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3 ...


  •   “胶东袁氏?”文瑜诧异道,“这不能吧?”

      文瑾放下笔墨,“又没说是袁慎。”
      “我也没想是袁慎,可袁家旁支有几个人?”

      皇室宗亲这一辈,男子从“心”,女子从“玉”。
      袁慎出生的时候恰逢文则崇兵至胶东,是袁氏老族长带领家族子弟和众门生游说奔走,致使州牧甘愿交出兵权,免除干戈。
      行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归整个河东,是天下一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袁家都是读书人,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朽七十了,奉圣人之言,不过从心而已。”
      “吾妻宣氏饱读诗书,我家小子取名都从心,”文则崇说,“今日听老先生所言,方知深意。说来惭愧,则崇一脉虽是宗亲,可上三代不是打渔便是耕樵,还没出过读书人,若老先生不嫌弃,袁家后人,从‘心’可好?”
      “渔樵耕读,甚好。”

      联盟达成。
      有了袁氏的选择,天下士族纷纷响应,有弃笔从戎者,不在少数。
      袁家新出生的嫡系长子,如言从“心”。
      老族长定了“慎”字,用来警醒子孙,即便有功,也不可挟恩自重,更要慎之又慎。
      袁氏是望族,改朝换代都动不了的世家,不外如是。

      而今,竟想让她嫁去袁家?

      文瑾继续说:“阿母看你这一两年懂事许多,此番子晟回来,你也没整什么幺蛾子,她算是放心了。那么是时候该把你的婚事定下来。阿母的意思是,袁氏子弟虽然不是个个出挑,但胜在人品贵重,他日袁慎入朝为官,凭他的才能,可保袁家百年不衰。”

      文瑜是快要妥协了,因为她越来越知道自己的归宿是压在父母心头的一块大石。
      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我留在越家吧。”
      “什么?”听到小妹的话,文瑾波澜不惊的面容出现诧异的神色,美目微睁。
      “我看表兄和文玥的亲事还是算了吧,既然我和宣文赟当年成不了,那么他们俩,更难成。”文瑜正色道,“我嫁给表兄,留在越家。”

      她认真想过了,表兄虽然是个混不吝的,可是除了寻花问柳,在正事上向来拎得清;舅父虽然急功近利了些,可也是他,十几年来为三兄谋划,让他有跟太子抗衡的能力与势力,让文玥嫁入越侯府,是在打他的脸。
      越姮是犟的,越桓,更犟。

      既然她愿意做个好女娘,近来也做得颇为不错,那么嫁给越靳,对所有人都好。

      文瑜把想法告诉了文瑾,然后她的亲阿姊转头去了文忻府上。

      “什么?”文忻被茶水呛到,低咳了一声,“她说要嫁给越靳?”

      文瑾不知道来得巧还是来得不巧,凌不疑也在。
      后宫不得干政,女眷不涉朝堂,但这几年她还是隐约察觉出来阿忻与子晟的关系。
      也曾忧心忡忡,可后来就释然了。母后与长兄虽待他们亲厚,但国家大事,国在前,家在后,她的阿弟,比长兄厉害得多。

      “这事儿我还没跟母妃说,想先来听听你的意思。”文瑾看着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的阿弟,也挤不出笑容来,“你也觉得,没什么不好,对吧。”

      惊讶过后归于理智,在公在私,只要文瑜愿意,这就是极好的婚事。

      “早些年盼着她能收敛点,别一天到晚打着为我们着想的旗号,平白给阿母增添许多麻烦。可现在她终于知道了我们的不易,我倒有点惦念从前的阿瑜了。”
      修长的指节敲着茶案,文忻眼里讳莫如深,这两年阿瑜深居简出,少了诸多交际,也不常来自己府上,在宫里见到还有些怵自己,心性是成熟了些,作为公主,也像模像样。
      “其实你也清楚,舅父能凭一己之力把越氏拉扯到现在,很是不易,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身上,也疏忽了对表弟的管教。越靳毛病不少,但其实跟阿瑜是一样。”文瑾继续开口,“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和不甘。”
      “有些事,需要也只能是越侯来做,如果能约束好世子,自然是好的。”凌不疑说,“但,越靳喜欢的,似乎跟三公主半点干系也没有,边都搭不上。”

      越侯府世子所喜欢的——
      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的雅妓。
      再不济,也得是柔媚顺和、笑语嫣然的解语花。
      更退一步,只有美貌的美人也不是不行。

      至于美貌,凌不疑想,都城里比文瑜好看女娘,多的是。
      越靳,怕不是反着去找相好的。

      文瑜得知凌不疑这一评价,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事了,彼时两人相遇在都城最大的酒楼里,而半柱香前,越靳搂着一个美娇娘刚离开。

      “子晟兄长。”文瑜努力弯了弯嘴角,发现实在弯不起来,只好作罢,“我虽比不上二姐,但该学的,一样没落下,该会的,我都会。我和表兄的事,就不劳驾你操心了。”

      印象里,凌不疑和舅父表兄多次起过争端,但她既知晓后事,就放下心来。
      霍氏满门被灭,不只是父皇阿母,也是舅父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当年越家军未及时赶到,文瑜虽不清楚个中缘由,但听说凌不疑屠尽凌家满门时,一直跟他不对付的舅父,上奏保他一命,那时,凌不疑还是明面上的“太子党”,舅父在他手里吃了不少亏。
      越家人一直护犊子,远近亲疏有别,若非三兄和凌不疑声东击西,舅父原本也会对凌不疑关照有加的。
      越桓与霍翀,是结义兄弟来着。

      而说到相貌,文瑜不得不承认,程少商,确实好看。

      “倒是兄长你,父皇忧虑你的婚事多时,你打算什么时候考虑?”
      那个程少商,你是何时见到的她?
      真的只一眼就认定是她了吗?

      凌不疑的回忆里,皇室子女中,三公主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可又是偏偏上赶着要最起眼的那一个。
      看似充满心机,实际上又毫无心机。

      “文琦娇纵,城阳候夫人又整日里登门,无端生出不少笑话来,叔祖母是个糊涂的,可叔祖父平日对你甚好。”
      “你不娇纵?裕昌郡主比之你当年,可还差的远呢。”
      “咳。”文瑜不自在摸了摸鼻子,“我原先,不是钻牛角尖嘛。”

      凌不疑留意到了文瑜的变化,嫁入越家,难为她想出这样的主意,于大事而言,若越家能平,三皇子就无后顾之忧了。
      可如果平不了……

      文瑜见对方俊眉一挑,心知又被看低了,马上接道:“表兄没那么不堪,我也没那么不堪,我不会再给阿母丢脸了。”

      凌不疑的诧异不比二公主三皇子少。
      三公主能鼓足勇气交出自己的婚姻,去维护大局,这本该令人欣喜。
      可他也与她的兄姊一样,真到了这般,反倒是觉得怅然若失,像是他们这些人无能一般,竟让一个女娘背负前路。

      什么蠢法子,亏她想的出来。

      两年前的死也不嫁是蠢,今日这么容易就要嫁,也是笨。
      越靳虽有才能,但行事荒唐,还不如宣文赟。
      想靠自己帮扶越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如往昔。

      文瑜,凌不疑心中默念,终是叹了一口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0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