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一家三口到达传说中的废品收购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准备锁门走人。

      “小吴?”林二少不太确定的喊道。

      一方面是天色昏暗,外头又没有灯,另一方面是小吴的跨度太大了,之前在故宫门口摆摊照相,如今却出现在废品收购站。

      “林哥,姜姐,年年也来了。”吴兴昌眼睛里的惊讶转瞬即逝,把门锁重新打开,拉开灯,“想挑什么随便挑,这边都是过秤结账。”

      不过大概也挑不到什么好东西了,这里面的字画瓷器家具他都已经过过一遍了,觉得可能有年头的都已经买走了。

      林哥和姜姐如果还能从剩下的废品里捡到宝,那也只能怪他眼力不够。

      林年年目标明确,她要找的是小学课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课本。

      姜露则是抱着寻宝的态度,看起来有年头的书翻一翻,或许里面夹着钱,破旧不堪的桌椅拿到手里掂一掂,或许木头里就藏着金子呢,木匣子就更要翻了,说不定里头藏了金银白玉的首饰。

      林二少既不需要挑书,也对在废品收购站捡漏不抱希望,尤其是在看到小吴之后。

      像小吴这样的机灵人,又在这里工作,要真有好东西也不会便宜了旁人。

      林二少干脆没往里头走,和小吴一块站在门口。

      “上次提醒我们的事儿多谢了,那之后,我和你姜姐就没敢再摆摊拍照,休息了一段时间,明天打算我再去试试,多带几个人去。你呢,是打算在这边干下去?”

      林二少真心不觉得这里能淘到宝,如果是前些年还可以,抄家的人未必识得主人家的宝贝,可能就直接当废品卖了。

      但如今不存在抄家了,京市的市民也不是生活在犄角旮旯里的山民,能不知道古董值钱,能不明白木料有三六九等之分,但凡可能有些价值,人家根本不会往外卖。

      吴兴昌解释道:“一直没和你们说过,我之前就在废品收购站工作,干了好几年了。我表弟放暑假过来替了我两个月的班,我才有时间出去给人拍照。”

      其实也不只是暑假,不只是寒假,平时周末表弟也会过来替班。

      反正废品收购站这边带上他也就只有两个人,他时常让表弟过来替班,另一个同事原本是接的父亲的班,但接班之后,大部分班都是那位同事的冤大头父亲过来上。

      半斤八两,谁也不会管谁。

      林二少竖起大拇指,厉害了,还能这么操作,让人替班,这等于多了一倍的休息日,还多了寒假和暑假。

      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打底,再出去赚赚外快。

      啧啧啧,这才是聪明人。

      吴兴昌却是连连摆手:“别提了,两个月的暑假白忙活,到现在也没把相机找回来,警察说希望不大。哥,你们真打算还去摆摊拍照?”

      这玩意儿赚的是真多,可要是被抢了相机,半套房子的钱都没了。

      他心疼的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既心疼相机,也心疼日进斗金的生意。

      “去,不去怎么赚钱,我和你姜姐都是无业青年,总不能一直在家里坐吃山空,我们打算多带两个人去。”

      吴兴昌还是不赞同:“两个人怎么够?当时有六个小混混围堵我,要不然我也不能一点反抗没有,要什么给什么。 ”

      “两个人里有一个练家子,上过战场的练家子,另一个块儿都不小,看上去就很唬人,当然力气也很大,真要是碰上小混混,我也能算一个,来回路上带上木棍和辣椒水,真打起来还不知道谁吃亏呢。”

      “当然,最好是那些小混混不敢拦我们。”

      吴兴昌若有所思,又问道:“我听说故宫那边现在一群大学生免费给老外当翻译,说是练英语,那林哥你和年年还去给外国人当导游吗?”

