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五一 ...

  •   难怪昨晚姨婆说跟着大人方便。
      苏江注意到,其他游客的车都是统一开进停车场,再步行或者换乘观光车去古镇。
      他们的考斯特跟着前面的小车,直接开到了镇子的牌坊下面,还有一位盛装打扮的导游迎上来。
      大家一边听她讲解,一边参观。
      沿街古色古香的商铺都是新建,售卖的也都是全国各大景点均有售的旅游产品,叫人提不起兴趣。
      倒是那座著名的廊桥,在网上看照片觉得普通,置身桥中才领略到它的气势恢弘。
      除了桥墩是钢筋水泥结构,朱褐色的桥身全实木打造,桥面开阔,足够五六个人并肩通行,显得非常古拙、大气。
      苏江招呼表弟丁柯一声,就等不及地冲进桥里拍照,拍桥顶飞翘的檐角,精美的雕花。
      发现廊桥中央还有一个三层的观景台,又咚咚爬上去拍古镇远景。
      稍微有点尴尬的,学姐也在观景台上自拍,看见苏江上来,害羞地放下手机。
      苏江主动说,“学姐,要不我帮你拍吧?拍完你不喜欢再删。”
      学姐犹豫了一下才说好。
      苏江就指点她稍微调整姿势,迅速拍下照片,导进手机调整。
      实话实说,学姐不算美女,但也文文静静。
      苏江对她的面部稍作修饰。
      相比那种P得连亲妈都不认识的“好看”,深以为真实、自然又比本人稍微好看一点的效果更理想。
      再着重调整照片的饱和、色温,增加曝光,用冷色调营造小清新的氛围。
      学姐看到照片,惊喜得哇地叫了出来,要求赶紧加微信发给她。
      从观景台下来,学姐就不再当独行侠,主动和苏江他们一起玩。
      丁柯最善于跟女生打交道,指导学姐倚门回首、托腮沉思、四十五度望天,花样百出地拍照。
      表弟得知她是中文系,也跟她请教保研都有哪些要求。
      眼看廊桥就要走到头,丁柯又掏出防晒霜跟学姐分享。
      学姐感慨,“现在的高中男生都这么精致了吗,我要跟不上时代了。”
      过桥发现考斯特停在桥头,才知道他们玩过了头,大人们都已经在车里等候。
      大家赶紧上车。
      学姐变成小女生模样,卖弄地把照片拿给她妈妈看,又回头招呼苏江,“麻烦一会给我妈也这么拍两张。”
      阿姨也抱怨,每次出门,主任就没给她拍过一张满意的照片。
      主任顺着出门的话题,聊起不久前出国调研的见闻。
      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变得轻松,不再那么例行公事,有了游玩的愉快。
      由廊桥去暗河的路上,导游为大家介绍了暗河的概况,形成于两亿年前,是全国罕有的喀斯特地貌奇观,有“三天三夜”、“天生桥”等等美景。
      主任大概是地质方面的专家,很内行地补充,所谓“暗河”就是流经溶洞的地下河。
      天生桥则是岩石被地下河水冲刷、垮塌,最后残留的山梁。
      车到游船码头,走内部通道,还有人递来崭新的救生衣。
      游船是靠人划桨推动的小舢板,大人们分坐两支,四个小孩单独坐一支。
      小船缓缓滑进山谷,顿时阴凉扑面。
      两岸树木繁茂,因为光线反射的缘故,水流也呈翠绿色。
      苏江和表弟是从小看惯了的,不觉得稀奇。
      丁柯和学姐不停伸手掬水,很惊讶掬起来清澈透明的水看着怎么会是这样绮丽的颜色。
      继续前行,山林消失,变成陡峭绝壁。峡谷也越来越窄,朝着小船紧紧围上来。
      苏江一边按快门,一边感慨,“我们这是穿进《盗墓笔记》了吧。”
      学姐和丁柯也附和,简直跟书里的描写一模一样。
      表弟傻乎乎打听什么笔记,是物理吗?
      大家都给逗笑了。
      学姐评价,刚见面那会,还以为苏江和丁柯是大学生,雷弋呢,倒还像个初中生。
      丁柯马上说,“初中生谁会穿西裤呀。”
      接待客人的缘故,表弟今天特地穿了一条崭新的休闲西裤,立领夹克。
      学姐总结,“越这样越显小。”
      正说着话,眼前一暗,小船滑进溶洞。
      在船尾划桨的船夫伯伯煞有介事地吆喝,“一天一夜过去了。”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又听见他喊,“天生桥到了!”
