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还乡 ...

  •   白巧这次回家,声势比以前都要浩大。

      小少爷特地让南星去套了马车,让白巧坐丁家的马车回去。

      车上全是小少爷的赏赐:细棉布四匹,细葛布四匹,另有两匹茧绸;

      两袋上等粳米,两袋精细面粉,四色点心果子两盒;

      最精贵的是一套笔墨纸砚,笔是质量上乘的狼毫笔,墨是誉满天下的徽墨,纸是上乘的宣纸,砚是磨墨无声的歙砚。

      这一套东西是送给孙小弟的。

      知道她要回家,连老太太和柳姨娘都赏了东西,老太太赏了两身衣裳,一个金项圈,两对金银裸子,出来时又让人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家里人。

      柳姨娘是特地把她喊过去,说了好些话,也是赏了两身衣裳,一对如意云纹金镯子并一对金碧莲花耳坠,又赏了十五两纹银。

      也就是说,她这一次,光是银子就赚了八十五两。

      白巧自己留了二十五两,剩下的全带上了,倒是那些金项圈金镯子什么的,那式样一看就不是在乡下地方能带出来的,没的给家里招祸,白巧就自己留下了。

      府里的马车要比她以前坐的牛车快多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大河村。

      村头原本是有小孩子在玩泥巴的,甩的哪里都是。一见这马车过来,倒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直愣愣地盯着马车看,连声音都忘了发。

      白巧原本还能听见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不想这会子倒是没了,她就撩了帘子往外看:只见这有五六个小萝卜头远远地追着马车,眼里有好奇也有向往,但就是连靠近也是不敢的。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孙家门口,这次张氏和孙小弟却是在家,往年过年之前白巧必是要抽出空来回家一趟的,张氏在腊八之前就盼了,最近更是守着家门,连去隔壁串个门子也不得闲。

      她也听女儿说过,她现在在主子面前有多么多么得脸,升了二等丫鬟之后,往家里拿的东西也多了,更是将孙小弟送去了隔壁村的学堂认字。

      原本还会有些长舌妇不阴不阳地说些酸话,但等白巧出钱给家里重新盖了房子,还把张氏的织机给赎了回来,这些人才知道孙家确实是要起来了。

      连牛氏都是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模样:“他们家的那个巧巧啊,本事大着呢!我从小看着这闺女长大,她小的时候就是个有能耐的。”

      又到处和人说自家的桃花和孙家巧巧是姐妹,打小一起长大的,她家桃花也是个能干的……云云。

      有几次张氏还听见牛氏说,之前孙小弟病的时候还是他们家帮了一把,孙小弟的病才能好起来。

      张氏也不去费心和她掰扯这个,但凡牛氏想要来沾丁点儿便宜,借个钱,拿只鸡等等,没门。

      但是牛氏想借着白巧的名声给桃花找个好亲,她却是默许了的。

      所以,张氏其实是知道自己女儿“发达”了的,但等一辆宽敞大气的马车真真实实地停在家门口,她心中的感觉却是又不一样的。

      等白巧从马车上下来,她又是一阵恍惚:只见白巧外面罩着一件镶了兔毛的斗篷,头上是一对镶宝石蝶戏双花鎏金银簪,和一朵嵌珠珊瑚珠花,梳着别致的垂鬟髻,手里还捧了一个缠枝牡丹翠叶的暖手炉子。

      简直像是哪家的小姐,哪里是这等乡野地方出来的人物?

      赶车的两个小厮殷勤地忙上忙下,争着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拿了下来。

      围观的人更是吃惊,小声地窃窃私语。

      “哎呦,你看,那是绸布吧?”

      “可不就是绸布?前些天我去布庄,人家的绸布就是这样样子的!”

      “那个是什么?包的这样好看。”

      “你看那个,那个是不是读书用的东西?”

      别说这满院子的乡里乡亲了,就是自认为也见了许多好东西的张氏,也给吓了一跳。

      她神情凝重地把白巧拉到一旁:“你老实跟娘说,你别不是把你们少爷搬空了吧?”

      白巧哭笑不得:“娘,您也太瞧得起我了,我哪里能有那能耐?而且,我们家少爷要是能被这点东西搬空,那丁家如何能养的起这些个人?”