      “没得赚还去什么去。”林二少可不是大公无私的人,而且他又不是学生需要练习外语,钱少了他这个导游都不想当,更别说没钱了,“年年在家,以后就不常跟着我们过去了。”

      他闺女可是立下了志向,要一年后参加小升初考试。

      现在的教材和四十年后的教材不可能是一套,内地的教材和港城的教材也肯定有区别。

      要一下子跳过小学,成绩只是普通的优秀都不行,必须得格外拔尖才有可能。

      距离年年上一次备战小升初过去了还没多久,他可是印象深刻,一整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

      吴兴昌心里已经盘算开了,不带孩子,林哥这边总共是四个大人,就算姜姐手无缚鸡之力,但起码能跑,再加上里面又有练家子和壮汉,小混混们撞上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毕竟这些人也怕被抓被判刑。

      “林哥,您能……带上我吗?我赚的钱咱们二八分。”

      他实在是舍不得日进斗金的拍照生意,当然,日进斗金是夸张了些,但每天六七十块是有的,一天就抵得上他两个月的工资。

      “你的相机不是被抢走了吗?”林二少问道。

      “是被抢走了,但我爸那儿还有一台,我问他要过来,随时都能接着给人拍照。林哥你就带我一个呗,多我一个也算多一个帮手,而且那边的拍照摊子就只有咱们两家,以后不管是定价,还是出摊时间,咱们都能商量着来。”

      关键是,他愿意出两成的利润。

      这年头有一台相机就是富裕人家了,更何况是两台。

      林二少上下打量着小吴:“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个富二代。”

      “算不上,算不上。”吴兴昌连连否认,“我爸可不是什么富人,他之前受人牵连,被下放了将近十年,去年一次性把他十年的工资都补回来了。”

      小一万呢。

      多个人多个帮手,还能多赚份钱,林二少心里头是同意的,但没有立刻应下来。

      “我得回去跟家里的长辈商量商量,我说的那个练家子,其实是我伯伯,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现在的体格依旧很壮实,又退休了,不放心我所以打算早晚都跟着,这事儿我得问问他老人家的意见。”

      如果真要把人带上,必须得把话说清楚了。

      刘伯伯也好,张强也罢,都不是雇佣,是自家亲戚。

      没有雇佣这回事儿。

      “行,那我等您消息,等拿定主意您来这边找我就行。”吴兴昌道。

      这事儿应该差不多能成,谁会嫌钱多呢。

      再说两边相机都不一样,定价也不同,游客又那么多,不存在抢生意这回事儿。

      林年年找了一堆书出来,有课本也有练习册,中间还夹杂着几张试卷。

      废品不值钱,林哥家也不缺钱,吴兴昌按部就班的过了秤,价钱也按正常的来,这点钱没必要算人情。

      “这些书总共是七分钱,姜姐这些……算一分吧。”

      都不值得过秤。

      一个破木盒子,还没了盖,两条看不出来是桌子腿还是椅子腿的木棍,而且是普通的杨木,一个坏掉的八音盒,不光放不出音乐来,上面还有好几道口子。

      总共八分钱,还附赠了一条麻袋。

      好不容易拖回家,姜露拿了锤子,敲敲打打把几样东西拆了个遍。

      稍微有些沉重的桌腿里面什么东西没有,就是实心的木材。八音盒里面也是干干净净,破木盒子里面确实有个夹层,但夹层里只有一只坏掉的耳坠,且普普通通,并非朱玉宝石金银。

      “这也跟书上写的一点也不一样。”姜露叹气,说好的寻宝呢,一分钱买回来几根木柴。

      虽然早有预料,林二少看到的时候还是有一丢丢的失望,不过也只是一丢丢而已,果断安慰自己老婆道:“这说明这个世界还是正常的,如果废品站里随随便便就能寻到宝,那咱们反正要担心了。”

      “担心什么?”

      “担心世界不正常啊,我们可是对照组,这个世界越是不正常,越是趋向于一本书,那我们岂不是惨了。”

