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第一百四十四 ...

  •   钟粹宫,大玉儿得知孟古青又去找了福临,她脸色没有异常的跟苏茉儿说道:“哦,孟古青进宫了,本宫也想她了,苏茉儿,你去请她来跟本宫一起用膳,说起来本宫好久都没有见过她了。”

      苏茉儿:“是,格格。”

      苏茉儿还没有走出去几步,大玉儿又喊住了她:“今日孟古青有空进宫,那学院肯定不上课,既然这样,苏茉儿,你亲自去请明珠她们三人进宫陪本宫一起用膳,至于孟古青那边也派人去说一声。”

      大玉儿嘴里的明珠三人是指的科尔沁亲王敖勒布的小女儿明珠和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两个女儿。

      这三个格格才是大玉儿为福临选好的蒙古那边的福晋人选。

      论势力最大的就是科尔沁亲王敖勒布了,但是大玉儿也清楚敖勒布和她已经过世的额祈葛之间的恩怨是不死不休的,即使现在她的额祈葛已经过世了,但并不代表他死了,宝华和敖勒布这两个心眼小的就会不迁怒他们这些无辜的人。

      所以即使大玉儿更看重明珠背后的敖勒布,但是也没有执着于她,大玉儿要找的儿媳妇肯定要对她儿子的将来有帮助。

      孟古青被福临压着读书本来就快发火了,这时候钟粹宫派人来请她,她迫不及待的就跟着人走了,“福临弟弟,姑姑叫我去吃饭了,我们下次再学吧。”

      孟古青走的太快,福临想叫她都叫不住,“吴良辅,钟粹宫里什么情况?”

      福临可没有忘记,刚才来请孟古青的不是苏茉儿。

      一般情况下,他额娘请人身份最高的肯定由苏茉儿亲自去请,既然今天来请人的不是她,那就说明除了孟古青他额娘还请了其她人陪她一起用膳。

      说真的,上一世福临虽然因为这门婚事是多尔衮促成的,但是刚开始对孟古青还是有感情的,只不过在后来慢慢相处中,孟古青的骄纵奢靡磨光了他的感情,可他也保全了她最后的颜面不是嘛。

      按理说废后都是要屈居于冷宫的,可他不止给了孟古青一座安生的宫殿,还封了她一个静妃娘娘的位置,保全了她在宫里宫外的颜面,让她即使背着骂名也可以不惧任何人。

      福临完全想不到孟古青这身上的骂名本来就是他给她强加上去的,真真是当了龟公还要立牌坊。

      这一世孟古青和上一世差不多的时间到了京城的,但是这一世不同的是她没有住到大玉儿的慈宁宫里,而是住到了至善学院里,就算是沐休的时间也只是偶尔住一天钟粹宫的侧殿。

      没有了身边人从小给她灌输她以后会是福临的皇后,他们两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的佳侣,孟古青虽然也和福临关系好,但是她可不像上一世那样把福临当做她的未来夫君看待。

      没有了对夫君的那种外面总有小妖精要抢人的紧迫感,孟古青也只是把福临当做弟弟看待,自然也就没有给福临和上一世一样的那种紧迫盯人的感觉。

      福临还觉得,孟古青这一世这样温柔大方,虽然有时候还有点小脾气,但总算是善解人意,他还觉得这一切都是他从小教导有方的缘故。

      孟古青来到钟粹宫的时候,明珠她们还没有来,她看到大玉儿一个人做在殿内,她请了安等大玉儿叫起才坐到大玉儿面前的凳子上。

      大玉儿抓着孟古青的手一脸慈爱的看着她,“姑姑的小孟古青这些日子怎么也不进宫陪陪姑姑呢?书院的学业很忙吗?你今天进宫了怎么着也得陪姑姑几天。”

      别看大玉儿没把孟古青当做未来儿媳妇看待,每每都防着她和福临接触过密,但到底也是她的亲侄女,面上还是待她很亲近的。

      孟古青顺着大玉儿的动作靠近她的肩膀,“我也很想姑姑呢,可是今天是真的不能住在您的宫里,明天就要考试了,要是今天住在宫里的话,明天早上我就赶不及了,等我拿到一个好成绩,再来陪姑姑住几天,对了,苏茉儿姑姑呢?怎么没有看到她的人?”

      孟古青的话说得也显亲近,但她的眼里却没有多少孺慕之情。

      说实在话,孟古青其实并不怎么聪明,但是她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直觉很准,也可以说是对人的感觉的很有触感。

      刚开始,孟古青是对这个满脸慈爱的姑姑很向往,她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求学。

      这个姑姑是她额祈葛领着她见的,第一次见面,姑姑对她很好,还跟她说,如果她碰见什么事,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尽管找她,那个时候,孟古青虽然觉得这个姑姑,给她的感觉,并不怎么好,但她还以为是她的错觉呢。

      后来她额祈葛离开京城以后,孟古青和大玉儿相处时间越来越多,基本上每次沐休,大玉儿总会派人把她请进宫里联络感情。

      孟古青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里,确定了她的感觉是真的,她这位慈爱和善的姑姑果然不怎么喜欢她。

