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老和尚离开 ...

  •   小和尚推开薄雾寺的门,寺内静悄悄的,小和尚猜测老和尚应该正在禅房打坐,不然的话这个点都是在院里打一套招式。

      禅房是一间破了房顶的屋子,晚上打坐的时候,月光会从洞里洒进来,头顶就是满天星辰。

      小和尚回了自己的屋,他摸摸自己浑圆的脑袋,拿起王志勇刚送给自己的书——《一天教会你如何种田》,认真地学习种田大法。

      第一页:整地。

      整地,顾名思义就是整理田地。薄雾寺目前拥有的土地并不能用来种植,因为比较瓷实,里面石头沙砾也多,杂草的根系四通八达占据了农作物的生长空间。

      所以小和尚优先要做的就是整地,从而使得土壤变得松软,才有空间让农作物生长。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①

      想要整地,他得先有一个趁手的工具,例如一把锄头。通过锄头把开荒的地上的杂草一一除掉,避免杂草春风一吹,又生出来抢占农作物的营养。

      另外还需要一头牛,开荒不是简简单单去除表面那么简单,还需要把里面的土翻起来松松晒晒,只有通过犁地将原本硬实的土地进一步变得松软,才能让种子有空隙长出来。

      最后他还要划拉出一条条沟,分隔开每块种植小区,另外也能方便这样的话后续的灌溉,还不用担心排水的问题,一举两得。

      理论小和尚看明白了,但他看了看周围,除了这破庙啥也没有。

      破庙还四处漏风,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别说一头牛、一把锄头了,就连板凳都没有多的。

      小和尚只好往后翻翻,看看有什么自己能做的。

      第三页:选种。

      小和尚看着选种两个字,只觉得无奈,他连一粒种子都没有,怎么选种?选择野菜种子他还是挺有优势的。

      不过既然要种田,肯定是要种能填饱肚子的农作物,在精心挑选过后,他决定有机会的话优先种土豆、红薯之类的,长得快还能管饱,后续也不担心种子的问题,至于种不种蔬菜,种什么蔬菜就要看情况决定了。

      第七页:播种。

      连种子都没有怎么播种,他还是解决了种子的问题,再考虑播种吧。

      小和尚继续后翻。

      第十三页:施肥。

      第十八页:除草。

      第二十页:收获。

      ……

      小和尚花了一天时间快速翻完了整本书,发现书名起的太对了,自己果然一天学会了种田。

      可惜心里会了,手却不会,而且薄雾寺真的四壁萧条,想干什么都干不了。

      别说种地了,现在屋顶的大洞还没补呢。

      小和尚深思熟虑一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于是放下书,啪嗒啪嗒地小跑到禅房,找到师父说道:“师父,要不我们还是去化缘吧。”

      老和尚听到小和尚说话,睁开眼睛,看向小和尚,小和尚说完话有些心虚地低着头,没有直视老和尚的眼睛。

      老和尚没有想到小和尚来找自己,居然是为了说这个。想起早上自己跟小和尚谈完了之后,小和尚的态度并不是这样,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和尚有了这种想法。

      “莫问,怎么了?”

      小和尚把自己下山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跟师父说了,包括现在没有农具、没有种子的困难。

      老和尚听完了心里赞赏: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徒弟,想到了就立马就去做,可另一方面却又对小和尚很失望,遇到一点事就想着放弃。

      “莫问,我记得我是十四年前将你从雪地里捡回来的。”

      “是。”小和尚点点头,在自己稍微记事的时候,老和尚就跟自己说过自己的身世。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不甚在意的样子,觉得自己或许真的该离开了,毕竟小和尚在自己的庇护下,变得太过懦弱,遇到困难只想着退缩,完全没有去战胜它的勇气。

      “云来村十四岁的孩子就可以下地种田,而你现在也有十四,为何遇到问题就开始退缩?”老和尚严厉地说。

      小和尚听到老和尚的质问,有些不服气,自己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只是他真的不知从何下手。

      可小和尚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明明只是个种田,这又有何难,又不是让自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为什么自己不尝试就放弃了?他是不是应该试一试再跟师父说说。

      小和尚垂着头反思。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低着头反思的样子,下定了今晚离开的决心。

      “我有件事要跟你说。”老和尚缓缓的开口。

      “什么事?师父。”小和尚抬起头问。

      “师父有点事,要下山一段时间了。”

      “不过此次下山,我的归期不定,以后薄雾寺就交给你了。”老和尚语气中带着嘱托。

      小和尚本以为师父此次前去只是一次寻常的下山,毕竟几年前,师父也是如此,虽然出去了很久,但仍旧回来了。

      没想到这次不一样,师父可能不回来了,他要抛弃自己了。

      想到这,小和尚突然明白刚刚自己跟老和尚的对话让师父失望了,他没有勇气来克服困难才让师父不愿意再回来。

      “师父,你能不能不走?我肯定好好种田。”小和尚红着眼眶看着师父,显得好不可怜,试图通过这种办法挽留师父。

      可老和尚是什么人,他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决计不会改变。

      “莫问,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那是一个下雪天,那么冷,我本来想着这么冷,要不就不出去了,可我还是出去了。现在想想,可能是佛祖的指引,让我遇见你,找到你,将你带回来。”

