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不要辜负自己的好运气 ...


  •   明绣和李小姐走在曲曲折折的城隍庙里,她在一个报刊亭前停留下来,和许多年后一样,亭子里依然有雪花膏,苏绣团扇,明信片画报等等小商品。

      区别是没有后来更为流行的怀表,淡水珍珠和马迭尔冰棍。明绣看中了一套明信片,上面印着沪市各个著名的景点。

      她从前也曾在城隍庙买过一套,可是在她的书架上搁置了好几年,她也没有拆开它。

      她原本买它是想要寄给从前的高中同学,那时候很流行她们大一寝室楼下经常收到各式各样的明信片。

      她很喜欢这种古老却充满新鲜感的文艺活动。
      可是她打开微信列表想要询问地址的时候却犹豫了。

      她不知道该第一个问谁,她本意是想要寄给每一个好朋友,可是她最最想寄给的人,她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

      你有没有暗暗喜欢过一个人?

      李小姐名字叫若彤,脱离长辈的视野,她是一个非常热情且话痨的女孩儿,同时因为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很能洞察人心。

      李若彤注意到了明绣目光的停留,也领悟到了她的踌躇。

      “明绣姐姐,这套明信片很有纪念意义,苏沪虽近,我却不常来沪市。”

      于是她问老板买了几套留作纪念。

      “可以回去送给朋友。”她说。

      明信片对于少女来说,永远是具有吸引力的,它是重要的,珍贵的,远远超出纸片本身承载的意义和价值。

      明绣也买了一套。

      她陪着李小姐出门,阿娘给了她钱,尽管明信片意义重大,价格却不比后世景点对这些纪念品必然要抬高价格的。

      是她可以接受的范畴。

      城隍庙并不大,沪市不是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它是时代发展推进的剪影。美丽却不厚重。

      园子里有曲曲折折的路,有水渠和小桥,有忽明忽暗的灯火。很简单就逛完了整个园子。

      她们从另一边的门出来,买了烤扇贝和生蚝吃,蒜蓉粉丝的味道鲜美极了,若彤和明绣都很满足。

      对于明绣来说,有些人注定是可以做朋友的,比如她和若彤。

      不管是清冷孤单的若彤,还是热情活泼的小话痨若彤,她们都可以相处的很融洽。

      她们欣赏喜爱明信片的角度相同,她们对历史和国文有类似的见解,她们的口味相同,都爱蒜蓉粉丝扇贝。

      吃过扇贝,她们向下一个摊位进发~

      “城隍庙在古代是祭祀城隍神的庙宇,他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的神仙,在各地由有功于地方的名臣和英雄担任。了解沪市城隍庙的发展,若彤你一定可以更好的了解沪市的历史。”明绣赞叹道。

      “不过今天的城隍庙之行大概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沪市的饮食文化。”明绣补充。

      “真正的了解需要阅读更多的文献。走访只能了解到事情真相的一面。当然,没有走访也是万万不行的,真相的任何一面都应当被考量,因此真相才是真相。”若彤附和道。

      若彤停留在一个卖甘蔗汁的小摊前,她点了一杯甘蔗汁,并盛情邀请明绣也来一杯。

      什么时候好朋友呢?

      请她和奶茶!不挂掉,是请她和甘蔗汁!

      明绣是抗拒的,她十分抗拒,她从头发丝到回答若彤的声音都在抗拒!

      什么?会快速氧化的甜到爆表的糖水,她不要喝啊啊啊啊啊啊!

      蒜蓉粉丝扇贝建立的友谊要崩塌了~

      于是,在这种少有的别扭情绪下,明绣在甘蔗摊前遇到了一个绝美少年。

      他说,“你好,我是季承平。”

      晚上明绣回来,发现大家都在厅里等她。城隍庙并不远,也不大,她们出去逛了两个多小时,现在大概是晚上八九点的样子。

      大家平时这个点也都还没有睡,不同的是,贞娘今天并没有在房间里看书,也同大家一起在厅里做活儿。

      贞娘其实是有点不放心妹妹的,李小姐不是坏人,但也不是很好相处的人,在贞娘看来,李小姐太有个性了。

      明绣回来带了几个糖人,自然是李小姐请客买的。将糖人分给双胞胎和姐姐,孩子们都很开心。还带回来两盒云片糕,祖母和阿娘尝了一点,就不再吃了。收起来留着给孩子们明天吃。

      明绣想,她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钱,让弟弟妹妹们每天都不缺糖吃,让家里人都不会舍不得吃糕点。

      今天受到了李小姐的启发,明绣觉得,她也可以写一些文章,投稿到报社赚取稿费。这个方法仔细想想其实是非常好的。毕竟要想得到一份翻译的工作,这件事情是需要被动等待的。

      而成为一个作家写一些文章,这件事情是可以主动去掌握的,她可以不断的去写。那么难道没有一篇可以投中吗?

