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蔽月篇02 ...

  •   因著連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宮內特詔告天下:天子與民同樂,中秋不禁夜,以酬佳節。

      宵禁既解,帝京上下歡騰不已。酉時未至,民間已是千門開鎖萬燈明,各家或結飾台榭設宴,或爭佔酒樓以望月,嬉鬧、歌舞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可說此夜若不見月,一年秋虛度。

      夜幕低垂,一輪滿月冉冉上升,明亮的月輝灑落在宮階上,皎潔如霜。

      一番梳洗後的鳳陽公主乘上步輦,凝兒、暱兒跟在輦旁步行,後方宮女手捧食盒,內盛下午精心製作的桂花糖藕,一行人浩浩蕩蕩自鳳陽閣朝麟德殿前進。

      為應景之故,鳳陽公主換了一把金桂團扇,白綾羅扇面以金絲繡花,又尋了數枝桂花以珍珠釦釦於扇柄,信手搧動,淡淡桂香撲面而來,更顯雅致。
      涼風徐徐,鳳陽公主卻無心賞玩明月,所思所想仍是自己橫臥石凳之事。
      她分明記得,自己同那人一齊離開地洞,出洞之後再無印象。
      何以自己會昏厥?昏厥期間發生何事?

      思索之際,忽聞一陣人聲鼎沸,步輦已入麟德殿。

      鳳陽公主放眼望去,見殿外觥籌交錯、玳筵羅列,乃是天子慰勞群臣之夜宴;前殿內琴瑟鏗鏘、笑聲不絕,裡頭尚有宗親藩王之宴,而自己與一干妃嬪,則在麟德殿東廊的郁儀樓內享團圓家宴。

      經過下午婉言沖撞之事,凝兒這回道:「殿下莫憂,奴婢已遣人前方開道,斷不會有人驚擾。」
      鳳陽公主「嗯」了一聲,舉起團扇輕掩紅妝,淡淡笑道:「不愧是皇兄,家宴之際,不忘宗親朝臣……不忘天下。」
      兩人交談間,郁儀樓已在不遠處,東廊幾名上夜的內侍提著燈籠相迎,凝兒見其中一人身子微彎、手執拂塵,低聲道:「殿下,是喻公公。」
      「喻公公?停下。」鳳陽坐直了身子,果真看見首領太監喻恩在樓前靜候。

      這喻恩打小淨身入宮,一路伴著皇子成為天子,主僕情逾三十載,得天子分外器重,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是矜貴如鳳陽公主,也得給他臉面,忙停了步輦,命凝兒攙自己過去。

      喻恩和藹一笑,笑彎了的眼角擠出幾絲皺紋,躬身行禮道:「老奴參見長公主殿下。」
      鳳陽公主忙將他攙起:「免禮,鳳陽怎敢勞煩公公相迎?」
      喻恩不卑不亢地道:「陛下特命老奴前來相迎,邀殿下至望月臺一覽明月。」
      「望月臺……皇兄現下在望月臺?」
      喻恩頷首道:「陛下已攜韋貴妃先行一步,還請殿下隨老奴前往。」
      鳳陽公主看了眼其餘妃嬪所在的郁儀樓,笑道:「鳳陽遵旨。皇兄好雅興,貴妃好福氣。」
      喻恩帶笑道:「陛下待貴妃,一向有所不同。」
      他說完轉望向鳳陽公主身後跟著的宮女,指著食盒問道:「殿下,此物……」
      鳳陽公主道:「公公莫笑話鳳陽,這是剛做好的桂花糖藕,是鳳陽對皇兄的一點心意。」
      喻恩點了點頭,一擺手,便有兩名小太監向前接過食盒,他道:「殿下心意,千金難買。你倆速送至望月臺!」小太監連忙答應著去了。

      鳳陽公主見喻恩尚不急於趕赴望月臺,心知他還有話未完,自己也不著急,手執團扇有一搭沒一搭地輕搧,含笑目送小太監遠去。
      喻恩緩緩向前一步道:「陛下另有話命老奴轉告殿下。」
      「公公但說無妨。」

      「實不相瞞,貴妃之妹──韓國夫人喜獲麟兒,陛下特准其攜子女入宮與貴妃相聚,此刻人亦在望月臺。陛下聞小兒夜驚啼哭,傳咒禁師診視,咒禁師道須藉蟠龍青玉燈驅祟。蟠龍有天家之威,青玉有辟邪之效,將此燈懸於床帳三日,夜驚不藥而癒。陛下命老奴前去庫房取燈,才想起此燈半年前已借與殿下賞玩……」

      他淡淡說來,鳳陽公主已明其意,心口突突一跳,面上仍不動聲色,笑道:「鳳陽即刻命人取來。暱兒!去取蟠龍青玉燈來!」
      喻恩拱手謝道:「多謝殿下!殿下請隨老奴至望月臺!」
      鳳陽公主嫣然一笑,手卻將扇柄握得死緊,彷彿連方才那陣清香的風都令她窒息不已。

