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捉虫) ...


  •   有那么一瞬间,洁西卡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不太够用了。

      ——这可是克莉丝蒂娜·埃里克森!

      在纽约的音乐剧圈子中,克莉丝蒂娜·埃里克森是一个很特别的名字,或许她不像《歌剧院幽灵》的三大主演,或者在《猫》中饰演葛莉兹贝拉的艾格妮丝·费莱兹那么有名,但是,她爸爸是维克托·佩罗——好莱坞中最具盛名的法裔男星。他十九岁的时候凭借着《罂粟》一炮而红,并且获得了凯撒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不满二十三岁就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还曾经三次分别入围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二十八岁的维克托向公众宣布他的女友罗珊娜·埃里克森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克莉丝蒂娜。但他当时忙着拍摄《塞纳河畔的谋杀案》,直到克莉丝蒂娜满三个月大的时候才终于赶了回来。

      罗珊娜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茱莉亚音乐学院,也许是受到她的影响,克莉丝蒂娜从小就显露出了对戏剧与音乐方面的不同寻常的兴趣与天赋,她从三岁开始学习芭蕾和声乐,到了克莉丝蒂娜六岁那年,罗珊娜大学时期的校友与闺蜜维丽卡·科斯蒂亚——同时也是音乐剧《狮子王》和复排版《西贡小姐》的导演——把她推荐到了古典戏剧社①。

      几年后,克莉丝蒂娜又来到了百老汇的《歌剧院幽灵》剧团,负责出演女主角“克丽丝汀”的闺蜜“梅格·吉瑞”这一角色。

      除了主演之外,音乐剧中配角与伴唱的演员变动一般不会受到外界的多少关注,但当“维克托·佩罗的女儿将在百老汇新一季《歌剧院幽灵》中出演配角”这个消息传出来时,还是在纽约的音乐剧圈子里引起了一片震动,因为克莉丝蒂娜当时只有十四岁,对于纽约百老汇与伦敦西区这样的地方来说,这是一个小到令人感到荒谬的年纪——即使是《歌剧院幽灵》的第一任女主演,如今已经蜚声国际的当红*歌女莎拉·布莱曼,也是直到二十一岁时,才第一次有机会正式登上音乐剧的舞台。

      纽约的剧评人,以及大多数喜爱音乐剧的粉丝都不看好剧团的决定,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十分低劣的炒作:当时维克托正好有一部新电影即将上映,有不少人都觉得他是想借此制造一些话题;至于克莉丝蒂娜本人,很显然,只不过是个被宠坏了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女孩罢了。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经对这件事给出过相当刻薄的评价:“我还记得当初,就是维丽卡·科斯蒂亚把这个小女孩——她的好闺蜜的女儿——塞进了古典戏剧社,她真不该这么做的。当然,我们知道他们一直都需要儿童演员,所以偶尔有人想走走后门也很正常,但现在这个小女孩明显是被这些事冲昏了脑袋,满心都以为百老汇是她穿上公主裙就能当主角的迪士尼乐园呢!”

      但不管外界如何议论质疑,《歌剧院幽灵》剧团最终还是迎来了他们新一季的首场演出。

      首场演出的票总是很难抢,洁西卡在首演日期前的一个月起就一直关注着剧院的售票信息,好不容易才搞到了一张位置相对理想的门票。她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理查德·赖斯——这位惊艳绝才的百老汇明星自出演“幽灵”以来,还从未缺席过哪一演出季的首场演出。

      另一方面,洁西卡觉得自己对克莉丝蒂娜也有一点点好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疑虑和好奇混杂在了一起: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她也曾和其他粉丝一样生气愤怒过,毕竟,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十四岁的百老汇音乐剧演员?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但冷静下来之后,洁西卡又觉得,如果撇开年纪不谈,只单纯看履历的话,克莉丝蒂娜其实已经在古典戏剧社待了好几年——即使只是作为童星,现在她想要争取《歌剧院幽灵》中的角色,想要尝试着从外百老汇走向百老汇,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因为这就是……怎么说呢,几乎每一位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员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这是一条非常正统并且主流的音乐剧演员的事业发展路线。

      更何况,洁西卡想,这个女孩又不是要空降过来演女主角“克丽丝汀”,只是“梅格”而已……剧院方面已经很明白地表示了,克莉丝蒂娜和所有其他人一样,是通过了剧团的试镜才拿到角色的。洁西卡自己没有看过克莉丝蒂娜在古典戏剧社中的演出,但她想,能通过剧团的试镜,应该就说明这个女孩是真的有一些水平的吧……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是连理查德·赖斯——还有剧团里其他的几位主演——都没有对这件事表示出什么反对的意见吗?

