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畅春园清溪书屋

      金丝龙纹屏风外面,许多宗亲大臣第一次知道皇帝已经病重卧床已有三月有余。

      而在屏风内的,只有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八人招致御前。

      其中就有康亲王崇安,系和硕康良亲王杰书嫡孙。

      他虽然年纪不大,辈分却与康熙帝一样,又是世袭铁帽子亲王,管着如今的宗人府,是宗亲里身份地位最高的。

      其余宗亲和大臣们只能跪在屏风外头听候。

      龙床上躺着年老的康熙,满脸皱褶,皮肤泛黄,人瘦得厉害,眼睛也已经快要睁不开了。

      他想对着自己的儿子们最后吩咐几句,却只能发出些许气声,面露哀容的诸位阿哥只能侧身俯耳才能听到些许词汇。

      一旁还有众多太医御医候着。

      梁九功这位御前大总管则负责往外宣圣上的口谕。

      原来,早在三个多月前,康熙就已经病得起不了床。

      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因为颤抖的手和越发模糊的视力而不能亲手批改奏折。

      但是在听梁九功念奏折和代笔画圈的情况下还能处理一些朝政。

      而复杂的,不能简单用符号批改的奏折则口述让雍亲王或朝臣代理。

      所以康熙年老病重的消息也没有外传,只有近臣才能猜到一二。

      当然,作为这几年最受重要的阿哥,雍亲王胤禛早已知晓,不过一向谨慎的他即便是对着自己的门人也没有透露出一星半点的迹象。

      本来这样的情况会一直延续到驾崩,随着年龄增长的掌控欲使得康熙不愿看到任何人有想要侵占皇权的迹象。

      直到去后,才会由宗室和大臣宣读早就立下的遗旨。

      但是,就在几天前,病情恶化,四肢都已然不再听话,口齿也开始不清,清醒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了。

      康熙虽然不甘心,但也知道他的大限就要来了。

      为了避免在他口齿不清之后,有野心人胡乱册立继承人,他决定趁着还能说几句话的时候,赶紧把一切都按照他的安排确定下来。

      一个时辰后,只见康亲王崇安,理藩院尚书隆科多,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三人各捧着一卷圣旨走到了屏风外头。

      最先宣读的是由康亲王崇安负责的满语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惟……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授胤禛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十日卯】

      听到康亲王朗声宣读的满语圣旨后,在场的众人并没有特别惊讶,只有一种“终于来了”的了然。

      毕竟这几年来,康熙一直住在畅春园哪儿也没动弹,以往冬天都会回宫过年,因为病重的关系这两年连宫都不回。

      这样的情况下,是雍亲王代为祭天,这祭天一事,唯有皇帝与太子可以做。

      在康熙吩咐雍亲王负责祭天的时候,大家就心里有数了。

      加上雍亲王府里最有可能成为世子的弘暻阿哥被圣人带到畅春园内教导。

      唯有下头跪着听旨的十四贝勒心有不甘,因为康熙早前是有考虑过他的,封他为大将军领兵打仗也是要给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但是,胤祯在西宁建立衙府、收受贿赂,引起康熙的不满。

