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魏行止 ...


  •   五

      孺颐让春菊赶紧为扫除收尾,正欲关那密室的门,却被蜃游平持佩剑顶住了门。我与孺颐这会儿才想起来有蜃游这号人。
      孺颐只道:“左护法好煞风景。”
      蜃游不置可否,只道:“公子,属下也是不愿意听的,公子若有什么悄悄话,不若还是等冥瞳换班了再讲。”
      孺颐便望向我道:“那便晚上吧。确实冥瞳在的时候合适些。”

      我决定要来南霁月楼之前,也还去见了魏行止一次。
      小长策侯名魏行止,字持之,不全之身,袭其父长策侯之爵位,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得当朝天子的信任。就如孺颐所说的,不全之身给魏行止带来了耻辱和痛苦。但对他而言,这并不是苦难的全貌,甚至不是苦难中最深刻的那部分。
      魏家本就是世家,与史家,蔡家,司徒家,并为当世四大世家。魏家与史家的兵马势力最强,但两家关系不睦,甚或偶有兵戈冲突。蔡家次之,但所居极北,地势险要,天气极寒,常年偏安一隅,不问中原事。司徒家又次之,但其兵弱文强,本家旁支均多有入仕,朝野中亦有门客。魏家所处近谷城,与谷城王本就交好,谷城之地即陈武帝之父所封;后又助陈武帝灭顺王朝有功。故后陈武帝早逝,天子年幼亟需有人坐镇时,魏天笏被任为监国。
      魏行止的悲剧正来自魏家这离王权一步之遥的监国之位。
      陈武帝崩时年仅三十二岁,为景明七年。景明为开国年号。开国方初,幼帝又年仅十岁。魏家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上坐镇,确保了陈朝彼时的安宁。
      幼帝陈辞继位后改元景升。我决定要来南霁月楼时,是为景升七年。我去小长策侯府上,守门的侍卫和我说,主人去了天云观了。

      我便去天云观,魏行止果然在那。清然道长带着道真坐在一旁。
      道真这会儿三岁了,一身有模有样的小道袍穿在身上,正拿着树枝给魏行止比她学的剑法。她年纪太小,虽然难得有兴趣,比得是乱七八糟。清然道长只掩唇忍俊不禁。
      我走过去,魏行止便道:“你来了。”
      我道:“我来辞官。”
      魏行止看了看我,问道:“是什么理由?”
      我道:“正是一年前得您帮我和南霁月楼联络上,这是有音信了。”
      魏行止道:“那是好事。”又道,“但为什么非得辞官呢?”
      我道:“我来胜京,本就是为这一件事来,眼下看来事是成了,所以倒也没有留下去的理由了。”
      魏行止微微皱了皱眉,只道:“辞行可以,辞官不行。”
      我被噎了一下,小道真这会儿正比划完了,注意到我俩不专心,开始生气。魏行止便去哄她。我也便没有什么话说了。
      但我是不能那么就走掉的,我只与魏行止、清然道长、小道真一起过了这下午的半日,只不再谈这件事了。
      晚上,我们在道观里用过简单的晚膳,我才与魏行止出来,一共走过道观所在的青阳山中的黄昏步道。晚霞遮天,清风过眼。两人皆不发一语。
      魏行止首先打破静默出声道:“华叔,我知道谁都不可能留住你。”
      这个称呼令我陌生,我与魏行止差十一岁,但他一直不愿强调这一点,我们相处像挚友,他一直以来都只称呼我“日安”。我字日安,我的这个表字只是拆了我的名罢了。
      我愣了一阵才道:“这把我叫得这样老……”
      魏行止只道:“您不老吗?您是上个朝代的人。”
      我说:“上个朝代侯爷也呆了有……大概四五年罢。”
      魏行止不听我这力道薄弱不击要害的辩驳,只道:“是我替您拉上南霁月楼的线,我早该料到有今天。”
      我道:“别那么伤感,我只是确实不太喜欢宫里。我会回来看你。而且,小道真也会陪着你。”
      魏行止就那么用他那冷静而又脆弱的眼神望向我,一直一直望向我,让我心里发慌。后来发生了什么已经记不清明,似乎都流落到了醉人的晚风里,随云深雾远。

      冥瞳来交了班,我们一行三人便入了密室。就如白日所说,这些秘辛,确实不合适让第三人听见。
      密室门已经阖上,本应到我说话,可我思绪万千,一时无声。
      孺颐有些忧心地看着我道:“自从午后讲起小长策侯。你便有些颓靡。”
      我道:“无妨。我只是不知道从何讲起。这讲之前,我倒是想问南霁月楼对当年卞阳王谋反案的始末大概都有知晓吧?”
      孺颐道:“这倒是知道得大差不差。”
      我道:“那你先说你知道的?”
      孺颐道:“竟然要我来说?”
      我道:“若我讲,可能讲的都是你知道的,我猜你到时候可能又不愿意我讲。”
      孺颐思索了半晌,只道:“也不是不行。”
      我这会儿想到另一回事,只问:“我今日在这里说的,也会成为南霁月楼的消息源吗?”
      孺颐看了我一眼,道:“自然。”又问,“你莫不是这样就不愿说了罢。”
      我道:“对。如果是这样,我便不能说。”
      孺颐挑了挑眉。半晌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颔了颔首道:“多谢。”
      孺颐便开始讲他所知的卞阳王谋反案。
      卞阳王即魏天笏,四大世家魏家嫡系掌权人,开国有功,封为异姓王。陈武帝早崩,陈姓子息薄,十岁的陈辞继位,卞阳王魏天笏监国,封长策侯,项太后听政。改元景升。魏天笏有一子魏行止,时年十四岁,自幼与陈辞相识,为其伴读,陈辞继位后,亦为天子伴读。
      卞阳王初稳定时局,后又抗敌有功,势力与声望俱浩荡,魏世家子弟亦多入朝堂,成群成党,其中有形迹放荡,目无法度者,卞阳王并不秉公,反多有偏私。景升五年,少帝十四岁,因世家子弟之事与卞阳王有龃龉,又意图亲政,卞阳王因此密谋造反。而魏行止自小与少帝亲近,亦不满魏世家子弟作为,以此事密告少帝。此事被史家知晓,史家与魏家本有愁怨,便以清君侧为由率大军逼宫,要求满门抄斩魏家。由于魏行止告密,时卞阳王被陈王朝所控制。天子近卫兵马本不敌四世家,魏家兵马虽多在京中,但群龙无首,还可能随时反叛,少帝也不敢用。司徒家兵马远在幾南,蔡家兵马又远在肴北。兵临城下,少帝人小力微,难以救及,史无商威逼无度,一剑射死少帝身旁帮魏家说话的苗公公。太后亦力主诛杀魏家满门,少帝不得已听任之。唯魏行止为告发者,留得一命,但以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处以宫刑。
      魏家满门被斩,司徒家以观刑为由设法扣住史无商,魏家军队归顺景升帝,并司徒家兵马一起,得以制衡史家。局势反转,少帝借此逼迫各大世家裁军十万,并立誓无诏不得入京。至此,卞阳王谋反案告终,陈王朝并未伤元气,反有得利。
      孺颐清越的嗓音令我一时陷入回忆里。孺颐大体还原了整个事件。只不过对于局中人而言,却也有外人所不知的秘辛。项太后在整个卞阳王谋反案中起的作用远超世人所以为的。而魏行止所遭遇,实则我也难以承受再听一次。
      便只听孺颐叫醒我道:“华大夫,我已说完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