      既然如此,让她试试看又怎么样呢?

      怀抱着这样的心情,洁西卡坐在首映演出的观众席上,看着巨大的水晶吊灯伴随着管风琴那雄浑而又充满诡秘的乐曲声缓缓升起,她想她是真的有点好奇,想知道这个女孩在舞台上,最终会呈现出一场什么样的演出。

      《歌剧院幽灵》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歌剧院。传说在这座歌剧院里,存在着一个神出鬼没的“幽灵”——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天才,他本该拥有最光明的人生,却因为面部畸形而被自己的父母和整个社会所遗弃,不得不始终戴着一张遮住右脸的面具,像个隐藏在黑暗角落中的鬼魅那样,隐居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室里。

      有一天,“幽灵”发现了剧团里的年轻女演员克丽丝汀。她美丽、纯真,拥有夜莺般婉转动听的歌喉,就像一束明亮的光照进了“幽灵”长年阴暗而封闭的内心。“幽灵”成为了克丽丝汀从不露面的秘密音乐老师,但在教导克丽丝汀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歌者的过程中,“幽灵”对她的情感逐渐由纯粹的欣赏与喜爱转变为了偏执而扭曲的占有欲,而这时,剧院的新赞助人,贵族罗尔惊喜地发现克丽丝汀就是自己幼时青梅竹马的玩伴。

      克丽丝汀与罗尔的爱情激怒了“幽灵”,他认定自己受到了背叛,发誓要报复,而他恐怖狰狞的面容与日渐偏执残忍的手段也让克丽丝汀越发地感到恐惧。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争斗、谋杀、绑架、追踪与威胁之后,“幽灵”最终被克丽丝汀的真情感动,消失在剧院的地下城。

      剧情一开始,巴黎歌剧院的女主唱“卡罗塔”因为彩排时突然砸落的幕布而怒斥剧院一再无视她的安全,宣布罢演之后和自己的恋人一起扬长而去。剧院经理焦头烂额之下,只好答应让原本演侍女的舞蹈演员“克丽丝汀”代替“卡罗塔”出演女主角。然后,就像是所有的传奇故事中都会发生的那样,“克丽丝汀”技惊四座,演出大获成功,所有人都为她动人的歌声叫好。演出结束之后,“克丽丝汀”的闺蜜“梅格”背着自己的母亲偷偷地溜到了后台更衣室——她像每一个因好友的成功而备感骄傲与喜悦的女孩那样,迫不及待地想要来找“克丽丝汀”说悄悄话。

      在这段名为《音乐天使》的合唱中,“克丽丝汀”向“梅格”倾述说,她有一个神秘的老师,他似乎无处不在,却从未真正出现在面前——“克丽丝汀”坚信他就是父亲曾经说过的“音乐天使”。

      这是《歌剧院幽灵》中比较经典的一段唱词,但……坐在台下的洁西卡却不由得走神了:她从这一幕开始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扮演“梅格”的克莉丝蒂娜身上。

      《音乐天使》中属于“梅格”的唱词非常短,但对演员来说,想唱好这一段其实是很难的,几乎每唱一句就需要变换一种情绪:一开始,是纯粹地为了朋友而感到高兴与兴奋的“原来你这么深藏不露,真的,你实在是太厉害了”;然后“梅格”听到“克丽丝汀”所描述的音乐天使,为朋友而感到喜悦的情绪依然有,但兴奋减退,取而代之的是隐约——但又确实存在的茫然与担忧“我在后台的阴影中注视着你的脸,透过掌声,显得遥远又陌生;我在黑暗中听到你的声音,但却又不像是你”。
      最后,在与“克丽丝汀”合唱完“音乐的天使不要再躲藏,神秘而陌生的天使”之后又要变成压抑着担心的安抚“你的双手冰凉,克丽丝汀,你的脸色苍白——别害怕”,两个角色的情绪互相推进变幻,层次分明。

