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度支员外郎案---真相 1 ...


  •   回到了金山寺,唐母已经在夕瑶的屋子里等着了。

      “你这孩子,这一整天上哪里去了,也不带个人,也不留个话。”

      夕瑶一时找不到理由,只好换个方式回应:“母亲找我可是有急事么?”

      “可不就是急事么,你父亲派人回来,说黄鹤山那里缺医少药的,义诊几天下来,他们之前带的东西不太够,让咱们再准备一批过去。原本这事儿管事就能做,但是镇江和京城不一样,药铺里只能买到些药材,成药或者丸药却是凑不齐。”

      “父亲可有单子开来?”

      “有!”夕瑶接过唐母递来的单子一看,倒是也不复杂,就是些常见的肠胃丸药、金创药和膏药。

      “药材管事已经都买回来了。有些能买到的成品药丸和不需要加工的药材,管事已经连夜送回去了。要加工的那些,有些容易的,也已经麻烦庙里的师傅们帮忙做起来了。可是复杂的那些,还是得时时有人盯着每个步骤才行。你父亲要得急,咱们怕是得今晚熬夜做,争取明日一早便再送一批过去。”

      “父亲要得这样急?”

      “哎,一来那地方,听管家说,真的是穷得很。都是山地,耕种不便。青壮年都不愿意待着,宁可下山到城里给人做长工,做帮佣。留在当地的,都是些老人或者孤儿寡妇,缺医少药的,生病就只能自己生生扛着。你父亲和了空大师这次去,主要就是想帮帮他们,顺带周边几个村子里,有需要的都给他们看看诊。”

      唐母拉过夕瑶的手,“二来么,咱们在镇江也停留了不少日子了。你爹爹做完这次义诊,就打算回杭州。官家命他在杭州设置安济坊,虽说更像个外放的说辞,可是毕竟是圣旨,依旧马虎不得。该操办的,还是得操办起来。”

      看着夕瑶的脸,在听到“外放”这个词的一霎那,脸上的光彩都不见了,唐母心有不忍,然而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这个道理,她相信夕瑶是明白的。

      也就是难过了片刻,夕瑶依旧扯出一张笑脸,“母亲别担心,今晚我带上银翘紫草,再从您这里借几个手上有力些的妈妈,熬个通宵,定能把父亲要的成药先做一批出来,明儿一早就给父亲送去。”

      “我陪着你一起,也多个帮手。”

      “母亲,您就别熬夜了。您今晚好好睡,明天一早您来和我换班。父亲要的药材,有些可不是一个晚上能做好的,估计白天还得继续熬煮。那些明天白天就得您和庙里的师傅们盯着了。”

      “这...也好,我再去安排带些吃的用的,回头都给你父亲那里带去,指不定他们用得着。”唐母说着,急匆匆走了。

      夜里,夕瑶带着一众婆子女使,借了寺里的厨房,按部就班地开始忙活起来。

      另一个小院里,韩守康问谢云初,“将军 ,咱们真的不用搭把手吗?看着唐家小姐今夜恐怕得忙一整晚呢。”

      “不用,”谢云初坐在案前翻着军报,昏暗的灯光下看不清表情。“你通知下去,明天一早,咱们去一趟黄鹤山,暗着去。”

      “咱们也去吗?咱去干啥呀?”韩守康一脸不解,但还是转身准备老老实实去吩咐了。

      “回来,”谢云初放下手里的册子,“去安排些宵夜,那个,给他们也送去些。”说着又拿起册子继续看。

      韩守康从屋子中退了出来,一出门,就有某好事的上前打听。“怎么样,将军怎么说?”

      “将军说,我们不必帮忙,不过明天一早,咱们也去黄鹤山。你说人家去送药,我们去黄鹤山干啥啊?”

      “你傻啊?自然是将军不放行唐家小姐啦。那荒山野岭的,光靠柳四一个人怎么够?”

      “哦。对了,将军说让准备些宵夜,给他们也送去。可是厨房不是被借用了么,这是让我下山去买?”

      “你赶紧去吧,去晚了山下的铺子都关门了。将军可真知道心疼人啊。”

      夜里,紫草,银翘,虎子和夕瑶围坐在厨房院门口的石桌前,桌上摆着几盘子点心。

      “这明心小沙弥可真贴心啊,还知道给我们送吃的。”

      “可不就是,这也太巧了,居然正好有别的女眷供奉菩萨多下来的点心。”两个女使边吃边叽叽喳喳聊着天。

      虎子没工夫参与,这龙须糖一口咬下就掉下许多糖须须,掉在桌子上和衣服上,偏他又心疼,要把须须捡回来吃了,忙得要命。

      夕瑶拣了一块绿豆糕,咬了一小口。糕体细腻柔滑,甜度适中,一入口,就能吃到一股子绿豆的清香,而且一点点豆渣都吃不出来。一看就是经年的老师傅用心做的。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个晚上,她掌着一盏灯笼,穿过细竹林,由明心小沙弥印着路,走到了了空大师的院门口,然后看到从木质的屏风后面走出来的高大身影。其实也就是一旬多点的日子,却好像大家相处了很久。