      所以,康熙又在自己体弱多病之时让胤祯回到京城,并宣布立雍亲王为太子。

      然而他再不甘也没办法,只能随大众一起接连听完隆科多宣读的蒙语圣旨和张廷玉宣读的汉文圣旨后领旨谢恩。

      只是脸上免不了漏出了愤愤不平的颜色,雍亲王却只当看不见。

      当事人都没说什么,在这个时候,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多嘴。

      **

      因为皇帝病重,也不住在皇宫。

      身为太子的胤禛只能跟着住进了圆明园隔壁的畅春园。

      他只身一人住在康熙隔壁的宫殿里,没有带任何的妻妾,除了贴身太监苏培盛外,也没有带其他的任何奴才。

      毕竟身为雍亲王妃的乌拉那拉氏也没有被册封为太子妃,当然大家知道是因为皇帝已经病重,不可能专门去册封一位太子妃。

      这时候无论是册封太子还是太子妃的典礼都非常繁琐。

      就连胤禛册封太子的典礼都是一切从简,在圣旨下来后的第二天就被早有准备的礼部带着匆匆走完。

      虽然大家都知道康熙已经命不久矣,然而还是没想到,或许康熙自己也没料到,在立完太子的第三天清晨就驾崩了。

      无论是在京城还是京郊,都想起了丧钟。

      刚当了三天太子的四阿哥胤禛,尊随大行皇帝遗言,把他的梓宫马上运回宫里的乾清宫内停灵和吊唁。

      苗苗和年氏也跟着乌拉那拉氏一同进宫哭丧,亲王侧妃是有资格也是必须来的,而庶福晋们自然没有这个资格。

      因为康熙后宫里的诸位嫔妃还没有安排好,就算移宫也不是一天两天立马就能办好的事情,所以她们三人本来打算住回雍亲王府,只早早的进宫去哭丧便是。

      没想到的是胤禛还挺体贴,特意派人来安排她们住到毓庆宫,也就是废太子原本的宫殿。

      这座宫殿已经空了许久,却没有丝毫荒废,不知道是康熙生前一直命人打扫,还是雍正这几天让人匆匆收拾出来的,亦或是内务府知道又一位太子被册封后翻新一下。

      反正,苗苗她们几人算是节省了进宫路上所要花费的时间,不用摸黑起床去跪一整天,天黑才能回家。

      只不过现在还没正式成为皇后的乌拉那拉氏自然是不能走午门中门的。

      虽然有机灵的宫女太监开了门,但是一贯刻板守规矩的乌拉那拉氏却没有走,反而和苗苗她们一起走平时进宫走惯的偏门。

      中门历朝历代都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可以走。

      当年的太子妃嫁进宫时,康熙特意下旨让她走中门进宫,还让废太子一党高兴了好久。

      如今,乌拉那拉氏不趁着这个机会走的话,之后就算被册封为皇后,也不可能特意出宫再进来一趟,可以说如果这辈子不再出宫再回来的话就没有机会走了。

      苗苗虽然知道这位皇后雍正九年就病逝,从进了宫就没出去过。

      就算皇帝出巡,而且一般也不会带上皇后,所以很多人都会替她感到可惜。

      军机大臣和命妇,宗亲,诸位皇阿哥还有皇宫里的一众嫔妃也纷纷前来灵堂祭奠这位千古一帝。

      其中,皇阿哥们是最惨的,属于需要守夜的一类人,准新帝现太子胤禛也亲自守夜哭灵,白天还得处理朝政,很快身体就要熬不住了。

      在诸位宗亲和大臣的劝导下,才停止了守夜哭灵的孝心。

      在大行皇帝大丧期间,近支宗室二十七个月内,远支宗室及在京王公大臣一年之内,不许嫁娶;二十七个月内不许作乐宴会。

      在京军民百姓,男去冠缨、女去首饰,素服二十七天,不准祭祀,百日内不许嫁娶,城内的各寺庙,一律撞钟三万下。

      各衙门的章奏暂停十五天,二十七天之内的奏疏、文书用蓝印,百天之内的上谕批本也要使用蓝批。

      梓宫在乾清宫停灵七天后就奉移到景山内的殡宫内,致祭礼过后再按照钦天监决定的安葬日期下葬。

      奉移前三天,要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奉先殿和社稷坛,前一天由礼部官员查看梓宫赴陵寝的路线和仪仗。

      就在停灵结束的那天,经由百位大臣与宗亲的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胤禛在保和殿顺利登基,定国号为雍正。

      待翻过了康熙六十年,便是雍正元年了。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张圣旨,照例是为大行皇帝加庙号,已经一系列的后事安排。

      接着,便是奉德妃为仁寿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历史上的德妃因为不满皇帝遗诏让四阿哥而不是她偏爱的十四阿哥继位,还要十四阿哥上前线打仗而不肯移宫。

