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暮归山(23) ...

  •   宣临晖下葬的那日是他死后的第七日。他远嫁的身怀六甲的女儿也回来了,赶在他出殡之前。

      停灵七日,中间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到了第七日的时候,除去有急事来了后又离开的,几乎整个宣家庄都住满了。甚至于,有一些离得近的而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去宣家庄祭拜宣临晖的人也在出殡之日前来道旁相送。所以到了下葬这一日,自宣家庄开始到宣家祖坟这一路上,前来送宣临晖一程的人一个接一个,几乎站了一路。

      青城山不小,宣家祖坟距离宣家庄的距离也不近,虽然宣家庄家大业大,仆人不少,可要想从宣家出来便有人相送并且一直持续到宣家祖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这个不容易愣是靠着前来给宣临晖送行的人实现了。

      颜问清站在人群中,远远看着送葬的队伍走过。

      宣宜恺捧灵,后面依次是宣宜擎和两位女子。披着麻布,看不清那两人的脸,但是凭着身形也能辨别一二。

      不得不说,宣临晖在在场江湖人心中的确是很有威望的。便是颜问清所见,周围就有不少人在送葬队伍走过的时候落泪,有的甚至当场跪下拜别宣临晖。

      身后事办到这份上,宣临晖也算是夙愿得偿了。颜问清不无讽刺地想到。

      “你为什么带着面纱?”耳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打断了颜问清的思绪。

      颜问清淡淡瞥了声音的主人一眼。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你为什么带着面纱?”许是颜问清许久没有答话,他以为她没有听清,于是再问了一遍,并且耐心解释道,“今日是来送别宣庄主的,你还带着面纱不合适。”

      “貌丑,不堪直视。”

      宣临晖的葬礼,“旧友”定然不少,那日在暮归山上见到暮止先生的事情提醒了她,她那张脸目前来看似乎是最清楚地证明晏家人身份的依据。为了不被人认出,她戴上了面纱。只是没想到戴了面纱之后还会有人质问她为何要戴面纱。

      不想多生事端,颜问清于是言随意回了一句。

      却不想这一句话不知怎么惹到了那少年,他眼眶蓦地红了,眼睛里的同情几乎要溢出来一般。

      颜问清回头之前无意间对上了他的眼睛。

      “?”

      “我知道的!”那少年十分激动地一下握住了她的手。他激动得太突然,颜问清一时没反应过来,竟被他握了个正着。

      “你不必难过!皮囊乃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只要命还在,还好好活着,就还有希望!”那少年情真意切地安慰道。

      言辞切切,情意昭昭。若不是颜问清确定晏家已经没有什么亲戚了,差点就要以为这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弟弟了。

      “你说的有道理。”瞧着这少年真切的模样,颜问清难得起了几分心思,想要配合他一下,“容貌确实是人身上最不重要的东西了。”

      “你能想明白就好,”少年松了一口气,“旁人说什么都不要在意,自己开心才是最要紧的!”

      “我知道了。”颜问清尽量摆出一副“受教了”的样子。

      那少年露出了笑,只是眼眶依旧是红红的,突然间又想到了什么,再次叮嘱道,“千万别管不相关的人怎么说,若是旁人欺辱你了你便直接打回去!那些人也就只会欺负弱小罢了!”

      “若是打不过怎么办?”鬼使神差地,颜问清问了一句。

      “打不过你就来找我!我帮你!”少年毫不犹豫地说出这句话。

      颜问清笑了,真心实意地朝他道谢,“好啊!谢谢你!”

      这少年一番情真意切,想必曾经见过或者是亲人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会这样急切地劝导她。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那少年连连摆手,接着又说道,“我叫孟昭,孟子的孟,可昭日月的昭。姐姐你怎么称呼?”

      “颜问清,颜色的颜,问渠那得清如许的问清。”

      “姐姐你名字真好听!”孟昭见缝插针开始夸人。

      “谢谢,你的名字也很好听。”

      在他们聊天的间隙,送葬的队伍已经走出去不短的距离了,他们周围的不少人看着队伍往前走去,俱都默默地跟了上去,不远不近地缀在后头。

      “姐姐要不要再跟着走一段?”孟昭也提议道,“宣庄主对我们恩重如山,这是我们最后能为他做的事了。”

      “他对你有很大恩情吗?”

      “是啊!”孟昭的声音有些低落,“当年姐姐出了事,那时候我还小,若不是有宣庄主仗义援手,怕是我们家都没了!这份大恩我一直记得。只可惜我人微言轻,不能为宣庄主做什么,等我真的长大了,宣庄主却又去世了。其实我这次来青城山本来是想着在宣庄主手下做一个护院,以报答宣庄主的大恩大德。但是没有想到来到这里之后,却是见到了宣庄主的葬礼。”

      “你家离青城山很远么?”颜问清本来以为这里的人都是知道宣临晖的死讯之后来吊唁的,要不就是住在附近自发来送行的,没想到孟昭来这里却是歪打正着正好赶上了。

      “是啊,我家在康州。”

      康州已经是西南与南边的交界处了,离青城山确实是有不短的距离。

      “姐姐那你是从哪里过来的?”

      “梧宁。”

      “梧宁在哪里?”

      “江南。”

      “这么远?!”孟昭震惊了,“宣庄主都已经走到这么远的地方帮人了么?”

      “不是!”

      孟昭一愣,“不是什么?”

      颜问清完全是下意识说出了那两个字,孟昭问出那句话的时候她的情绪差点儿就压不住了。

      “他没有帮过我。”颜问清还是压回了多余的情绪,只是声音很是冷淡。

      孟昭疑惑了,“那姐姐你来这里是?”

      “我跟着别人来的,”颜问清张口就来,“只不过我们走散了。现在我正在找他。”

      “原来是这样,”孟昭也没有多想,“那你的那位朋友长什么样?不如我帮你一起找找?”

      “你不去再松松宣庄主了?”

      孟昭挠了挠头,“我娘说,活着的人总是比去世的人重要些的。我先帮你找到你的朋友,然后再去送宣庄主。”

      颜问清有些惊讶于他说出的这句话。他的娘亲能说出这句话、教出他这样的孩子,想必定然是个顶温柔坚定的人。她方才多余的情绪便在这一瞬间消散了。

      “你不必担心,”她说道,“我自己可以找到我朋友,你自去送宣庄主就是,不必管我。”

      “那怎么行?”孟昭却不乐意了,“你一个女孩子,要是遇到坏人可怎么办?”

      颜问清好笑道,“我能遇到什么危险?你不是说宣庄主是个好人?在他的地盘上会有人闹事?”

      “你不懂!”孟昭严肃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宣庄主是好人,不代表他救的人一定是好人!何况,这里这么多人,又怎么会都是真心来送别宣庄主的呢?”

      颜问清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一开始交谈的时候,她以为孟昭就是一个刚入江湖的傻孩子,随便看到一个稍微有点惨的人就会乱发同情心,后来的几句话她又觉得这孩子是在家人的细心教导下长大的,心向阳光,会以己度人。但是刚才的那句话却让她真的对这孩子刮目相看了。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能保持内心的纯澈,同时对外界抱有适当的防备,心思单纯但是逻辑缜密,是个快意江湖的好苗子!

      就是不知道,当真的遇到不怀好意的人的时候,他能不能真的看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4章 暮归山(2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