      第二日天还没完全亮,金山寺里已经忙碌起来了。

      今日同去的除了夕瑶,紫草和银翘,还有寺里的几个师父。一共连人带药三辆马车。

      走了两个多时辰,终于进了山。

      虽说是正午,但是山里树木茂盛,马车行至山间只觉得延绵不断的绿荫,少有阳光完全直射的地方。既如此,穿梭在山间,反而觉得光线昏暗。

      夕瑶一直提着一颗心,生怕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地方,回头万一窜出来些地痞流氓可不好办。她们一车的女眷,后面的师父们也是吃斋念佛,看着不像是孔武有力的样子。之前的经历虽然最后没有出大事,但是谢云初身上喷血的伤口还是让她后怕。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同样一条路,一炷香时间之前,其实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不,应该说是单方面的碾压。几个附近村里的恶霸,听闻昨日晚上已经有人送了药材来,今天还有第二批,就伏击在入山的口子上,企图好好赚一票。当然,他们现在不这么想了。不仅不想赚一票,他们还期待今天运来的药材里,能有点伤药。不然这一顿打,没十天半个月是好不了了。

      终于到了黄鹤山的村子里,父亲和了空大师都在村口等着,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个村民,老老少少地围着。

      夕瑶一下车,唐父就三步并作两步急急迎上来,“一路上可顺利?哎呀,是父亲欠考虑,原应该交代管事别昨晚独自来,今天等你们一起,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 没事,爹爹,你看我不是平平安安来了么。药品都在车厢后头,这就搬卸下来。”

      虽说这个村里人不多,但是难得有大夫来义诊,这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乡的都赶来了。所以唐父招呼不了夕瑶多久就忙去了。夕瑶呢,昨日夜里熬了个通宵,这会儿也迷糊,想着找个老乡随便聊聊天,等吃过了午饭就往回赶了。

      刚巧,黄鹤山,牛产婆的老家。正好借机打听打听。

      村里人对唐父一行人感激得很,所以对夕瑶都热情得不得了。只一小会儿功夫,给她们搬来了小凳子,小桌子,倒了茶水,手里还塞了瓜子。一个小型的茶话会就这样开始了。

      “你说那个牛桂琴啊,哪儿能不知道呢,早些年就住在山脚的。这个女人啊,苦命得很。”一个缺了一个门牙的老阿婆开始讲故事了。

      “她爹妈走得早,本来是和哥哥一起扶持过活的。两兄妹一个去山里打点野货,一个在家养些鸡鸭,还种着一些茶树,日子虽然辛苦,但也总算能过下去。后来她哥哥娶了个女人回来。要我说啊,她那个嫂子,真的是母夜叉投胎的,凶得很。经常盯着她干活,也不给什么好脸色,她那个时候十三四岁,天天挨打,瘦得跟个豆芽菜似的。”

      “可不就是,她那个哥哥,也是个窝囊废,自家妹子被欺负成这样了,愣是一句话不敢说。”另一个老阿姨磕着瓜子加入了茶话会。

      “就这样生生熬了好几年,眼看着到17了,要找婆家了,村里人知道她家这个情况啊,都不愿意,也就和他哥哥一起进山打猎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反正最后娶了她。据说花了不少皮货当彩礼呢。”

      “是姓刘么?”夕瑶问道,她记得王大娘子和她介绍过,产婆那口子姓刘,所以叫她刘家的。

      “嗨,不是。姓刘的是她后嫁的了。刚刚说到哪儿了来着?”老阿姨被打断,颇有点不高兴,“哦,说到打猎的那个。那个人好像就是成亲当年,进了山,不知怎么出了意外,听说是摔下山去了,人就这么没了。”

      缺门牙的这位接过话头,“所以说牛桂琴惨啊,才新婚一年,孩子都没留下,就守寡了。你是没看到她回她哥嫂家,她嫂嫂那张脸哦,都挂得老长了。后来又把她许给了一户人家。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成天喝酒赌钱的,赌输了就回来打媳妇儿。那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下山接点散活儿了,桂琴也跟着人家学接生。她人聪明,又勤快,很快就上手了。结果她家那个,更是不去干活儿了,见天去赌钱喝酒,还在赌场和人起争执,被人打断了腿。”

      “您是说,牛桂琴的后嫁的那个,是个瘸子?”

      “可不就是个瘸子,咱们这儿人都知道。”

      夕瑶突然就想起了牛产婆院子后头的那双男式鞋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