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8、向父母亲告罪 ...


  •   金念不放心:“姐姐,那谁同你一起去?不要跟我说你一个人?我可不放心!”

      金秀秀摸摸他的头:“有何防?人活一遭,看着是有亲友所伴,实际还是一人独自的修行。”

      扬嘉屠正略有所思。

      金念郁闷自己依旧被视作孩童,无奈地挥开头上的手,加重了语气:“四姐姐,说些让我听得懂的话!”

      惆怅一下被冲淡。

      金秀秀捏了捏金念的脸:“好啦,我也不怕同你说实话。此趟,我是要去向父母亲告罪的。之所以不带上你们,是怕折损我自己的颜面。”

      颜面?这个话题上,金念倒很能共情将心比心。
      他果断地推着扬嘉屠离开:“走走走,你还不跟我去手艺?早点将工钱得手才好呢!”

      金秀秀因着讨喜的小弟们,出门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五日后,金秀秀到达临安,租车赁骡“马”不停蹄地在临安各个瓦子间闲逛听书学曲。
      她从流行的暗喻文风中得知,当朝秦太师禁止民间谈史叙旧事的举措愈发的严厉。

      朝中稍有骨气些的官员,皆叫他的党羽围剿各个击破。
      被偶然发现的说错话的凡民,在高高在上秦相爷的眼中,说是蝼蚁草芥都不为过。稍有逾矩之言行,说打杀就打杀了,公堂都无需走一遭。

      市井一度谈秦色变。

      可是不知何来的文人,竟能在人人自危的时刻,编述出名为《林泉野记》的杂文录载岳飞精忠报国事迹印传于世。
      其中还提到,秦桧非“出逃”回到大宋,而是金人为和议铺路的有意“纵归”。

      经过两日的打探,她的心头已有了不好的预感,便去采买了身素色衣衫,又置办了根歪七扭八做工不好的漆杖。

      她寻了间茶楼包房吃饱喝足小憩到黄昏,才开始端正发髻、换上新购的平整衣衫,坐上骡车回到家中。

      已到饭点,关了铺子回到家中的金父刚好坐定,金母端着最后一盆汤上桌。

      正抱着孩子来回踱步哄着的彭希孟一抬头:“呀,秀秀回来了!小圆儿,看呀,是姑母!”

      金母自我埋怨:“瞧瞧我,就不该量着米下锅!秀秀你先坐下吃,别怕不够,娘这就去再下点汤饼。”

      金父也赶紧起身抱过孙子,招呼着:“孟姐儿,秀秀,你们姐俩许久未见,赶紧好好地坐一道说说话。”

      金秀秀却是拦住了娘亲的脚步,将她推到位置上坐好:“娘,我不饿,你们管自己吃。吃完了饭,我有要事要禀。”

      金母嗔怪:“有什么话,要等吃完饭再说?弄得神秘兮兮的。”

      一刻钟后,见三个大人兼小圆儿都已吃完自己的餐食,金秀秀突然跪下,双手托起背后一直藏着的漆杖:“爹娘,女儿不孝,请爹娘责罚!”

      彭希孟来不及给孩子擦嘴,一手托娃三步并做两步上前扶她:“有什么话起来说,一家人弄出这些虚头巴脑的阵仗做什么!”

      金秀秀暗暗发力,并不肯叫她挪动分毫。

      金父心中道着不好。
      坊间皆知他宠女儿。尤其是小女,在他眼中那叫一个天上有地上无。

      金秀秀自幼知书识礼,不免带了几分自我都难察觉的傲气。

      这一跪,直叫做父母的心酸想掉泪。
      他们的女儿,看起来竟似遭遍生活的磋磨,负罪讨饶的动作做的麻麻利利。

      谁知她一开口就使慈父慈母心都成了笑话:“未知会父母亲,女儿在温就已成婚,现如今已育有一子。请父母亲责罚!”

      金母目光一时恍惚放空。

      金父嘴唇微微抖动,不自觉的开始挽袖、举起右手。

      彭希孟眼疾手快,在姑舅一同发怒之前,再次将小儿塞回到公爹的怀中。

      于是只有金母走到金秀秀的身边,夺了她手中的漆杖扔到一边,用着自己的肉手狠狠地捶打着她:“糊涂啊!你这个妮子怎可做出此等歪门事!”

      虽然金家是独门独院,金母的哭声也不敢大了。

      彭希孟想都不用细想,便认定此事就是和她亲哥有关系。
      她着急忙慌地拉起架劝着婆母:“母亲、父亲,小圆子怕是要吓到了!孩子还看着呢!你们莫气莫气,凡事总有个前因后果,还是叫秀秀先起,坐下来慢慢说。”

      金圆宝仿佛已通达人情事故,此时恰如其分地哭起来。

      金父果真是个疼孩子的,哄了半天的金圆宝,他却并不肯止住哭声。
      他干脆借着哄孙子做借口三两下的就对女儿缴械投降:“起来说吧,莫吓到小圆子。”

      金母因着同为女儿身,既替女儿忧惧未来的不易,更是心疼她背母偷偷生产时所背负的风险。她深感无力,只能小声怒吼发泄着着:“跪着!就让她跪着,谁叫都不许起!”