      接着去做女主一家的对照组,女主现在疯狂赚钱,作为对照组的他们岂不是要赚不到钱了。

      “说的也有道理。”姜露赞同道,哪怕不发这笔横财,也不能去做对照组。

      再说了,她们又不是没有赚钱的法子。

      凌晨六点钟,太阳只是露出半个脑袋,还未完全升起,萧瑟的秋风里,五个人陆续走上开往故宫的早班车。

      刘老爷子雄赳赳气昂昂走在最前面。

      刘文斌背在胸前的挎包里放着相机。

      张强提着的麻袋里放了五根木棍、五个马扎和纸做的招牌。

      林二少的布袋里则放着五个人的水杯。

      姜露的手提包里有小镜子、口红、卫生纸和满满一瓶的辣椒水。

      五个人从车上下来,在故宫城下的阴凉里站成一排。

      林二少用右手中指轻轻点了点眉心,可惜没有墨镜,不然就更像古惑仔老大了。

      不过他们这么多人可不是出来混的,除了刘文斌是出来陪刘伯伯的,剩下的人各有各的工作。

      林二少负责招揽顾客,姜露负责拍照,刘老爷子负责收钱,强子则是负责摆pose……经过短暂的培训,强子已经学会了二十几种拍照姿势,拍照的时候由他站在顾客对面做演示。

      和之前比,拍照小团队要专业多了,但价格却没有上涨,仍旧是四块钱一张,只是速度变快了,顾客也多了。

      重新营业的第一天,收入便破了百,这还是在已经去掉午饭和晚饭花销的情况下。

      刘文斌跟着待了一天,也没能帮上什么忙,中午还跟着蹭个饭。

      平心而论,这份工作可以说是相当轻松,就收收钱而已,可以站着收,也能坐着收,一张照片四块钱,很好计算,既不费脑子,体力消耗也不大,就是起得早了点。

      “咱们早上去的时候都没多少游客,一直到八点钟人才慢慢多起来,我认为以后可以晚一个小时出发。”刘文斌建议道。

      林二少左手拎着老婆喜欢吃的酱牛肉,右手提着一兜女儿喜欢吃的柿子,不紧不慢地往家走。

      他也想晚一个小时出发,在家多睡上一个小时不香嘛,只是晚一个小时太阳就该升起来了。

      “等以后天气慢慢冷下来,出发的时间也会跟着往后推的。而且大家起的都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活动活动腿脚。”

      林二少说的虽然是借口,但也都是真话。

      四十年后的人一个比一个能熬,起床的时间也就一个比一个晚。

      但现在没电视没手机没网络,九点钟不到就要睡觉,起床的时间自然也早。

      他们今天虽然到了的早,刚到的一个多小时里根本没顾客,但他们也没闲着,这不是跟着刘伯伯锻炼了拳脚吗。

      摆摊的地方宽敞又平整,大清早的时候人流量还小,挥得开拳踹得开脚,再适合不过的练习场地。

      “你就放心吧,等你们回去,刘伯伯早饭都不用做,直接来我们家吃就行,吃完早饭一起出发,和今天一样中午饭在外头解决了,晚饭半买半做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吃,刘伯伯也就不用单独在家开火了。”林二少拍了拍刘文斌的肩膀,“以我岳父和刘伯伯的交情,你完全可以放一百个心,回去之后安心训练,好好照顾老婆孩子。”

      夫妻可能并非只有原配的才是最好的,但离婚和丧偶又不一样,后妈文的男主角小刘兄弟你还是别当了。

      被比自己小七八岁的人叮嘱,刘文斌笑了笑:“有时间就带老婆孩子去我们那边探亲,我爸就劳烦你多照顾照顾。老爷子脾气大,有时候可能说话态度不好,你别往心里去,他就这样,我以前就没少挨他的训,老爷子没什么坏心,有时候刚发过脾气自己就忘了。”

      林二少没觉得刘老爷子脾气哪儿不好,挺好的,早上教他拳脚功夫的时候还很有耐心。

      “我和刘伯伯是相见恨晚,他老人家可没对着我发过脾气,是吧刘伯伯?”

      他这么会哄人,现在又变得这么勤快,怎么会挨训。

      “是是是。”刘老爷子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脾气可能不太好,但他现在脾气比从前好多了,再说了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我可不是乱发脾气的人。”

      行吧,小时候拿皮带抽他的老爹也成了好脾气的人。

      刘文彬的假期只剩明天最后一天了,他爸跟着小林两口子干,白天有事儿做,也不用自己开火了,但晚上老爷子可能还是不够稳妥。

      今天他也有留心观察强子,虽然听力还是有障碍,也刚开始学说话,但人还是挺机灵的。眼里有活不说,刚开始给顾客摆造型的时候还有些忸怩,但很快就放开了,人大大方方的,记性也不错,关键是有耐心,摆那么多姿势都没觉得不耐烦,顾客不满意就换下一个。

