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这第二个流程实在没有什么可说地,山长以长辈身份带着冯渊对林海敬上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以及红豆,这束脩六礼。

      林涛以赞者的身份,好一顿夸奖林涛,夸得林涛胆战心惊的,怎么都觉得对方说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圣人,反正正常凡人是绝对不会不可能达成的。

      好在这玩意儿也没有人去当真,林海等林涛夸完了林海之后,这才回给了冯渊龙眼干、芹菜和大葱,表示认可了这个学生,也给与了祝福。

      冯渊这才接过来身后启星端着的茶盘里的茶,他右手端茶、左手捋袖,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头,等林海端起,象征性抿了一口之后,冯渊赶紧磕头谢师父收留。

      这时候就到了第三个流程了,赐名。

      长者赐名、赐字,是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也是长辈分薄自己的福源来祝福晚辈,所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林海看着面前的冯渊,捋了捋自己的美人须这才道:“宗表兄给你起名渊,取其深之意,也是因你五行缺水,以名补齐。”

      “但你本姓冯,先天并不缺水,再得深水,过之,加上水大克火,致使你五行缺火。”

      “火乃表生发、进取之意,五行缺火者,表气运暗淡,难有作为或总是瞻前顾后,这对你日后的仕途、生活都有大碍。”

      “另外,你们这一辈该到玉字辈,所以,为师为你取字钰珏,钰,坚金,宝也,五行为金;珏,合玉,五行为火。”

      “深水遇双火,相互之间难相容,然你入我林家,有双木调和,加上有金调和,而玉皆来自土石之间,至此五行平衡也。”

      冯渊这就有了字,以后长辈或关系好的人就会称他钰珏,冯渊赶紧再次磕头谢恩师赐名:“钰珏谢师父赐名。”

      直起身之后,冯渊道:“钰珏拜师父门下,是早就听闻师父乃是一心为民地清官,所以,在寻找拜师礼的时候,很是花了些心思,望师父见后能稍稍展颜安睡。”

      林海面带笑容,语带包容和告诫地道:“哦?能让为师看后安睡一晚?受圣上信任,将江南盐道交付老夫,在百姓不能完全吃饱穿暖的时候,老夫便是见了再大的宝物,也有负皇恩无法安睡呀。”

      四周观礼地人,全都识趣儿地开始称赞林如海什么包拯在世、心系百姓什么的,反正按照这些人拍马屁地能力来说,写出锦绣文章一定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冯渊心中好一阵佩服。

      等周围的声音差不多了,冯渊这才开口道:“学生不才,无法彻底为师父分忧解难,日后定会认真跟着师父学习,尽全力让师父满意安心。”

      林如海严肃地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钰珏,你且记住,老夫教导你,指望你成才,但最终目的,还是要你日后为君王尽忠,为君分忧,你可明白?”

      冯渊赶紧答应道:“钰珏谢师父教诲,必铭记于心,传承师父大义!”

      四周人不管心里怎么想,怎么嗤之以鼻,也都明白这是场面话,却还是跟着大赞林如海大义,之后这些话,也必然会传给该传的人耳中。

      冯渊又道:“师父,钰珏要送给师父的礼物,虽然不能让百姓变得多富裕,但至少能让百姓多一样果腹的粮食,此物易种植、产量高,因其含糖量高,所以易饱腹。”

      林海当即坐直身体问道:“此话当真?钰珏,你可要明白,这可绝对不能开玩笑,若你所言属实,那可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冯渊赶紧道:“钰珏岂敢拿这样的事在拜师礼上开玩笑?这粮种,其实是来自藩国,通过海上贸易商船上的那些色目人传过来的。”

      “只是因其经过长时间地海上运输以及海上地潮湿气温等原因造成腐烂、发芽等原因,造成口感差异,另外,此物食用过量,会出现涨腹的现象,以至于会不停地排矢气,实在不雅。”

      “所以,这番薯才不被人认可,好在此物不挑土地,尤其是在沙地的产量更高,又因其含糖量高,猪牛羊等牲畜非常喜欢食用,喂食后,长肉非常快,所以才会有人少量种植。”

      “钰珏无意中遇到一贫苦人家食用此物,发现此物口感甜糯绵软,老少皆宜,之后又发现此物其实早就被人发现,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生津止渴,至热病口渴。”

      “得到此物之后,徒儿又赶紧去四处巡访,最后意外得到了经过农人优化后的良种,变得又大又甜。”

      “今日特地将此物交予师父,也是因为徒儿跟在师父跟前地这些日子,看着师父为这一方百姓禅精竭虑,茶饭不香、彻夜难眠的样子,实在心疼。”

