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抛妻弃女的暴发户 ...

  •   林西华想的没错,甚至她还低估了丈夫的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蒋修就跑出去拿来了健身教练专门为她们每个人定制的计划,包括饮食和运动两部分,详细到连每天喝多少毫升水、吃多少克盐都有规定。

      瞧着就很专业,让人很有减肥成功的信心。

      不光把减肥立马安排上了,连学习也安排上了,蒋修还去书店买了一整套小学的教材书,还买了字帖和钢笔,写了每天的学习计划和练字计划。

      林西华虽然毕业好多年了,但她好歹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上学时成绩很不错,那时候已经被中专录取了,可家里头没钱,便没能去上。

      所以刚开始做煤炭生意的时候,她能帮丈夫的忙,现在丈夫要学习文化知识,她也能帮得上忙。

      夫妻俩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什么时候学习文化知识,什么时候做减肥餐,什么时候去买菜,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去接女儿放学……

      结婚那么多年,林西华好像突然又找到当初谈恋爱的感觉了,大概是减肥有了成效,她现在看丈夫又觉得对方帅气迷人了,连不太清晰的脸部轮廓都是帅的。

      也有可能是教书教出了成就感,比起给女儿辅导功课,教丈夫学习简直像夏天吃冰棍一样的爽。

      可越是这样,她就越心疼。

      公公婆婆当年实在是太过分了,蒋修在学习上这么好的天分,一个月就跟她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虽然之前有一部分底子在,可已经超乎她的想象了。

      之前没说那些陈年旧事的时候,她还以为蒋修连小学都没上完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所以才早早辍学的,毕竟公婆年轻时都有工作,双职工家庭难道还供不起两个孩子念书吗,公婆居然让蒋修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大哥却是连着复读了三年。

      一样的孩子,两种待遇,实在是让人不舒服。

      ***

      学习,蒋修是认真的,减肥,也同样认真,改变风格,还是认真的。

      家里里里外外都洋溢着一股……土豪风,随处可见金黄色的摆件,手指头粗细的金链子存了有十多条,他都没发现这十几条有什么区别,清一色的累赘,长时间带着,得颈椎病的风险应该会大大提高。

      衣柜里的那些衣服,不能说是纯粹的土豪风,只能说是混搭界最‘靓’的那个仔。

      原主就喜欢土豪金和经典黑,衣柜里的衣服大多是这两种颜色,上面最常见的花纹不是龙头就是龙纹,还有各种金钱的符号。

      林西华的衣服总是颜色过于饱满,如果只穿一件,剩下的搭配素淡些,也就罢了,但全身都穿着饱满的颜色,彼此之间产生的碰撞感是很吸引眼球的。

      两个大人如此,蒋夏的风格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度成为小姑娘出道后的黑历史,被黑粉嘲讽‘小时候又胖又土,肯定整容了’。

      蒋修从广场的地边摊上,挑了十几本过期的时尚杂志,不是他不想多买,而是这个时代的审美还没有统一,有些是真好看,有些风格就夸张了些。

      时尚杂志成了睡前和厕所读物,健美操和瑜伽的光盘在家里轮流播放,家里有两个闲置的房间已经被盛出来改成了健身房……

      一家三口都在认真的变瘦变美,年三十那天,换上的新衣服比之前的旧衣服整整小了一圈,大金链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爽休闲风。

      蒋修也把不少亮晶晶的摆件收起来了,一家三口学着电视里的样子买了不少花和画摆上。

      今年的年货,准备得格外‘寡淡’,没有整盆的红烧肉,也没有满筐的糖油饼,更没有拿麻袋装的糖果,只比平时丰盛了一点点。

      但一家三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是头一次单独过年,兴奋劲儿可比往年强多了,尤其是蒋夏,拉着爸妈去买了很多烟花,没有浩浩跟她抢,她可以敞开了玩。

      蒋修这段时间一直没往老家打电话,老家的电话也没打过来过,一直到年三十到下午五点钟,才接到了那边追问的电话。

      “你们到哪儿了,怎么还没来?家里都开始准备年夜饭了?”蒋老头大声喊道。

      缺食材,也缺人,老二一家不来,年夜饭怎么开始准备?

      每月的养老钱,蒋修都有在一号的时候按时打过去。

      原主之前打钱是看心情,有时候十万八万,有时候一千两千。

      蒋修是按照老家工资水平给的,比平均工资还高点,一人两千,两个人四千。

      之前那些打款的流水,包括打给大哥大嫂买房买车的流水,他都留了存根。

      这些可都是证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老家的这通电话,来的比蒋修预想当中还要晚些。

      “爸,忘记跟您说了,京市这边挺忙的,我们不回去过年了,上午给您老打了两千块钱的过节费,您收到了吗?”

