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简要分析 ...

  •   这里是简要的解析
      想到哪儿就写,可能有点乱
      不过卑劣的文字并不能表达什么,也只是浅层的意思。

      一,关于世界的问题
      想必都可以看出来费佳和森先生的世界并不是同一个世界了吧,是处于不同的平行世界的里,在文章中,开头和末尾的两次问题与回答就可以看出来,还有文章中的“估计也不需要多久了”,以及费佳为什么除了一开始之外其他时候都是只叫“森先生”,而不是“森鸥外”或者“林太郎”这类,他们的关系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亲密了,那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比较生疏的“森先生”呢?这也就是原因了。文章中的“游鱼变成了池鱼,却只是暂时的居住”也是在写这个,不过也具有双向性。
      费佳在最后说“港口黑手党的首领先生”与“好久不见”也是因为这个。
      森先生对费佳的了解,森先生与费佳的相遇,以及爱丽丝被刻意压制的冰冷,都在明示着这一点(当然,还有很多的细节也在写这点,不过因为太麻烦了我懒hhh)

      二,关于费佳和森先生之间
      一开始费佳对于森先生是比较好奇的,老鼠即使在再脏乱的地方也会乐以生存,即使还是比较稚嫩,也是有巨大的情报网的,自然能找到一位正在找他的军医了,至于森先生为什么要找他,联系上头的平行世界的问题,再加之那个,“卡萨布兰卡”的花语是“淡泊的永恒与死亡”,也就是说,森先生在他自己的世界已经死了一次,但是他在另一个世界出现了,也就是费佳的世界,类似于重生吧,至于森先生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事,就不必多言了,那是另一个故事,文中在森先生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一句“不过现在也方便了不少”,就是他的目的了。上文提到森先生“命令”费佳的离开,也是因为,要取一些东西。还有他们讨论“最优解”,也是森先生想要让费佳为自己所用,让自己稍微改变一下费佳的理念,不过费佳看出来了,所以也是为什么费佳说“他目前没有”。
      第二幕的音乐和卡萨布兰卡具有双重的意味。他们吸引着游客,不仅是在等待着森先生,也是等待着费佳。这也是为什么费佳说“至少,在自己看来,的确是的。”的确是成功地吸引力他人的注意。
      费佳其实在一开始处于被动状态,但还是在第二幕保持了一种平衡的,因为森先生并不在自己的世界。

      三,关于车车
      其实,从第四幕的“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到后来“节奏乱了”都是车车来着。(很明显了……吧)

      四,关于相杀
      费佳在文中一共想要杀了森先生的次数为两次(仅是明示部分),一次是森先生离开的时候,他手上拿着『晚香玉』,花语是【危险的欢愉】,不仅是在指他们之间那种不清不白的关系,后文提到的“摘去了朦胧的白纱,并且也抹去了指尖熟悉的触感”,实际上他藏着一把匕首,他向前走一步也是因为想要杀了森先生,不过他最后并没有这么做。还有一次就是最后了(这就不用说了吧)
      费佳在森先生离开后说到了“遗憾”,也是在遗憾森先生的拒绝,遗憾自己不能杀了他。(森先生的那一句“费奥多尔君也是爱花之人”就是拒绝啦)
      而森先生在文中动过三次想要杀了费佳的念头。一次是第二幕他们相遇,爱丽丝站得离费佳那么近,难道他们真的会去如此痴迷于一朵花而让自己不受控制吗?不会的。森先生明显是知道费佳的异能(这也是一个关于世界的细节),所以想要开局就杀了他,但是费佳察觉到了,所以起身,爱丽丝就算要杀他也要时间,而费佳使用异能只要一抬手。第二次是第三幕,森先生说要考虑一切情况的最优解,“比如说现在”,自己到底是杀了他还是不杀呢?所以说“黑暗说:‘我期待着’。”第三次就是车车过后,这已经是明面上的了,因为事情有些超脱了控制了。后来费佳说“……森先生或许会被我突然的倒下而受到惊吓”,其实他也知道森先生要杀他呀,森先生怎么可能受到惊吓呢,这是在告诉森先生自己知道了。

      五,关于“命令”
      不仅是命令之前他们的对峙,还有那个已经快要冷下去的茶水,美妙色泽,冷下去的茶水能有什么美妙色泽呢,只不过加了特别的东西,在费佳看来是这样的罢了,这也是森先生故意露出来的,一切尽在不言中,所以是“命令”。

      六,关于马美拉多夫
      开局第一幕的男人就是他,他与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是夫妇,后来森先生问的结局就是他的结局,费佳回答说不知道,因为他根本还没到结局揭露的时候。后来费佳让马美拉多夫处理晚香玉,但是马美拉多夫小心翼翼的捡起之后“不知道要带到哪儿去”,其实就是私自藏起来了,这也就是下文的“藏着记忆的宝物”。费佳知道他会这么做,但还是放任了(这也是为什么费佳眼角笑意愈盛,但终究归于冷漠),因为想要知道结局的人都走了留着他也毫无用处,“这就是结局”“……的男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都在说着马美拉多夫的最终结局,也就是死亡。
      (在这里我表示十分的歉意,因为学业以及很多原因我并没有把《罪与罚》能够翻完,所以我只可以选取这个出现在前面的人物)

      七,关于乐曲
      这和本篇的名字有关,我选取的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费佳和森先生的想处的确与其背景故事有点类似,但是也有很多不同

      问题待补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