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第45章 ...

  •   雕漆纯以技艺、色工胜,雅致可爱,费工费料,偏于文人雅士。

      而俗世则更偏爱富丽堂皇的金银漆镶嵌一类。

      从最早的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渐渐发展为百宝嵌。

      《髹饰录·坤集·斒斓第十二》云:百宝嵌,珊瑚、琥珀、玛瑙、宝石、玳瑁、钿螺、象牙、犀角之类,与彩漆板子,错杂而镌刻镶嵌者,贵甚。

      其创始者叫做周翥。

      谢堃《金玉琐碎》云:周翥以漆制屏、柜、几、案,纯用八宝镶嵌,人物花鸟,亦颇精致。愚贾利其珊瑚宝石,,亦皆挖真补假,遂成弃物,与雕漆同声一叹。余儿时犹及见其全美者。曰周制者,因制物之人姓名而呼其物也。

      钱泳《履园丛话》也说: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宋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今映之孙葵生亦能立。

      这种手法所造漆器,珠光宝气,富贵天成,美轮美奂,因而大受皇族及皇亲贵胄的欢迎,由此广为传播。

      后来,不止扬州独有,其他漆器盛产地也渐渐仿效创制,各有绝活,争奇斗艳。

      云林一带,便有一家有名的漆器铺子擅长制作这种百宝嵌,为当地豪富所喜,因此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这家漆器铺子叫做“云林倪家漆器铺”,位于广仁巷口,前面临街做铺面,后面三进的院落,便是倪家的老宅。

      倪家漆器铺如今的当家叫做倪大成,是倪家漆器铺的第三代掌柜。

      倪大成有一个独子倪凤翰,年已弱冠,聪慧异常,手艺比倪大成有过之而无不及。

      倪大成对他悉心栽培,盼望着倪家漆器铺能够在他手中更加发扬光大。

      倪凤翰年已弱冠,按说应该早已成家立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倪家三代单传,本就子息艰难,倪凤翰之前,倪大成的夫人也为他生了两男一女,但均未成活。

      到了倪夫人终于生下倪凤翰后,倪大成担心儿子难以养活,特意去寺中为儿子买了替身,还请高僧为儿子祈福。

      饶是如此,倪凤翰长到五岁之时还是生了一场大病,险些夭折。

      恰在此时,有个游方道士主动上门要为小公子诊治。

      倪大成本不信这些江湖术士,但此刻儿子命在旦夕,病急乱投医,也就管不了许多了。

      等下人将游方道士引进来之后,倪大成忍不住大吃一惊。

      普通的游方道士都是些糟老头子,穿的也多是百衲衣。

      而眼前这位道士十分年轻,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身上的道袍整洁如新,携带的用具也宝光闪闪,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倪大成觉得自己是遇到了仙人,连忙大礼相迎,将对方恭恭敬敬请进了内室。

      道士看到乳娘怀中奄奄一息的倪凤翰忍不住皱了皱眉,伸出手罩住倪凤翰额头,口中念念有词。

      未几,道士手中渐渐泛起红光,笼罩在倪凤翰额头上方,道士口中继续念诵,红光越来越盛,慢慢笼罩住倪凤翰的额头。

      过了一会儿,道士停了念诵,那红光便慢慢消失了。

      倪大成连忙去看儿子,只见倪凤翰之前额头青紫一片,如今却变得颜色正常,面色也有些红润了。

      倪大成连忙千恩万谢,又是要打点供奉,又是要开宴感谢仙人。

      道士挥挥手止住了他,言道倪大成命中无子,按理他的孩子都活不过五岁。

      而小公子本是天上星宿,前世历劫下世,却眷恋红尘,对前世姻缘执念过深,追随前世姻缘落入转生池,误入倪家。

      如今错已铸成,惟有尽力补过,让他偿了夙愿,了却尘缘,方能重回天庭。

      说罢,从袖中拿出一方玉枕送给倪凤翰,让他日日枕着,自然平安无事。

      十五年后,自会有人远道而来,寻找眉心有红痣者,便是小公子的前世命定之人。

      倪大成见那样大一方玉枕,道士居然随随便便便就从袖中取出,定是仙人无疑,连忙跪下叩头。

      家人见老爷如此,无不跟从,就连抱着倪凤翰的乳娘也拿着倪凤翰的手朝道士拜了拜。

      道士看到倪凤翰被乳娘拿着手拜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安心受了众人大礼便消失不见。