      她相信坚持不断的去创作,慢慢的雕琢写文章的技巧,而她也一定有很多很多想要去表达的观点。这样她即便不能成为一个文学大家,她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小有所成的作家,赚取足够多的稿费养活自己和家人。

      接下来的两天,他开始将注意力从早上的法文课转移到下午的国文课。她开始以无比的热情与国文老师沟通,与李小姐交换建议。她需要与这个时代的文人沟通,才能真正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字。

      即便她并没有什么想要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民族大义。但是哪怕只是想要成为一个可以从中赚取足够多利润的人,也需要对这个世界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做出足够的调研和了解。

      只有做了充足的功课,那么哪怕是杜撰一本小说,她的这些功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努力也不会是白白浪费的。

      因为还在调研和学习阶段,所以她暂时还没有开始写作。但是礼拜二的时候她却收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回信。

      商务印书馆不愧是当下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版社,他们的做事效率另明绣感到非常惊喜。回信里说看了明绣的作品,编辑觉得她的语言能力和文字功底都非常好。所以很愿意给她一个机会去尝试翻译这个行业。

      随信寄来的有一张三块银元的汇票以及一本英文的自然科学丛书。信中解释这三块钱是这本丛书翻译费用的定金,如果说这本书翻译稿定稿后,书局还会付十五块钱的尾款过来。

      最终信的结尾,编辑老师还问明绣她的笔名是什么?并表示他们认为明绣之前投稿的两篇寓言也很有趣,希望将它们发表在《小说月刊》这本杂志里,而每篇可以给出一块钱的稿费。

      明绣先写好回信,表示同意将这两篇寓言发表。虽说寓言的形式是他仿着《伊索寓言》的文风所写,但是确确实实是她自己的作品。

      所以《小说月刊》这本杂志愿意发表她的故事,对于她这个新手作家来说也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所以她很痛快的答应了,并为自己选了“一程”作为笔名。

      或许是明绣真的很不会取名字,又大概是,明绣还是悠悠的时候,也曾经很喜欢毛不易的歌《一程山路》,但是却再也听不到了吧。

      将给商务印书馆的回信封好,又带了那张三块银元的汇票,明绣就去找阿娘。阿娘正和祖母一起做绣活,贞娘刚刚洗完碗也在屋子里。大家都在,事实上信件还是上午阿娘签收的呢,因此大家也都知道明绣收到了书社的回信。

      明绣很开心的告诉阿娘自己收到了书社给的三块银元稿费。是的,明绣只告诉大家自己寄了两则寓言故事给书社,没有讲她找翻译工作的事情,毕竟在大家看来,她只才学习了两个礼拜的外语,不可能去做什么翻译工作。

      明绣十分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不管怎么样,对于大家来说,明绣的文章可以赚到这么多钱,真的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三块银元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可以换四百个左右铜板,一斤猪肉只要十七个铜板,而一斤大米只要六个铜板。

      三块钱对于一个家庭过日子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孩子通过写的两篇文章赚来的,就显得格外宝贵,意义格外不同了。

      明绣熬了几个晚上反复读了商务印书馆的外文科学从书。

      她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她比任何人都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尽管她前世也只是个学生,还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

      可是她不会天真的认为,能力,努力,资历这些事情可以和回报成正比的。

      不只是艺人和政治家需要等到机会。

      技术宅,科学家,文员也都需要等到机会。

      如果晚几天,没有这期进口的外文书,那么明绣的简历可能会被搁置最终被遗忘。当新的工作机会出现,那么也多的是新人的简历出现在编辑社的办公桌上面。

      明绣能这么快收到回信,能刚刚好接到这份翻译工作,正是她的好运气得到了这份机会。

      她对自己说,“明绣,不要辜负自己的好运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