      而克莉丝蒂娜……

      这个有着一头金棕色长发的女孩一开口就令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她的嗓音轻灵而甜美,带着一种非常清澈的穿透力,扮演“克丽丝汀”的玛德琳·摩尔是百老汇大名鼎鼎的女演员,但克莉丝蒂娜在与她合唱时,居然能丝毫不落下风——克莉丝蒂娜始终将自己的声音稳稳地架在比玛德琳的声音稍低的地方,绝不喧宾夺主,但也不被玛德琳的声音所淹没。

      当她们两个一起站在舞台上,灯光如星辉般洒落,在女孩绑着粉色缎带的卷曲长发上映出一小片朦胧的金色光晕,这光芒衬着洁白的舞裙,令观众恍惚间仿佛真的看到了两个纯洁的天使,手拉着手互相依偎着,歌唱着那个不肯露面的神秘上帝所赐予的奇迹。

      这段唱词很快就结束了,而按照故事的设定,“梅格”虽然是“克丽丝汀”的闺蜜,但除了《音乐天使》之外,她在剧中几乎没有独自的唱段和舞蹈,每一次出场都是作为十数个伴舞中的一个,只能起到交代剧情与背景板的作用,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克莉丝蒂娜出现在台上,总是能够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像是在装满了珍珠的匣子里放进了一颗熠熠生辉的钻石那样,让人……让洁西卡无法不把目光投注在她身上。

      剧情一幕幕地发展,“卡罗塔”在演出中途被“幽灵”弄到失声,不得不掩面下台,已经换了一身浅绿色舞裙的“梅格”在剧院经理的指示下带领着其他的芭蕾伴舞们上台救场。但“幽灵”对剧团的惩罚并没有就此结束,正当“梅格”配合着音乐,在伴舞们的拥簇下张开手臂,以一种无比轻盈而又优雅的姿态做出芭蕾舞中经典的脚尖旋转动作时,舞台上方的幕布突然投射出了“幽灵”的身影,与此同时,一直对众人吹嘘自己完全不惧怕“幽灵”的控幕员被绳索勒死,尸体被推下来,吊挂在舞台中央。

      按照剧情,“梅格”这时应该惊恐地跟着其他人一起逃跑,但洁西卡不知道克莉丝蒂娜当时究竟是真的失误了,还是她认为“梅格”在面对工作人员被吊死的场景时就应该是这样的反应——
      她当着所有剧评人和观众的面,重重地摔倒在了舞台上。

      砰。

      洁西卡感觉自己都能听到那个女孩的身体撞上木质地板时发出的闷响,就像是有人在钢琴键上猛地摁出一声沉重的低音,在缭乱的乐曲中显得分外惊心。

      被尸体吓得尖叫着四散奔逃的伴舞们不间断地从她身边跑过,却没人顾得上她这个跌倒的“领舞”,洁西卡看着金发的女孩在人群中挣扎着用手臂撑住地面,好几次拼命想要站起来,但每一次都失败了——就像是一株在暴风雨中不停摇曳的、随时都可能被摧折进冰冷泥沼中的玫瑰嫩芽。最后,负责扮演吉瑞太太的女演员冲过来一把拉起她,在骤然暗下来的灯光中带着她躲到了阴影里。

      直到舞台的场景转换成了天台,身披着浅色斗篷的“克丽丝汀”出现在台上,惊惶失措地等待着“罗尔”来与她见面时,洁西卡仍然在下意识地往舞台边缘处张望,惦记着那个在人群中跌倒的小女孩“梅格”,想看看她是不是已经随着母亲一起躲到了安全的地方——有那么一会儿,她是真的完全忘了这只是一场戏。直到下半场的《化妆舞会》开始,洁西卡看到那个金发的女孩身穿华丽的缎面舞裙,带着灿烂的笑容与众人一起重新出现在了舞台上,才终于松了口气。

      那天的演出结束以后,剧院的后台出口一如继往地挤满了人,当然,其中大多数都是为了等三位主演,但洁西卡也听到有不少人在谈论克莉丝蒂娜,从他们的谈话中,洁西卡听出有些人平时根本不看音乐剧——他们是维克托·佩罗的粉丝,只是为了支持他的女儿才会买票走进剧院。但此时此刻这些人和真正的音乐剧粉丝们混在一起,彼此间热络、又带着几分感慨地谈论着克莉丝蒂娜在台上令人惊喜的表现。