      金秀秀自觉膝盖痛到有热感,仍是正了正身子,以示对母亲的敬重。

      金母也败下阵来,沉默了一会,别过头去抱孩子。

      彭希孟见状壮了壮胆,搬去一张小漆凳骂着:“傻姑姐,你想坏了母亲的慈母声名不成?自己还不麻溜点坐好。非得母亲去请你不成?”
      她又回到婆母身边坐下。

      金秀秀顺竿子支撑起身子,坐了下来。

      金秀秀对着亲长吐露,她对彭成情难自已,主动提议与他成婚。
      彭成起初不肯,但经不住她的一哭二闹,终于同意了。

      木已成舟,金母铁青着脸,站起抱着孙子踱步,却也不愿对着女儿恶语。

      许久,她终问:“你可已知会过你的舅姑?”
      她再叹上一口气:“大不了我豁着老脸,上门同他们赔个不是。两家虽提及过退婚。终是搁置了不是?”

      彭希孟大喜若望,场面话字句斟酌得更加用心:“快别折煞我娘家了。息妇自小和秀秀一起长大,还能不知道母亲的教养如何?我看要怪就怪我那傻哥哥。两家早早地做了亲,竟还没提了礼来上门。看我不明儿回娘家去,叫我爹娘狠狠地整治他!”

      金母连忙将孙子递给夫君,回到座位抚着息妇的手:“孟姐儿,使不得,可使不得!”

      金父因确认女婿是自己自小认可的彭成,此时心态缓和了许多。
      眼前他只关心一个问题,紧接着妻的落声问了出来:“孩子呢?多大了?怎不一齐抱回家来呢?现在留在温州吗?”
      他又起了些埋怨:“也不提前书信回来知会我们这些做外翁的人一声,于我小孙孙连个见面礼都未备,怎样是好!”

      金秀秀的面上瞧不出什么情绪,仅轻轻柔柔地说了句:“父亲母亲、三嫂嫂,不必忙了。杉儿如今在普安郡王府,定是得到了很好的照料。”

      金父大惊:“孩子一人去了郡王府?怎么回事?”

      金母不满:“你别一直发问,倒是让秀秀说啊!”

      金秀秀尽量平和地叙事,并撑起一个想让父母亲宽心的笑容:“我当时心智朦胧,羞于对家中启齿。是咸宁郡夫人察觉到我的异样,遣了她的陪嫁嬷嬷前来助我。她还忧我产后休养的时间不够,便接了杉哥儿回府相帮照料。彭成自婚后便出门办差,所以我想着,待他归家后再同双方亲长说。”

      彭希孟就是再不聪明,也察觉到了她话语中的不对:“那你现在回来是……我的哥哥还未归来,便打算将所有事都瞒着我的娘家人?”

      金秀秀点点头:“杉哥儿姓金,大名叫做金立杉。”

      金父的眼神亮了又亮。

      金母眉头夹出“川字”,害怕女儿落了息妇娘家的脸面,连忙斥责道:“胡闹。孩子姓什么,岂是你一人说了算的!”

      金秀秀无奈一笑:“若是彭成能平安回来,于姓一事上还有的商讨。若是再难与他一见,”她顿了顿接着说,“想保住他的血脉,这孩子更要姓金不可。现在希孟你哪怕回娘家,也不许对父母言明半句。”

      彭希孟回忆起兄长离家前的奇怪言行,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定有在做些触怒官贵的事,不敢有分毫不满。
      她叹息一口:“我的好秀秀,我什么都答应你。唯只一愿,什么时候能让我这个姑母见一见我的好侄儿?”

      见息妇没有意见,金母松了口气。
      一个家,总是兄弟姊妹间和气友爱才好呢,她们的样子可倒省了不少做母亲的对儿女打棍给糖的力气。

      金父“吧唧”响亮地亲了金圆宝后脑勺一口,望向女儿的眼眸亮闪闪。

      此刻金秀秀的话语间短暂地轻快起来:“我回家前已路过普安郡王府递了拜帖。明日白天,咸宁郡夫人应会许我去接孩子了。”

      金父顾忌着手中的小孙才没“腾”地蹿起来。
      他虽以较慢的速度起身,可身子已止不住地微微向外前倾:“孩子她妈,我来抱孙,你和息妇赶紧去给秀秀房间掸掸灰铺铺床!”

      金母见他的模样终端不住,再难板起脸。她笑着对着彭希孟埋怨:“瞧你的君舅,可是在变着法的数落我们娘俩的不是呢!他每个心肝女儿的房间,我们何尝不是两三日便要分派着擦抹一次,就这样还要埋怨我们照顾不周呢!”
      ……

      次日,咸宁郡夫人果然派了人前来。

      不是他人,正是卷丹的小兄弟芒儿。
      他止待在普安郡王的书房内头,鲜少外出奔走。年纪又小,最容易叫人忽视了去。

      芒儿自己都笑着对金家人说:“临安人多眼杂,我姐姐说了,和金四娘子相关的秘密差事,由我来办最是合适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