      他爸这脾气就得跟有耐心的人在一块处。

      等晚上回家,他就跟爸提一下,等他们走了,让强子搬到五楼去住,这样老爷子有人照应,一楼的姜叔叔一家也能住得宽敞些。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秋风乍起,这会儿家属楼外面几乎已经没有人了,林二少一行五个人便显得非常醒目。

      蹲在墙角抽闷烟的林向南远远的就瞧见了,赶忙把手里只吸了一半的烟掐灭,别到耳朵上,又悄悄往后挪了几步。

      还钱送欠条的时候,林向南自觉在小弟面前能抬得起头了,还想着日后两边多来往,就算是分了家,也还是亲兄弟。

      他嘴笨口拙的,不会说什么热络话,可媳妇儿厉害,跟弟妹能说到一起去,我还想着这妯娌俩先亲近亲近,让两边多些来了。

      可也就是从那天起,媳妇儿跟变了个人一样,而且是一会儿一个样。

      刚开始是吵架,后来是各管各的钱,媳妇开始卖茶叶蛋,再后来他的钱又归媳妇管了,媳妇一声不吭把工作卖了,他也开始卖茶叶蛋,全家老少不是做茶叶蛋就是卖茶叶蛋。

      钱这些天是没少进,虽然都在媳妇那里,但家里的鸡蛋都是他跟着媳妇去菜市场买的,里头有多少利润他心里能没数吗。

      卖工作的钱只给了妈一半,他们留了一半儿预备给两个儿子将来买房,再加上这些天卖茶叶蛋赚来的钱,已经不少了。

      他劝媳妇先歇歇,等生了孩子再干,家里又不是没吃没喝,犯不上这么拼命。

      媳妇不听。

      他劝媳妇先把四百块钱还给小弟,把欠条拿回来,正经人家谁会家里有钱不还欠账。

      媳妇也不听。

      不听就不听,上次吵架算是把他吵怕了,他没动手,就是说话的语气大了点,当然话说的也不好听,把他媳妇气得哭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哭得肚子都疼了。

      林向南是怕了,不敢劝媳妇歇着,也不敢劝媳妇还钱,让他去卖茶叶蛋他就去卖,让他带上小儿子一块去买他也带上,但媳妇儿今天让他也把工作卖了,卖完工作的钱和家里的积蓄加起来去买房。

      这不是疯了这是什么。

      家里有房子,就算两个儿子将来结婚还想再要一套,那也可以慢慢攒,有工作还怕没房子吗,没了工作那才是什么都没了。

      媳妇已经把工作卖了,他再把工作卖了,家里就只剩下爸一个人的工作,他有俩儿子呢,将来谁接班谁不接班。

      小弟当年为什么下乡,不就是因为没有工作吗。

      现在是不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了,谁知道以后呢。

      现在摆地摊卖茶叶蛋没人管,以后呢,万一像以前一样抓投机倒把,这么一大家子人总不能靠爸一个人养着吧。

      林向南没敢跟媳妇吵,卖完茶叶蛋,把小儿子送回家里,便躲在这儿,没想到会碰上小弟,说起来他也挺久没见过小弟了,现在也没脸见。

      妈当年给媳妇的工作被卖了,他还兜里有钱不还账,有什么脸见小弟。

      林向南在外头蹲到腿发麻,附近几栋楼里的灯陆陆续续都灭了,包括他们家的,才慢慢上楼回家。

      “怎么现在才回来,这么晚干什么去了?”林母听见动静披着衣服起来轻声问道。

      “我去工友家打牌了,妈你先去睡吧,我吃块干粮也去睡。”

      什么工友,打牌打到这会儿了连饭都不给。

      林母一边埋怨,一边从橱柜里拿了一个馒头和两个茶叶蛋出来,又给大儿子倒了杯热水。

      “慢慢吃,别吵醒你媳妇和孩子。”

      那么小的孩子跟着到摊子上去卖东西不容易,顾青脑子有病,可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呢,能少折腾就少折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第 2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