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三个锦囊妙计,分别针对皇上、上司、下属,长短不同,饶是戈冬止几乎过耳不忘,也听得头昏脑涨,他没有知识储备,所以要理解自己听的东西就非常困难。

      管家已经尽量用直白的描述跟他说了,最后还是差点没赶上上朝。

      戈冬止匆匆走进宫殿,其他官员并没有来齐,顿时松了口气。

      自打戈冬止跟着上朝以来,很少有早朝可以准时开始的,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以至于皇帝上朝并不是说国家大事,而是得给攀扯的世家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琐事。

      朝堂纪律有时跟摆设一样,不少世家官员及其子女,想不来就不来,问起就说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生病了、过节了、家中有事了,理由多到敷衍。

      这样松散的朝堂,倒是没显出戈冬止不小心迟到的事情来。

      没一会儿皇帝过来了,于是开始了官员们的各种琐事,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入夏后皇帝是否要去行宫避暑。

      先皇每年六七八月都会去行宫避暑,之后的早朝也会安排在行宫,算是惯例。

      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听了好几位官员说起,最终却说,国丧未过,还在守孝期间,不宜过度贪图享乐,就不去行宫了,今年宫中多分冰与水,忍一忍就过去了。

      既然抬出了先帝来,那自然是没有再置喙的机会。

      随后其他官员零零碎碎地说一些琐事,还有太史监预测的今年灾祸,该做的准备都尽量做了。

      应老爷几次被其他部的官员点名,除了要钱还是要钱,反正人人都在哭穷,好像户部会生银子一样。

      皇帝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谁来说他都要问一句应老爷关于户部还有多少银子,要他现场给出回答,当场带把算盘估计都没办法算得特别清楚,可应老爷硬是一次都没说错,让皇帝拿不住把柄。

      后面皇帝似乎问烦了,就像是突然注意到朝堂上还有个左监门卫将军一样,直接问:“戈卿似乎还未有实职。”

      戈冬止站出来行礼回答:“是,陛下说可以等犒赏三军后再给臣分配具体管辖的地方。”

      按照平常习惯,左监门卫将军可以领皇城西侧府的一队府兵,平日可以在皇城西侧的校场练兵,正经干活时间就巡逻、防卫、排查,保证皇城西侧的绝对安全。

      而戈冬止迟迟没有被分到属于自己的府兵,也没有具体的任职,所以才每天来朝堂蹭位置,不然按照正常情况,他当值的时候应该在外带兵巡逻守卫,不参与朝堂纷争,该上朝的是品阶在他之上的实权将军。

      皇帝听了戈冬止的回答,似乎是犯了难,又似乎是终于想起戈冬止没什么文化,没办法给他安排实职,想了一会儿,说:“戈卿文学稍弱,暂时还是不领兵了,进太学先把字认好,听说戈卿过耳不忘,那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朕亲自校考,你可不能答不上来。”

      就算戈冬止过耳不忘,必须要在一个月内认出所有书卷常用的字来,都非常麻烦,况且这一个月戈冬止还是要上朝、应酬,诸多事情搅和在一起,每天能看书识字的时间根本没多少。

      可皇帝都开口了,戈冬止完全无法不答应——应雨灵给的锦囊第一句就是“千万别在这个时节忤逆皇帝,不管你有多少正当理由,他不爱听,就听不进去”。

      于是戈冬止只能弯腰谢恩,感谢皇帝给自己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必然不会让皇帝失望。

      皇帝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之后再说其他的事情,朝堂上的氛围似乎轻松许多,戈冬止认真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是反驳皇帝的人少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朝,戈冬止随着人流蹭到应老爷身边,行了礼、叫了岳丈,跟应老爷关系好的同僚都恭喜说他得了一个孝顺的半子,应老爷则是谦虚地跟同僚们打着太极。

      等走到了宫门口,应老爷身边的人才纷纷离开回家,他站在应府马车边转身看向戈冬止:“看你一路欲言又止,是有什么难处吗?”

      戈冬止忙说:“倒也不是什么难处,是小婿有些不太理解,为何后来朝堂上反驳陛下的人少了?”