      收到个屁!

      两千块钱够干什么用的,连他过年买酒的钱都不够,难不成还让他喝那些杂牌子酒?

      “你爱回来不回来,但是只打两千块钱,是不是想让乡亲们都戳你的脊梁骨,老子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就拿这个钱糊弄你老子?”

      蒋老头气的在屋子里打转,还把房间里的板凳踹倒在地,本来手已经举起来了,我到底是没舍得把手机砸下去。

      小一万块的手机,他就是要换新的,把旧的拿给浩浩玩儿也比扔了强。

      蒋修在对方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把手机从耳朵边移开了,听着没了动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

      “爸,2000块钱可不少了,市里的平均工资都没有两千块钱,再说我又不是大哥,平时不给您养老钱,我一个月给你和妈四千块钱的养老钱,再加上你们老两口的退休金,乡亲们羡慕着呢,就算要戳脊梁骨那也是戳我大哥的脊梁骨,他不光啃老,还啃弟弟……”

      蒋修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已经没了动静,不知道是把电话挂了,还是气急败坏扔了手机。

      舒服。

      蒋修把手机关机放到一边,拿起地上的杠铃接着练,面对妻子的惊讶,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你也把手机关机吧,我这边打不通,爸妈可能会给你打电话。”

      那头,看着扔在地上被摔得四分五裂的手机,蒋老头心疼的捂住胸口。

      “爸,老二说什么了把你气成这样,你说你生气就生气,那也不能扔手机啊,您不要就给我,我拿着用。”

      刚进屋的蒋天比老爷子还心疼,早知道昨天就该把这手机要过来,一万多的手机,拿着用得多有面儿,他们厂领导都没用过这么贵的手机。

      蒋老头儿正在气头上,面对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大儿子,也没留情面。

      “老二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了,给打过来2000块钱的过节费,还说乡亲们要戳脊梁骨也是戳你的脊梁骨,因为你不光啃老还啃弟弟。”

      “爸,他怎么能这么说,您去训他啊,摔手机有什么用。我可跟您说,人家都说老二那几个矿卖了几千万,跑京市享福去了,都没带着你们老两口,关键时候看出老二跟谁亲了吧,人家一家三口才是最亲的!”

      蒋天如今的好日子大都靠着弟弟才过起来的,买房买车有老二支援,平日里的生活有老两口给他们补贴。

      老两口哪来那么多钱,喝着好酒,吃着进口水果,穿着千八百块的衣服,那还不是从老二那里弄来的。

      所以‘2000块钱’这事儿,他比老爷子都着急。

      “您用我的手机给老二打,好好说,他现在跑到京市去了,咱们又不能去京市找他,京市那么大,谁知道老二一家住呢。您就哄哄他,跟他诉诉苦。当爹的日子不好过,当儿子的再好的日子过得也没滋味儿了。还有您别忘了问问老二今年给浩浩的红包。”

      电话打过去,显示对方已关机。

      “您再给弟妹打个!”

      还是关机。

      大年三十,烟酒糖茶、海鲜肉食、水果蔬菜、烟花爆竹,这些老蒋家都没准备,往年都是老二一家送过来。

      但是今年,人没回来,电话关机,大过年的就给了两千块钱的过节费,打发要饭的呢。

      这顿年夜饭注定是吃不好了。

      同样没过好这个年的还有负债累累的吴真真,蒋修问她要钱的时候,她已经基本上把那三十万花光了,要还上蒋修的钱,就只能去跟别人借。

      可她上哪去找一个愿意借她三十万的人,跟她一个圈子的朋友,也基本上都是月光族,不是一个圈子的朋友,人家也不愿意一下子借这么多,而且还不会白借,都是要利息的。

      为了还钱,她把自己的名牌包都卖了,还卖了几件衣服,刷爆了信用卡,又找几个人贷款借了钱,比银行贷款的利息还要高点儿。

      东哥那边因为钱的事也跟她闹翻了,本来说好了介绍给她的工作也没了。

      大年三十,都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她却要出来陪酒,都喝吐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跟这些公子哥比起来,还是煤老板大方,她就不相信煤老板个个都像蒋修一样抠门,这样的倒霉事儿还能都让她遇上了!

