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9、第 149 章 ...

  •   韩家将今上旧仆送回庆云府的事儿,还是在京里传得沸沸扬扬,毕竟街上不少人都看见五城兵马司带着长长的车队从韩家驶出去了庆云府。

      好在,庆云府的大管事也是个人精,从韩家回来的仆妇大部分都送到了皇家庄子去,京里众人见到底没闹出事儿来,没几日,这事儿就没人再提此事。

      倒是今上见着韩绍谦问了句,“那些刁奴给你惹事儿了?”

      韩绍谦倒是不将这些琐事儿放心上,毕竟瑾英只提了一句将人送回去了,他也就没有多问,便道:“倒没出什么乱子。只是臣内子觉着之前帮忙的管事不错,想留他下来。”

      今上微微点头,便没再多问。

      过了几日,庆云府的大管事亲自上门,送了冯管事一房的卖身契到瑾英手上,至此,冯管事一家就成了韩家的家奴。

      整顿好了家里的仆妇,韩家的匾额总算制好,送进了韩家,瑾英开始准备暖居之事。

      韩府原本的匾额是今上赐的将军府,后来,韩绍谦接了京卫指挥使之职,这个匾额就不好再用,韩绍谦便同礼部商量了一下,把将军府的匾额收了起来,另寻人制了一副韩府的匾额,待黄道吉日再挂上。

      韩绍谦为此特地寻了钦天监掌事的同门师弟,清幽道观的道长,为府上选定了一个好日子,只等着那日将匾额挂上便是。只是韩家与京城各世家来往颇少,而自家婆母怕是无法带着她进入世家应酬,于是,瑾英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办个席面,一来算是暖居,二来也也可往来往来京城世家。

      入夜,瑾英倚着软枕在榻上,思索这这回宴请的宾客。

      瑾英拿着写着宴客名单,又瞧了一遍,京卫指挥使司和五城兵马司的府上都记上了,与韩绍谦交好的徐家和在京里的将领世家都请了,还有自家娘家、程国公府及至交好友,这满打满算也就是二三十号人,且大多是武官。

      韩绍谦推门进来,见瑾英还没休息,赶紧走到榻前。

      “怎么还不睡?我回来的晚,你不必等我。”可他到底心里颇为高兴有盏为自己留着灯,他上前坐到榻上,一把搂住了瑾英。

      瑾英也不知是否因着习惯他睡在身边,他一不在入就眠颇为困难,等他回来她必定是要醒的,如此,干脆等了他一道入睡,好在,他虽回来的晚一些,到底是日日回来的。

      “饿了吧?我让紫桑去拿些吃食来吧。”瑾英说着,就要起身。

      韩绍谦压住了她的肩膀,道:“不必,我晚膳用的多,这会儿倒是不饿。”

      瑾英微微颔首,就不再多说。

      韩绍谦见她手里拿着张纸,接过来一瞧,见上面写着各家名号,便问:“可是为了挂匾额宴客之事?”

      瑾英点点头,靠在韩绍谦的肩头,道:“是。你瞧瞧我可漏了哪家?”

      瑾英今晚也想同韩绍谦说说,这名单她左右看了看,好似没什么问题,可到底不踏实,可她到底又说不出哪儿不对劲,只好让韩绍谦看看。

      韩绍谦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开口道:“当初给我们做全福人的裴家也该叫一叫,好歹算半个媒人。”

      瑾英听了又点点头,转眼一想,又问道:“那,只给裴家二房下帖子,还是给裴家大房一并下了?”

      “裴家还未分家,你让人送了帖子去裴家,至于她们谁来倒是无所谓。”韩绍谦道。

      瑾英愣了一下,裴家大房的家主可是内阁大学士裴征清,她虽不知韩绍谦当初怎么找的裴家二房夫人做全福人,可她万万没想到,韩绍谦居然和裴征清也有往来。

      韩绍谦倒是没注意瑾英的愣神,而是继续往下看着名单,发现瑾英也给清河郡王府下了帖子,便问道:“你认识清河郡王府里的人?”

      瑾英回过神,回到:“清河郡王次媳,娘家姓郑,是我闺中的好友,与程家也算姻亲。”

      “哦”韩绍谦眼神一闪,问道:“那你怎么没给郑家下帖子?”

