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挣钱(上) ...

  •   大话是放出去了,但是结果却不是那样美好......

      盼娣的挣钱大计被一个个否决了。

      卖粮食?没地方卖,想卖东西只有去县里一个个叫卖,但得小心别人说你投资倒把。这时虽还不到运动时期,但也有些人没事干专找茬,就现代也还有键盘侠呢!而且家里的粮食多精贵呀,自己都不够吃呢,拿什么出去卖?

      像小说里一样的卖野花野草?别开玩笑了,镇上的人根本不稀奇这个,县里倒是有一家电影院,可能会有销路,但是到县里得有二十里路,而且路不是后世的柏油大路,每逢下雨什么的难走得很,你这野花野草还没到半路多半就焉了。而且花花草草的那不是享乐主义吗?这也是资本主义!

      至于绣花什么的那就更不用提了,这个年头,讲究的是艰苦朴素,连打补丁的线都不一定有呢,不被提倡的。再说,家里也没人会这个。

      而像打猎捕鱼这种,也好像可操作性不大。

      一时间,盼娣很是苦恼。

      她唯有更勤快的摘木耳采蘑菇,挖笋,因为目前她能做的好像只有这个。两个姐姐也在空余时间和盼娣一起上山。

      最后还是朱有文想了辙,先是托人给小学校长求情,学费先交一部分,剩下的这学期期末之前一定交上,书本则两个人合用一套,反正好歹让两个娃先上学。

      这年头拖欠学费其实很常见,听已经上学的兵哥说,每到期末老师就会让没交学费的学生站到教室外,直到交上为止,甚至还有脾气暴躁的老师动手打孩子,因为这个学费和老师的工资是挂钩的。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每到这时,没交上学费的孩子自己都觉得低人一等。

      就这样,招娣和来娣步入了学校,也开始了起早摸黑的生活。因为学校离家差不多六里左右,两个姐姐单程至少得走五十分钟才行。

      每天鸡没叫两人就起床挑水做饭,还得把午饭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然后再去上学,作业之类必须在学校就完成,幸好这时候老师们还不流行题海战术,放学后两人又急急匆匆的回来,准备晚饭,除此之外得舂米,还得把红薯藤花生壳的磨粉,以及洗衣服,反正做完一天该做的这些杂事后,周围其他人家早就没有声响了。

      而盼娣就在采蘑菇等野物之余,帮着喂鸡扫地摘菜除草等力所能及的小事。

      盼娣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在没有电,没有打米机的情况下怎么舂米脱粒的。只想感叹生活不易,越发想念现代的便捷生活。

      小陈氏也不得闲,因前段时间陈氏拖情,大队让她喂猪,每天都得准备猪草,还得打扫猪圈等。盼娣本来还疑惑为什么不喂红薯藤?大队不是专门有留吗?问了招娣才知道,原来红薯藤是留着冬天来临没有猪草的时候喂得,平时可没那个待遇。

      而朱有文就更忙碌了,他现在基本上除了大队安排的任务外,差不多每周担柴去县里一趟,县里人多,有国家开的饭店,还有好几个工厂,顺利的话每次能换个三四毛钱。

      因这个活计只耽搁时间和费精力,不用本钱,这个价已经很不错了,这时的五花肉才两毛钱一斤呢,当然得有票才买的到。

      只盼娣担心有人说投资倒把,不过朱有文说村里人也有去镇上卖柴的,但镇上人少,要的柴不多,不容易卖出去,且很多镇上的老人自己空余时间会去边上的山里拾柴火。县里呢距离太远,所以担柴去卖的人比较少。

      而且朱有文还说自己去的是专门拿来给人交易的集市,是要缴税的那种,盼娣才稍稍放心。

      但是招娣三姐妹看着这个月来日渐黑瘦的爹,还是很心疼。一担柴少说也有七八十斤,去县城路又远,也不好走,这时可没有柏油马路,还有一大部分都是抄的小路,更加崎岖难走。

      小陈氏偷偷的对大女儿哭过两次了,说朱有文肩上全是扁担压的紫红色的血印子,一米七几的汉子瘦的皮包骨头,肋骨都凸了出来。

      且朱有文不愿在县城买东西吃,连口热水都没有,也没那闲钱,去卖柴可是要交税的,一次两分钱呢,都是从家里带两三个干饼子去,饿了就啃一个。可这年头又没有发酵剂,冷了之后吃起来就硬邦邦的,费力得很,吃急了说不定都能崩牙。

      盼娣还问招娣为什么不去小姑家,她家不是就在县里吗?结果招娣说小姑父家没有分家,上面有父母,还有两个已经成家了的哥哥,还有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妹妹。但是一家子只有两个卧室加一个客厅,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却要住下十来个人。就这还要多亏小姑父的父母都是正式的双职工,才能分到这么好的房子。

