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3、第一百五十三章 ...

  •   苏茉儿是亲眼见证这段时间大玉儿频繁的出入永寿宫的,也从中看出大玉儿的意思,这是想要让贵妃娘娘选董鄂氏做十一阿哥的侧福晋。

      这怎么可以呢?

      苏茉儿不知道她家格格心里是怎么想,可她了解她家格格知道她已经做的事情肯定会成功,可这件事要是让她家格格最成功了,那她家格格和九阿哥怎么办?

      苏茉儿是看着九阿哥长大的,她跟大玉儿一样了解他,知道他要是看中了谁那轻易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而且苏茉儿作为大玉儿最信任的宫女,也是他们母子俩的旁观者,她很清楚他们母子俩,并不像宫里其他人以为的那样感情好。

      九阿哥早慧有主意,她家格格外表软弱,内心却是再坚强不过的人,两个人碰到一起,如果没有什么意见相左,那就是1+1大于二,不管有什么困难到了他们手里都能解决。

      可要是意见相左,就像针尖对麦芒,谁也不会后退一步。

      虽然之前他们母子俩每次意见向左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后退一小步,可苏茉儿也知道这退后那一小步对他们来说是只是权宜之计,母子俩之间的感情还是受到了很轻微的肉眼不可见的影响。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九阿哥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又费心费力的藏好董鄂氏格格,对她的感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要是她家格格破坏了九阿哥的打算,那……

      苏茉儿可不敢想象他们母子之间会爆发怎么样大的冲突?到时候母子两个的嫌隙可怎么办?

      可让她告诉九阿哥,苏茉儿又暂时做不到,她看着长大的九阿哥和一起长大待她和善的格格对苏茉儿来说就是手心手背,她实在是左右为难。

      苏茉儿在宫里没有一个可以讨主意的人,左右为难之际她甚至都想要像宫外的多尔衮讨主意,只不过没有机会,她最近没有碰到多尔衮,从她认识的宫女太监那里打听消息才知道,原来最近睿亲王福晋一直跟王爷闹脾气,搞得王爷,有时候连公事都顾不上。

      之后,苏茉儿心就好像从中间劈开了,一半的心在担心多尔衮,另外一半的心在担心大玉儿母子俩。

      不过很快,苏茉儿就不用为难了,因为福临自己发现了。

      福临发现了大玉儿的所作所为,他不是从大玉儿的行为里发现的,大玉儿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事以密成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她既然已经发现了福临对董鄂氏的不同,为了他们的大计,为了不让他被女色影响,那就得绝了他的想头。

      福临是从出现在宛如身边的博穆博果尔间接发现的。

      因为怕错失宛如,福临在她身边安插了不少人,除了身份最贵重的十四公主,还在鄂硕府邸安排了不少下人。

      有一个婢女向他禀告博穆博果尔出现在府邸里,这就和上一世,他们的轨迹重合了。

      而且现在大玉儿的动静让福临想起来了上一世的事情。

      那时候他的后宫基本上都是蒙妃,还大多都是科尔沁的女人。

      福临心里清楚这是拉拢蒙古的策略,他额娘虽然有私心,但也是为了他,为了大清着想。

      可是被额娘逼着进后宫想要生下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子,这就过份了啊。

      福临觉得他为了大清已经收了蒙古贵女已经是非常委屈自己的,没想到就连宠幸这种小事他额娘都要管着他,那更是激起了福临的逆反心理,他每次进后宫,大多都是进满人或者是汉人的后妃宫里,就算有那么二十次当中有那么一次、两次被额娘的旨意逼着去蒙古后妃的宫里,福临也只是盖棉被纯睡觉。

      在遇到宛如之前,福临也有好几位满军旗、汉军旗出身的宠妃,但他心里很明白,他会宠幸她们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和他额娘对着干,并不是有多爱她们。

      福临也一直以为他是把江山看得比女人更重要的天子,知道已经成为博穆博果尔福晋的宛如在除夕宫宴上出现,他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心动的感觉。

      只是太晚了,那个时候宛如已经是襄亲王嫡福晋。

      博穆博果尔是他的好弟弟,福临就算对宛如动了心,那时候也没有要强娶弟媳的心,就算有,也被他强压下去了。

      只是后来福临从她人嘴里知道,原来宛如本应该是他的后妃,宛如也是喜欢他的,只是被额娘和孟古青,从中作梗才会成了襄亲王嫡福晋,他的心就好像是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想要宛如的心,再也抑制不住。

