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23.夜想 ...

  •   宝塔失里是蒙古女子,小时长在塞北草原,又兼中原皇室出身,与高丽当地人“螺蛳壳中做道场”的小格局相较,很有些“天地之大,见惯不惊”的气魄,性情虽然平和,心中自有一种傲气。也因为这种气魄,她打心眼里看不惯朝中那些想着法子敛财谋官的臣子,就是王祺宠爱的建龙卫,在她眼里也不过是召之即来的下人而已。她高看王祺一眼,也不是因为王祺是她丈夫或者是高丽王这些外在的缘故——王祺从小在大都多与汉人雅士往来,既无蒙古贵族的粗鲁,又无小邦之人的小器,天资聪颖,性情亦好,风度才情确实匹配国君之位,这是她当初所欣赏的。
      如果说天下的男子最重功名,则世上的女子最重名分。在这个国家究竟什么才是她能够倚恃的,她看得很清楚。现在她所能倚恃的,是上国公主和中宫王后的名分;元国前景堪忧,她所能依靠的就是高丽国主的作为;再往久远说,如果王祺死在她之前,她还必须依靠元子生母的地位。王祺不爱她,但是这不能否认,某种程度上他们既是博弈制衡的双方,也是利益共同体——而且,随着元国内乱的程度不断加深,她在博弈中的优势在下降。
      自小耳濡目染,朝中宫闱秘事的利害,她如何不知。如果说原来洪林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令她独守空闺暗自伤怀;那么从洪林代替王祺与她圆房开始,他就成为一个危险的存在,弄不好她和王祺两个人都会为此或者身败、或者名裂、或者身败而兼名裂。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揽镜自照,宝塔失里微微叹道:“你若拿一半待他之心待我,事情何至于到如此地步?”

      听说洪林主动请缨离宫办事,宝塔失里也觉得松了一口气,她正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绪,着手安排今后的计划。高丽王室都信佛,以僧侣为王师,宫中大小事都要行法式,君王行刑亦要向王师请杀生符。所以此时宝塔失里也少不得要烧香拜佛,乞求早日得子——只有元子降世,她的未来便有了依靠,她才能找到排斥洪林的理由。所以白日她就传下话去,让宫女命妇们整理佛龛,准备佛家法器、线香拜垫。正安排着,有人上报,太安公已自大都归来。
      太安公是宝塔失里的胞兄,兄妹二人相貌还是有几分相似,不过太安公体格魁伟,满面红光,倒是更显出蒙古贵族的做派。元宗室与高丽王廷七代姻亲,外为君臣,内为甥舅,因此太安公虽然是元廷宗室,也在高丽任职,宅邸家眷都在开京,不时往返于大都与开京之间。宝塔失里独居深宫,外间事宜、尤其是元廷的动向,所知甚少,私下自然要靠这位兄长与她互通有无。
      进到见客的外室,兄妹二人见了礼,等侍女上茶之后,太安公关紧了门,压低了声音,口吻却很重地说:“你知不知道,朝臣们现在开始打你的主意了!”
      “嗯?”宝塔失里一怔。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朝臣给伯颜帖木儿(王祺童鞋的蒙古名字囧)上呈文说要废你,你还不知道?”
      宝塔失里心中大惊,眼里闪过一丝惊诧,旋即平静下来:“你不要老是这么称呼,小心哪天失口了在他面前说出来……”
      “唉现在哪里还顾得上说这些,这么说,他是瞒着你了?”
      宝塔失里沉默。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十余年面上夫妻抵不过两国之间的戒心,他有事瞒她,她亦有事瞒他,桩桩件件,若要细数,早已不知积了多少。她定了定神,说:“现在无非是因为我没有子嗣,将来若得子,必为嗣君,朝臣们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太安公苦笑:“我看高丽这滩浑水你也别淌得太深……我这次回燕京,上头对伯颜帖木儿似乎颇有那个意思……”他抬手比了一个“消去”的动作,“你及早抽身退步最好,别把希望寄托在‘母以子贵’上头,若真能得到孩子,早就该有了不是?上头又不是不知道,不然留着庆元君何用?你也知道他这些年做的事,就说五年前的双城府,以小逆大,要搁在忠肃王忠惠王那会儿,十个也早废掉了……”
      宝塔失里一时语塞,和历代高丽王一样,王祺自少年起就心心念念“收复辽东”——在位第七年之时,趁元国内乱之机,忽然发兵攻打双城府,倒是夺了元国不少地方。自从成为元之内属国以来,“开疆”二字于高丽而言,简直如同遥远的神话一般不可实现,王祺自然威望骤升,也就在那一年,他连元国设在高丽的征东行省一并废除,中书门下省改成了尚书省,权力收回自己手上。这在宗主国看来,明摆着的“不臣之心”,皇帝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燕京也不太平,上头就不能放过他么?”宝塔失里面有愁容,试探地问。
      “太祖皇帝(成吉思汗)在日,当年的铁骑远非今日可比,尚且七次东征、前后用了二十七年才使高丽臣服,为我东藩。他若真有不臣之心,怎可能那么容易放过?”
      宝塔失里低头不语,皇帝在燕京的作为她也不是不知道。皇帝自然也是聪明才子,可是看得又未免太破。身为天子,居然发出“百岁光阴等于驰电,日夜为乐犹不满十万,况其间疾病相侵,年寿难必,如白云有期,富贵皆非我有矣。何为自苦,以虚度一生乎”的感慨,无心于政局,只知道及时行乐,痴迷于“十六天魔舞”,为了防止宰相进谏,竟然发掘地道,在地道中昼夜观舞不倦。为人君者如此,元国前途可知。元国自身难保,这是临死也要让高丽垫背吧。
      宝塔失里叹了一口气,为父家亡了夫家,并不是她的打算;但是若要对王祺澄明这些事情,太安公自然是要倒霉,而她自己也要成为朝臣攻讦的对象。现在局势不稳,她不想再生事端,倒不妨静观其变。“我知道了……”她微微点头,很有风度地一笑,“我无法帮你,当然我也不会对他说。究竟谁能胜出,但凭个人本事吧。”

