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司马衷 ...

  •   【大家有时候读史,看到特别令人崩溃的皇帝,特指明堡宗,雪乡父子等等,就会说皇位上哪怕栓条狗或放个傻子都做得比他好,起码狗和傻子听话。
      但有一位,寻思一下可能真的不好说啥,毕竟人家是真的智力有问题。

      古代皇帝选继承人的条件有时候挺严格,有时候又水得不像话,能推一个傻子上位,大好的江山,就是玩儿。
      探究一下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滴。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感情还可以,司马师作为长子,继承了司马懿的政治成果,他早年无子,司马昭这个做弟弟的就把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
      后面司马师去世了,司马昭对哥哥的敬爱就只能灌注给哥哥的嗣子,再加上司马攸本人“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比司马昭正儿八经的儿子司马炎名声要高,情况一下就复杂起来了。】

      袁术忿忿不平,他那个兄长若也早死就好了。
      袁绍长得好被纵容也就罢了,命居然也那么好,伯父袁成无子,父亲便将他过继给伯父做嗣子,让袁绍一介庶子成了伯父名义上唯一的儿子。

      从来都看不起的兄长成了堂兄弟,家中资源都倾斜于他,父亲宾客多赞誉,到了自己却是一句“路中捍鬼袁长水”。
      暴怒的袁术一时看司马炎都充满了同病相怜的亲切感,横竖三国没他的事,被篡的魏还是曹操家的——天杀的,那曹操也是,当年只爱和袁绍玩耍,两人都不带他!
      ·
      天下谁没见过几桩养子和亲子的纠纷,纵是无知小民也知道这样的事容易出乱子。把亲儿子过继给哥哥,自己接过家业,又疼爱和夸赞过继的儿子超过亲子,这不是找事儿么?
      农人边听天幕边埋头田间,心想公子王孙脑子也不怎么好使。
      ·
      明帝已亡的位面,司马懿已经不知该怎么训司马昭,未来之事不说都能想见,无非是小儿子作态太过,让两个孙子无法自处。
      取乱之道!他拂袖而去。

      【司马昭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表示"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说我只是暂时管一管,天下还是我哥的,等我死了这些都归他儿子司马攸哈,完了就想把他立为世子。
      可能确实尊敬哥哥,可能是为了一个友爱兄长的名声,也可能是真的疯特了,总之,他的长子司马炎和不知道该怎么论的次子司马攸之间的关系一下就尴尬起来了。

      本来吧,兄弟俩确实是同父同母理应很亲密,结果爸爸神来一笔搞这个,横竖司马昭本人不亏,都是他亲儿子。
      但要细论,次子是哥哥礼法上的继承人,古人嗣子还是很认真的,大儿子又是自己的嫡长子,嗯,这是一个司马昭本人一手打造的lonely的问题。

      这次立世子的尝试很快被山涛等人劝回来了,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世子之位最后还是给了长子司马炎。
      说白了,司马昭就是口花花,哥哥人都走多少年了,这手心手背到底都是自己的手。然而他是爽了,给自己打造了友敬兄长的人设,他儿子就很痛苦。】

      曹操笑而评:“脑子着实拎不清。”
      席上已一个司马都无,司马防一族亲朋旧故、师生姻亲尽皆下狱,魏王亲去狱中探望几人,曰我固知君忠心,又斥下属办事不力,几害大魏忠臣,往复多次,收拢些势力,其余皆杀。

      对各大士族倒是除了敲打之外并无其他动作,毕竟还要仰仗各家势力,再者牵一发而动全身,光颍川便是枝干蜿蜒,曲折缠绕,能杀司马氏是司马一族篡魏,屠得有理有据,其他士族却轻易动不得。
      但这些名门要复天幕所说的荣光,却是不可再得了。
      只是时势所趋,如何拦住?几个位面的曹姓王族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没心思再听司马家那些破事。

      司马昭话说得痛快,这是根本没管儿子死活啊……许多帝王感慨,这么一个爹,难怪司马炎要为继承人头疼。
      想必立智力有问题的儿子做太子也是防止弟弟登基的无奈之举,但蠢货毕竟无法守住江山,蠢货当然受不住皇位,安乐公主饮了一口茶,男人的王朝从来如此。

      【大家知道,司马氏上位的特色是一代又一代权力的递交,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司马师的突然暴毙。
      司马师人是走了,势力还在,家族肯定要推个新代言人,他的霸府等等就都归弟弟了。

      而司马昭这个人干的事儿大家也有数,就,很不体面,当街弑君这种挑战大家底线和神经的操作吧……接受不了的人还是相当多。
      谋求大业时,诸多势力还算得上心往一处使,现在王朝建立了,到分蛋糕的时候了,司马师一派又要依附到齐王司马攸身后了,给皇帝添了不少堵。