      这一世知道大玉儿对他和宛如又做了一样的事,福临怒不可遏,他想要冲到钟粹宫里跟他额娘对质,可就在他走到坤宁宫附近的时候,看着坤宁宫的方向,他冷静下来了。

      **

      福临受到消息的时候,宝华都不在宫里,她正在至善学院发火。

      这还是宝华第一次在至善学院对十四公主她们发火呢。

      从开设至善学院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宝华对待至善学院的学子们的态度一直很和善。

      她很懂上行下效的道理,她的态度很有可能改变一个女孩子的未来,同性相惜,女孩子在这个时代生存本就很不容易,如果她友好的态度可以改善一个女孩子的未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可这一次她们做出来的事情是宝华绝对不能容忍的。

      前段时间是各地封疆大吏和地方官进京述职的时间,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任期到了准备升职到京城当京官,自然要带着家中妻女们都进京。

      一部分是任期到了进京述职之后回原地或者去其他地方当官,可就算以后不会在京城当官,要是他们的女儿们当中有到了年纪可以入学至善学院或者到了婚配年龄,他们也把女儿们留在了京城。

      董鄂·宛如只是其中一位随父留京的贵女,而且她也不是说没有在至善学院上过学,只是她上得是四川那边的分院。

      更多的是没有在至善学院上学的新学生,她们的年纪从五、六岁到十五岁不等,她们的父辈或者祖辈大多是来自南方的官员。

      南方没有开设至善学院,虽然学院已经建造好了,但这几年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没有开学,她们以前都是由母亲教养或者请了先生进府教学的。

      她们所学的内容和至善学院有所不同,但也没有多大的冲突,就算有冲突也无所谓,宝华对待学识是求同存异的态度,就算她们把三从四德奉为圭臬,她也觉得不太要紧,进了学院总能慢慢掰回来的,都是小事。

      可她们就是有那个能力触及宝华的底线。

      宝华会发怒只能说是因为她们引起的,更多的还是在十四公主她们本身。

      她们把花盆鞋创造出来带进至善学院,十四公主她们还争相追捧。

      上一世也是这个时间出现花盆鞋的,额,可能更早一点,或者更晚一点,那个时候宝华当鬼没多少年,她更多的是跟她三个女儿身边,等她发现的时候,宫里大部分后妃都换上了花盆鞋。

      花盆鞋也称‘高底鞋’、‘马蹄底’鞋,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其鞋底以木制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

      十四公主她们的父母都是满人或者蒙古人,身高比一般同龄女孩子的身高高,她们的木底高跟一般高3-5厘米左右。

      不像南方来的女孩子,她们为了减少和其她女孩子身高的差异,她们穿的木底高跟一般可达10-15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唯一让宝华庆幸的是她们都不是小脚,这说明宝华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还是初见成效的。

      宝华记得上一世朝廷也出台了放脚令,可实行了很多年一点效果都没有,甚至于到了清朝中后期,还有一些汉军旗,甚至是满军旗的女子偷偷缠足。

      这一世不同,宝华知道硬堵永远堵不住,疏那更是不可能的。

      那最有可能的就是明确表明她作为一国之母,对待缠足女子的态度,甚至影响皇太极任用官员的选择,家中有女子缠足的官员不得重用。

      这一世,她做到了。

      虽说因为满汉对立的关系,官员的任用不能明确用缠足或者剃头易服挂钩太深,容易造成汉人老百姓们的不满,但这么多年来官员们心底里也有默契,为了自己的官运亨通,不敢也不会给家中女子缠足,甚至有不少官员为了升官,还自愿剃头易服。

      宝华一直以为官家女孩子们心中都有默契了,不缠足也能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那就不会再有只有小脚才能嫁得好人家的坏习俗,等以后自然而然会影响到普通人家。

      花盆鞋也不会有面世的那一天,嗯,满人之所以会穿花盆鞋,可不是和后世的女人一样是为了显得身高高,毕竟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显身高的话,不会有花盆或者马蹄那样显鞋印小的木跟底。

      可没想到花盆鞋照样出现了,还还被新入学学子们带进了至善学院,甚至于受了好几年学院教育的十四公主她们不是因为好奇而去尝试,而是,觉得穿了花盆鞋才受男子喜欢才喜欢上花盆鞋。

      她们所做的一切,让宝华觉得她这么多年的所做的一切简直就是笑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