      ****

      蒋家寒假的减肥活动很丰富,两个无业游民加一个放假的学生,兜里又不差钱,能安排的活动太多了。

      爬山、滑冰、攀岩、打球……

      奥运会的热度刚刚散去,全□□动的风潮还在,光是小区附近就有三家运动馆。

      辛苦减肥的成效还是很明显的,一家三口终于从胖变成了微胖,蒋修也在减肥计划中慢慢调整饮食,使其逐步回到正常。

      蒋夏不愧是可以出道做娱乐圈花瓶的小姑娘,瘦下来之后的颜值也就是——在路上被问能不能去拍童装广告的程度。

      女儿颜值逆天,父母也没差太多,尤其是衣品上升之后,一家三口去照相馆拍照,还被免了全部的费用,要求就是留几张照片放在照相馆的橱窗里,用来吸引顾客。

      蒋修已经跟着妻子学完了初中的课程,女儿开学,夫妻俩就报了辅导班,顺便给女儿也报了几个班。

      蒋修想着,夏夏将来的梦想是要当影后的,要进娱乐圈,就得多准备几项技能。

      得会唱几首歌吧,乐器也要会一样,学学民族舞,既培养气质,还能为将来的打戏做准备。

      英语要从小抓起来,一口流利的英文更方便将来走向国际。

      字也不能丑了,将来是要给人签名的。

      ……

      不数不知道,一数才发现要当明星做影后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精通倒是不必,但很多方面都需要有所涉猎。

      这让蒋修不由得回想起自己曾经在娱乐圈的那几世,不存在有十项全能的人,娱乐圈本质上和其他圈子没什么不同,业务能力强的人才能立得住。

      当歌星要唱的好,做演员要演的好,如果是当花瓶,对颜值和仪态的要求同样很高。

      所以,夏夏想要做影后,上面他列举的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演技,演技好再碰上好剧本、好团队,就有了冲击奖项的条件。

      蒋修不至于丧心病狂到把女儿的课外时间都报上兴趣班,每年学两个就行,真碰上特别感兴趣的,再考虑长久学下去。

      女儿去上兴趣班,夫妻俩去上文化辅导班,这是一早就定好的事儿,但是送女儿去上课的时候,林西华站在窗外,听里面的老师讲声乐便有些拔不动腿了。

      “老公,你还记不记得咱们谈恋爱那会儿,我经常唱歌给你听,你还夸我唱的好。可惜我没有专业学过,不然能唱的更好听。”

      懂了。

      蒋修会意。

      少儿声乐班肯定不能去,但成人声乐班也是有的,想学哪还能找不到机会。

      蒋修给妻子报声乐班的时候,还顺手给自己报了个摄影班。

      上课时间手机关机,这不是件正常事儿,运动的时候把手机放到一边儿,这也很正常,晚上睡觉怕辐射,把手机放到卧室外面,也是正常人能办得出来的事儿。

      所以他时常接不到老家的电话,也是正常。

      真要有急事,可以给他发短信嘛,他每天都有翻看短信的习惯,电话可能漏接,但短信不会错过。

      老家给他打电话的,来来回回就俩人,要么是他爸,要么是他大哥。

      有时候埋怨他不孝顺,有时候跟他诉苦,有时候回忆童年往事,但无论哪一通电话,核心思想总是不变的——要钱。

      所以,这俩人的电话真是没有多少接通的必要,偶尔接通了,还会在一些关键时候‘信号不好’。

      蒋老头不是没想过‘杀’到京市去,老二那么大一个老板,为了脸面,也得出出血,他要求不高,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就行。

      但他不知道老二在京市的住处,那么大的首都,让他上哪去找个人,难不成去报警,他这张老脸还要呢。

      老头子要脸,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以前一个月好几万的花销,现在就四千了,但生活水平不能降,该买的还是要买,就像平时喝的酒,他喝惯了国酒,本地的便宜酒根本就入不了口,不能逼着他一个老人家重新过苦日子吧。

      四千的养老金,再加上老两口三千多的退休金,加在一块来维持这样的生活都很难,所以再面对上门打秋风的老大一家时,就不能那么大方了。

      好酒藏起来,厨房上锁,以前老二拿来的那些好茶叶,都放到他床底下去,免得被老二一家顺走了。

      年轻人还有那么多寿命,以后享福在后面呢,现在用不着着急,不像他一个老人家,活了今天没明天,不多享受享受,说不准就没机会了。

      蒋天那边两口子天天吵架,老二跟老头子闹掰了,倒霉的却是他们。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衰’,他们家也算不上‘贫贱’,只是跟以前比起来,生活水平下降了不说,每个月赚的工资根本不够用,存不下来钱,还要动之前的存款。

      所以他打电话跟老二哭穷的时候,那说的都是真心话,之前他可从来没向老二服过软,老二有钱,可他有文化,谁也不比谁差。

      但是现在,人总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

      蒋天内心的酸楚憋屈,蒋修是没太能感受到,对方打电话诉苦也就那么回事——没内容,不真诚,演技一般,总体差评,没办法让人同情。

      如果对方知道自己唯一的优势都保不住了,诉苦大概能诉得更真情实感些。

      是的,蒋天从前看不起这个弟弟,后来也一直觉得自己不比弟弟差,就是因为学历。

      他是中专毕业,可老二呢,连个小学毕业证都是走后门才拿到的,根本没把小学上完。

      但那已经是曾经了,‘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蒋修被京影的高职班录取了,考的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两年制,等到毕业拿的便是大专学历。