      当演员们一起从员工通道里出来时,人群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与欢呼,克莉丝蒂娜当时换了一件灰色的宽领毛衣和高腰牛仔裤,金色的长发编成了麻花辫,这让她看起来显得年纪更小了,几乎就还是个小女孩的模样。洁西卡看见她躲在女主演玛德琳·摩尔和男二号哈蒙德·麦肯茨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朝着人群张望,脸上的笑容既腼腆又羞涩,还带着一点显而易见的紧张——但同时,她也显得非常开心。

      当那个女孩站在洒满灯光的舞台上时,洁西卡曾经觉得她与玛德琳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从神话与油画中走出来的天使,但在那一刻,在那条被温柔的夜幕与霓虹灯光所笼罩的街巷中,她又突然觉得,即使是真正的天使,也不会有比这个女孩更好看的笑容了。

      ……

      后来,随着日复一日的演出,克莉丝蒂娜渐渐地在音乐剧的圈子中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很多音乐剧的粉丝在提起她来时,对她的称呼已经从“维克托·佩罗的女儿”变成了“那个在《歌剧院幽灵》里面扮演梅格·吉瑞的小女孩”。

      直到2003年年初,一直负责主演“克丽丝汀”的玛德琳·摩尔向外界宣布了自己即将离开《歌剧院幽灵》剧团的消息,据玛德琳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在百老汇长年的高强度演艺工作让她太疲倦了,也难以兼顾到自己的家庭和朋友,所以她打算给自己放一个长假。
      但如果玛德琳离开了,那么新一任的“克丽丝汀”无疑就会由目前的另选主演②凯瑟琳·威廉姆斯担任;而克莉丝蒂娜,在将近一年发挥出色而稳定的演出之后,已经没有人再质疑她不够格待在百老汇了,甚至,有一部分粉丝十分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按照克莉丝蒂娜目前在剧团里的表现,也许很快她就能成为“克丽丝汀”的轮替演员,跟凯瑟琳轮流演出——
      那样一来,她就是《歌剧院幽灵》剧团——甚至可能是整个百老汇——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主演了。

      然而,大约就在半年前,剧团却贴出了两则人事变动的通告:玛德琳·摩尔于6月29日,在结束最后一场告别演出之后,正式退出了百老汇的舞台;而原本备受观众期待的十五岁的克里斯蒂娜则由于突然降临的变声期,无法再担任梅格的角色,也不得不选择离开了《歌剧院幽灵》剧团。

