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抄家 ...


  •   踩着正月的尾巴,晦日来临了。这原本是江南的习俗,家家户户要到水边洗浴或洗衣服,以祛除晦气,保佑新的一年万事顺遂。

      然而这一习俗传到江北后,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因为江北的天实在是太……冷了。洗完以后,晦气在不在不知道,病气一定会来。

      于是人们改变了这一习俗,把到水边洗浴改成了在水上游船。嗯,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也可以说是很不想干。

      但这一习俗却狠深受未婚男女的喜欢,毕竟游湖私定终身就很……话本子的剧情,白娘子听了也会直呼内行。

      嫔妃们也踏上了龙舟,在御池上乘船泛游,大家心情都很好,德妃心情尤其得好。不是因为乘船多有意思,而是因为淑妃不能来乘船——淑妃禁足了。

      德妃家世也很不错,但比淑妃还差了一头。进宫来,淑妃又处处要强,德妃是个聪明人,懂得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但泥人尚有三分火气,而淑妃……就是个火药桶啊。和淑妃一起共事久了,德妃心里的火气也越来越大。

      如今淑妃落入下乘,德妃痛打落水狗,风风光光协理六宫,等淑妃禁足出来,六宫的事情她还能插上手?想到此,德妃更是心里一阵痛快。

      而此时,淑妃的结绮阁则一片死寂。淑妃本来就是不好伺候的主,如今正月里禁了足,更是火药桶一般,每天都有宫女太监被打板子。

      淑妃禁足,除了德妃高兴,戚太妃也高兴,于是高兴过头的戚太妃根本没明白皇帝对她的厌恶程度,反而精心打扮了一番,准备了精致的牛乳梅花糕,直接来到了神龙殿。

      是的,直接来了神龙殿,不是戚太妃对皇帝的行踪有多了解,而是因为秦元旻除了早朝去文昌殿以外,基本一年到头长驻神龙殿。皇帝的行踪,狗都猜得到。

      小太监连忙拦住戚太妃,戚太妃身旁的蒋公公如上次一般递了银子,但小太监根本不收。不是因为他清高,而是上次收钱的已经被退回内务府了,谁敢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戚太妃与小太监僵持了半天,干脆大喊:“本宫有要事要禀告皇上。”

      小太监听说是“要事”,进去回禀了庆忠。

      庆忠不是戚太妃三言两语能糊弄的,来到殿门口,问:“皇上忙着呢,您有什么事和奴才说。”

      戚太妃趾高气扬:“事情是你能听的?”

      庆忠:“太妃不愿意说,奴才就不听了。”说完,转身回了大殿。

      戚太妃气急,“事关先帝,本宫要见皇上。”

      庆忠一听,觉得还真可能是要事。太妃当初是先帝宠妃,如今马上就要挪出宫去了,坐不住,把底牌亮出来了。

      庆忠连忙回禀了秦元旻。

      秦元旻揉了揉额头,“让她进来。”

      戚太妃不紧不慢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秦元旻挥手让众人下去。

      戚太妃这才走上台阶,来到龙案前,放柔了嗓音道:“陛下,这是本宫亲手做的牛乳梅花糕。采了院子里新鲜的带着露水的梅花,和上牛乳,清甜不腻,陛下尝尝。”

      秦元旻没耐心和她胡扯,“什么事直说?”

      戚太妃:“本宫夜里得先帝托梦,说可怜我膝下单薄,要送我一个孩子。”

      戚太妃语气越发的轻柔,也离得越来越近,快要贴到秦元旻耳侧时才道:“陛下可愿意帮我实现这个梦。”

      秦元旻一抬手,直接把戚太妃摔飞在地,头抢在台阶上,血直接流了下来,吓得戚太妃惊叫一声昏死过去。

      秦元旻喊了庆忠,说出口的话却是冰冷无情,“太妃思念先帝得了癫症,带太妃回宫好好医治。”

      于是治病就致命了。

      在淑妃还没出来的时候,德妃就又经手了一件事——给戚太妃操办丧事。

      德妃深知戚太妃是怎么死的。从神龙殿出来好好的人就疯了,没多久就死了,要说这里面没鬼,德妃打死都不信。

      所以,她也不会给戚太妃大办丧事,囫囵过去就得了,叫戚家人进宫来哭一场已经是恩典了。

      接到消息的林氏直接昏死过去。她好好的女儿,如珠似玉,才不满二十五岁就死了,这让她如何接受的了。

      戚嘉瑶接到消息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和大姐一向没什么感情,“赐宫衣”这件事又让戚嘉瑶在侯府的处境每况愈下,所以她实在提不起什么伤感的情绪。

      更何况,人都是要死的,大姐这一生已经经历了旁人没有的风光,也算值得了。

      但戚太妃给皇帝留下的深刻印象,却给以后的戚嘉瑶造成了一点不大不小的困扰。不过这是后话。

      如今的戚太妃之死对戚嘉瑶来说只是蜻蜓点水罢了,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则让她死水一样的人生彻底掀起来万丈波澜——镇国侯府因盐场贪污案被抄家了。

      秦元旻早在几年前就先后派了几批巡盐御史去查了海盐和井盐的贪污腐败问题,不过只是查一下表面问题。几次下来,地方上掌管盐务的官员也就懈怠下来,再有巡盐御史来,也不过作作表面文章。哪想到这次皇帝动了真格的?