      蒋修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老家的爸妈和大哥,倒是林西华兴冲冲地打了一圈电话,头一通就是打给偏心的公婆。

      只是没等来对方的后悔和夸奖,等来的却是质问。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跑去上什么大专?不做生意了?我看他这两年是飘了,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是不是要跟老大比,非要在方方面面都把老大比下去才行?”

      话虽然难听,但林西华没有反驳,丈夫可不就是憋着劲儿要在方方面面把大哥比下去吗,公公后边这话也不算说错。

      虽然听起来幼稚了点儿,但这也没什么,她们又不是要害大哥大嫂,只是想把自己变得更优秀而已。

      公婆这么偏心,难道还不允许她们自己给自己争口气吗。

      冲着这个目标,林西华也像丈夫一样,在离开学校多年之后又有了考学的目标,备考了整整一年,终于考上了她理想当中的学校——音乐学院。

      彼时,蒋修已经在准备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了。

      央视举办首届公益广告大赛,获奖不光能够领到央视颁发的证书和奖杯,所拍的广告还能获得相关的推广渠道。

      蒋修报名参加,是冲着里面的权威性和能够带来的名气去的,这也是他现在能参加的最有权威性的比赛了。

      一个还未毕业的高职摄影班学生,委实请不到多少演员,就算是还未毕业的学生,选戏的时候也是挑班底的,不会只看片酬。

      蒋修这班底,一看就极为不靠谱,剧本仅有一页纸,合同里却写着要参加半个月的培训,一个广告而已,又不是要拍一部电影,至于吗?片酬虽然比市价高,可花大半个月的时间去参演一个摄影系学生的广告作品,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去。

      人家挑剧组,蒋修也挑人,他也不是什么演员都要的,所以磨了整整一周,又是画饼又是忽悠,才弄来十几个人签了合同。

      “小李,你不能光盯着那些大制作,大制作谁会找还在上学的学生,我这虽然是拍广告,但是拿出了拍电影的态度,不然也不会要求演员参加半个月的培训,我这不是拿来糊弄人的烂戏,你在剧组肯定是能有收获的。”

      “薛同学,你先别急着拒绝,我把你们的戏服拍了几张照片,这儿还有发型设计图,你先看看,再决定要不要拒绝。”

      “剧情简单不代表没有表现力,咱们不是拍电影,是拍广告,小赵带着你男朋友一起来吧,你们毕业后的第一个作品就是共同参与的,多有纪念意义,到时候在央视一播,全国人民就都能看见了。”

      ……

      蒋修这次身兼数职,他既是导演和摄像,还是编剧和造型师,连剪辑和配乐也是他的。

      他自己建的草台班子,目前只有化妆师、助理和场务,其中几个化妆师还是入职公司之后,他自己培训的。

      别的还行,唯独编剧这个工作,他好像……不太能胜任,上辈子看冯文清写话本、写剧本那么容易,但是到了他自己这里,剧情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吐槽风,十匹马都拉不回去的那一种。

      所以蒋修只能扬长避短了,弱化故事线,而着重表现场景,毕竟这个广告的初衷就是宣传传统文化。

      这次的公益广告不只是他第一次试水,也是公司的第一个作品。

      蒋修给这个公益广告命名为——大唐。

      大唐的服饰,大唐的妆容,大唐的色彩,还有大唐的气度。

      蒋修试图把他记忆中的大唐还原,为此还特意把剧组带到了西安,也就是昔日的长安。

      蒋修给女儿准备的是太平公主曾经的服饰和妆容,广告内容很简单,年幼的公主殿下跟宫人们嬉戏扑蝶。

      大唐的包容与强盛,不只体现在疆域和百姓身上,也体现在无忧无虑的公主身上。

      这样一段没有故事性的公益广告,看起来拍的容易,实则却是整整打磨了一个月,如果算上做服装道具的时间,那差不多有三个月,刚好掐着大赛报名结束的时间。

      十几个被忽悠过来的演员,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无所谓。

      这样一段广告能不能拿奖,大家心里都没谱,但是剧组的服装道具是真美,发髻也相当精致,连关于古礼的培训都显得非常专业。

      他们虽然都是学生,但有一些人已经在外面拍过戏了,其中不乏现在市场上大热的古装剧,但大公司的剧组好像还不如一个拍广告的草台班子来得专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抛妻弃女的暴发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