      高丽长期为元国索贡,连遭两次红巾军征伐,加以倭寇横行全罗道,天灾人祸,连王廷的财政都十分困难,故此街市上并无什么热闹景象。碧澜渡因为是商贸往来集散之地,比起其他地方,有贩售舶来品的,还有几分繁华气息。洪林一行三人夜宿店家,虽然简陋,倒也干净整洁。白天奔波一日,夜里倦意袭来,寒柏他们不一会儿就睡熟了,只剩下洪林,头枕在枕上,内心却翻滚不已,闭上眼,只觉一幕幕都是前夜与王后圆房情形,盘踞脑海挥之不去,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异常的感觉侵扰着他,让他陷入疲倦而又亢奋的漩涡。
      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健康的,肮脏的想法……他愁苦地敲敲自己的头,又用力地揉着身旁的垫被,想要缓解手心的灼热感。可是明知如此,明明怀抱着如此深刻的自责,他还是无法得到解脱,绯色的绮想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他的脑中奔腾。
      也许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了吧。血气方刚的年纪初尝男女情事的滋味,即使理智在不断地自我警示着,身体却贪恋于那种滋味?就像十七岁那一年,他第一次同主上在一起的时候一样,殿下的身体在他的脑中也盘旋了数日之久,甚至仅仅是在朝堂上站在主上身后,也克制不住自己虚妄的绮想。他不断地陷入自责,直到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慢慢地能够平静地对待这件事。可是现在,他的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这是错的么?如果是错的,为何我如此留恋?
      这是对的么?如果是对的,为何我如此忐忑?
      洪林用被子蒙住了头,躲进黑暗里,我能逃脱么?

      迷迷糊糊等到天亮,洪林才在寒柏的声音中被唤醒。一起身忽然发现亵裤内精湿,不自觉地脸上一热,面红耳赤。寒柏不知道他这一晚上的心思,好奇地左右看看:“大哥,怎么了?”
      “啊……”洪林轻声清清喉咙,掩饰道,“没什么,今天一定要把商会行首找出来……”
      一开口就谈工作,寒柏扫兴地耸耸肩膀,缠道:“大哥……难得出宫一次,咱们去集上逛逛吧。”
      上了市集,寒柏他们又是打听消息又是左顾右盼,忙忙地张罗。洪林一边听着那兵器铺舶来品店主的话,脑中却不断地翻起王后的影像,心中悸动不安,店主满腹犹疑地说着“马行首全家失踪”之类的事情,要搁在平时,洪林何等乖觉的人,如何能不留心,现在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忘了自己来这碧澜渡要做何事。
      市集的太阳和内心的焦虑一同炙烤着他。他想起不久以前,也去过另一个市集,那个时候,是想给殿下买东西呢,不过殿下始终也没说过喜欢不喜欢,那个人,就总是那样……嘴角划过一丝微笑。
      一个似曾相识的香囊忽然跃入了洪林眼帘。洪林想起,几个月前遭遇刺客的出游,王后正是戴着相同款式的香囊,只是眼前这个看起来更新,香气更加浓郁罢了。当时洪林与宝塔失里几乎不怎么说话,那还是王祺偶然顺口跟他提起,说是中殿的香囊在离开的时候遗失了。不管怎么说都是保留了十多年的旧物,王祺是善感之人,言辞之间似乎颇有遗憾惋惜的意思。
      如此说来,遗失了故乡的旧物,王后娘娘一定也很惋惜吧。洪林伸手攥住那个小小香囊,产生了把它买下来送给宝塔失里的念头。
      怀中飘来淡淡清香,带着女性身体的气息。怀着香囊,他忽然产生了拥女人入怀的错觉。喧嚣的海港,遥远的王宫,二者之间的距离在瞬间不服存在,他觉得自己像是被点燃的火种,急于燃烧,却忽然失去了燃料……一种急切盲目的情绪灼烧着他,他只想着回去看看娘娘,就算不为什么,哪怕看一眼也罢,他放不下。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不管不顾地去拉马,顺风飞驰。风呼呼地吹起扎束着的长发,啪啪地打在脸上,他觉得心脏就在口边跳,和着马蹄声,嗵嗵、嗵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23.夜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