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离别2 ...

  •   十月,夜。
      我正浅睡,突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我连忙穿了衣裳去开门,却见是皇上身边的一位李公公。
      “皇上在哪儿!”李公公满脸焦急,大声问我道。
      “什么!”我一听这话,立刻瞪大眼睛,反问道,“皇上怎么了?他不见了么?”
      李公公急道:“哎哟,你是皇上的贴身宫女,怎么你也不知道!哎,吴公公也跟着皇上不见啦!”
      我还要问,另一位公公奔过来,一边叫道:“知道啦,知道啦,皇上出宫去悯忠寺啦,皇上要出家!”
      悯忠寺,已经剃度的皇上在佛台上独立。一群僧人伏地而跪,请求着皇上收回成命。
      太后已经到了,她充满威严,厉声呵斥皇上不顾江山社稷。
      玉林琇大师已经赶到,他举着火把,指着柴禾中央的茆溪森师父,威胁皇上。
      我从人群中小心地穿过,走到最前方,提声喊道:“陛下。”
      周围的人都转过来看我,宫中的人认识我是皇上的贴身宫女,以前伺候董鄂妃的。其他人都不认识我。
      是吧,我这么卑微,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出现。可是,我还是来了。
      皇上看见了我,他苦涩一笑,道:“凝曳,你也来啦。”
      我咬了咬下唇,道:“陛下,请您回宫吧,天下人都离不开你。”
      皇上皱起眉头,道:“凝曳,怎么你也说这种话?我与孝献皇后之间,你该是最清楚的。”
      我点点头,道:“正因为清楚,奴婢才要劝皇上。娘娘临终之前,反复劝陛下不要为她消沉意志。如果娘娘知道,陛下要为她出家为僧,一定不会同意。”
      听到我提及董鄂妃,皇上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悲伤,他愣了半晌,才道:“我已无心,朝政再也不需要我了,我只愿常伴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一行清泪从他眼角滑落,滴在我心上。我不知该说什么,因为我好想好想支持他,可是我不行,不行。
      “陛下,娘娘临终之前,口呼佛号,她的希望,是陛下以天子之威守护佛法,而非自我逃避。娘娘曾吩咐奴婢,代她照顾陛下,若是陛下置天下于不顾,落得千古骂名,奴婢如何去见娘娘!陛下为娘娘放弃天下百姓,让娘娘情何以堪!”
      皇上沉默了,他闭上眼睛,久久不语。
      终于,他睁开双眼,对玉林琇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放下吧,朕回宫了。”
      皇上打消了出家的念头,茆溪森师父得以免死,当月离京南还。
      皇上虽然不再想出家,可是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精神。看着他每天失魂落魄,一点点消瘦,我几乎和他一样痛苦。可是我不能让自己痛苦,我只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为他做一个宫女能做的一切事情。
      正月初二,皇上亲临悯忠寺,观看了吴良辅公公的出家仪式。吴公公代帝出家,也算是间接完成了皇上的心愿,我跟在皇上身边,看着他那一丝欣慰与解脱,不由微笑。
      当夜皇上回宫,身体突然不行,发起高烧来。我连忙请来太医,却知道,皇上患的是天花。我朝第一勇士多铎将军当初也是起天花而薨,陛下身体本就不行,精神又薄弱,如何能熬得过?
      我候在殿外,心急如焚,来回打转,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娘娘在天之灵能保佑陛下。
      我小时候犯过天花,不会被传染,可以留在皇上身边。一连几天,我不眠不休,照顾着皇上,听他迷迷糊糊地讲述他从小到大的事情,幼年天子,多尔衮的摄政,和娘娘之间的故事……
      初六,两位大学士被召入宫,听陛下口授遗诏;初七,遗诏撰好。
      当夜,皇上遣退其他服侍的人,留我坐在身边,道:“凝曳,你服侍孝献皇后,又服侍我,时日不长,但我看出你是真心真意。我大限将至,不能再照看你,你要留要走,全凭自己。我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伏在他身边,第一次,拉住他微微颤抖的手,轻声道:“是,奴婢一直真心真意,奴婢会留在陛下身边,守护陛下留下的一切气息,至死不渝。”
      皇上抬手抚了抚我的头发,道:“孝献皇后曾说,你这孩子心苦,我也不希望你锁住自己,我可以给你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仿佛嗅到了离别的痕迹,苦涩、刺痛、无可逆转。我终于流下这么多天第一滴泪水,我哽咽着,哽咽着说道:“多谢陛下圣恩,凝曳,失去陛下,还能有什么呢?只愿陛下,能与娘娘相见,千秋万代,再无忧愁,再无别离。”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清世宗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于养心殿驾崩,举国哀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