      刚开始孟古青还有点摸不着头脑,她还以为是她这个姑姑和她额祈葛并不是亲兄妹,之后知道他们是亲兄妹了,又以为他们之间有恩怨,结果发现恩怨也没有,完全就是她姑姑不想让她做儿媳妇罢了。

      孟古青有这个猜测的时候,她对福临并没有一点男女之间的感情,吴克善送她来京城之时,没有跟她提到一句要她嫁到京城的意思,只是说她的姑奶奶在京城开了一家很有名的至善学院,里面的夫子都很有才学,他送她来只是为了学知识。

      吴克善会特意带她拜访大玉儿只是想要她这个当了庄妃娘娘的亲姑姑可以关照一下她的亲侄女。

      当然,要是大玉儿满意孟古青,想要她做福临的福晋那就最好了。

      从对待女儿的态度这方面来看,吴克善比起布和高了不止一筹。

      明珠她们到了以后,孟古青先是给明珠请了安,按辈分来说,明珠是敖勒布的小女儿,也是孟古青的姑姑。

      “姑姑和两位侄女也来了,”
      孟古青是明珠的侄女,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两个女儿是孟古青的侄女。

      哦,对了,孟古青的这两个侄女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上一世福临的继后和淑惠妃。

      也就明珠上一世是不成器的敖勒布的女儿,没有被大玉儿看得上眼,才没被福临收入后宫。

      明珠进了钟粹宫的正殿就给大玉儿行了礼,“明珠见过庄妃娘娘,庄妃娘娘安好。”

      “明珠还是这么多礼,快起来,让本宫看看你。”大玉儿倒是想要让明珠不要这么多礼,可是她现在不敢说,自从上次说了以后,明珠见到她一次就喊她一声堂姐,摆明了是用辈分跟福临拉开距离。

      大玉儿还没有完全放弃明珠这个好筹码,当然不可能让她轻易这样去混过去,大玉儿让苏茉儿隐晦的提醒她一句,从那以后,明珠对她的称呼就是庄妃娘娘。

      庄妃娘娘这个称呼虽然显得疏远,但是总比堂姐这个称呼好,堂姐让汉臣们听在耳中,有了先入为主女长男小辈分的想法,以后可能会阻挠福临和她的婚事。

      大玉儿是一个走一步看百步的人,她做事情总是,不动声色的把所有阻碍她的人或者事给搬开,到目前为止,除了对宝华束手无策以外,其他事情她总能成功的。

      在大玉儿和明珠寒暄的时候,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两个女儿就跟透明人一样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也是,大玉儿虽然每次请明珠过来的时候也会请她们一起来,但就算大玉儿面上再是八面玲珑的招呼她们三人,也会有侧重点。

      一次两次,她们可能还没发现,次数一多,就算她们再蠢也明白了,她们不过是夫子们所说的替代品。

      虽然她们的额祈葛只是一个贝勒,但是也没有那么没地位到让大玉儿这个不得宠的庄妃娘娘挑三拣四吧。

      甚至听庄妃娘娘那个话音,好像要她们姐妹俩一起嫁给九阿哥,哼,就算她们姐妹俩是娥皇女英,要嫁也不用一起低嫁给福临这个光头阿哥吧。

      不过人在屋檐下,该低头还是要低头,反正她们的婚事是掌握在她们额祈葛手里的,她们对庄妃娘娘的低头可不代表她们同意嫁给九阿哥了。

      于是在大玉儿不知道她请来的这四位蒙古格格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的情况下,她们五人亲亲热热的用完了一顿午膳,就跟之前一样。

      事实上以大玉儿的聪明才智,只要她稍稍用点心就会发现她所看好的三个九阿哥蒙古福晋人选和她不看好的孟古青都因为她这几年的行为并没有把福临当做自己的未来夫婿看待。

      可惜大玉儿身居高位已经好几年了,她虽然还谨慎小心,但那是在面对地位比她高的或者是她需要拉拢的人。

      而明珠她们四人不在这两者之列,大玉儿也许没发现,也许发现了不在意也说不定。

      *

      明珠她们被大玉儿传进宫的时候,宝华正在和阿哲说话。

      阿哲正在把十三公主想要跟她一起离开京城的事情告诉了宝华,“额娘,如果十三妹跟着我一起走了,淑妃额娘会不会来找你的麻烦?”

      宝华一听就知道阿哲的意思,“你很看好你十三妹?如果你真的觉得她合适,不必考虑淑妃的意见。”

      在宝华看来十三公主已经十五岁了,她想做什么都能够自己做主了,而且怎么说呢,淑妃这几年越来越轴。

      她觉得皇太极这些年来不去她宫里都是因为宝华的缘故,所以一直跟着娜木钟打算把宝华拉下皇后的宝座,可她忘记了,早在她生下十三公主,却又因为她不是阿哥而冷落她的时候,皇太极就已经不去她宫里了。