      应老爷轻笑:“因为你给他们做榜样了。”

      “啊?”戈冬止没听明白。

      “皇帝给你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你依旧答应了,他们想得多,会觉得是陛下在联合你点他们,说他们多嘴多舌,遇上事乖乖点头就好了,反正都说不出什么有用的提议。”应老爷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解释。

      戈冬止听得似懂非懂:“可明明皇上……”并没有将他视作心腹,更没有联合他的意思,甚至有真的想让他就此倒霉的下任的想法。

      应老爷却说:“这才是帝王之道啊,同一件事,但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意思,不过陛下还是太急了,就算想威慑世家,这做法反而落了下乘。”

      太过明显的谋虑,一旦被人意识到了皇帝的真实想法,皇帝的位置就很难坐稳了。

      或许皇帝真的有心学,也真的想做点实事,但他过于眼高于顶了,皇朝有时候并不是皇位在自己屁|股底下了就足够稳固。

      不过想来这些东西皇帝也听不进去,更不会听世家的任何话语,他只信自己,不管对错。

      戈冬止不知说什么好,谢过应老爷,表示自己明白了,之后上马回了将军府。

      应雨灵照样睡到了天光大亮才起,她这些日子最好什么都不做,只在将军府看看账,除了日常的开销跟吃食,什么都不能买卖,无所事事,躺着反而还好打磨时间。

      等到快下朝,应雨灵被春归提醒起身,去前厅等候将军回来吃饭,想着今日戈冬止可能会遇上第一轮刁难,便同意了。

      没等多久,戈冬止就骑马回来,他将马交给马夫,大步进了门,想走环廊去后院找应雨灵,拐过去了才恍惚看到应雨灵已经等在前厅,于是又绕回去。

      “应小姐!”戈冬止跟见到了肉骨头的大狗狗一样笑着跑过去,接着猛地停在一个礼貌的距离。

      应雨灵笑了下,抬手给他倒茶:“戈将军别拘礼,这又没外人看着,先歇口气喝茶。”

      戈冬止点头,在旁边的位置坐下,拿起茶杯将里面刚好入口的茶水一饮而尽:“应小姐,今日朝堂上陛下只让我在一个月内将字认好,其他人没来为难我。”

      在应雨灵准备的三个锦囊妙计里,除了皇上的还有朝上朝下如何简单应对上司跟下属,现在皇帝一个认字的任务,让戈冬止的上司跟下属又进入了观望状态,似乎是不急着跟他搭交情。

      闻言,应雨灵挑起眉头:“让你在一个月内将字认好?”

      “是,一字不差。”戈冬止怕应雨灵不信,还将皇帝的话背了一遍,证明他没记错。

      然而应雨灵轻轻摇头:“我没有怀疑你记错,是陛下这个说法就很微妙,如何为好呢?”

      是认全了为好,还是认不全为好?

      皇帝根本没说具体的标准,只说了“认好”,那一个月后好不好就是皇帝自己的想法,他说好了就好,觉得你少认了一个字不好或者一下子把字认全了不好,那连为自己辩白的机会都没有。

      戈冬止愣住:“不、等等……这个意思就……”

      在朝堂上的时候,戈冬止以为皇帝的意思是让自己认完作为一个将军需要认识的字就够了,现在听应雨灵一解释,怎么觉得无论他怎么做,都做不出皇帝想要的标准呢?

      应雨灵缓缓撑住自己的下巴:“别怀疑,陛下就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让你保持本心去选,你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学多少字,那为了所谓的好,就会拼命去学,尽量学出自己的极限,而陛下这个行为,最重要的是可以震慑其他想跟你交好的朝臣。”

      “想跟我交好的朝臣?为什么?”戈冬止感觉自己又要晕过去了,学这些弯弯绕绕真的太难了。

      “首先,你被皇帝定了一个月且标准不明的任务,那么所有人都会观望你最终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就此飞上指头成皇帝的大红人,还是皇帝后悔选你当将军了,想找借口把你从朝堂踢出去?其他官员在看陛下的意思,不然贸然来跟你认识结交了,你下个月就被逐出皇城,那他们多亏啊?”应雨灵细细解释。

      戈冬止恍然:“原来是这样,可是陛下拖这一个月有什么用意呢?”

      按照戈冬止的理解,现在就是皇帝利用他来对付那些试图捧高踩低的朝臣,他就像是皇帝手中一颗不太好用的棋子,有用最好,没用好像也无所谓,那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拖时间。

      应雨灵诧异地看了戈冬止一眼,没想到他立马就能理解到这一层了,顿时十分欣慰:“你想得没错,陛下有心用比较简单的办法达成自己好几个目的,一个是想看你是否中用,一个是想趁机摸清楚世家的情况,最后,则是他有目的,需要在世家观望犹豫的期间达成。”

      戈冬止认真去理解应雨灵的话,随后结合早上应雨灵给的锦囊妙计说:“所以,我现在一个人都不能理,最好努力地学习认字,表现出对陛下的言听计从,至于其他的,一概不关心,至于字,能学尽量多还是好的?”

      听完戈冬止掰着手指算的事项,应雨灵相当满意:“孺子可教也,就是这样,做好对于皇帝来说属于你分内的事,就足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