      她沿途強笑著隨喻恩登上望月臺,高臺之上,只見一名著赤黃圓領常服的男子背對他們負手而立,月光彷彿將他整個人鍍上了一層銀霜,凜然生威。

      喻恩為免閒人滋擾,轉身朝太監、宮女擺手道:「你們外邊守著。」
      他既如此下令,凝兒亦不便再跟,便讓鳳陽公主單獨面聖。鳳陽蓮步輕移,挨到男子身後,輕喚一聲:「皇兄。」

      男子聞聲轉頭,這名面色白淨、蓄著髭鬍的男子正是當朝天子李靇,雖屆中年,目光猶仍清明犀利,彷彿歲月只是將這玉人打磨得更加光潔,不見一絲衰老之態。

      見是鳳陽公主,他歛起凌厲神色,緩了緩語氣道:「你來得正是時候。朕嚐了你的桂花糖藕,甚是清甜。」
      「皇兄謬讚,鳳陽愧不敢當。」
      他伸手示意鳳陽公主向前,二人憑欄而立,鳳陽公主順勢仰頭,天幕清朗無雲,皓月當空,彷彿伸出手便可摘下天上月亮。
      李靇徐徐道:「先皇在世時,發願欲建望月臺,合宮共享天倫。如今,此臺終於建成了。」
      鳳陽公主附和道:「先皇泉下有靈,必感欣慰。」
      其實她乃是李靇么妹,二人相差二十餘歲,打有記憶起,多是李靇與貴妃照看自己長大,對於父皇、母后印象模糊失真,心中悵然不已。
      李靇轉過頭,伸出手輕撫鳳陽公主的頭:「先皇臨去前,憐你年幼失怙,將你託付於朕,要朕立誓,不可輕辱宗親,不可怠慢鳳陽。」
      這是鳳陽公主第一次聽見先皇囑託,感觸良深,道:「先皇與皇兄待鳳陽極好,鳳陽無以為報。」
      李靇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先皇的苦心,朕明白。明月為證,朕允諾,日後必予你美滿姻緣、榮華富貴。」
      這話說得真誠篤定,鳳陽公主不禁動容,心中忐忑,眼圈微微泛紅,斗膽拉著李靇衣袖道:「皇兄,其實鳳陽……」

      她話未說完,背後忽聞配飾鋃鐺輕響,倏然回頭,見雲髻高聳、翠羽明璫的韋貴妃迤邐而來,道:「臣妾參見陛下,參見長公主!」
      她身後跟著一名女子,眉眼與她極為神似,不同的是,韋貴妃容光煥發,此女卻面容蒼白,頗有憔悴之色。
      只見她施禮道:「妾身參見陛下,參見長公主!」
      李靇擺手示意免禮,韋貴妃笑道:「陛下,明月、明祥年幼,宴飲困乏,臣妾特帶敏兒來向陛下辭行,望陛下恕罪。」
      鳳陽公主見微知著,想起適才喻恩所言,這女子必韓國夫人、韋貴妃之妹韋敏,明月、明祥想是韓國夫人的一雙子女。
      李靇目光望著韋貴妃時總帶著一絲寬和,聽韋敏辭行,遂喚道:「喻恩!」

      喻恩在遠處應了一聲,眾人見一團綠熒熒的燈光靠近,便是他手捧蟠龍青玉燈前來。

      韋敏見狀,跪下謝恩道:「妾身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朕聽貴妃提及,明祥夜驚,王適與你遍尋名醫、焦心不已,王適乃朕肱肘之臣,明祥又是朕的外甥,朕自不會袖手旁觀。」
      李靇語畢,又向喻恩傳令道:「去麟德殿傳朕口喻,朕准王適早退。再派宵兒送他們夫婦一程。尚藥局許太醫與咒禁師隨行,務必治好明祥。」
      見他如此發落,韋敏感激涕零,欲磕頭謝恩,李靇先一步給韋貴妃遞了個眼神,韋貴妃攙起她道:「敏兒,保重身子!」
      韋敏哽咽道:「夫君與妾身……萬死難報天恩!」
      李靇道:「都是一家人。叫王適不必來謝恩,去吧!」
      韋敏含淚接過蟠龍青玉燈,隨喻恩退下。

      李靇見一事已了,朝韋貴妃及鳳陽公主道:「你們同朕回郁儀樓罷。」
      鳳陽公主一雙眼凝望著那盞逐漸遠去的燈火,心神不寧,勉強笑道:「皇兄、皇嫂先行,望月臺月色甚美,鳳陽貪看,隨後便到!」
      韋貴妃微微一笑,叮囑道:「月色美則美矣,仔細身子,別著了涼!」

      李靇掛心著尚有妃嬪、外臣不曾安撫,對她留下並無異議,帶他攜貴妃去後,鳳陽公主悄悄找來凝兒,吩咐道:「命卓山、卓河速來。本宮有事要辦!」
      凝兒不知何事,正欲開口,鳳陽公主正色道:「事關皇兄,不許多問!快去!」
      唬得凝兒飛也似地忙去找人。

      鳳陽公主深吸口氣,搧著金桂團扇平復內心洶湧的思緒,低聲道:「韋敏,本宮與你無冤無仇,只是急需那燈解惑……你莫怪本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