      这也是让宝华高看皇太极的一点,他的女儿虽然也联姻,但是在他赐婚之前,他会询问他女儿和他女儿额娘的意思,不止这一世,上一世亦如是。

      上一世虽然她的达哲和阿哲的婚事是皇太极定的,但是其实他提前问过她们两个,就连宝华她自己他也问过,只是其中出了差错,被大玉儿有机可乘。

      所以说她的达哲和阿哲的上一世婚事不顺可以说,不止是大玉儿的原因,就连皇太极和宝华自己都有责任。

      这个时代女子嫁人本就有很多风险,宝华也不觉得她的女儿就会有多幸运,可以嫁多么优秀,对她又多么情深意重的男子,而且他们满蒙的女子家人和离和改嫁都是常事。

      上一世宝华觉得就算她自己给她的女儿挑的,也不一定能够夫妻美满,子孙满堂,幸福一生,而且说真的大玉儿给她女儿挑的面上都很不错,因此宝华刚开始虽然觉得大玉儿没有和她商量就和达哲还有阿哲说起她们的婚事,但看着她们两个额驸的相貌和家世她心里还是有点感谢大玉儿的。

      却万万没有想到她的这个好侄女早就在心底怨恨她了,明明她的好侄女是被布和送进皇太极后院的。

      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布和和宝华的关系不怎么亲近,皇太极的发展又很是不错,布和才会把大玉儿送过来。

      其实大玉儿不知道的是布和和皇太极说的是让她作为科尔沁和大金的新桥梁,至于宝华这个刚从侧福晋成为福晋的大妃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反正宝华也没有阿哥,等大玉儿生下阿哥当大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说到这里,宝华觉得她又要‘感谢’皇太极,他对她还有那么点夫妻之情,并没有答应布和这个联姻要求,宝华还能维持她的大妃体面。

      说起来,哪怕后来皇太极有了最为宠爱的宸妃娘娘,她还能安安稳稳的当她的中宫皇后,宝华还是对他有那么一点夫妻感情的。

      只是皇太极死后,大玉儿为了宝华的支持,她和已经六岁的福临都亲口承诺会对她的三个女儿好,她才会当她已经忘记她和敖勒布跟布和之间的害命之仇,放下对布和的芥蒂,支持他的亲外孙上位。

      不要说那个时候福临才六岁,还小,不懂事,他的承诺不作数,出生成长在皇宫里的孩子,是不能用常理去推断的,他们身边无数的人从他们耳朵能听到话开始,就无数次的在他们耳边提醒他们的身份处境,他们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启蒙。

      福临的六岁,已经懂事了,甚至他和大玉儿来说服宝华支持他的时候,还能像个大人一样跟他陈明厉害,保证以后不止会好好对待她生的三个姐姐,还会好好孝顺她这个嫡母的。

      这样的福临就算是再多人跟她说,他还不懂事,宝华都不相信。

      宝华自认为她这个合作者已经做的仁至义尽,她不求福临孝顺她,只希望福临能在她女儿们有难的时候帮她们一把,她就可以在朝臣们面前表示支持福临登基。

      福临和大玉儿嘴上答应了,可是却转头又跟娜木钟达成了协议,不仅害死了她的马喀塔的额驸额哲,还在扶持阿布鼐当上察哈尔大汗之后,强逼马喀塔改嫁给阿布鼐。

      后来轮到她的达哲和阿哲所嫁非人,宝华求福临可以赐她们和离的时候,福临又拿那汉人从一而终的话来搪塞她,那时候的宝华早就被大玉儿架空了,就算她传旨去了蒙古,她女儿们所嫁的那三个贱人也视若无睹,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再后来就是宝华临死的时候,宝华见福临最后一面的时候,她求他,希望他能让她的三个女儿都和离,可福临怎么说的。

      “……皇额娘,这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不是嘛?皇阿玛当初赐婚前已经问过她们的意见,她们答应了就应该坚持下去,难道就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和离,这是想要造反不成?别忘了她们的婚事都是圣旨钦定的,容不得你们放肆……”

      “博尔济吉特氏,你当初没有问过朕的意见就把朕拱上这傀儡皇帝的位置,让朕这五年来都受多尔衮那个所谓的摄政王牵制,朕是皇帝,却活得不如一个臣子……这都是你造成的……你的女儿们落到这个下场都是你造的孽……”

      甚至宝华死了之后,徘徊到她女儿身边,才知道原来她的三个女儿们之所以会落到如此凄惨的下场,都是因为她这个不争气的额娘。

      马喀塔原本在额哲死后就想殉情的,可是额哲死之前求她好好活下去,加上放心不下她这个没用的额娘,便只能被逼着嫁给了阿布鼐,郁郁而终。

      达哲和阿哲也是被大玉儿暗地里用宝华来说服,让她们答应嫁到科尔沁部。

      造成她三个女儿的悲剧的凶手有五个人,福临、大玉儿、多尔衮、皇太极……还有她自己。

      ‘大佬,你别吓我唔……’小系统在宝华的神识里,看着之前强行封闭那条裂缝越来越大,里面的黑气也开始往整个神识空间溢散。

      小系统嘴里不停的念着清心诀,可是之前还有效果的清心诀已经一点效果都没有。

      ‘别担心,时间还没到呢。’她的阿哲还在身边,她怎么可能任由自己的心魔控制住。
      “……”小系统的数据已经有点乱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