      这回,因为宣旨时十四阿哥也在现场,加上封太子后还有三天的时间作为缓冲,德妃还得安慰失魂落魄的小儿子,唯恐被御史参他不敬圣上。

      倒不是因为德妃害怕,一贯偏心小儿子的她觉得十四阿哥只要不造反,无论做什么大儿子都得依他,不能治他的罪。

      而是清朝律法白纸黑字写明了德行有亏,不敬圣上之人绝不能被封为亲王,更何况是铁帽子亲王,德妃是怕御史的参奏留下案底,到时候就有理由不封十四阿哥为铁帽子亲王。

      现在德妃唯一的愿望就是大儿子赶紧登基然后封小儿子为铁帽子亲王,这样她可就放心了。

      太妃太嫔们也得到了自己的封号,奉旨移居别的宫殿给新帝的后宫腾位置。

      一众长辈加封过后,就轮到雍正的各位兄弟姐妹了。

      其中,在世的公主荣升长公主,皇阿哥们则要先改名讳,由胤改为允来避讳皇帝的名字。

      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都纷纷被加封为亲王。

      早夭的六阿哥也被追封为亲王,让德妃甚是满意。

      但是十四阿哥不仅没有被封为铁帽子亲王,还只是普通的郡王,连个封号都没有,让德妃非常不满意,圣旨下来的当天拖着病身也要让忙得脚不停蹄的雍正在慈宁宫听训。

      最后,还是雍正以为了督促十四阿哥更上进,封号则是要精挑细选个上好的为由,并保证三年内无论他有没有立功都会封他为铁帽子亲王才暂时堵住了太后的嘴。

      而九阿哥本来就是郡王,这次没有加封,八阿哥更只是个贝勒。

      余下已经成年的十五,十六,十七阿哥皆为郡王。

      再小一点的封为贝勒贝子不等。

      在康熙病逝后的第十天,原雍亲王府的众位女主子们才终于盼到了期待许久,属于自己的那份圣旨。

      雍亲王妃乌拉那拉氏为恭和皇后,因为坤宁宫康熙朝一向用来祭祀,所以居东六宫中的永和宫,以敬仰太后。

      雍亲王侧妃瓜尔佳氏为昭华贵妃,居东六宫里离乾清宫最近,也是康熙朝只住过元后的景仁宫。

      雍亲王侧妃年氏为敦肃贵妃,居西六宫里距离乾清宫最近的永寿宫。

      三人都是在毓庆宫内一同接旨的。

      雍正帝两位贵妃满员,刚好一满一汉。

      其余人则是在圆明园内接的旨。

      李格格为齐妃,居西六宫的翊坤宫。

      钮枯碌格格为熹妃,居东六宫的承乾宫。

      耿格格为裕妃,居东六宫的钟粹宫,和钮枯碌格格还是邻居,一前一后。

      三位有子嗣立住的格格都被封了妃,四妃的位置一下子就剩下了一个。

      而生养过子嗣却没养住的宋格格为懋嫔,居西六宫的长春宫。

      武格格也被封为了宁嫔,居西六宫的咸福宫。

      至此,雍亲王府里所有庶福晋以上,有名有姓的姬妾们无论有没有生养都被封为了一宫主位。

      倒不是因为雍正大方,而是他后院里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么几个人,而且他年纪也大了,没想过再选家世出众的秀女进宫。

      现在祖制的四妃六嫔都凑不齐。

      至于其余的侍妾们,只有家世在侍妾里最出众的小李氏,相貌出众颇得圣宠的安氏,和乌雅氏被封为贵人。

      剩下的皆是常在答应不提。

  • 作者有话要说:  立太子的诏书大部分是历史上的康熙遗诏,因为原文太长就精简了一下然后稍微改了改。
    四阿哥后院众人的初封位份和历史上的不一样。
    太后和皇后孝字开头的都是谥号,封号才是生前用的。
    没找到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的封号,所以我在她谥号里挑了个词。
    小年糕的敦肃其实也是谥号,因为她生前封贵妃和皇贵妃都是没有封号的,这里剧情原因改了一下。
    【昭】
    昭,日明也。——《说文》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华】
    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
    女主的封号代表着雍正对她的印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