      盐政是秦元旻早就盯上的,巡盐御史就是他给地方官员埋下的钉子。

      他刚继位时,派了巡盐御史下去,但奏报上来的东西让他眉头紧锁。

      当时北有柔然虎视眈眈,周朝又民生凋敝,国库空虚,没有打仗的钱(再次感谢他的好父皇),所以他只能按下这些证据,草草了事。但每年几次的巡盐御史却成了惯例,成功麻痹了地方官员的神经。如今休养生息已久,国力初步恢复,他的根基也已经稳固,是时候动一动盐政了。

      于是盐政相关的一千多名官吏撤职,为首的五十三人处斩。据说处斩时百姓拍手称快,饱受压抑的盐丁和不得不买高价盐的百姓恨不能冲上去生吃了他们的肉。

      所以那些官员处斩之后,家里很多都找不全尸首——被百姓踩了剁了的都有。

      而镇国侯府的侯爷偏偏因为侯夫人管的严,银子有时候不凑手,在狐朋狗友的鼓动下打起了贩卖私盐的歪主意,低价买高价卖,再和联络好的官吏一分成,简单。于是侯爷缺钱,官吏背靠大树好乘凉,两人一拍即合。

      本来侯爷还心存顾虑,但等到拿到银子的时候,才发现这,这……这也太多了,彻底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的侯爷就带着全家喜提牢饭了。

      原本看着老侯爷立下汗马功劳的份儿上,秦元旻会给侯府几分面子。但秦元旻正在气头上,侯爷偏偏往秦元旻的逆鳞上踩。如果不惩处镇国侯府,盐政的问题就不能彻底解决,甚至会为功勋权贵开方便之门。

      秦元旻思虑再三,不顾朝中大臣的求情,下达了最为严酷的命令——镇国侯处斩,十五岁以上男丁流放北地,女眷没入宫廷为奴。

      戚嘉瑶就这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落,从官家女眷到宫廷婢女,这就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皇权的威力。

      戚嘉瑶表示:威力太大,吃不消。

      与戚嘉瑶感受相同的还有侯府养尊处优的诸多女眷。

      侯府男丁入狱,被关押在男囚,女眷则关押在女牢里面。

      在女牢住的第一天,侯夫人还算镇定,威严地说:“我侯府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陛下必定会宽恕——”

      但侯夫人的声音很快被一只两个拳头大小的硕鼠打断,并以尖锐的嗓音“啊——”收尾。

      侯府众人也都乱作一团,大家都是养尊处优、呼奴使婢惯了,哪里见过这种阴沟里的老鼠。

      女眷开始厉声尖叫,企图用声音吓走老鼠,但老鼠在牢房待惯了,不但不怕,反而跳上了侯夫人的胳膊上,紧接着钻进了侯夫人的衣服里面,最后侯夫人不顾仪态,扯下外襦。

      这样的骚乱很快惊动了狱卒。狱卒得知只是因为一只老鼠时,很快当着众人的面,踩死了这只老鼠。

      因为侯府的判定结果还没有出来,狱卒态度也算不错,甚至还笑着对侯府众人道:“待会儿有事您叫我就行。”

      但这粗犷又原生态的灭鼠方式成功的让侯夫人肚皮一翻,吐了出来,吐出来的还有早上吃下去的燕窝粥。

      女牢第一天的牢饭是窝头和水,侯府女眷因为硬的咽不下去的窝头而选择不吃。

      戚嘉瑶……吃了。毕竟有口吃的总比饿着肚子强。

      但她的行为很快招致了四姑娘一声嗤笑,“这东西你也吃的下去?真不愧是小门小户出来的,难不成在家你也吃这个?”

      四姑娘比其他的人更有底气,她是平国公府的准儿媳,即使镇国侯府靠不住,平国公府也会捞她一把的。

      但四姑娘的嗤笑在见到第二天的牢饭时就有些维持不住了——还是窝头和水。

      四姑娘坚持到第二天的晚上,昏了过去。还是世子夫人掰碎了窝头,用水浸软了一点给四姑娘塞进去了。

      随着时间推移,侯府女眷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伴随而来的还有狱卒越来越差的态度和越来越少的食物。

      就在食物已经不够分的时候,侯府的判决结果出来了——

      镇国侯处斩,十五岁以上男丁流放北地,女眷没入宫廷为奴。

      侯夫人一听直接昏死过去。

      一向孝顺的李氏却没有第一时间查看侯夫人的情况,而是坐地痛哭。

      最后,女眷们的牢房体验卡到期,获得了浣衣局长期体验卡。

      戚嘉瑶……洗衣服她真不会啊,要命。

      但很快她的咸鱼属性再次上线——戚嘉瑶发现洗衣服好像也没啥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抄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