      见她们母女两个在一边说小话,围观的人都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只耳朵,好能听见这母女两个在说些什么。

      白巧见状,连忙领着张氏和孙小弟进了屋,又给了两个赶车的小子一人一个荷包:“拿去吃茶吧,今儿也辛苦你们两个了,明儿辰时来接我即可。”

      这两个小子都是在马厩做活的,哪里见过这等精细的荷包,忍不住稀罕地摸了摸,道:“姐姐这是哪里的话,我们哪里就辛苦了?您好生与婶子亲香亲香,明儿我们一定准时来接您。”

      白巧抿嘴一笑,也没再说什么。

      三人进了屋,白巧先是向孙小弟招手,问他在学堂里学的怎么样:“先生教的你可是都会了?有不会的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不懂就要问,在课上可是请教先生了?”

      孙小弟对这个姐姐十分仰慕、信服,乖乖地一一作答:“……我还被先生夸了,先生说我于读书一道上有天分。”

      孙小弟今年十岁了,与当初白巧第一次见到丁维时一般大,但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的缘故,孙小弟不仅身量上比十岁的丁维矮了一截,连身形都要消瘦一些。

      也正是因为孙小弟小时候的那场大病,张氏才为他取名为孙康,不求他一生大富大贵,只求他能一辈子平安康健。

      白巧眼神柔和地摸了摸孙康的头:“这次四少爷听说你进学了,还专门赏了你笔墨纸砚,都是上等的货色,你可要爱惜一点。”

      孙康郑重地点了点头,他又忽然想起了什么,风风火火地跑进里屋去:“姐,你等着,我有东西要给你!”

      白巧见他能跑能跳,把心里的担忧去了大半 。

      张氏感慨地说:“这也就是在你面前,他能老实一会儿。你是不知道,这小子平日里有多淘,前儿还和你王六叔家的小子打架,你王六叔家三个小子,哪里能打得赢喔……”

      白巧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怪我怪我,今儿我带着康康去和他们三兄弟打,我打不过还有您呢,恰好我们也是三个人,也不算欺负他们。”

      张氏没好气地拍了她一下:“都大姑娘了,还没个正形。”

      白巧笑嘻嘻地歪在张氏身上:“在您面前,我还要个什么正形啊?”

      “快不打岔了,你还没告诉娘呢,怎的这次拿了这么多东西回家?”

      白巧收敛了笑意:“您或许不知道,府上的娘娘怀了龙胎了……”

      “姐,你看这个!”

      孙康兴冲冲地抱着一个小木盒出来了。

      白巧住了话头,把木盒接了过来:“这是什么?”

      孙康期待地看着她:“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白巧依言照办,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里面躺着一个小巧的木牌。

      木牌的一面雕着吉祥如意云纹,另一面却是一个大大的“巧”字。

      这块木牌雕的并不算太好,“巧”字的收笔处略显僵硬,另一面的图案也是有些歪斜,云纹的一角被如意的图案挤到了一边,只能委委屈屈地缩成了一道深刻的划痕。

      但这些都掩盖不了雕刻之人满满的一份心意。

      白巧觉得雾气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一时之间居然有些失语。

      孙康放轻了呼吸,拿眼觑白巧:“姐,你不喜欢吗?”

      张氏显然也是知道这事的,她怕女儿好东西见多了,瞧不上这个,忙打圆场道:“你姐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肯定饿了。康儿,你去灶间看看我炖的肘子好了没有?”

      孙康显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乖乖地应了声好,就要听话地去灶间看看。

      白巧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笑道:“这木牌雕的真好,一看就是有天分、有灵气的大师才能雕出来的。”

      孙康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也没有……算不上什么大师……”

      白巧看着这双稚嫩的手上的两道还未消退的疤痕,不知不觉红了眼眶:“我们家康康真是厉害,能寻到这样的宝贝,姐姐回去就拿个红绳把它穿起来,日日都戴着,可好?”

      孙康的嘴角忍不住地上扬,他从衣服里掏出一个东西来:“姐,你看,你给我的平安锁,我也没摘下来过。”

      白巧摸了摸弟弟的头,笑了:“嗯,康康真乖。姐听说王六叔家的小子欺负你了?等吃完了饭,姐姐带你去找他们算账。”

      孙康眼睛一亮:“姐,你说真的?”

      一旁的张氏一巴掌拍在他屁股上:“什么真的假的?还不快去看看肘子好了没有!”

      孙康吐了吐舌头,麻溜的跑了。

      “这龙胎还没生下来,你们府上就给这样多的东西啊?那要是真生了下来……”张氏还记得她们之前说的事儿,感慨地说道。

      “娘,”白巧第一次不礼貌地打断了她,“丁家老爷升官了。”

      “丁家要去京城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还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