      倪家上下都明白这是遇见仙人了,于是朝空中好好拜了拜,将道士留下的话当作圣旨一般遵从。

      因为那道士跟玉枕,倪凤翰平平安安长到成年。

      倪大成将道士的话奉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违抗,但倪夫人却另有计较。

      当今朝代,大户人家均以不置妾为贵,庶人只有年到四十无子者,才许置妾一人。

      违法娶妾,要处笞刑四十。

      倪家三代单传,倪凤翰又险些夭折,如今,倪凤翰成人,这子息问题上可马虎不得。

      虽然那道士说倪大成命中无子,可倪凤翰是天上星宿,怎么可能命中无子。

      无论倪凤翰是因为什么投生他家,都是她的儿子,她的儿子自然她说了算。

      娶妻只能等,妾又不能纳,但倪夫人绝对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私下寻找典妻之人。

      典妻之俗起于宋、元,一些贫穷、潦倒、负债的男子,迫于生计,在规定期限内将自己的妻妾典于他人为妻,并收取一定的典金。

      典者则是一些为使宗族有后嗣而不惜出资借妻得子的人。

      这种以妻易财的风气曾十分盛行,以至朝廷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

      《大元通制》曾规定:诸以女子典雇于人及典雇人之女子者,并禁止之。若已典雇,愿以婚嫁之礼为妻妾者,听。

      本朝律法也有规定: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与人为妻妾者,杖八十;典雇女者,杖六十;妇女不坐。

      律法虽如此,实际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律法说典妻不可,却未说雇佣不可,百姓自然有办法对付。

      不直接典雇妻子,却以奴婢身份雇佣入府,之后生子便以养子身份收养之。

      最初所给银钱是买奴婢入府的钱,之后所给银钱是收/养孩子的钱,从头至尾与典妻毫无干系。

      就算真有人告,也不过是深宅大院的丑事一桩,却与典妻无干,纵有律法也无可奈何。

      典妻之事不能大肆张扬,倪夫人只有私下暗暗寻找合意之人。

      然而说来也巧,就真的让她遇上一家。

      城东卢员外长子卢子名与城西私塾冯先生家的女儿冯素贞指腹为婚,两家本欲在两人年满十五岁时便为他俩成婚。

      但谁料去年刚满十二的卢子名突然身染重病,一病不起,竟致药石无医。

      卢家无法,最后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想要为儿子跟冯素贞成婚,用冲喜来为儿子治病。

      冯家夫人本不愿意,但冯先生克尽礼教,觉得女儿早已指于人家,就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

      于是,在冯先生的一力促成下,卢家吹吹打打,大摆宴席,将冯素贞娶了过来。

      成婚当日,卢子名由下人扶着拜了天地,之后仍然卧床不起,冯素贞的盖头都是他由仆人握着他的手挑着秤杆掀起来的。

      冯素贞倒是担得起贤良淑德的美名,嫁了这样的丈夫,仍然尽力侍奉,卢子名在她的悉心照顾之下,倒也病情渐渐稳定。

      然而,终究是人各有命。

      卢子名婚后病情安稳了一年,还是去了。

      以卢家的财势,冯素贞就算是个挂名夫妻,也终究是卢家的媳妇,他们卢家自会养她一辈子。

      但天有不测风云。

      卢家的二公子卢子凡,出门做生意遭遇土匪,被劫走了所有的银子,他自己也送了性命。

      卢员外闻听此讯,一怒一悲,加上长子已殁,卢家无后,就此一病不起,过了一年便去了。

      家中无主,渐渐败落,卢夫人只能变卖家产,减少奴仆,打算回娘家过活。

      卢夫人要回娘家,冯素贞便成了一个累赘。

      于是,卢夫人便将冯素贞送回冯家任凭再嫁。

      冯夫人本就对这桩婚姻不满意,卢子名故去后,她就曾三番两次要丈夫将女儿接过来改嫁。

      但冯先生深受“程朱理学”影响,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坚决不允。

      冯夫人气不过,也曾亲自登门,然而卢家当时仍然富贵,脸面重要,自然不可能允许。

      如今卢家既然将女儿送了回来,冯素贞才刚满一十六岁,如此青春,冯夫人当然要为她想办法改嫁。

      冯先生是照例不允,他甚至将《烈女传》之类的书籍统统堆到女儿面前,就是要女儿学习这些榜样,守贞到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