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

  •   皇太极登基大典比起上辈子的隆重多了,毕竟如今他的势力在大金独大。

      代善,莽古尔泰都不是不识时务的人,粮草被皇太极掐着,就算他们有兵有马也不得不低头。

      阿敏也怕皇太极记恨他当初在他‘生病’的时候倒向他人。

      所以皇太极上任以后,将权利收拢,不像是努尔哈赤在世时的八王议政,更不像是上一世那样。

      上一世皇太极虽然继承汗位,但他能登上汗位,是他答应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治大金。

      就连每个月的任务都是按四大贝勒轮值的,权利根本不像是现在这样集中。

      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花费了近六年的光阴,才打击、削弱了其三方势力,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务的旧制,真正取得大汗的独尊地位。

      到了那个时候,皇太极提出惠顾汉民的政策才开始真的施行。

      努尔哈赤为政时期,多以残暴不仁的手段向辽沈地区推进,实行的政策是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奴隶制政策,大肆屠杀和奴役汉族百姓。

      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简简单单因为刘爱塔就使得两万名复州汉人产生暴动。

      别看大大小小的汉人暴动都被武力镇压下去了,但实际上大金这个国家并不稳,或许只需要再多那么几场大的暴动,这个国家就会分崩离析。

      对于这个国家幸运的是他的继承者是皇太极,他是一个明汗。

      皇太极上位之后,便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改女真族为满州族,想要用这个办法改变两个民族之间对立的矛盾。

      可惜除了皇太极,其他三位贝勒并不赞同,在他们眼里,汉人就是奴隶,汉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像刘爱塔,汗阿玛对他多好,为了提高他的身份,还让代善认他的福晋为义女。

      结果呢,刘爱塔还不是背叛了汗阿玛,背叛了大金。

      用大明的话说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皇太极提的这些政令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个笑话。

      在他们执政的那个月,他们不仅不实施这个阵累,更让旗内的牛录好好‘教导’汉人奴隶,要他们守本分。

      这一世皇太极的政令,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违背,更早了六年。

      加上如上一世一样实施恢复经济的几项政策,发展农业,改变观念,抓紧农业生产,又体恤民力,不反复兴筑工程,让老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

      发展手工业,大力提倡种植棉花、推广纺纱织布。

      发展冶炼业,创办冶炼厂,希望有能力生产极有威力的红衣大炮。

      最后一点是针对战事的,毕竟努尔哈赤为什么会死,他们都心里有数。

      红衣大炮关系到他们攻下大明的大计,至关重要。

      额尔德尼琪琪格觉得这一世的皇太极只怕真的能亲自带兵入主北京城。

      虽然额尔德尼琪琪格是科尔沁的人,但她见过国土的满目疮痍,也见过沉睡的狮子觉醒,国富民强。

      无论哪种情况下,科尔沁的人,满族人,汉人都是华夏儿女。

      战争少不了血肉相撞,你死我亡,甚至死了一整支军队都不算惊奇,但有些手段还是太过于泯灭人性。

      上一世皇太极死后,朝堂之上算是多尔衮一支独大。

      他是努尔哈赤亲手养大的,他对汉人的态度和努尔哈赤差不多。

      由他带领的军队对待汉人的态度和他也差不多。

      这一世额尔德尼琪琪格相信皇太极如果没有早死的话,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可能。

      下人来报:“大妃,科尔沁布和贝勒及其家眷求见。”

      “布和……贝勒?”

      额尔德尼琪琪格是真的很吃惊,她前几日刚收到敖勒布的来信,说他这次会和莽古斯一起来参加皇太极的登基大典。

      她还想着这次要是可以的话,这次就说服他爹把贝勒之位传给敖勒布。

      没想到才短短几日,布和就当了贝勒?
      “不见,送他们去驿馆。”

      “额……,是,大妃。”

      额尔德尼琪琪格看出下人很疑惑,这也不奇怪,她当了大妃以后,身边添了很多人,有皇太极的人,也有前朝官员的人。

      眼前的下人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家族孝敬她的婢女。

      她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和布和之间不和。

      她也没让人教她们在她身边伺候应该注意的事,毕竟她们到她身边的目的本身就不纯,都是冲着皇太极来的。

      现在也没有后来八旗选秀的规矩,一般都是下面的人献上来的美人,皇太极愿意收就收了。

      能沦落到她身边伺候,肯定是皇太极没有看上,但还抱着野心的。

      对于这些女人,她是不让她们入内室伺候的,皇太极要是看上的,直接带走她也没有意见。

      “科尔沁有信寄来吗?”额尔德尼琪琪格叫来筑雨。

      现在科尔沁那边的信件来往她都是让筑雨负责的。

      她已经开始走出去,科尔沁是她的起点,却不是她的终点。

      愿意跟着她的部民们,已经被她安排到天南地北去了。

      还有一些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额尔德尼琪琪格也托了敖勒布照顾他们。

      筑雨本来就拿着刚寄来的信想来禀告大妃,没想到在外面听到有下人说科尔沁来人了。

      她就先把信收到怀里,现在听到大妃问,她把信从怀里拿出来递上。

      额尔德尼琪琪格打开信,才知道原来在他们本来要出发的那天,莽古斯的马突然惊了,敖勒布离得远,是布和给他当了垫背。

      莽古斯摔断了一条腿,布和伤了一只手。

      莽古斯年纪也大了,腿伤了不好上路,可皇太极登基是大事。

      他们科尔沁得派出贝勒才显得重视。
      现在莽古斯肯定不能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出新的贝勒,由新的贝勒带队。

      别看现在敖勒布崛起了,势力比布和还大一点,种种事迹都说明他比布和更适合当一个贝勒。

      可惜呀,在莽古斯心里最重要的还是布和这个长子。

      甚至为什么他至今没有定下贝勒的人选,就是实际的情况,和他心里的人选有很大的区别。

      现在布和有救驾之功,莽古斯还不借此机会把贝勒传给他。

      这种情况下,别人要是反对也没用。

      要不是布和救了他,他也许掉下马就没命了,你反对是不是对他这个老贝勒有意见,他这条命不值吗?

      看完了信,额尔德尼琪琪格就让人去驿馆传敖勒布。

      才恩吉雅劝道:“大妃,你刚拒绝了布和贝勒的求见,现在宣敖勒布台吉觐见会不会不太好?”

      “没事,宣吧。”她就是要让知道敖勒布只是个台吉背后也有她这个大妃的支持。

      *

      布和知道原来额尔德尼琪琪格和他关系不睦,但是现在他已经当了科尔沁贝勒。

      额尔德尼琪琪格要想坐稳大妃的位置,肯定少不了科尔沁的支持。

      不管原来他和她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现在肯定会捧着他。

      布和来之前已经和博礼商量好了,如果额尔德尼琪琪格想要他们的支持,就得同意布木布泰当皇太极的侧妃。

      布和不是没想过直接和皇太极商量,他之前已经通过莽古斯向皇太极表达他们的意思。

      可皇太极并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反对。

      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当皇太极是默认了,他现在可是大汗,没有得到一个明确或暗示的答案,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从额尔德尼琪琪格这边想想办法。

      所以布和到了沈阳就去见她,他想了好几种和她的对话,但万万没想到她会不见他们。

      要不是布木布泰拦住了他,布和非得闯进去问问她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以为当上大妃就高枕无忧了,别忘了科尔沁能把她捧上去,也能把她拉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