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水县是一个南方水乡的小镇,听名字也知道是个水路纵横之乡,水县地处各朝的水运的港口,各路的人与货络绎不绝,造成水县的人外出的使利。也造成了当地的人见识广博。

      虽然近年来不显,大多数人亦是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实际上也过不少名人。而据地方志上记载的有位大文豪,是位读书人众所周知之人。哪怕是不读书的人也听过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唱曲听戏的。

      水县还出过一位著名的将军,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军人们的心中有勇有谋的大英雄。

      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有点积蓄的人家都会多少做些生意,没有做生意的也会积极的学些手艺为自己谋出路。

      城南的学庄路,十多年前搬来了一户年青的王姓小夫妻。从刚开始的租房到后来直接买下了房子定居了下来。小夫妻也从原来的夫妻二人变成了,三口、四口、五口~

      王三郎,之所以叫三郎是因为他是家中的老三。他上面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哥哥,一个大他三岁的姐姐,而他的后面还有一对小他五岁的双胞胎弟弟。王三郎的母亲亦是因为生了这对双胞的弟弟,产生没有恢复过来,在弟弟们不足月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

      王三郎的母亲齐氏,在离开他们的时候,还不到而立之年。

      王三郎的父亲王青松,是个身材修长,面容有些好看的男人,而且在水乡这个重文化的地方,王青松是读过书的,从年青的时候,就在钱家商铺里做掌柜,在王三郎的母亲去世的那阵子,人也是见着憔悴了好久。

      虽然是一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但是个长的还不错的男人,还有收入有些小产业的男人,所以给他提亲的不在少数。

      然而王青松却是拒绝了,说他虽然不是什么深情之人,但发妻刚过世,他还是要缓和几年。就因为这,还得不少人家的好评。

      然而一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必定的手忙脚乱。王青松左右一想,便在一年后,将自己的两个大些的孩子送出去做学徒,留下六岁的王青松与两个双胞胎在家,并请了一户隔壁的奶奶来照顾他们。这样他才可以时不时的,跟着东家努力的做事,赚多些的钱。

      王三郎到了十岁的时候,王青松也给他找了个铺子,去当学徒。

      三郎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当初王青松要送他去隔壁县当学徒的时候,他虽然不愿意,但还是收拾了自己的包袱,藏起满心的难过,跟着中间人走了。相比他的其他小伙伴,他只是去当学徒,还不是签契进府做家仆,已经是很不错了。

      王三郎其实心里有些不明白,他们家并不差钱,为什么他和哥哥姐姐一定要离开家。其实私下里,王一郎也曾问过王大郎,三郎记得娘还在的时候,曾不止一次的夸过大哥书读的好,为什么娘去世后,大哥只读了一年的书就要去当学徒了。而大郎只是有些难过的看着他说,说现在他还小,等以后他大一些了,再跟他说。

      王大郎去当学徒的地方离家有些远,等到三郎也要出门去做学徒的时候,大郎曾经去三郎当学徒的地方找过三郎。

      原来王大郎在当学徒不到半的时候,就被他们母亲的大哥,他们的舅舅齐伯宁带了回去,在齐家的学堂里读书。而当王大郎找到三郎的时候,已经考过了童生试,正准备考秀才。

      王三郎除了一开始的惊讶,更多的是开心,他的大哥,是真的厉害啊!娘说的果然没错。大郎来找三郎,他想带三郎也去到齐家的学堂读书。

      但是三郎想了想后,还是拒绝了他大哥。王大郎是家中的老大,自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三郎都听邻居说过,他娘当年除了让大郎上学堂的课之外,还会自己给他讲些知识。还会教大郎写字看书讲故事。

      而且大郎当年不再读书的时候,学堂的先生可是找到了他们家,记得当时父亲说是贡不起大郎读书后,先生说他可以只收一半的学费,只希望不要浪费大朗这个孩子。但是最终王青松还是将大郎送去当学徒。

      大哥是个读书的料,而他自己,王三郎,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大哥!我都没怎么正经的读过书,爹爹只是让我跟着在学堂识得几个字,都没有学到讲书!”
      王大郎看着憨憨的弟弟,不止一点的心痛,自己的父亲是那样的人,自己的弟弟这是完全被耽误了。

      其实此时,王大郎来找三郎完全是自己舍不得弟弟,他自己尚是要靠齐氏养活的人,只是去年考上了童生,这算是自己对于齐氏众人对他帮助的一个回报。但这个回报还太浅,等他考上了秀才,再把功名挂在齐氏,才是对齐氏家族的回报。

      王大郎眠嘴想了一下:“三弟,你先好好的学艺,大哥努力争取这几年,把功名考下来,到时大哥再想办法,把你带到身边,咱们即便是不准备考功名,也要把书读一读。若是将来有机会能把书读好,就是再好不过了。”

      王大郎顿了顿:“大哥现在亦算是寄人篱下,咱们一起努力吧!”

