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封氏说的寺庙,名曰玄墓蟠香寺,在这附近倒也算是香火旺盛,主要是因为这主持师太很是有名,与京中的云居寺主持静婉师太是同门,佛法造诣上很是高深。

      据说蟠香寺的主持师太,据说是已经故去的太后娘娘,因为厌倦了宫中尔虞我诈的生活之后诈死后剃度出家的,又因为不愿意再被其他人认出来,这才到这金陵郊区盖了这么个小尼姑庵。

      毕竟,一般的尼姑庵可不够资格称为寺,而这蟠香寺占地面积并不大,寺内除了主持师太之外就只有一师太的代发修行的女弟子,剩下的就是那些负责打扫的小尼姑了。

      就是这么个小尼姑庵却有正规地官府发放的度牒,又有正规的寺庙批复文书,这才能称作寺。

      但不管是寺庙还是尼姑庵,终究这里生活的都是尼姑,自然是不接待男子的,所以,上去地只有封氏母女还有春桃和小丫鬟,体谅杨嬷嬷年纪大了,并没有让她跟着。

      冯渊看了一眼春桃手中据说是要上去还愿用的包裹,并没有说什么,他现在对于甄家出事儿,甄士隐消失的事情,开始有些猜疑了。

      按照那些红学家们的猜测,这甄士隐的意思应该是将真实的事情隐瞒了,那他到底隐瞒的是什么事情?还有之前那语焉不详的梦,真的是梦?

      还有,那整个故事里神龙见首不见尾,很是神秘,行踪飘忽不定的一僧一道,他们到底存在与否?还是说,这压根儿就是一段阴谋?

      只是,这阴谋是神仙打架,还是国家博弈?另外,自己身上的这个系统,它又是什么身份?它一来就死命令自己救出甄英莲。

      红楼中,这甄英莲可是祸起的源头,薛家就是因为薛蟠为了跟原主争抢这甄英莲,失手打死原主,然后惹出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也就是贾雨村胡编乱造,假借冤魂索命抹去了薛蟠的身份。

      这才逼得薛家不得不去京城寻求贾家和王家庇佑,因此才有了金玉良缘跟木石前盟的对决。

      现在,甄英莲被自己救下来了,改变了命运,且不说这薛家进京与否已经是个未知数,薛宝钗没有了哥哥的拖累,也未必还能看上那个干啥啥不行的石头。

      单就是说,目前看来,这系统显然不是跟操控红楼闹剧的那些人一伙的,那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有些烦闷的冯渊想要下去走走,拒绝了启星地跟随之后,冯渊就下了马车。

      冯泰一看,赶紧拿出一件玄色的披风道:“少爷,天色有些暗了,小心着凉。”

      冯渊点点头,接过披风之后道:“小泰爷爷,您先在马车里躺一会儿吧,我去散散心就回来。”

      披上披风之后,冯渊往山林中走去,心里却想着,回去的时候要翻翻红楼梦还有那些红学家的解析,这些书他都不缺。

      不知不觉间,他竟然走上了半山腰,不能再走了,歇一会儿就回吧,就在他依靠在一颗大树上休息的时候,突然看到前边儿山腰上有一队人。

      这些人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这些人竟然是早上他去姑苏地路上,遇到的那些抬棺送葬的人。

      距离太远了,他听不到这些人在说什么,但这些人做的事情太可疑了,既然是送葬,那合该是给立个坟茔吧,这些人却是在封一个山洞,那山洞已经封了一大半,还有人在运送石头。

      冯渊意识到,那三口棺材里,怕是不是死人吧?又或许,那三口棺材里的死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吧?

      当即,冯渊赶紧藏到大树的后边,现在他是真的感谢冯泰递给他的这条披风了,不然,就他这一身银白色袍子,怕是早就暴露了,对面那些人,不管他是否发现什么,怕是都要灭口吧?

      不敢再多想下去,冯渊赶紧快速离开这里,别说他胆小,也别说他窝囊,就凭他战五渣的身手,人家要杀他还不是跟杀小鸡一样轻松?