      玩政治开国的心都挺脏,打天下开国的身边多猛人。司马炎作为一个历代政治成果的接手人,他的内心不要太复杂。
      在传位给谁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爹这么一个哥哥暴毙的受益人在,就会有人问了,说齐王攸当年也是很得你老爹喜欢的呀,要不要效仿一下父辈的和谐友爱,百年之后把位子传给司马攸呀?】

      效仿个头啊,司马炎恨不得老弟和大伯一样英年早逝。
      这弟弟真是难搞得要命,论名声,比他好,论血缘,其实是同父同母亲兄弟,论礼法,大伯和老爹谁是司马懿正经接班人都说不清楚呢,齐王攸居然还两边都占了,简直可恨。
      另一时空的袁术也在心中暗骂,庆幸顶上还有个大哥。

      【上一辈的榜样和历史遗留问题放到下一代身上,简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能出的牌就是再把“嫡长子继承”这个王炸搬出来。嫡长子继承好啊,好就好在他当年也是因为这个才当上的世子,好就好在弟弟终究是弟弟,好就好在……
      天耶,真·嫡长子早夭了,他现在活着的嫡长子司马衷好像智力有点问题!

      再不行也推上去吧,孩子现在才几岁,万一他就是发育慢了点呢?抱着这样美好的心愿,司马炎把儿子拱上了太子位,同时继续折腾老弟。
      齐王攸老丈人叫贾充,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还耳熟,几分钟前刚听过他指使人当街弑君。对西晋来说这功劳挺大,老登西一下就混成了开国功臣,堪称显赫。
      这么一个老臣和司马攸是姻亲,皇帝能不着急吗,险些把人撵出去,贾充寻思了一下,出另一个女儿也和皇帝做姻亲不就行了么。
      另一个核心人物,太子妃贾南风,就此登场。】

      长孙皇后搂紧怀里的女儿:“一个痴傻的太子,竟也舍得把女儿推入火坑。”
      知道这段历史的长孙无忌叹息:“晋武帝前期为了打消兄终弟及的可能,废了很多这样的功夫稳固太子地位,太子身上被绑了无数利益线,士族,功臣集团,争相追随一个痴傻的君主。

      “等到齐王攸去世,皇帝再回头质疑太子不智时,这些利益关系已牢固到无法砍断。司马衷的太子位,竟就这样继续坐了下去。”
      李治睁着一双眼瞅他,母亲说的是妹妹,舅舅回应的却是政事。
      ·
      又一次听到贾充当街弑君的消息,魏帝们的愤怒仍未平息,虽然早将相关人士屠戮殆尽了,但士族的血只染玉阶,映不了大魏皇帝血溅时的长街。
      必报此仇……曹叡想,必报此仇。

      【太子不行,但皇孙司马遹看起来挺聪明,说不定能来个好圣孙,司马炎转变了思路,开始赞扬孙子有司马懿之风,说“此儿当兴我家”。
      又把封建迷信搞起来,广陵有天子气,给孙子封个广陵王,就等他上位继续振兴司马家了。

      心有多大,梦想有多大,就像刘盈忤逆老娘一样,掰开来讲能说得通,但于情于理大家还是理解不了,司马炎把傻儿子放在王座上这件事,也是一样的。
      千百年过去,还是有许多人费解,一个智力够不上及格线的皇帝,一群如狼似虎的宗亲,一堆历经几朝的士族功臣,司马炎究竟哪来的信心,说儿子能够坐稳江山?】

      不止天幕想问,看客们也想问,他司马家没死的祖宗也想问。
      究竟谁给的司马炎如此自信?一个痴傻的皇帝,一个刚立的国朝,满腹算计的朝臣与难以压制的宗室。

      既然晋是士族立国,靠篡夺权位登基,如何保证他人不会再篡晋的国祚?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司马昭到司马炎,魏朝的幼帝被权臣挤压得无生存余地,魏朝的皇帝死于臣子之手。
      难道司马衷不会是那个被臣子欺压的帝王么?他年轻,弱势,最重要的,不知政事,没有权威。

      世家会厌烦他,宗室会看轻他,一个傻子罢了。纵然司马炎留下托孤重臣,纵然为他精心挑选外戚,但痴傻之主,如何让重臣与外戚拜服?
      曹髦的血从魏末流过来,缓缓流至太子座下。嵇绍侍立在旁,衣角沾上些许。

  • 作者有话要说:  袁绍身世好像有争议,此处采用过继说。
    《晋书·帝纪第三》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资治通鉴 卷七十八 魏纪十》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
    《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感谢在2024-01-28 21:02:21~2024-01-29 22:52: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V 1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