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分为二 ...

  •   如果说,分居是因为柳萍真得不爱了,那“不爱”肯定不是临时起意,在被“最后一次同房”这根稻草压倒之前,柳萍对陈成的“不喜欢”必定积压到了一定程度。这个量变的时间至少要从2020年分居往前倒推两年,或者更长。
      姑且从2018年10月说起吧。
      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分居,那两年,陈成和柳萍都进入了人生的低谷。陈成刚刚做完了一个大手术,柳萍在饱受湿疹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二次创业的艰难。他们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虽伤痕累累,但仍然与命运进行着顽强的搏斗,仍然充满了活下去的希望。
      ……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租来的。
      柳萍拒绝同房的想法之所以能得逞,除了陈成自觉自律有君子之风外,更主要的一点是,柳萍把房子进行了改造。
      这是万达小区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建面160平。
      万达的房子设计风格很独特。厨房在阴面,南北向长长的一溜,尽头还开了个后门。也就是说,每户都有两个门。更特别的是,打开正门,无法实现一扭头看到自家后门。因为正门和后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楼梯。每个单元有两个步行楼梯,它们按奇偶数分别连着不同的楼层。
      举例说明。沿着偶数楼梯往上爬,分别到达的是:一层后门、二层正门、三层后门、四层正门、五层后门、六层正门、七层后门……
      如果你想从自家后门走楼梯去往自家正门,怎么去?有两种方案:一是走楼梯。那你不管住多高,都要下到一楼,换到另一个楼梯,再爬上来。当然了,脑子如果没问题,一般不会这么干。另一种方案就是,从后门下楼梯,到达你家楼下那一层,然后坐电梯,再上一层,然后到达你家正门。
      正后门分属不同楼梯,而且互相看不见,这在正常的住户眼中是个可有可无、甚至多余的设计,但在柳萍那里却成了一个惊喜的重大发现。因为这样,一套房就可以变成两小套了。
      他们是2018年10月搬进这套房子的。
      搬进来之前,柳萍拿出专门时间研究透了正门和后门的关系,然后把房子进行了改造。
      她找工人在客厅和餐厅交界的位置打了一个隔断,把房子一分为二。一套房子变成了两套。
      一套是全阳面,主卧(有卫生间)+次卧+客厅,走正门。
      一套是全阴面,小书房+储物间+卫生间+餐厅+厨房,走后门。
      全阳面是工作室,全阴面是住宿。
      每天,柳萍吃喝完毕,背上包,走出后门,然后走下一层,坐电梯,再上一层,来到正门,进到工作室上班。到了下班时间,就按原路径返回。
      在陈成眼里,柳萍的行为比脱裤子放屁还脱裤子放屁,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找感觉。
      其实,隔断墙上是留了一个门的。
      但柳萍为了保持工作室味道的纯粹性,不被生活的腌臜侵染,决绝地用一块木板把隔断门封住了。
      如果把建面160平按比例分配一下,全阴面也就60平,实用面积顶天了有50。
      当时陈成之所以接受这一改造方案,是因为柳萍提出了“前店后家”的艰苦奋斗模式。毕竟是租来的房子,如果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忍忍还是可以的。
      搬进来的前一年(2017年10月),柳萍和闺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合租下了这套毛坯房。闺蜜占三分之二,柳萍占三分之一,租期三年,计划是用来做软装工作室。她们干干停停,花了大半年时间做基础装修,装修完又晾了仨月,工作室才开始启用。启用也不过两月,闺蜜即宣布破产,因为没有营收,无力再履行下面的租约。
      此时,租期刚到一年头上,退租,要赔给房东大把的违约金不说,还要把装修的钱都搭进去。柳萍一个人接下来,明显经济上又承受不住。当初她跟着闺蜜一块租,也只是凑个热闹,并没有想好在这个工作室干什么,怎么干。但房租、装修,她都是按比例掏了钱的。退租,她更舍不得。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是柳萍完全接下这套房子。
      最终,柳萍以“前店后家”的战略思维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
      其实,柳萍因为湿疹,早就想搬离东兴小区自己那套一楼的房子了。这次应该说是天赐良机。她把搬到万达的好处一二三,给陈成拉了个清单。一说虽然万达这边装修简单,但是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这个小区不仅年头短,而且楼层高,不潮,有利于她湿疹的恢复;二说,这里位于商业区,做生意更便利,还能“前店后家”,住宿办公都解决了;三说,把东兴的房子租出去,万达的租金就能抵掉一多半,剩下那几百元的支出,咬咬牙还能承受。
      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陈成对柳萍这套理想主义的说辞没有进行批判性地点评。他只是觉得,最差的结果反正不至于露宿街头。再陪她柳萍潇洒走一回又何妨?
      只说万达的房子被一分为二之后,一家三口住进了全阴面。
      小书房有8平米,把原来自己家那张1.8×2米的大床靠墙摆好后,还能将将放下一个书柜,剩下的空隙只容一人直来直去。
      储物间有6平米,也被改成了卧室,靠墙放了一张上下铺的床后,床头和床尾基本没了空隙,床这一侧也只剩下了不足1米宽的过道。
      最初,陈成和女儿睡在上下铺,柳萍睡大床房。
      好在这套房子是西楼头,所有房间都有窗户。书房和储物间临街。打开窗户,外面就是车水马龙的华庆路。
      剩下的,大衣柜紧靠隔断墙,电视柜放在了餐厅。两个卧室紧挨着,两个门呈直角。放上下铺的储物间门正对着过道,沿着窄窄的过道一直走,分别是卫生间,餐厅,拐弯到长长的厨房,到后门。整个空间看起来就是一个瘦长的L型,小巧、紧凑,没什么可浪费。
      这种住宿条件,也就比蜗居强那么一点点。
      人到中年,还住这么简陋的地方,陈成脸上自然无光,出来进去哪敢抬头挺胸。尤其是老走后门,业主们看他的眼神总是莫名其妙,就差把他当贼怀疑了。
      但柳萍很想得开。
      她认为他们这个年龄还不到享受的时候。趁着年轻,还应该艰苦创业。这点苦算什么,攒下点钱,等到退休,手里攥着大把的余粮心里不慌,那时才是放肆享受的大好时光。
      牺牲过程去换取结果,这是陈成跟柳萍在价值观上的重要分歧之一。但价值观已经形成,哪还能改?他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忍受、配合。
      全阳面工作室在柳萍的期待中徐徐揭开面纱。
      陈成开车拉着她到窗帘城,花一上午的时间选了一块浅咖色的卡其布,三百多块,然后把上下边缝上蕾丝进行了修饰,做了一块跟隔断墙同样大小的布帘。把布帘一拉,整个隔断墙连同上面的门都被挡住,第一次走进工作室的人,都看不出帘子后面还有房子。那感觉,很像电影里大衣柜后面还有秘密机关通道,很是神奇。
      每次工作室来人,陈成和女儿陈小果在这边要立刻变成哑巴,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因为隔断墙不隔音,如果惊扰了客人,坏了生意,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如果工作室能正常运转起来,实现盈利,任何苦陈成都愿忍受。他还会觉得,柳萍也算是个有头脑能吃苦的好女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