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篝火 ...

  •   昨天晚上,姨婆得知两个小崽崽去了河岩,就问去那荒山野林做啥子?
      苏江老实回答,去拍吊脚楼。
      姨婆不以为然,“那个吊脚楼有啥子好拍的?马上都要垮了。”
      但是拿过苏江手机一看,啧啧叫好,“怎么拍得这么乖!”
      又想起来,“还有汤圆的照片,我发在朋友圈,好几个老太婆说我是在网上下载的。”
      说到这里,姨婆问苏江,明天有没有时间去给她们拍照。
      姨婆参加的广场舞队要录一个舞蹈视频,报送双城参加一个什么选拔。
      录视频的地方呢,恰好就在木鱼寨。
      “明天星期六,你去给我们拍照片,顺便拍那里的吊脚楼,那里的吊脚楼才好看,都是新修的。弋娃也跟我们一起去。”
      苏江点头,去去去。
      表弟摇头,他要在家学习。
      姨婆就说,爱去不去!
      但是今早起来,姨婆不甘心地去敲隔壁的门,“到底去不去嘛?和我们一起嘛!去呼吸点新鲜空气嘛!”
      还以为表弟肯定不会答应,姨婆刚劝两句,他就同意了。
      姨婆转身端上来豆浆馒头,催促赶紧吃,赶紧收拾,十五分钟后就出发。
      苏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背个胸包装相机。
      表弟也两手空空。
      姨婆就有点过于隆重了,抬出来一个有她半个人大的大提包。
      苏江接过来扛着。
      姨婆解释,里面是她一会要换的演出服、化妆包、拖鞋、高跟鞋、毛巾和茶杯。还有一袋吃的,是给两个小崽崽准备。
      三个人来到街边,苏江招手拦出租。
      姨婆制止,很近,走着去,就在大桥头。
      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介绍过,从涪中正门往西走两分钟就到舅舅家的小楼。
      从小楼继续往西走上五分钟呢,就是连接新老城区的大桥。
      这会老城桥头的早市正热闹。
      装着蔬菜瓜果的方口箢篼沿街排开,间杂其间的大小背篼,里面用细软的糠壳埋着土鸡蛋,倒插着乌黑发亮的腊猪蹄。
      而它们身后,圆簸箕十分招摇地展开,高高垒起鲜红的干辣椒,裹着粽叶的包谷粑、麦粑,一盘盘奶黄的绿豆粉丝。
      伴随嘈杂人声——对了,要说“涪县”特征不能不提涪县人咋咋呼呼的大嗓门,立即有一股气味扑鼻。
      有点刺激,但不难闻。
      感觉陌生,又莫名安稳。
      那是早市里这些食物散发的辛辣味,是从菜园里带来的泥土气,是蕴含“家乡”二字全部记忆与情感的气息。
      苏江一边领头往前走,一边就像个没用的老大爷,眼眶湿了。
      舞蹈队预约的大巴停在大桥另一头。
      上车看见不少婆婆已经提前穿好跳舞的深红色旗袍,在外面套件长羽绒服保暖。
      姨婆显摆地拉着一个婆婆的旗袍展示,“我们的旗袍漂亮吧,高级面料雪尼尔绒雍容华贵。”
      苏江暗暗好笑,雪尼尔不是做窗帘用的嘛。
      婆婆们都认识表弟,过道两边 “弋娃、弋娃”地叫着。
      终于有人招呼苏江,叫的却是个陌生名字。
      姨婆纠正,“才不是呢,弋娃那个堂哥哪有他这么高,他这么帅!他是我给大家请的小帅哥摄影师。”
      姨婆话说到这,被一个要好的婆婆拉住,要她坐一块。
      表弟见状,也要挨着姨婆坐下。
      苏江提醒,“我们坐后面去吧,前面位置留给婆婆。”
      婆婆们闻言纷纷点赞,“小帅哥好懂事。”
      两个人在最后排坐定。
      跟昨天一样,表弟坐下来就掏出手机背单词。
      苏江也掏出手机,刷微博、IG、朋友圈。
      很快人齐发车。
      听见姨婆叫自己给她递一下化妆包,才发现婆婆们都捧着小镜子,在给自己化妆。
      把脸擦得雪白,涂上两个红脸蛋,又把眉毛描得漆黑,嘴唇涂得血红。
      姨婆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我们的妆化得有点浓吧,舞台妆!这样录视频才好看。”
      姨婆旁边的婆婆则说,“小帅哥摄影师,先给我们在车上拍几张嘛。”
      说着就招呼大家起身,对镜比耶。
      完了还都对自己的妆容要求严格,一看照片,不是说眉毛歪了就是嫌口红淡了,纷纷埋头修补。
      原本一直跑得平稳的大巴车,突然来了一个大颠簸,把所有人弹得跳了起来。
      一个正在涂烈焰红唇的婆婆,口红直接拉到了颧骨。她也不怕出糗,特地站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司机害人不害人,司机赔我的口红哦!”
