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番外】月相国宁烈传 ...

  •   月相国烈,月华人。月昭王之异母弟,母宁氏,故自称宁烈。烈多智善谋,月惠王戬甚爱之,拜为相国。
      初,宁烈为月国公子,门下食客异士众多。月昭王十三年,使将而伐薛,取其城,地入月。月昭王二十年,平与月大战于荥,平国大将平颍掳月公子戬。昭王甚怒,烈率众食客一击平颍,胜之。及戬归月,昭王大喜。封宁烈于蒲,号蒲君。

      “戬,如果当初不是我遣一众门客去荥救你,恐怕现在坐在这个位置的可不是你。”宁烈翻着手中竹简,若无其事般的与现在的月王戬闲聊道。
      戬无置可否的点了点,说起来自己这位小叔真是让人又敬又怕。手段犀利的他,不仅救了自己的命,还一手扶植自己坐上了月国国君的位置。
      “小叔为什么不肯安心的做月国的公子,反而要成为月国的相国呢?昔年你门下的食客如今都到哪里去了。”戬有些搞不懂宁烈的作为,明明父王在世的时候他可不是现在这样子的。
      “曾经那个锐不可当的月公子列早就在他王兄逝世的时候死去了。如今的我只是宁氏子息,一个被月王戬征辟来的客卿,不懂战场杀伐,只会玩弄权术。怎么敢收留什么门客呢?”宁烈微微一笑,黝黑的眸子里深沉如渊。
      “月公子列带领五百门客大战平颍的故事可是已经成为月国百姓口耳相传的‘美谈’了。如今小叔却隐藏身份遣散门客,是不是韬光养晦得有些过分了?”戬唇角上扬戏谑地说道。
      “吾主圣明,臣下的想法正是如此。”就算跟随母姓,可我依旧是月国人,依旧是会为月国王室尽心尽力。“韬光养晦也罢,这样能免去他人的猜忌,堂堂正正、毫不顾忌的站在朝堂之上。”
      “可是,朝堂上的斗争远远比战场上的更让人恐惧,唇枪舌剑之间是无形的斗争。小叔这样做,真的不会后悔吗?”戬眉头微皱,叹息道。
      戬也会感叹自己的命运,有些事情真是身不由己。经历月平大战,被宁烈从荥救回来,自己对于战争倒不是多害怕。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中,鲜血和杀戮才是成长的温床。成为月王之后,与邻国无休止的战争使他有了一颗好杀伐的心,几年来征战不断,甚至自己还被人称为东月的“血之霸王”。
      哪怕这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是自己所希望发生的。可是,事情到了眼前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既然坐上这个位置,注定自己将沾染鲜血。
      “为什么要后悔自己的选择呢?有些事情一旦做出决定,就很难再回头了。只要月国能够强大,为了大月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宁烈出神的望着窗外,幽幽的语气夹杂着难以说清的情绪。似是欣慰,似是淡然。