      话音刚落,眼前一亮,头顶出现一道悬空的山梁,阳光透过两侧的植物绿油油地落下来。
      虽然有主任的科普在先,大家还是被这壮丽的场景震撼,愣愣地只知道仰头傻看。
      等到想起来举相机,游船已经重回漆黑的洞穴。
      船夫伯伯吆喝,“两天两夜过去了。”
      所以导游介绍的“三天三夜”,就是以光线的时有时无代表白昼黑夜交替。
      黑暗中,船夫伯伯唱起山歌。
      简短的几句,十分嘹亮地在头顶震荡,还没听懂唱的什么就结束了。
      “天生桥又到了,”船夫伯伯特别提醒苏江,“要拍照的抓紧时间。”
      苏江连忙举起相机按快门。
      这架天生桥比第一架规模大,通过的时间也稍长。
      听船夫伯伯介绍,桥上还有一个寨子,通公路以前,村民进出都靠坐船。
      小船第三次进入溶洞,再出来,伴随一句“三天三夜过去了”,就该弃船上岸了。
      难怪姨婆昨晚说不想爬山。
      上岸才知道,游览暗河坐船十分钟、爬山一小时。
      接下来的行程全是看不见头的之字形石阶。
      虽然沿途也有悬着石钟乳的小溶洞,古朴小巧的土地庙。
      丁柯和表弟只参观了一次溶洞就懒得再看,只想尽快登顶休息。
      苏江因为要给学姐和阿姨拍照,陪着她们一个景点不落地逛上去。
      等到所有人在山顶汇合,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
      午饭也已经安排妥当,就在山顶的农家乐。
      餐桌布置在露天小院,旁边是围着竹栅栏的菜园,一群鸡、鸭在不远处叽叽喳喳,又有一只巴掌大的小奶狗在脚下拱来拱去。
      地道农家菜,腊肉炒蒜薹,粉蒸肉,大片的香肠,煎得酥脆的小鱼,山药鸭汤用的是真正散养的土鸭,一盘盘份量十足地直堆到桌沿。
      饭是铁锅烘出来的猪油土豆饭,结着香脆的锅巴,不需要菜就能吃两碗。
      听见舅舅说,知道主任注意养生,所以菜都做得清淡,没放花椒。
      苏江就和丁柯交换一个愉快的眼神。
      丁柯饭后评价,除了那道“折耳根”实在接受无能,这是他在涪县吃过最美味的一餐。
      下午的时间,大人们就着明媚春光进行常规娱乐——打麻将。
      小孩们在附近闲逛。
      苏江拍风景,也给大家拍照。
      得知农家乐的老板要去旁边小溪“电鱼”,都跟过去看热闹。
      趁着表弟和学姐都在溪边,丁柯故意冲苏江长长叹一口气。
      苏江提醒,“那可是我表弟。”
      丁柯马上说,“糊弄谁呢?我都跟他问清楚了,根本不是真表弟。”
      “总之你不要瞎想!”
      “你怎么知道我瞎想了,因为他完全是你喜欢的类型?”
      “还真不是!”
      “不是吗?我看初中那谁就跟他有几分像。还有你喜欢的男明星,全都是这个类型。”
      “我看着怎么一点都不像?”
      “瞧你那德行!不过我看见雷弋,基达只有轻微震动,他有点像,又有点不像……”
      “你还没完没了是不是?”
      苏江作势伸出拳头。
      丁柯大叫“打人了、土匪打人了”,投奔表弟和学姐而去。
      又有那么一会,丁柯和学姐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留下自己和表弟在溪边。
      表弟笑着说,“爬山的时候,丁柯跟我说了你许多事。”
      “他那狗嘴吐得出什么狗屎……”
      明知道丁柯不会说太过分的话,苏江还是有点心虚。
      “丁柯说,你馋那相机馋了一年,要不是因为回涪县,你爸爸还不肯给你买。”
      “我这还是配的最便宜的饼干头,都花了小一万呢,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要啥有啥。”
      “丁柯还说,你小学那会得了阑尾炎还以为是闹肚子,夜里痛得满地打滚才给房东送去医院。”
      “那时候年纪小,不觉得什么的。”
      表弟就说,“要是你再得阑尾炎,一定要告诉我。”
      “我谢谢你,我只有一根阑尾。”
      表弟还不放弃,“那下次你得别的……”
      苏江气得笑起来,“你就不能我盼点好吗?”
      表弟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太妥当,打住了。
      苏江笑着闭目休息。
      眼皮下跳动着太阳的金色光斑。
      耳边,总觉得溶洞里船夫伯伯那听不懂的山歌又唱了起来。
      当时只觉得嘹亮,这会才听出歌里的快活。
      下山前,好不容易逮着个空,苏江数落丁柯,“干嘛把我什么事儿都往外说!”
      “哎哟喂,表弟这是转背就把我卖了呀!我只是拜托他多照顾你。再说了,帮你们增进了解不好吗?”
      “那可太感谢您了。”
      “初中那会,”丁柯话锋一转,“我怂恿你去追那谁,闹得不欢而散是我的责任……”
      丁柯话说一半打住了。
      表弟和学姐朝着他们走来,争论到接待客人的缘故,表弟今天特地穿了一套崭新的休闲西服。
      底是上山辛苦还是下山辛苦。
      学姐认为是上山,上山更消耗体力。
      表弟则说下山其实更难,两条腿会一直发抖。
      苏江也说确实是下山。
      丁柯说,“待会回去的时候不就知道了。”
      结果返程并不需要再走台阶,后山有盘山公路直达古镇,考斯特也已经等在农家乐背后。
      回到县城,时间不早不晚刚过五点。
      主任一家要先回山庄休息,游山玩水有些乏了。
      苏江和丁柯提前在路边下车。
      表弟也跟了下来。
      原来姨婆专门给了他餐费,要他请苏江同学好好吃一顿晚饭。
      苏江也没有客气,只觉得开心——这个世界上有姨婆,有丁柯,有F4,自己是多么幸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五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