      老和尚似乎在回忆,又仿佛在诉说。

      “你现在长大了,为师也老了,几十年为师都守着这个寺庙,现在为师也想为自己活活。”

      “这些年来,我没能给你一个更好生长的环境,也总是带着你东奔西跑,没能照顾好你。”

      “没有,师父把我照顾的很好。”小和尚急了,老和尚虽然时常逗自己,但是对自己那是没话说,只要老和尚有的,自己都有,甚至是老和尚没有的,自己也有。

      老和尚说话被小和尚打断,他并没有很生气,反而有些欣慰的笑了,可该说的话却还是得说,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了吧。

      “现在师父能给你的就只有这个寺庙了,虽然破旧,但是好歹还能住,有个落脚的地方。为师让你种田,不是害你,也不是想为难你。”

      “这些年社会发展了,大家的日子过好了,骗子也多了。所以为师想了想,咱们寺什么都没有,唯独有这一座山,你好手好脚的,又年纪轻轻,只要你能开垦几亩薄田,至少能吃个饱饭。”

      老和尚之爱徒弟,则为计之深远。②

      小和尚听完师父的话,有些感动又有些不舍。他知道师父已经决定要下山了,自己也阻止不了师父,他抬起头,装作仰望星空的样子,止住自己想流下的泪水。

      不过没有关系,自己可以偷偷跟着师父一起离开。

      老和尚也相当的不舍,但是孩子大了,也是该放手的时候了。他偏过头去,眼睛里似乎有泪水模糊了视线。

      老和尚不想小和尚看见自己软弱的样子,装作心烦的样子挥了挥手:“好了,你出去吧,帮我把门带上。”

      小和尚眼睛好,一眼就看见了老和尚通红的双眼,为了顾全老和尚的面子,他装作看不见的样子,作了一个揖,给老和尚带好了门。

      老和尚看见小和尚远去的背影,搽干净了刚刚假装不舍流下的眼泪。

      小和尚还真是好骗。

      若是不使出这么一招,小和尚估计会一直盯着自己,或许还有可能跟着自己一起离开。

      第二天,小和尚做完早课之后,到了厨房点燃了火,把钵里的食物取出热一下,分装到两个碗里。

      片刻,食物就热好了,小和尚把碗端上了桌,去禅房喊老和尚。

      小和尚怕老和尚还没有回复心情,就站在门口敲了敲门,没有回应,于是小和尚站在门口喊,可小和尚喊了几声,也没有听到老和尚中气十足的回应。

      小和尚着急地翻找了所有的房间,发现老和尚的房里有了被翻动的痕迹,除了衣物和钵,老和尚其他什么也没有带走。

      师父走了。

      师父一个人走了。

      师父不要自己了。

      小和尚立马意识到了这件事。

      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不跟自己道个别再走,小和尚无助的站在薄雾寺里,他仿佛一下子被抽去了精气神,茫然着看着前方,不知道自己的归处。

      他想去找师父却没有目的,他不知道从哪找起,只能死守着薄雾寺等着师父回来。

      失落的一天悄无声息过去,小和尚收拾好心情,毕竟离开了师父自己也得好好的活着,于是他如往常一样,去后山挑水、捡柴、挖野菜。

      早上,做好一碗清淡的野菜汤,喝下。

      中午,再喝一碗野菜汤。

      傍晚,小和尚摸摸自己的肚子,好饿。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之后。

      小和尚突然好想师父。

      每次自己饿的时候,师父总是能拿出各种各样的吃的。

      可现在师父走了,他再也依靠不了师父了。

      清醒意识到这件事的小和尚立马振作起来,与其再这样伤春悲秋,赶紧种田才是正道,自己好手好脚,为什么不能靠自己呢?

      老和尚说的对,要想吃饱,自己还是得种田。

      于是第二天一早小和尚就下了山,出发去找建国居士借农具。

      可还没到就遇到一个拦路虎。

      “莫问,你去哪啊?”王富贵问小和尚。

      “阿弥陀佛,去找建国居士借锄头和钉耙。”小和尚老老实实的回答。

      “你要种田啊?”王富贵没想到小和尚居然是去借锄头和钉耙,还以为是他下山化缘,正好早上蒸了馒头,可以给小和尚几个。

      “嗯。”小和尚点点头。

      种田等于吃饱,自己一定要种田。

      王富贵拉着小和尚说:“种田有什么好玩的,走,我带你去城里玩玩。”

      小和尚不想去,摇了摇头,他现在一心只想种田。

      “你不是要借锄头和钉耙吗?你要是跟我去一趟城里,我借你。”

      王富贵没想到小和尚居然拒绝了自己,突然开始叛逆,今天还非要让小和尚去城里一趟,要知道城里可好玩了,其他人让自己带,自己都拒绝了。

      小和尚还是摇了摇头:“我去建国居士那里也可以借到。”