      月惠王十五年,戬病重,月国内乱,月相宁烈、大将军叔齐监国。平、宁两国趁机伐月,占荥、薛等地,宁烈、叔齐坚守不出。月惠王十八年,大将军叔齐、公子归生与平、宁会战于鄢,及六月,大获全胜。平国割荥、平陵于月,宁国划薛、枸归月。次年,月惠王薨,立月宣王昭元。烈又益尊重,宣王复拜宁烈为相国,监国事。宁烈对宣王曰:“臣定当效仿伊尹周公,不负王之厚意。”
      新登基昭元和父亲戬不同,比起“血之霸王”戬的强势凌厉,自己反而显得有些软弱。刚即位不久的他,朝中大事多半是交由相国宁烈处理。
      “诸位公子之中,相国为何会选我?”昭元不解地问宁烈。虽然父王到临终前也不置王后,诸子一视同仁。自己不是父王最喜欢的儿子,母亲也不是父王最宠爱的姬妾。
      宁烈看着与戬有着相似容貌的昭元,心中思绪良多。他想到了那个天资聪颖却被放逐的公子无咎,戬的诸位儿子里最像戬的就是无咎了。昭元并不是不像戬,只是少了杀伐的果决多了几分向往取得人心的仁者之风。
      “因为,臣没有别的选择了,月国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宁烈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前几年的那场内乱,最终赢家是昭元,是相国宁烈。
      昭元心里想,果然如父王所言,相国真是深藏不露的老狐狸,说话都是这样含而不露。真是让人心里不爽!
      十多年前,戬也问过宁烈这个问题,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呢?
      “曾经先王也问过臣下这个问题,臣是这样回答他的。”宁烈舒了一口气,“诸公子里属公子最类君王,公子多智果敢无人可匹。不是臣选择了你,而是公子选择了臣。”
      昭元看到宁烈唇角扬起一丝自信的笑意,心中默默吐槽自己这位叔公真是想狐狸一般奸滑狡诈。
      “相国认为孤会信汝所说的么?最像先王的公子明明是我二兄长无咎。”
      公子无咎,自外戚司徒家谋逆一案结束后,变成了月国最禁忌的名字。谁人也不敢随意提及,谁也不知道无咎此后的下落。
      宁烈依旧是那抹带着深意的笑,“王自然是不信的,但是昭元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也是宁国人。”
      昭元恍然,眼神一愣。是啊,自己的母亲也是宁国人,来自宁国的卿家白氏的白姬。叔公的母亲也是宁国人,叔公能冠以宁国的国姓,想必他的母亲应该是宁国的……
      “比起王的母亲白姬,我的母亲虽是宁国公主,我却只是她与父亲月威王的私生子。”宁烈经历沧桑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十分忧伤的表情,这段过往除了月威王、月昭王一辈的人知道,之后的月国王室并没有人清楚当年此事了。
      “叔公你……”昭元年轻稚嫩的脸上出现出难以接受一样的惊诧,不由地按着辈分唤了一声相国宁烈。
      “我一生都未得见过母亲的容颜,最后她也没有嫁给成为月王的父亲,而是嫁给了后来成为月国摄政的伯父月公子弃疾。”
      宁烈并没有停止对旧事的回忆,“当时月国权力都在公子弃疾手里,父亲的王权基本架空。多亏了寒家发动政变,才击杀了公子弃疾,归政于月王。就算我有宁国的骨血,我依旧是月国人,依旧是要为月国王室效力,不惜竭尽此生。我是在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孤有相国,定当一匡天下。”昭元说。
      往事不堪回首,隐藏在尘埃里的过去,只不过一道道旧伤疤。黑暗与光明之间,只有抛弃曾经的伤痛才能忘记过去,才能勇敢地追逐命运。
      月宣王三年,夜与月结盟共伐宁,败宁将屈通,取临地。宣王五年,宁烈率归生伐平,平王恐。月臣沐叶谓宁烈曰:“今君欲伐平,乃利夜而害月也。”宁烈曰:“君此言何出?夜月今起联盟,何来利害之分?”沐曰:“夜平皆出于胤,若今平亡之,夜将患公之所为。夜月之盟将破矣。”宁烈曰:“善。”伐平之事遂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宁烈去世的时候,是那年七月,天气开始转凉的季节。
      一生以智略著称的他,如今垂垂老矣,卧病在床。曾经的往事时不时的在自己的脑海里跳脱闪过。
      年轻的时候自己与王兄游尽王都,结客少年场。门下食客甚多,为自己献策效力。“国士知我,吾当报之。”当时的公子列名震诸国,堪称国士无双。
      而立之年,遣散众门客,更姓易命成为月王戬身边深得宠信的丞相,深谙权谋、才智过人,月国也一举成为东陆的强国。
      而如今皓首龙钟,一生匡君辅国,虽死无憾。
      有时候,宁烈也觉得自己的生命太过漫长。漫长得让自己觉得寂寞和恐慌。先是父王去了,王兄去了,后来戬也去了。三年前,夜国的“死对头”公孙鸿也走了,叔齐也在前两年战死于颍。身边的朋友都去了,如今的自己真是孤家寡人。
      公子无咎已经回归,封为仪安君,与昭元兄弟和睦。颇有当年自己的风范。看来月国王天下,指日可待。自己也可了无牵挂安心在自己封地养老,静等死神的降临。
      宣王八年,相国宁烈卒,葬于封地蒲之柳台。柳台多植柳,宁烈葬后数十年,曾有柳树多年不凋,是为奇事。月人谚曰:“智谋则烈,力勇则齐。”故世人皆以宁烈、叔齐为之齐名。
      史官丘公有言:宁烈贵为月庶子却甘为人臣,以骨肉重,固其理,尽心辅月三世,月人多称其智略,故颇采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