吏部当尚书或者侍郎,就连他也只是进了户部。

      退而求其次也行,在多尔衮的设想里,户部管着天下钱粮,他能动手脚的地方多了。

      可没想到刚开始几年,皇太极是这里减免赋税,那里减轻徭役,到现在国库还是空的,皇太极的私库倒是满满当当的。

      多尔衮哪里还不明白皇太极的操作,这是以公谋私,瘦了国库肥了他的私库,可皇位上坐着的还是皇太极,哪怕多尔衮再是不满他这个皇帝不作为,也只能照皇太极的章办事。

      就算是这样的困境中,多尔衮的开局难,到现在也经营得很是不错。

      吏部汉臣那边的吏部左侍郎洪承畴,加之吏部没有尚书,尚书是由洪承畴代理。

      大玉儿是他的伯乐,是她的劝说让他幡然醒悟 。

      洪承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也愿意投桃报李。

      这几年来他们的合作一直很隐蔽,以为能够做到不为人知。

      可在某一次大朝上,索尼提出六部调任的提议,皇太极采用,并将洪承畴调任到礼部当尚书,他们才蓦然惊醒。

      索尼是皇太极的亲信,他的奏折会上奏都是经过皇太极同意或者示意,才会出现在大朝上。

      原来皇太极早就知道了,还不动声色的处置了洪承畴。

      礼部尚书是比吏部左侍郎官阶高,可这礼部压根比不上吏部,前朝的时候,礼部和工部就是六部中最弱的两个部,到了本朝,工部在哈梵泰手里有了气色,礼部却还是半死不活。

      洪承畴当了礼部尚书相当于这颗棋子废了。

      皇太极和大玉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还让右侍郎王弘祚捡了便宜当上吏部尚书,他现在抱上了皇太极的大腿,洪承畴又是他作祟搞下去的,他明白陛下对多尔衮的态度,哪里会接多尔衮和福临的橄榄枝。

      **

      南三所,福临他们三人这次都没有选福晋,还是只能带着新进门的格格住在南三所里。

      福临也从吴应熊那里得知小玉儿胡闹的事情,他狠狠一掌拍在桌上,“无知妇人。”

      福临这次是真的气急了,他入朝的这几个月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子,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虽然皇阿玛是他们的亲阿玛,但是有了一个皇字到底是不一样的。

      先君后父,这里面的尺寸很难把握,特别是对福临来说。

      福临上一世六岁登基,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在多尔衮当摄政王的时候,他总是幻想着他皇阿玛还在的话肯定不会让他受委屈,但是他心里也很清楚这只是幻想。

      哪里有皇帝会希望自己上头坐着一位太上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