      车里一阵哄笑,表弟也不出声地笑了。
      两个人虽然不说话,气氛变得轻松。
      旅游开发的缘故,木鱼寨确实有一大片吊脚楼群,围在一个广场四周。
      然而修造的师傅实在品味堪忧。
      所有吊脚楼都给他们刷上油漆,朱红或者明黄,又描画了花花绿绿的龙凤花鸟,彻底盖住了原木的质感。
      苏江失望得连相机都不想掏出来了。
      随行的工作人员招呼婆婆们抓紧换装,做准备。
      姨婆急匆匆过来交待,她们录视频要录很多遍,录第一遍的时候苏江给她们拍几张,“拍完你们就去耍,要回去的时候我给你们打电话。”
      婆婆们换好衣服,在广场里列队。
      苏江跟过去拍照。
      姨婆一边翩翩起舞,一边给苏江递眼色,够了,够了。又往堆在旁边地上的提包瞄,意思是把吃的带上。
      苏江过去拿了姨婆准备的纸袋,回头找表弟。
      表弟远远坐在广场入口的台阶上背单词呢。
      苏江朝着他走过去,仿佛很熟悉地调侃,“单词王子,我们除了这里还可以去哪里玩?”
      表弟头也不抬地说,“附近有个地震湖,你想去吗?”
      地震湖是什么东西,苏江表示非常想去。
      表弟递过来手机。
      木鱼寨在一百年多前发生过地震,所谓地震湖就是当时形成的堰塞湖,步行距离十分钟。
      两个人离开广场,沿着公路小跑着拐过一道弯,一个开阔的山中湖泊迎面扑来。
      湖水湛绿,湖心散布几个深青色的小岛,挂着几缕白雾,显得仙气飘飘。
      最难得的,湖畔遍布当年地震留下的崩积物,有几乎呈九十度笔直耸立的巨大岩石,也有被侵蚀垮塌的砂砾堆。
      透过镜头看出去,那种压迫感和险峻,怎么拍都好看。
      苏江拍得入迷,不知不觉到了湖的最边缘,还半蹲着来回找角度。
      不提防一个重心不稳,整个人往后一栽。脚下的砂砾又非常滑,一口气倒退好几步,直接退进水里才站住。
      还好水不深,刚湿到小腿。
      但是冰凉刺骨,冷得苏江哇哇大叫着冲上岸。
      表弟闻声赶了过来。
      苏江虽然已经冷得直哆嗦,嘴硬地说,没事,还好。
      表弟四周看看,丢下一句稍等就跑。
      等他回来,才知道他是去公路边的小卖部买打火机。又转身在砂砾堆里一阵忙,抱回来干草和干树枝。
      叫苏江意外的是,表弟在家里养尊处优,吃过宵夜的碗都等着姨婆来洗。
      这会居然十分麻利地生起一个小火堆。
      苏江赶紧凑过去烤火。
      只是裤腿、鞋袜全部湿透,穿在身上很难烤干。
      表弟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主动说,“我去旁边玩一会。”
      苏江自嘲,“不用,只要你别嫌我的鞋子香飘万里。”
      说着就原地坐着,费劲地把鞋袜、牛仔裤脱下来。
      表弟说,“我帮你烤裤子。”
      苏江就负责烤鞋袜。
      刚开始的气氛是尴尬的。
      苏江自我安慰,还好今天穿的胖次是四角的,鞋也是新鞋。
      不过,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围坐在篝火边到底是惬意的。
      两个人一边烘烤,一边你往火堆丢一根树枝,我往里面丢一把干草。
      听见表弟说“好了”,才发现自己手上的鞋袜也已经烘干。
      表弟递过来裤子,十分识趣地起身走开。
      苏江两下穿戴整齐,大声招呼可以了。
      等了一会,表弟才回来,抱回来一堆干树枝。
      两个人重新坐下,接着烧火、烤火。
      刚刚烘干的裤子鞋袜穿回身上,硬绷绷,热呼呼,有一种因祸得福的舒服。
      苏江想起姨婆准备的点心,“我手脏,麻烦你看看袋子里都有啥。”
      表弟说,“我的手也不干净。”
      两个人就忍着笑,一起打开姨婆给的纸袋。
      里面有吐司面包,夹着煎鸡蛋、培根、玉米粒、生菜,用保鲜膜裹紧。
      还有两盒牛奶,一饭盒水果。
      刚消灭掉那比新华字典还厚的吐司面包,听见身后有人大叫“拐得!”
      回头看过去,一个大叔正冲他们跑来。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纳闷他要干嘛?
      大叔一边跑,一边开始脱外套,又叫,火火火!
      这才发现脚下篝火引燃了旁边的枯草,火苗已经窜出去好几米远。
      大叔几步冲到跟前,挥舞着外套扑火。
      两个人也有样学样地脱下外套拍打火苗。
      火势扑灭,大叔不放心地来回检查一遍,才顾得上训斥表弟,“你买打火机的时候我就猜到你要搞名堂,果然不出我料!”
      大叔又说,“门一样大的两个人,怎么还学小崽崽玩火呢!”
      什么叫“门一样大”呀,这形容简直屈辱,又莫名喜感。
      两个人都笑起来。
      大叔更生气了,“你们还敢笑?真要是烧了山,抓你们去劳改。”
      苏江赶紧道歉,下不为例,谢谢叔叔!
      送走大叔,表弟突然指着苏江,“啊,你……你的头发!”
      苏江伸手摸头,同时发现表弟的齐刘海也给火苗烧焦了一大圈。
      苏江就说,回去找理发店修一修。
      表弟却说,不用,回家让姨婆给他们剪。
      苏江一直纳闷,表弟那厚厚的遮住半张脸的复古齐刘海是在哪个理发店剪的,搞半天是姨婆的杰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篝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