      这话让瑾英顿了一下,其实她也不知该不该给郑家下帖子,虽是姻亲,说来下个帖子也无甚关系,只是想到当初自个儿还和郑家论过亲事,再请了人来略有些尴尬,更何况,她听闻郑家两位表兄到现如今都还未定亲,怕姨母也是不大愿意来的。

      她斟酌了一下,道:“说来郑家也是我娘那头的亲戚,叫与不叫都不打紧,想着这回来的多少武官,她是文官女眷怕是不大聊得来。”

      韩绍谦睨了一眼她,道:“既是姻亲便也下个帖子吧,我们在京里的亲友本就不多,人多些也热闹些。”

      瑾英见韩绍谦定了主意,一时找不到借口,倒不好反驳他,何况他说的也没错,他们在京里的亲友太少了些,自该多联系,便说了个“是。”

      韩绍谦余光瞥了眼瑾英,见她面无不悦也无愧色,才移目回纸上。

      “我在写几个兵部的武官、户部的文官并着其他熟识的人,到时候一并让人下了帖子去,前次我在西北都亏了他们给兵给粮的。”

      瑾英受教地点点头。

      两个人叙叙了许久,就听到外头打更的声音了,见已子时,便洗漱了一番,吹灯休息了。

      翌日,韩府上下开始忙碌换匾额之事,结果没两日大夫上门,为府里的夫人把平安脉,就查出了瑾英的喜脉,喜得韩绍谦提前回了府。

      当家主母有孕,府里上下自然更加用心,换匾额的准备之事都让韩绍谦安排给了冯管事。而冯管事也打算拿出看家本事来,在当家人面前显示下能力,免得阖府上下的仆人都不服。

      有了冯管事的揽事,瑾英就清闲了下来,只是韩尤氏不知哪里听说京里的姑娘太娇弱,最好躺在屋里养胎,连连让她留在屋子里休息,连平日的请安都给免了,于是,瑾英更加无所事事。

      换匾额当日,瑾英只站在韩尤氏身后,一应往来都由韩尤氏出面,韩尤氏在京里待得久也晓得分寸,见人就笑,言语少一些,多由五城兵马司的夫人们帮忙介绍,倒是不曾出什么岔子。

      在往后的日子,为了养胎,瑾英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京里的众女眷也知她有孕,也少给韩府下帖子,她就这么安安生生的到了生产的日子。

      或许是养得好,瑾英肚子里的胎儿有些大,她在屋里叫了两天。

      本该在正院的韩尤氏,一直待在东院厢房,听着东院正房时不时的叫声,捡起佛珠念经,却被走来走去的韩绍谦晃眼,扰得她没了念经的心思,有些烦躁地开口,“你且去忙你的,站在这晃人眼。”

      韩绍谦自瑾英叫疼就没有休息过,他心急如焚,来来去去送水的人,就听不到一声啼哭,记得他差点去皇宫里请太医,哪里还有心思出府。

      “哇哇哇……”正房猛地一阵啼哭,让厢房里的韩家母子立刻静了下来,片刻,就看韩绍谦“噔”地串出了屋子。

      “怎么样?”韩绍谦紧张地看着掀帘子出屋的汀兰。

      韩尤氏气喘吁吁地跟在韩绍谦后面,也紧张地盯着汀兰。

      汀兰哪里敢迟疑,对着韩家母子道:“恭喜老夫人,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姐儿。”

      韩绍谦听了立刻笑开了花,他又重新蓄上了胡子,那满脸胡须也挡不住脸上的笑意,跟着汀兰出来的青柰不由地松了口气,而韩尤氏一听生的是姑娘,脸上就没甚表情,她见韩绍谦并着东院丫鬟们的欢喜,不由地撇嘴,“生了姐儿也值得这般高兴?”