      周围人这会儿的心思,那叫一个五味杂陈,现在都不知道该羡慕冯渊能得林如海的青眼,还是羡慕林如海走狗屎运,遇到这么个实心眼儿的傻徒弟了。

      发现、呈报新粮种,改善百姓生活,不管是什么时候,那都是功在千秋、史书留名地美事儿,冯渊将这个功劳给了林如海,他自己虽然也会因此得些名利,却到底被分薄去了大半。

      相对比的,林如海今日得了这个功绩,圣上自然会嘉奖他,而且,这件功劳下来之后,只要林如海自己不作死去谋反,那就是给林家挣下了一个护身符。

      就算朝廷为了一个收拢民心的吉祥物,也会尽力地去保林如海的命,以后,想要对林如海出手的人,就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受地住皇家怒火了。

      别的人或许多是羡慕和酸涩,甄家的人这会儿却变得满嘴苦涩了,尤其是看着正位坐着,林海请来做见证的九皇子司徒笙,那真的是要咬碎满口银牙了。

      果然,林如海道:“钰珏,既然如此,那还不赶紧呈上来让大家见见,也让九王爷尝尝,若当真如此,九王爷必会呈报圣上,然后尽快惠及百姓。”

      冯渊赶紧让冯泰带人将煮好的地瓜还有生的地瓜分开端上来,然后从袖子中将自己整理好的种植经验以及防御病虫害地注意事项的册子交给林如海。

      这就是他们商量后的结果,优化秧苗绝对不能是冯渊叫人做的,至于老农人选,那自然有司徒笙让人去安排。

      另外,又让冯渊给提供了一些玉米种子,这个是悄悄地,只有林如海的折子还有司徒笙带着种子一起到京之后,才会被亮出来。

      地瓜这个,因为除了冯渊这里有这样大而饱满的种子,而那个安排的庄户,就算被摸去了也没用,因为说辞就是,他就弄好那点儿东西。

      除了被拿走他原本要做种的番薯,剩下优化好的,都被他做成了地瓜干,打算留到冬日饱腹地,遇到冯渊那个人傻钱多地重金购买番薯种子,就全卖给冯渊了。

      谁也不知道,那人其实是太子的人,所以,拿这番薯做文章,别管是什么人,也都只能干瞪眼儿,至于想要优化种子。

      人家庄户说了:今年肯定不行了,来来回回,最少也得一年,你们要也愿意重金购买,缴了定金,明年秋天一准给整出来。

      等你一年后整出来,黄瓜菜都凉了,到时候你给人家,人家也不要啊!

      至于玉米种子,也不能等了,因为冯渊拜师礼上献出地瓜之后,大家顺藤摸瓜,肯定会摸到冯渊的庄子的。

      现在,那边儿玉米才种下去看不出来什么,但再过两个月,怕是就会有人发现然后摘桃子了,与其这样,反倒不如他们顺便自己将果子一起吃了。

      但,这地瓜因为是长在地下,庄户说自己弄出来的,就算周围的人家不知道那也正常,这玉米却不行,所以,这个功劳会完全落在冯渊头上。

      弄出来的原因也简单,就用当初他跟林海和司徒笙说的地瓜的托词,打算要是考不好就去做农民,这也是之前,赐字的时候,林海特意点出他因为名字中水大致使命中缺火的原因。

      司徒笙直接拿起羹匙,舀了一勺吃下,然后演技很不走心地赞叹道:“有这么好的东西,人却一直饿着肚子,偏偏便宜了畜生,让他们吃的膘肥体壮!”

      这话听着就不是什么好话,在座的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不该端起手里,下人们送来的这一小碗儿吃食了。

      林如海用端起来地碗遮住嘴角,尝了一口,赞了一下味道之后道:“我儿有心了!为师现在就去写折子,告知圣上这天大喜事。”

      放下手里的碗,林如海起身亲自扶起自己的爱徒,面带沧桑道:“得圣上隆恩,委以重任,老夫自知能力有限,不由得日日惶恐,不敢有丝毫懒滞,唯恐有负皇恩,日后无颜面见先祖。”

      “却不想苍天不负苦心人,让老夫闭眼之前,得了你这乖徒儿,让老夫就算现在闭上眼睛也能有一遮羞布了,为师甚慰!”

      冯渊赶紧扶住林海的手,迎合着他道:“圣上与师父,好比唐皇与魏相,乃是明君贤臣之典范,可令圣人感动,苍天又怎么会不成全?”

      这马屁拍的冯渊自己都感觉有点儿说不出口,就现在这皇帝,跟唐朝的皇帝里选,也就相当于唐明皇吧,比起李世民,那是一个指甲盖儿也比不上。

      至于林如海,智商上可能不差,但绝对没有魏征的正直,但人品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 2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