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会考 ...

  •   感谢命运,感谢学校,感谢向老师,及时得不能更加及时地在今天早自习结束前传达一道紧急通知——会考时间正式确定在下个月18、19、20日,瞬间震惊了整个年级。
      更加紧急的,实验操作考试就在下个星期一,据说在整个双城都是最早的一批。
      课间,教室里嗡嗡嗡讨论热烈。
      按照肖廷杰的说法,涪中作为周边几个县排名第一的高中,自建校以来,就没有出现过会考不及格的情况,根本不用紧张。
      按照廖雯的说法,理科班还好,史地政稍微背一背就行。
      文科班就难说了,毕竟他们的物理是音乐老师教的(音乐老师大学学的物理,无奈涪中物理老师满员,加上她本人会唱民歌能弹钢琴,就占了音乐老师的编制兼管广播站),化学、生物老师又是临近退休的实验员教,说不定呀……
      封彦宇显然也认同肖廷杰的说法,特地来跟苏江强调,复习的重点还是瞄准期末考试,会考只是捎带。
      表弟显然也听到廖雯的说法,中午回来就急着来敲门,要借苏江的理化生笔记,确认文理班级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苏江找来笔记,让他坐下慢慢看,又拿肖廷杰的话安慰他,肯定没问题的。
      两个人聊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样重大的话题,十分自然地,发生在昨天的种种就变得轻飘,不必再提。
      等到表弟把所有笔记大致翻完,放心离开。
      自己心里也涌起“节”后余生的喜悦。
      苏江临时决定不睡午觉,下楼买一杯加咖啡冻的奶茶,早早回教室学习。
      不回不知道,教室里,除了张艳玲、谈静怡等等一众住校的同学,还有好几个走读的同学都在复习。
      苏江也赶紧摊开笔记。
      封彦宇上午才说会考只是“捎带”,下午又不放心起来,过来提议把在食堂吃午饭、晚饭的时间利用起来,“捎带”着复习史地政。
      下午放学,两个人就一块去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背书。
      理所当然地,久居冷宫的史地政老师们加入占课的行列,令原本就非常紧张的自习时间紧上加张。
      政治老师更是成功抢占了六个理科班的午自习,安排了一次随堂考试。
      题目虽然简单,第二天拿到试卷,苏江吓一大跳——100分!
      刚在食堂“捎带”了一次政治,就这么突飞猛进起来?
      不过仔细一看,马上找到原因。
      政治老师是把试卷拿给其他班的同学,一边阅卷,一边把题也讲了。
      也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把苏江答错的题目全部修改,选择题还好改,主观题也对照答案修补完善,硬是让苏江考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满分。
      苏江把事情当作笑话说给肖廷杰和张勇。
      肖廷杰马上说,“还好心人呢,这绝对是‘费列罗’的复仇,想让你背上作弊的嫌疑。”
      苏江反问证据呢?
      “上次我不是微信里跟你说了?”
      苏江老实交待没有听。
      肖廷杰鼻子都气歪了,“我辛辛苦苦忙前忙后,你听都不听,那你永远都不要打听。”
      苏江十分内疚,“大课间,小卖部,我请客。”
      “不去,补觉,没空。”
      “那你想吃什么,我去买。”
      “一瓶丝滑拿铁两块巧克力威化,”肖廷杰想想又不能放心,“我还是和你一块去吧,货架上的才是雀巢,你可别给我错拿了收银台那里的雀果。”
      小城的山寨跟“费列罗”的复仇同样难防。
      往返教室的路上,肖廷杰到底还是详细复述了“费列罗”在五二零当天收到《超难1000题》的悲愤交加,脸色有多么可怕,扬言一定要让苏江后悔。
      一路聒噪着回到座位,立即像给人拔掉了电源,趴倒桌上呼呼大睡。
      自从迎会考、战期末,教室每逢课间都睡倒一大片。
      有人还因此感冒,一个喷嚏接着一个喷嚏散播可怕病菌,又连累好几个人病倒。
      教室的空气里除了咖啡味、风油精味,加入感冒冲剂的苦涩。
      所有人都病恹恹一脸倦容。
      中午在食堂,苏江问封彦宇,最近还在不在跑步?
      封彦宇也说停了,等暑假再跑吧。
      两个人在小楼下分开,苏江手机一通震,臭不要脸的丁柯还有脸发来N张照片,要求苏江按照上次学姐那个标准帮他修图。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年级,十六中的班级今天组织了春游。
      虽然去的是已经去过无数次的香山,能够这样忙里偷闲着实叫人羡慕。
      苏江十分心疼地花二十分钟帮他修好照片。
      同时呢,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要不我们也组织一次春游?
