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辛知大步流星的上前行了一礼,“孩儿向母亲请安,向兄长请安。”轻声细语,十足是在卖乖。

      母子二人见她这身打扮,也都习以为常了,不痛不痒地责难两句,就道:“难为你衣服也不换就来为凝香求情。”

      “母亲,今日之事都是女儿一个人的主意,您就别罚她了。”

      宋老夫人将她从地上牵起,拍了拍她的手,只笑:“你哥哥年幼时犯糊涂,有伴读替他挨板子,怎么到你这里,倒要你替凝香丫头受罚了?”

      辛知一听,连忙向一旁大剌剌坐着的辛栾使眼色,却不得回应。

      她认命的从地上起身,调转话头:“告示我都已瞧见了。”

      “你瞧见了就好。”宋老夫人说完,望了望辛栾,他方开口:“小妹不必担心,凝香无事。”

      话音甫落,辛知才知道自己已落入“圈套”。

      母亲与兄长两个,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想来是要提选婿之事。

      辛知自知今日理亏,也就不做辩驳,思忖半晌,终于开口说道:“谢兄长开恩。”

      辛栾自顾自的吃茶,向她点头示意。

      宋老夫人见缝插针的说:”女大不中留,你也该考虑考虑选婿的事啦。“

      辛知一听,眼泪哗的夺眶而出。真若是嫁人,三从四德细究起来,可就没在家里自在了。

      她吸了吸鼻子,带着哭腔道:“我才十五岁。“说完见他们面色如常,认为还未触及他们心底,继而又道:”女儿想回到青州再嫁。“以期勾起他们的怜悯。

      然而这是无效的。

      宋老夫人见她落泪,只道是装模做样,并不哄她,反而面上盈着笑意,将她牵在身旁坐下,继续说道:“青州啊,咱们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这些日子,上门提亲的也不少,我跟你哥商量好了,你就从这些人里挑吧。”

      辛知原本是快愁死了,可一听母亲让自己挑,忽然心生一计,故作愁苦的应了下来。

      老夫人说完特意向辛栾使了眼色,辛知循着望去,兄妹二人眼光相接,辛栾对她不可置否的一笑:“这宴请的由头也有,办个诗会吧。你不是最欣赏文人墨客吗?”似乎带着提醒的意思。

      辛知从方才就存了与他们抗争到底的心思,也就不管他压根儿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她不动声色的叹了气,又认真听着她们嘱咐自己,不可在诗会骄纵,成心使坏云云。

      她顺从地点点头,及至他们话说完,才起身离去,刚走出几步,辛栾就追了上来,带着笑,对她道:“收起你的心思。”

      辛知知道瞒不住他,有心噎他一句,反问:“我有何心思?”

      辛栾从怀中掏出一块浑然天成的凤血石,在她眼前颠了颠,不知何意。同时迈步向前,头也不回的大声说道:“你还瞒得了我!”

      辛知并不提步追上,立时有被看破心机的羞耻感,气得七窍生烟。

      未过半月,安国侯府就向先前曾来府中提亲的适龄人家的公子发了请帖,邀请大家过府一乐。

      帖子发出去后,辛知心里反而轻快不少,横竖是以兄长的名义,自己只需象征性的在席间做个花瓶便是。

      府中对此十分看重,紧锣密鼓的准备十日有余,见一切妥帖,方才请人过府。

      七月初一,安国侯府诗会。

      辛知还未从梦中转醒,就被疑雨和凝香两个丫头唤醒。

      她艰难起身,用手捂着脸面打了个哈欠,又枯坐约莫一弹指的功夫,方才起身坐到铜镜前。

      两个丫头站在她身后伺候。

      辛知透过铜镜望去,两个都是水灵灵的姑娘,今日着沙青衣裙,要在诗会随侍。

      疑雨稍大一些,在辛栾跟前稳重寡言,赚得个好奴婢的印象,实则在萱苏院里担任主事,与辛知打成一片,二人时常斗嘴耍贫,她的规矩比这小姐还松泛些。

      凝香则不一样,年纪小,胆子也小,府中一有风吹草动,就能把她吓得直掉眼泪。

      上回辛知溜出府去,就是她躺在床上,身子瑟缩着发抖,让辛栾看出端倪,抓了个现行。

      辛知对着镜子,满是探究的看着疑雨手里那两对耳坠,皆是白银造出的挂饰,下坠边角料的翡翠与芙蓉暖玉,一红一绿,有着大俗大雅的美丽。

      她望着自己身上的霁色杭绸交领襦裙,上绣明黄白边小雏菊,裙上是赤金暗纹,衬得她肤色胜雪,加以挽了一对双环髻,更增几分俏皮。

      辛知选定那一对翡翠坠子,挂上耳垂,疑雨瞧着,忍不住叹出声来:“小姐的美,奴婢都说倦了!”

