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城外 ...

  •   第二日萧景琤在显阳宫陪伴太皇太后用完午膳,正准备往宣训宫去,却被一个没有想到的人叫住了。

      “德妃娘娘。”萧景琤行礼。

      徐德妃还礼上前道:“殿下,现在日头正盛,我那里离得不远,可愿去妾身宫中坐坐,避一避日头?”

      徐德妃是梁帝潜邸带来的老人,也是去年刚成年的公主萧景宁的母亲。虽然早已色衰恩驰,但也得梁帝、皇后的敬重。

      德妃娘娘十多年前也算是与她的母亲一同读过书、赏过花、下过棋的友人;在萧景琤小时候,德妃娘娘也是抱过她的。虽然后来已经断了联系很多年了,但德妃娘娘亲自来请,萧景琤也不好拒绝,随着去了德妃的宫殿。

      “公主殿下喜欢茉莉花茶,前些日子内廷司送来些,我觉得挺不错,殿下也尝尝吧。”徐德妃张罗了宫女泡了茶,两人依次坐下,屏退左右,才继续道,“景宁性子骄纵怕生,与殿下多年未见,不免有些生疏,平阳殿下不要计较。”

      萧景琤微微一笑:“不会,我离京时景宁还不满五岁,是刚刚开始记事的年纪。凭空出来一个姐姐,要我也不能适应。”

      “殿下不计较就好。”徐德妃欲言又止,不知从何处开口。

      萧景琤想到昨日探知楚国有意与大梁联姻修好的消息,心下了然。如今大梁未嫁的公主只有她和景宁,宗室中适合封公主去联姻的郡主也没有。她已经年近三十,要嫁公主出去第一个被想到的一定不是她,景宁却是待字闺中的年纪。如今看梁帝的态度很可能是要同意联姻互嫁公主的,也就是说景宁已经几乎确定要远嫁南楚了。

      “德妃娘娘,我知道您为何而来,但景宁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办法。”

      “我身加封号,是有食邑的公主,封地无大罪不能收回,使诸侯不安,断不可能外嫁。就算可以,父皇嫁公主去楚,是为两国修好,送一个二十八九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去,算什么事?”

      “殿下误会了,妾身从不敢有让殿下代替景宁的想法。”徐德妃赶紧解释道,“妾身也是看着殿下长大的,知道公主向来深明大义,还请殿下帮忙劝劝景宁。景宁她,她说她有心上人了。这样下去,我总是担心会闹出事来。”

      萧景琤怔了一瞬:“如果能帮上德妃娘娘,景琤自不会拒绝。只是同为公主,景宁现在恐怕最不想见到的就是我。”

      “我也知道请殿下去劝景宁,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实在强人所难。但如非迫不得已,妾身也不会求到殿下面前来。”
      徐德妃一向淡薄冷静的脸上竟然有些泪意,“但妾身实在不知,还能求助谁了。妾身这些年把景宁养得太过任性,或劝或骂,均无用处。陛下和皇后娘娘,都不是恩宽之人,如若知道此事,景宁的下场......”

      请一个屈服于命运的人去说服别人屈服,这种套路,早就不新鲜了。

      或许在整个宫里,她是最清楚景宁的反抗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的。但恐怕谁也不会相信,她也是最希望景宁能够反抗成功的。

      生在皇家,享受皇家的富贵和特权,就要背负皇家的责任。可最终把重担揽于肩的是谁?利用手中权柄肆意妄为的又是谁?

      皇子可以选择做一个富贵闲王,逍遥一生,或是成为一代英王,匡扶帝王大业,或是争权夺利,为害江山社稷;但公主能选择不成为联姻的工具吗?

      就算她萧景琤手握凤令,掌握宫城乃至京城大大小小无数暗桩明线,她能控制舆论改变局势,但只要父皇心血来潮的一句话,她就要择日出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嫁给一个陌生的丈夫。

      所谓的“受其所惠,承其所害”,所谓的深明大义,也不过是因为看透了其中的本质,而没有选择的权力而已。

      萧景琤苦笑,可最终还是应下了。

      。

      景宁所追求的爱情,已经进入了求助无门,绝食反抗的阶段,萧景琤深吸了口气,平静了一下脸色,推门进了寝殿。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不想看见我。但是你的母妃叫我来劝劝你。”萧景琤把手中的粥餐放下,坐在了景宁的对面,“我知道,跟你讲什么道理都没有用。我改变不了你,也不想改变你,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知道,还心存侥幸。”

      “你只不过是比我幸运而已,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南楚的消息传来不过两日,景宁看着就有些憔悴,但声色俱厉的背后,藏着的也是对命运的无力。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萧景琤落寞一笑,“你说我比你幸运,我的确是比你幸运一点。我曾经是被指婚给心悦之人的。”