  •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古典戏剧社(Classic Stage Company)——简称CSC,我在网上一时没查到它的中译名字,就凭自己感觉按着字面意思随便翻了一下(……) 成立于1967年,是外百老汇中历时最长的剧院之一。主打莎士比亚、契科夫、以及其他的一些古装剧,属于那种规模不大,但口碑和质量都很有保证的小剧院。
    印象里这家剧院中比较有名的剧,除了像《哈姆雷特》和《仲夏夜之梦》这些,还有《樱桃园》、《维纳斯》和《学校的谎言》——其中《学校的谎言》是剧作家大卫·艾夫斯(David Ives)根据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厌世者》改编而成的剧目,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大女儿麦米·古墨好像还来演了女主角w
    *
    注②:另选主演——关于音乐剧演员轮换替补制度。一个成熟的音乐剧剧组的演员构成非常复杂,由于我并不是专业人士,对音乐剧的喜好也只能算刚入坑,只能自己查资料加听一些科普,在理解上可能难免存在一些谬误,如果有懂行的小伙伴希望能帮忙补充指正(用力鞠躬
    但大概地说,所有的音乐剧演员可以分为两个大类:Actors和Ensemble。
    Actors指的是有名字的角色,Ensemble指的是群演。
    如果暂时不讨论群演,只说Actors这一类的演员的话,那么他们大概是分这么几种:首选主演(Principal)、另选主演(Alternative)、替补演员(Understudy)和候场演员(Standby)。
    关于首选主演(Principal)和另选主演(Alternative),因为有些音乐剧里面的角色——比如文中写到的《歌剧院幽灵》的女主角“克丽丝汀”——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至少两段花腔女高音,还要加上一些Belting的段落和大量舞蹈,在场上的时间也是主演里最长的,所以剧团会专门会给这个角色安排一个另选主演(Alternate)负责和首选主演轮流演出。另选在剧团里的地位和待遇和首选是一样的,因为剧团对她的水平要求跟对首选主演的要求完全一样的,并不是以对替补演员(Understudy)的要求作为标准。
    替补演员(Understudy)负责在首选与另选都不在的时候顶上;候场演员(Standby)在正常演出的时候不会上场,但是要化好妆在后台待命,一旦演员出了问题立刻就能继续演出。说起来,好像有个纪录片"The Standbys" 专门讲剧院的替补们来着……扯远了= =
    原则上所有的演员都有替补,但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没有】所谓的A组B组两套班底的说法——事实上,在这里,有轮替演员的剧组都是很少见的。严格地说,只有一些特定的剧目(比如《歌剧院幽灵》)会在首选主演之外再安排另选主演,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因为百老汇喜欢用所谓的明星演员来号召票房,这么做就导致当这位明星演员在生病或者因故不能出演的时候,大多数粉丝并不会买另选主演的账——比如像文中的洁西卡,她就是专门提前查过了自己偶像的演出时间之后才买的票。而之前又提过,另选和首选在剧团中的地位和待遇完全一样,所以对制作方来说,多一个像明星演员一样贵但又无法像明星演员一样号召票房的另选主演就要多承担一分成本,非常不划算 = =|||
    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群里和朋友聊大纲的时候,发现有几位朋友一直以为百老汇的剧团会把演员分成A组B组两个班底轮流演出,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国内好像确实是有一些音乐剧(比如《变身怪医》)在中文宣传中曾经一度出现过“平行卡司”或者A组B组两套班底轮流演出的说法,这里面是不是有翻译上的错误我不太清楚(比如有些国内的翻译好像喜欢把首选和另选分别称呼成A角B角,可能有些人就误会成了有A组B组两套班底?),或者可能在一些其他国家的音乐剧演出中有这样的安排,但至少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没有这种两个班底轮换演出的制度的。
    *
    **********
    PS:女主的设定是从小就在外百老汇担任童星演员,然后一路唱到了百老汇《歌剧院幽灵》剧团的配角,而这时她才刚刚十四岁——但这其实是属于不太现实的玛丽苏金手指,在我的印象里(当然我了解的也不够多),百老汇以及伦敦西区应该确实是没有出现过十六岁以下的音乐剧演员(童星不算),特别是《歌剧院幽灵》这种级别剧目的演出,因为即使抛开未成年演员必然会面临的变声期问题不说,光是百老汇和西区的演出强度就已经很要命了:一场音乐剧的演出长度大约是两到三个小时,而一个正职的音乐剧演员必须以每周演出八场的频率(即使有另选或者替补演员,至少也得演够六场),连续演出至少三到四个月,以未成年演员的体力和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声带条件——哪怕是那种一开口就能碾压一大片的天才级人物——是不可能撑得下来的。毕竟唱一场容易,但这种连续不断的演出强度(如果遇上巡回演出季,演出强度很可能还要再加大,还得再加上旅途劳顿带来的Debuff)……即使是成年演员,如果休息不到位,或者没能做到“科学用嗓”,都有可能会导致喉部粘膜和声带出血,甚至直接把嗓子毁了。
    英国当年有个叫康妮·费舍尔(Connie Fisher)的女演员,在……应该是06年吧,参加《音乐之声》的海选时被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韦伯一眼相中,结果她就是仗着天赋好,不管不顾地硬上,最后不到两三个月就把自己的嗓子毁到几乎无法发声,直到现在也没能完全恢复。
    ——这还是个成年的、经过了一定专业训练的音乐剧演员(有人说她还是正经的科班出身但这方面资料我查得不太确切),如果换了未成年演员……OTL
    除此之外,美国对未成年演员还有极其严格的工时限制,以及学业是否能兼顾之类的一系列问题,不过这毕竟只是一篇同人YY小说,大家就……忽略这种问题吧(喂
    *
    PPS:女主父亲的名字之前取得不太合适,捉虫之后正式改成“维克多·佩罗”
    明天更新应该还是在六点(如果我能写完的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