      适当调整放松一下,大家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说不定会更好。
      把这想法在F4群里一说,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涪中从来不组织春游,高一都不组织,更不要说马上就要会考、期末考试的高二。
      苏江不死心地给林老师发信息,大家最近实在太疲倦、太紧张,就星期天下午花半天时间,到城郊晒一会太阳、亲近一下大自然。
      林老师虽然也说了涪中从来不组织春游的话。不过,承诺去请示向老师。
      下午返校,向老师赶在上课铃响前的一分钟登上讲台,“我调查一下,星期天想去春游的同学请举手。”
      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只有苏江一个人举手。
      肖廷杰当时不说、事后才说,非常简单只有遇到他反对的事情才会让大家举手表决,非常简单反对的事情谁敢当着他的面举手呀!
      今天下午一二节恰逢最催眠的数学,童老师几次走下讲台叫醒打瞌睡的同学,并以此为理由拒绝下课,两节连讲。
      终于熬到他走人,大家都等不及地趴倒在桌上。
      莫非是这个场景打动了林老师?
      第三节历史响铃,意外听见他宣布,“大家醒一醒,这节历史我们出去上田野课。”
      听说“田野”二字,大家顿时清醒了一半。
      再问去哪里,林老师回答,小树林。
      大家常说涪中校园占据一座小山丘,其实不够准确。
      山丘正面确实全部属于涪中。
      背面呢,山体东边被凿开、填平,安置了田径场和东门。
      但是西边,在教师小区以及篮球场的围墙外面,还有一块狭长地带不属涪中地盘,俗称“小树林”。
      得知只是来小树林,大家还有点失望。
      轻着手脚溜出教学楼,沿着墙根穿过篮球场,等林老师掏出钥匙打开围墙上的小门就鱼贯而出,立即找到郊游的感觉。
      高大的树冠撑起一片开阔又隐蔽的空间,树荫下是毛茸茸的草地,和煦的微风。
      发现不远处还有一大片开得热闹的映山红,女同学们都尖叫着去摘花。
      然而映山红的枝桠远比她们想象的坚韧难拔,纷纷回头叫男同学帮忙。
      一阵忙乱的结果,刚刚还漫山遍野红白姹紫的花朵,差不多都到了女同学手中。
      林老师从挎包里掏出两大盒巧克力,让苏江和张勇分发给大家。
      “大家可以站着,也可以靠着、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然后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下大自然。”
      “翡翠貔貅”马上说,“林老师,你到底是历史老师还是地理老师哟。”
      林老师也回得巧妙,“我是副班主任老师。”
      苏江注意到封彦宇坐在一棵树下,也跟过去坐着闭目养神。
      听树林里小鸟的啁啾,隐约的市声,篮球场上体育课的响动,然后是林老师的声音。
      “大家感受到了吗,树林的自在兴盛,今天的它是这样,我念高二的时候它是这样,还没有涪中的时候它也是这样。在时间的长河里,如果说人类的历史约等于一天,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就只是一瞬。我说这些话,不是要大家变得消极,而是希望大家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别把眼前的考试看得过于严重,放松心态,从容面对。”
      不提防耳边响起鼾声,苏江睁开眼睛,发现林老师正看着自己跟封彦宇。
      苏江笑着递过去一个眼神——封彦宇睡着了。
      林老师就冲苏江对口型,“让、他、睡、会。”
      又抛过来小门钥匙,意思是让苏江一会帮忙锁门。
      不过,封彦宇睡了不到半小时,睡梦中仿佛被什么催促,突然划动双手,睁开了眼睛,非常不安地说,“我怎么睡着了呢。”
      苏江安慰,“没事,林老师特地让我等着你。”
      回教室的路上,封彦宇感慨,“打个盹好舒服,好久没有这样头脑清醒过。”
      苏江说,“那你每天课间都抽空打个盹。”
      封彦宇就说,“确实,以后要经常打盹,比咖啡管用。”
      回到教学楼下,正好打下课铃。再爬上三楼,看见教室走廊围满观众。
      大家摘花的时候不觉得,抗回来教室才发现拥有的映山红数量惊人。
      整个九班瞬间变成花的海洋,大大小小的花枝插在各式各样的饮料瓶、水壶里,占据了窗台、讲台和向老师的办公桌。更有一支将近两米高的,实在没有瓶子安置得下,只好放在水桶,倚墙靠在教室最后。
      短暂出游,又有鲜花作伴,午自习期间的大家都精神抖擞。
      苏江当然要拍照纪念。
      难得的是,沈嬷嬷也从后门蹩进教室,没有发火,也举起手机咔嚓咔嚓对着映山红一通自拍。
      要说有什么不良影响,年级传闻,此举彻底惹恼了文科班的女同学,纷纷筹划着打扮教室,誓要超过九班。
      廖雯在班级群里得意地说,“随她们的便,反正我们都把花采光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会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