      看样子,不管什么时代,房子都是华国人奋斗终生的目标啊,盼娣无奈的想。

      不管怎么样,看见朱有文这么拼命,三姐妹越发努力起来。

      招娣和来娣现在每天忙家务活也不忘学习,随时都在嘟囔着老师教的内容,而盼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光明正大的学习机会,进步之快惹的一家子都惊叹不已,纷纷怀疑盼娣是个传说中的神童。
      盼娣也没法说什么,只有汗颜受了。

      陈氏也从二叔家回来了,看见大儿子这么受累,自然心痛得很。但朱有文说了,让两个娃读一学期来看,期末必须得是班上前五名,不然就还是回家来。而且这学期学费都交了一半了,这退学是不退学费的,这才作罢。

      只每天都没个好脸色,阴阳怪气就不说了,对着盼娣更是白眼翻上了天。盼娣也只有无视过去,和一个被封建糟粕毒害的老太太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没有用,除非你有能力证明给她看。

      不过万幸的是,这母子二人还算好的一点是,不随便打骂小孩。冷言冷语而已,盼娣也不放在心上。

      这段时间以来,盼娣也攒了不少晒干的蘑菇木耳还有竹笋。这天晚上,趁大家难得有机会歇息的功夫,她把朱有文闲时专门给她编的小背篼拿出来,装满了这段时间的收获,然后拿给朱有文看。

      “这是做什么?这不是你晒的蘑菇木耳吗?咦,还有四季笋!”朱有文抓了一大把:“这成色还可以,够家里吃段时间了,就是家里没有荤腥又没有油,不见得好吃。”

      “爹,你去卖柴时,拿去县里卖来试试呀!”盼娣开心的说:“县里人多,吃的又好,肯定有人买的!”

      朱有文摸着盼娣的小脑袋:“城里人会吃这个?能卖出去?”

      “肯定呀,你看柴都能卖出去,我的蘑菇木耳笋子肯定也能卖!”盼娣不服:“而且你可不能卖便宜了,这晒干了就没多少了,还是干货又不压秤。”

      “对了,还有这个,差点忘了!”盼娣急急忙忙的又拿来一个芭蕉叶包的东西,朱有文打开一看,原来是黄花菜,几两的样子。

      “这黄花菜哪来的?好久不见了。”朱有文感叹。

      “后山山坳摘得,这个也不好得,没多少,不过我和姐姐们找了一些苗子栽在我们家后面,要是能养活就好了!”盼娣开心的说。

      “行吧,那我明天拿去试试。”朱有文把所有干货收拾好,然后放在门背后。

      这时,一直冷眼瞧着的陈氏发话了:“实在卖不掉就给你小妹送去!”

      盼娣默默的翻个大白眼:“奶,你放心,我这还有一些,下次小姑父生日会给他送去的。”

      接着围着朱有文打转:“爹,你准备拿去哪里卖呀?怎么卖呀?”

      “不是拿到县里卖吗?就和柴一起卖呗,还要怎么卖?”朱有文不解。

      “那你知道卖什么价钱吗?万一买柴的人不要怎么办?”盼娣继续问道。

      朱有文抓了抓头发,没吭声。

      “爹,这样,我有个法子你看行不?”盼娣其实也没什么经验,但是毕竟来自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

      “行吧,你说来听听。”

      “爹,你卖柴的时候,先去市集看看有没有卖这些的,有的话直接定那个价,没有人卖的话,干蘑菇、干黄花、干木耳这三样大概得卖比肉贵的价钱才行哦,你想啊,这些东西我摘得可辛苦了,草鞋都跑烂了几双,而且这些东西晒干了就变得轻飘飘的,反正起码一斤得值好几斤肉吧?”
      盼娣想着收集这些干货的心酸,不由得悲从中来:“笋干倒是可以便宜些,毕竟要重的多,要不就和肉差不多价钱吧。”

      朱有文想想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

      盼娣接着说:“然后你看来买柴的人有没有穿的好的,那种你就多推销一下。如果实在没人买就去饭店,还有工厂门口试试!我听你们都说工人日子好过,那他们肯定买得起!”

      她其实也很忐忑,毕竟这个社会对她而言实在太陌生了,又从来没去过县城。而她现在年龄又太小,去县城太远了,也不现实。

      “行,没事儿,我记下了,卖不出去也没啥,反正这些是山货,就费了点功夫。”朱有文抓抓头发,起身去洗漱。

      行吧,大不了送一些给两个姑姑做人情,剩下的自己吃。盼娣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挣钱(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