      冯渊有些心惊胆战地回到马车上,冯泰有些担心地问他怎么了。

      就在他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封氏一行人回来了,因为有了一些猜测,冯渊下意识地看向春桃手里的东西。

      好像是没有什么变化,但冯渊却总觉得,她手里的东西比她上山的时候,好像重了一些,不过,冯渊视线并没有停留,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她们赶紧上马车好赶路。

      总算在城门关闭之前,他们赶回了金陵,回府之后,众人简单吃了些东西,就都回房洗漱休息了。

      冯渊神识进了空间,找到自己要找的书之后,赶紧开始翻看,只是他本身的政治敏感度就不强,即便结合那些红学家列出来的那些对应历史地事件,他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再说,他现在所在的世界,从宋朝之后就完全变了走向,并没有元朝,而是直接就有了本朝熙朝,意为光明、明亮和兴盛。

      熙朝的开、国皇帝有些像朱元璋,名司徒睿,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本是一武将世家的子弟,自幼与父兄一起上战场,很是骁勇善战。

      司徒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为大宋地付出,绝对不比人人称颂的岳飞大将军差,但也同样跟岳飞将军的遭遇一样,被奸臣构陷后满门抄斩。

      整个家族,到最后只有被一忠仆替换,强行打晕运走的司徒睿活了下来,之后因为仇恨昏庸的朝廷,也是为百姓越来越艰难地生计心疼。

      最主要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打算一举取代昏聩的中原皇室,他不希望汉人地天下沦落到异族手中,干脆就呼吁整合了各处有识之士,组建了农民起、义、军,然后先成吉思汗一步推翻了政权,建立了大熙朝。

      成吉思汗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勇猛,他们非常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以,很快被司徒睿 的能力降服,心甘情愿地为司徒睿俯首称臣。

      在司徒睿执政期间,成吉思汗将自己整合的大蒙古国自愿改为蒙古省,为亲王爵,任蒙古大都督,加兵部尚书衔。

      成吉思汗是个战争狂,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周边小国,为熙朝的版图一扩再扩。

      司徒睿自己家的遭遇,让他有别于其他皇帝对于功高震主的将领采取的手段,他不仅没有因此想着除去成吉思汗,反倒很是重用他。

      但事情有一利自然就有一弊,司徒睿与成吉思汗是一对儿君臣相宜的佳话,一个给与了绝对信任,一个给与了绝对忠诚,用自己的能力和勇武回报了君主的信任。

      可惜,当这对儿君臣先后去世之后,继任的君王没有他老子的能力去震慑,成吉思汗地王位继承者也同样生出了野心,这就让蒙古几乎成了听调不听宣的独立存在,也成了后面两任皇帝的一大块儿心病。

      更让这后面两位皇帝头疼的就是,他们这位开、国皇帝,因为自家的事情,对有功之臣绝对的重用,不仅弄出了个蒙古亲王,还有什么四王八公十二侯。

      尤其是这蒙古亲王和东西南北四大郡王,那可都是世袭制,也就是说,只要没有什么叛国、造反之类的不可饶恕的大罪,他们的爵位会一直传承到熙朝被推翻为止。

      冯渊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位开、国、皇帝了,对于他的能力以及为天下百姓苍生颁布地一条条利民政策,这自然是一位毋庸置疑地明君。

      但这位皇帝又过于感情用事,他更适合做一位将军元帅而不是君王,这个可能跟他的出身有关。

      不过,不管司徒睿是否是个称职的皇帝,冯渊也仍然想不明白,甄士隐到底隐瞒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相,更不知道自己被动地参合进这些事情里,又会怎么样。

      没等他想明白,系统:小九提醒宿主,您滞留时间过长,需要尽快离开空间,以免造成身体对灵魂的排斥。

      冯渊被从思考中唤醒,赶紧退出空间,回到身体的时候,他才发现身体的不适,尤其是疲惫感实在让他睁不开眼睛了,索性也就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早已是日上三竿,洗漱吃饭之后,冯渊这才将府里的所有人都叫过来,正式介绍了封氏给众人认识,并且将内院儿的管理也交给了封氏,这些对封氏来说并不难。

      一时半会儿,冯渊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什么能挣钱,干脆就先选择了最稳妥地事情,他给了冯泰三千两的银票,让他去再想办法买个庄子,最好是带山头地。

      在古代,粮食就是硬通货,衣食住行中,民以食为天,那也就是说吃,在百姓中是最重要的事情。

      自己想要做善事,在这个时代,可能也就是修桥补路和施粥,是最容易做到的。

      再有,他拥有拼夕夕,到时候直接购买一批产量高的稻谷、小麦种子之类的,还有那些改良过的高产玉米种子,这些若是有机会上报朝廷,不仅能升官,更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至于山头,到时候种些果树,再往里放养些鸡鸭鹅什么的,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对于冯渊置办产业,冯泰是举双手赞成的,所以,很是爽快的答应之后,就带着启星离开了,冯渊想了想,也换了身衣服,他打算去书院看看,问问先生科考的事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