      “算起来,他还是我的表哥,比我大一岁,但我从不愿意叫他兄长。我们一起长大,在学堂里读书习武,在太奶奶膝下玩耍,在猎场追逐捕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或许是回忆总让事情显得太过美好,说出这两个词的时候萧景琤甚至有些想笑:“一个是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一个是宫城中最受宠爱的公主。后来,父皇为我们赐了婚。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跟我说,等他回京,就来娶我。”

      “后来呢?”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境遇,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景宁还是无比想要听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萧景琤笑容一寒:“他死了,背负着大逆之罪死在了边疆,天寒地冻里的一场大火,无人收尸,无人再敢提及。可笑的是,他并不在逆案的主犯名单上,却正因如此,陷入了必死的境地。”

      景宁莫名的感到脊背有些发寒:“为什么?”

      “因为父皇不能容忍,一个十三岁上战场就屡出奇谋,纵横往来未尝一败的少年将军,从这场谋逆之案中活下来。既然如此,那就在战场混战中斩草除根。”
      这些事实她多年前就已查探清楚,但从口中说出来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表情,扭头看向窗外:“依你的说法,父皇对我不可谓不爱重宠信。但无论是从赐婚,还是到最后灭门,他就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想法和处境。我再幸运,也不过是因为我心悦的那个人,就是父皇想要赐婚的那个人罢了。”
      “时隔多年,即便他还活着,我们之间恐怕也只剩下,所谓的犯上谋逆和满门被灭的血海深仇。”这句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假设从萧景琤的口中轻飘飘地吐出,却如同一块重石压在她自己的心上,空蒙的眼中划过一抹痛色。

      最后,萧景琤看着后怕的景宁轻叹一声:“身享富贵而不能掌握权势的人,很容易觉得自己有选择的权力,但终究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分别,只能受到权势的摆布。你也是有心悦之人的,在我们的眼里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他,一个是其他人。如果没有办法嫁给他,嫁给谁、什么时候嫁还有嫁到哪里去,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最后一句,她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在知道林殊还活着而且还在京城的时候,她的心也变了。他们之间虽然已经产生了无法跨越的隔阂,相守不如相忘,至少她不希望,他看着她嫁给别人。

      。

      在萧景琤不知道的时候,另一场关于南楚联姻的对话在苏宅的密室中开展。

      “楚人最信占卜之术,定亲之前,必定会找太常太卜先合八字。只要殿下的八字与南楚公主的不和,即使皇上选中了你,南楚那边也不会同意的。”

      “太常里居然也有听命于先生的人?”

      “苏某的势力在江湖,但宫中是平阳殿下的地盘。就算殿下不说,公主殿下想必也会安排妥当。”

      萧景琰还是抱了一丝希望:“那景宁......”

      “殿下以为平阳公主至今没有下嫁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陛下宠爱她,由着她的性子来?这么说恐怕殿下也不会信吧。”梅长苏淡淡的道。

      “公主殿下十多年来利用舆论,潜移默化,把她的所有劣势变成了自己所想要的特质。把母族叛逆被灭,变成不偏不倚、无党可附;把避祸多年、大龄未嫁,变成各世家不愿受她所累,因而无人问津。即便如此,如果陛下仍然下令,要求平阳公主下嫁,恐怕公主也没有什么办法。”

      萧景琰后知后觉:“先生怎么知道平阳......”

      “殿下如果想问我是怎么知道公主与您的联系,那是平阳殿下昨日告知于我的。而若是公主殿下的势力,则是苏某在京中发现的线索和相关的猜测。”梅长苏顿了顿继续道,“我知道殿下和公主,兄妹情深,信任非常,也有消息来往。但苏某接下来谋划的这件事,还希望殿下能够瞒着公主。”

      萧景琰一直瞒着梅长苏与萧景琤的联系,虽然有景琤之前的要求,但也是因为自己不愿将她牵扯到梅长苏的谋划中。听到梅长苏主动提起景琤,以为是他需要景琤参与接下来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他是要求瞒住她,困惑问道:“为什么?”

      梅长苏把誉王接下来的计划一一道出:“虽然外界猜测殿下兄妹不和。但殿下其实也是不希望平阳公主过多的牵扯进党争中来的吧。”

      “的确,虽然平阳有她的势力和手段,也有她的信念和目的。但作为兄长,怎会希望她为我的所谓大计,而去算计伤害她的友人。”

      梅长苏冷然的笑容里添了一丝温度:“殿下可以放心。此事苏某已经谋划周全,也不需公主殿下涉险参与,所以还请殿下在这件事上,千万要瞒住公主殿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城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