      “我可以再借你一头牛。”王富贵再次加码。

      王富贵这么提议,也是因为他清楚小和尚现在没地可种,山上可都是荒地,要想种地就必须先开荒,而开荒的话就需要牛。

      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除了自己家养了三头牛,其他家顶多一头,算下来只有自己能借,就不信小和尚不心动。

      小和尚听闻这句话,开始犹豫了。

      牛对村里人来说可是一个重要财产,不仅可以种自己家的田,还可以借出去赚钱。在云来村的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有,而王富贵家刚好有,还不止一头。

      王富贵,人如其名,就是两个字:富贵,父亲王得发在早些年国家改革开放的时候去外地下海经商,成为了村子里唯一的万元户,后来在云来村置办了不少的财产。

      “可我没钱。”小和尚还记得村子里借牛也是要给一点费用的。

      “钱?怎么能要钱呢?这多小气啊,我不缺这点钱。”王富贵知道小和尚没钱,提出借牛本来就没打算收什么钱,再说了,跟小和尚要钱,那自己成什么人了,脸都不要了。

      小和尚点点头,答应了,对王富贵行了一个合十礼:“阿弥陀佛,祝你吉祥如意。”

      王富贵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别客气,你在这等着,我回去一趟。”

      王富贵快速跑了回去,他家离这不远,过了一会就从家里骑来了一辆自行车,左手还拿着两个热乎乎的馒头。

      小和尚在山上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自行车,眼睛充满了惊讶。

      王富贵看到小和尚的表情,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自己之所以拦住小和尚,还不是在村里已经炫耀够了,现在村子里只怕是条狗,都知道自己买车了,终于在今天逮住了一个还没听自己炫耀过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这我刚买的自行车,怎么样,不错吧?”王富贵拨响铃铛,铃铛发出清脆的铃声。

      小和尚这才知道这个东西叫自行车,他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还是没弄明白这个自行车为什么可以自己跑的原理。

      他点了点头,表示对自行车的肯定。

      王富贵开心地把手里的馒头递给小和尚:“这是我奶奶早上刚蒸的馒头,还是热的,你赶紧趁热吃吧。”

      王富贵早上一眼就看到了小和尚,这小和尚真的太瘦了,自己三年前跟他差不多大的时候,可长的比他壮多了。

      小和尚接过馒头,再次行了一个合十礼:“阿弥陀佛。”

      王富贵腼腆地笑了笑头往后转了一下,拍了拍后座:“来,上车吧。”

      小和尚闻言,小心翼翼地跨坐在自行车后座,一只手拿着馒头,另一只手扶着座椅,给自己一点平衡。

      王富贵感觉小和尚坐的差不多了,一脚蹬起自行车,朝城里奔去。

      风从小和尚的脸颊掠过,树也被吹的沙沙响,呼吸中充盈着草木清新的味道,永远深藏于小和尚的记忆之中。

  •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孔子的《论语·魏灵公》
    ②原话出自先秦刘向的《触龙说赵太后》中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深刻而持久的,他们为子女所做的事情,会考虑到更加深远的未来和发展,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和需要。作者化用了一下。
    ——————
    因为本书的主角是小和尚,老和尚后面出现的戏份也不会很多,所以我在此讲讲老和尚的故事。
    老和尚法号明镜,所以后面如果有提到明镜大师,就是老和尚。
    问题一:老和尚到底多大?
    老和尚距离我写的20世纪90年代,其实已经有80多岁了,但是长得不显老,特别是在小和尚的印象中,老和尚一直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老态。
    问题二:老和尚的背景?
    他是被上一任老和尚捡到并且养大的,机缘巧合之下又收养了小和尚。
    老和尚其实是一个武僧,因为以前为了保护寺庙,免于土匪山贼的侵害,所以日日练武。
    至于老和尚和小和尚属于是佛门哪个流派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就很复杂了,作者不准备把小和尚和老和尚拘于任何一个流派。
    问题三:老和尚参加过抗日战争没?
    作者的设定中,老和尚参加过。因为他是武僧,相对于没有学过武的,他能力更强一点。
    那个时候国家局势动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乱世之局,岂能独善其身?
    所以老和尚就当时就还俗下山参军去了,当然在此期间也保护过山下云来村的村民,现在村里年纪大的老人很多都被老和尚保护过,所以记得老和尚的恩情,对小和尚很好。
    后来国家安稳下来,不需要老和尚了,老和尚就再度出家,守着薄雾寺了。
    这个是作者一开始的设定,不过本书不会体现这件事,所以在此写了出来,毕竟老和尚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可能以后会给老和尚单独写一个番外。
    问题四:那现实中和尚有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
    这个是有的。
    比如慈荫法师,他当时任南山寺的主持方丈,曾经率领僧人自卫队和八路军在五台山抗击日寇,后来抗日结束了,他就又穿上袈裟重新出家为僧了。
    ps:老和尚的人设不是参考慈荫法师写的,只是凑巧,作者也是查资料才发现这么巧,或许老和尚这样的人是当时时代的缩影吧。
    关于和尚抗日是否破杀戒这件事,当时其实也有很多讨论,但是倓虚大师当时说了一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和尚杀生就是护生。
    这这个讨论就被终止了。
    最后的最后,感谢他们为国家和平做出的贡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