      院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满院子的丫鬟立刻面面相觑。

      韩绍谦微蹙眉,“她生的艰难,不管是哥儿姐儿都好。”

      “万一下一胎还是姐儿呢?”韩尤氏嘟囔了一句,她到底也听说瑾英是二房亲生女的事实,就按理嘀咕她会不会像亲娘,程家二房嫡出的四女两男,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韩绍谦隐约猜到韩尤氏知道瑾英的身世,直言不讳道:“哥儿姐儿我都养得起,只要能生姐儿,她必定能给我生个嫡长子。”

      韩尤氏生下韩绍谦才挺直了腰板,自然知道嫡子的重要,她虽然心里想着给韩绍谦纳妾,让韩家开枝散叶,但也知道嫡长子的重要,只好把到嘴的纳妾之事吞了回去。

      生了长女的瑾英本想着韩家怕是心急子嗣,心里虽然膈应,也有心给韩绍谦纳妾,可惜汀兰这番话到底让她知道韩绍谦想要嫡子,只好继续往下生。

      等她足足生了三个姑娘后,才冒出了个小郎,本以为就此可以休息休息,但韩绍谦总言嫡子一人上个战场很不安稳,韩尤氏就又把纳妾的事儿吞了回去。

      瑾英又生了两个姑娘,才又诞下了个男婴,她总算可以松口气,这回,算是皆大欢喜。

      韩尤氏喜笑颜开地对着韩绍谦提纳妾之事,韩绍谦就掰着指头给她算了算京城贵女的嫁妆,“瑾英嫁进我们韩府,带了京里的两个宅子,五个铺面,再加上南边和西北的铺子和田地,粗粗一算,怎么也得一万两银子。我韩家嫁女,虽然不能跟程家比家底,但也不能太寒碜吧?您不知道,京里的姑娘大多自小定亲,我怎么也得先把家里姑娘的嫁妆给攒好?”

      韩家目前五个姑娘,两个小子,万一瑾英继续生,那得准备多少嫁妆和聘礼,韩尤氏一想到这些,马上丢了给韩绍谦纳妾的念头,她可是知道京里人最讲究面子,若是面子一掉,就连大门都羞得出不得。

      瑾英从冬枣嘴里听到韩绍谦私下的话,心里立刻也紧张起来,她生的这样多闺女,嫁妆着实不是小数目,开始盘算着把生意做大些,免得嫁妆和聘礼都拿不出。

      也不知道韩绍谦的话怎么就露了出去,满京城的人都知道韩家嫁女要出大手笔,回回有人打听韩家嫁女的章程,甚至都打听到韩尤氏面前。韩尤氏回得模拟两可,她既不敢否了这事儿,免得人家以为天子近臣连姑娘都嫁不起,又不敢直接应承,她可是知道韩家的家底,每季度送来的账本,那钱和水没有什么区别,来了又去了。

      为此,韩尤氏再也不提纳妾的事儿,就怕纳进府里的妾又生姑娘,那才是雪上加霜的事儿。

      随着韩家孩子的长大,原本空着的院落渐渐住满,姑娘小郎单独住一个小院,丫鬟小厮就少不了,满个韩府终于都填满了人。

      韩绍谦终于满意地开始放开拳脚在公事上,而韩尤氏看着瑾英管家,今个儿大姑娘要出府游玩,明个儿二姑娘要宴客,再过几日大郎要游学,桩桩件件都要银钱,她看得直叹气,再也不管账房的事儿。

      瑾英倒是又忙起来,家里的孩子,大的要出门子交际,小的还得让奶娘管着,中不溜的还都得读书,更不要说韩绍谦不断高升,她生的孩子多,出门往来京里众女眷就少,抽点时间都得替韩绍谦笼络众人。

      韩家就这么在忙忙碌碌中不停扩大,虽然在朝做官的只有韩绍谦一人,但他子女众多,到后来子女的联姻,更是将韩家紧紧扎根在了京城,成了京中一门贵胄。

      瑾英直至家里的孩儿都长大,且慢慢猜出韩绍谦的心思,私下问道:“你为何不愿纳妾?”

      韩绍谦斜瞪了她一眼,“难道你愿我纳妾不成?”

      看着韩绍谦官威深重的样子,哪里还敢说是,只好道:“娘总是念叨韩家开枝散叶来着。”

      “你已为我韩家生了三男六女,韩家如今也算枝繁叶茂。”韩绍谦搂住瑾英的胳膊。

      瑾英心里顿时很少感慨,她不确定地问道:“你这是为了我吗?”

      “自然是为了你,我自娶你那日就说过定不负你,如今,我亦是说到做到。”韩绍谦轻声道。

      东院的屋外,原本瑾英刚刚嫁进韩家时种下的石榴树,这会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石榴,那结满果实的石榴在阳光下泛着红光,就像满院跑着的姑娘小郎红艳艳的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9章 第 149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