      凝香捧着妆匣放在木案上,帮腔道:“姐姐说的不错,咱们小姐可是比那天上的月神还要美几分。”

      辛知听的面上发笑,生而美丽,这是父母的馈赠。可若说她比月神美上几分,她是万不敢当的。遂问:“凝香,你说我比月神还美,为啥在京里就没有高门大户上门提亲呢?”她前几日得闲翻了翻求亲之人的名帖,竟无一人是与她门当户对的。

      这可让她心里直犯嘀咕。

      疑雨和凝香一听,立时耸耸肩,心有灵犀的向后退行一步,沉默着不说话。

      辛知啧啧两声,这会儿倒不拍马屁了。

      两人眼神一对,心道前年您上阁老家赴宴,阁老有心替儿子求亲,您倒好,一张利嘴把阁老家小公子说的无地自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尽管阁老心宽,不介意,可这骄纵跋扈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哪儿还有门当户对的人家愿意娶个媳妇儿埋汰自己啊?

      现在再想把人品积攒起来,可就难咯!

      辛知想到此事,也苦笑着摇头,可她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青州女子,十有八九都是这样的性子。

      门外,青布白身的小厮弯着腰,低声说道:“小姐,公子们都到了,侯爷请您速去。”

      辛知沉吟半晌,随手抓起妆台上缃黄的玉璧,由着疑雨给自己系在腰间,她起身,抬手道:“去吧,我一会儿就到。”又对着镜子转了两圈,耳边那对鲜红欲滴的坠子像朱砂,像心头血。

      干净清澈。

      正好与兄长那块凤血石相配。

      她得想办法凑成一对才是。

      辛知领着她的丫鬟到后院时,远远的就见湖心亭下摆着两张长案,两位衣着华丽,斯文得体的青年男子正在里面吟诗。她眯着眼静心听着,却不真切。

      在湖心亭一侧的小片凤尾竹林下,青砖小路一旁是一张石桌,四张石凳,桌上摆着酒壶,三个男人正谈笑风生。

      原来兄长是将他们分开的,辛知想着,笑出声来。

      凝香唯唯诺诺,望着两边摇摆不定的问:“小姐,咱们去哪儿?”

      辛知愣了一下:“你去左边,疑雨去湖心亭。”

      她若有所思的望着前头,四处没见兄长的影子,而这五人又与帖子上的名目对不上,想来剩下那两个是这七人里,兄长较为满意的。

      他们兄妹二人,打小性情喜好就有六七分像,既然这几个入不了兄长的眼,想必自己看了也不会有多满意,索性就不浪费时间了。

      这两个丫头分头过去,将他们回了,也就卸了包袱。

      两个丫头走后,辛知径直向兄长的秋水阁行去。

      到时,正见辛栾着一身青白长袍,气宇轩昂的坐在上首,两杆剑眉下是一双桃花眼,带着笑意打量堂中。

      辛栾左右两边各设一案,坐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男子。

      辛知身形款款,莲步轻移,步入堂中,向辛栾施施然行了一礼:“拙言见过兄长。”

      堂中二人皆笑,小姐的小字起得可真有意思,最是能言善辩之人,却唤拙言。

      可笑,可叹。

      二人拱手,道:“见过小姐。”

      辛知回了一礼。

      左右在辛栾身旁为她添了一座,她正要坐下,就见兄长笑里藏刀的要她安分一些。

      她不动声色的瞥他一眼,心中理解为,别闹得太难看。

      仆人上前布菜,堂中二人谢礼。辛栾摆摆手,指着桌上的酒笑道:“二位请饮,这是兄弟特意差人从浙直买来的女儿红。”

      左边的青衫男子闻言,先是笑,而后道:“侯爷有心。”就将盖子掀开。屋中顿时酒香四溢,男子埋头深吸一口,叹问一句:“可是三十年的女儿红?”

      辛知听罢,立时皱眉,辛栾不以为意,笑答:“公子好本事!”

      “侯爷过奖。”青衫男子说完,瞧了辛知一眼,便专心饮酒去了。

      此人名唤潘禹,是浙直人氏,生得斯文白嫩,又颇有才名。

      去年科举,他一篇策论直指天子错失,天子不悦,认为其哗众取宠,致使他名落孙山。但因此事,原本就古朴又特立独行的他,在文人中更加名声大噪,被称作江南斯文元气。

      辛栾侧头,道:“如何?”这人品酒的本事可是比他高了不少。

      辛知轻嗤一声,凑过去低声道:“此人身子羸弱,又嗜酒,有天不假年之象。”

      辛栾仔细打量一会子,他确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想着潘禹从辛知进门到此时,都没表现出要与妹妹攀谈的意思,不由得心中不满,不再看他。

      右侧坐着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玄衣青年。面如冠玉,眉聚风云,很是周正。

      辛栾举着酒樽,见他眼里是有辛知的,遂道:“请。”而后向辛知低声道:“这是安平郡主的小儿子李彦。”

      辛知点点头,此人她倒听过,说是文武双全。这武她不会试,文却是可以。

      “听闻公子是去年的探花?”辛知先问

      李彦点点头,道:“是了。”丝毫没有谦恭的意思。

      “不知公子可否看过东方列国经典子集?”辛知又问。

      李彦浅笑一声,腹诽道,果真是个丫头,见识短浅。遂答:“列国典籍太过迂腐,读之无益。”

      他原以为这话能让辛知心服,不料辛知也报之一笑,道:“古人云,开卷有益。列国经典子集虽则迂腐,可当今圣人也言,为政者不可不察。怎的,公子竟比圣人还高明几分?”

      辛知的话噎得李彦舌头打结,这与他想的全然不同。

      如此大的罪名他可担不起,但他自有一套理论,而后起身,负手道:“小姐此言差矣,圣人也云,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