      王三郎大力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舅舅家离这里还蛮远的。他对舅舅的记忆还是几年前母亲死后第三天。

      他听母亲说过他有两个舅舅,但是之前从来不曾见过,听母亲说他们之间有矛盾。三郎不明白那是什么,他只知道,两个舅舅那天差点打了父亲。

      “哥!咱们舅舅!嗯!嗯~”三郎不知道要怎么问。

      大郎有些苦笑,“我小的时候,跟着母亲去过外公家,所以外公与舅舅们都记得我!”
      三郎眨了眨眼睛,看向大哥!

      “三郎,外公跟舅舅都很爱娘亲的!”

      三郎有些讶异!

      大郎见三郎憨厚的脸孔,大大的眼睛看着自己,话到嘴边了,但还是什么也没有讲。
      “你现在还小,等过几年大了,哥哥再跟你说!”

      三郎点了点头,他确实不是很明白,小的时候,他知道有父母,自然应该是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了。只是他的爷爷奶奶家较远,父母也只是偶尔才带他们回去,他有记忆以来,好像只有过两次。至于外公外婆呢,他则是从来没有见过。

      “哥!你见过外公外婆吗,他们是怎样的人啊!”

      三郎的印像中两个舅舅好看是好看,但是太凶了,不知道外公外婆是怎样的。

      “嗯!外公外婆都是挺慈祥的老人,等你可以休息的时候,哥再带你去看看他们!”
      大郎虽然不舍,但是寄人篱下,他还得早点回去,心里就更对弟弟有愧疚之意了。

      三郎倒不是很在意,他五岁之前就是个温柔懂事的孩子,虽然还太小,但也隐约的感觉到母亲好像不是很快乐,特别是怀弟弟的时候,那会大郎就会帮着母亲带着他。只是母亲对大哥的课业看的很重,但是那会兄弟间的感情就不错。

      “二姐呢,哥哥知道她现在怎样了吗?”王家的大姑娘,自打送出去,就不曾回家,三郎也是觉得奇怪。
      大郎的脸有点拉了下来,“大妹在瑞安府林家做事!”

      “咦!爹爹不是说~不是说~”他记得他爹爹是说去哪个布行之类的啊!
      “嗯!大妹来信跟我说,她现在与林家签了长契,在府里打工,工钱比较高,吃住的都比布行好!”

      “那不是~那不是~”三郎有些慌了,奴籍~

      大郎伸手摸了摸了三郎,看他着急的样子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是!不是的!三郎别担心,只是帮佣!算是长工,不算奴籍!”

      “不需要赎身的钱,到时候,咱们去接她就好了!”

      而这一切,原本就是不需要的,他的大妹也是为了他,当大妹第一次知道他回到外公家学堂读书后,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每个字都还很稚嫩,但是却表达了一个意思,让哥哥好好的读书,不用担心钱的事,她会想办法的,
      大郎虽然心里很感动,却没过其它,直到小妹托人给他带来了一笔钱,他才慌了,她一个布衣坊的小学徒,怎么可能拿出半吊钱给他。他先想写信的,但觉得不对劲,所以收到钱的第二天,就跟舅舅说,他要去看看自己的妹妹。

      齐伯宁,齐忠宁,齐家的两位舅舅,齐家在高宁县是个大姓,而齐伯宁及忠宁这支,只是个小旁支,算是小小富户人家,但也不是什么高门,兄弟两个还没有分家,家里都是自己家人,除非有大事的时候,才会请人帮忙,齐家老爹爹齐继业有三个孩子,便是两个齐舅舅与王大郎等人的母亲,齐娇娘。

      齐家兄弟二人各有一子一女,一共四个孩子,再加上齐大郎。齐家兄弟二人的孩子都比王大郎的年纪大些,但是课业上却比不得王大郎。王家大郎今年准备去考秀才了,而这两位今年还在考童生。只不过齐家人很是看得开,这过日子都是要谋生的,读书这条不行,还可以走其它的,但书必须读,读书以明理,还可以多多有见识。虽然现在不以读书为重,却也不能放手。

      读书是件费钱的事,齐家兄弟能供他上学堂还住在齐家,王大郎已是感激不尽了,日常上从来不伸手跟舅舅们要钱,但舅舅舅妈都是很好的人,会主动的给他零花钱。他也是能不要尽量不拿。而且还少提出什么要求。

      而这次,他的妹妹突然给他送来了一大笔钱,他慌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