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节二 ...

  •   “仙楼宇阁”是个酒馆,也是个赌坊,更是洪都最大的烟花之地,这楼阁采用“明三暗七”建法,表面上看有三层,可实为七层,每一层暗中夹着一层,这就是六层了,还有一个顶层阁楼,即不犯上,也尽显奢华。一二层是酒馆,三四层是赌坊,五六层可就是那瑶池幻境,销魂蚀骨之地。能去这地方的不是富家公子就是巨商显贵,但光有钱还进不得,还得有大帅朱文正的开印腰牌才行,大门处戒备森严,楼外常有军兵把守巡逻,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上人间了。
      只说那顶层的莳花阁内,有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公子正与几位美艳的女子亲热戏耍,好不惬意。那年轻公子头戴平顶束发乌金冠,额前头发分开两柳垂于腮前,显得自然洒脱,天庭饱满,剑眉厉目,鼻直口方,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内衬黄白缎蟒袖锦衣,外罩员外高肩开氅,眼中透着风流,面上带着英气,只消一眼便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角色。
      那些美艳女子与兰花弄那种地方的妓女亦是截然不同。兰花弄多的是出身寒苦、迫于生计的女子,不仅衣着暴露、妆容庸俗,且谈吐气质才艺等更是一概全无;而今天这些美艳女子谈吐优雅,素手弄琴,伴乐而舞,再加上穿的都是精心设计的衣着,个个美若天仙,醉人心智。一位富贵美少年,一群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打情骂俏,饮酒作乐,端的是羡煞旁人。
      这时一匹快马在仙楼宇阁门前急停,马上跳下来一名斥候,来不及拴马便拿着信函风风火火的闯入阁中,焦急地喊道:“主帅!八百里加急!”
      跑了六层楼阁,六层楼阁个个听得清楚,到了顶层的莳花阁外,斥候满头大汗的跪在屏风外面,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主帅!八百里加急!”
      被称为主帅的正是那美少年,而这美少年不为所动,旁若无人的继续饮酒作乐。
      “主帅!?”
      “八百里加急啊!大帅!”
      那斥候以为屏风内的主帅没有听清,探起身子反复的喊叫,那位主帅听得烦了,叹了声气,这时另一间阁房里踱出来一个人。那人身长九尺,身材健硕,眉弓鼻梁如色目人般高耸,秃脑门,络腮胡子,右耳有环,一身紫色锦衣,内衬黑色花秀纹绸衫,玉带配长皱裙,这衣服自与其他的汉服不同,另有别具一格的美感,只是这一身锦衣穿在一位猛汉身上,总显得格格不入。
      那猛汉走到斥候身前,斥候并不知这人是何来意,也没防范,继续大声叫着主帅。不想猛汉一巴掌打在斥候脸上,斥候整个身子都被掀了出去,倒在地上晕头转向。那猛汉一掌打下犹不解气,嘴上还骂骂咧咧道:“真他娘的扫兴!来人!把他拖出去!”
      来了两名侍卫,拖走那个被抽晕的斥候,他都昏厥了嘴里还喃喃着:“大帅...八百里加急啊....大帅……”那位主帅毫不理会外面发生了什么,面容一展,对一众美女说道:“美人儿们,我刚想出个新玩法!你们玩套圈圈,谁赢了谁今晚陪我!怎么样?”
      “公子!你好坏呀!”
      “就是!”
      “....那我先来投!”
      虽然这么说,但是这些美人比起嬉戏还是对这少年主帅更加有兴趣,个个围坐在他身边,争先恐后地投怀送抱。
      美酒佳人,销魂蚀骨,人间极乐,恍恍惚惚就到了一更天。更深露重,万家灯火已熄,洪都城内除了暗娼街上的红灯笼、武备库的炉火,只有这“仙楼宇阁”最为夺目,而那斥候在楼阁外跪着发呆,捂着自己肿着的脸蛋,嘴里还含混不清的叫着大帅。
      吱呀呀!
      楼阁的门开了,一阵醉气暖风从阁内透了出来,暖阁昏黄的光线映在那斥候身上,让他觉得暖和了许多。他战战兢兢地跪着,不知阁内有何安排,但见阁内走出一黄衣少年郎,口中咿咿呀呀,脚步踉踉跄跄,正是他想要见的大帅。大帅衣冠不整,满脸通红,晃晃悠悠地迈出门槛,一只脚踩在外面的地上,似乎觉得有些不适,往下一看,自己的裤子和鞋子早就不翼而飞了。少年醉醺醺的甩头嘿嘿一笑,走上前拍了他一下。那斥候一路忍饥挨饿飞奔回城,而今跪了一天更是跪的两腿发麻,想起来搀扶大帅,起身还抽筋了,搞得两人全都趴在地上,好生狼狈。
      那斥候强撑着站起身来,扶起地上挣扎了半天的大帅,心慌意乱地哭诉道:“大帅...呜呜呜....前方急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啊!”
      只见这位大帅东倒西歪的,又是冲着斥候嘿嘿一笑,朦胧着醉眼帮斥候掸了掸腿上的尘土,嘴上还说着胡话:“都是...本帅的不是,喜欢多贪几杯!哈哈哈!”斥候又一次双膝跪地,将怀里被汗水浸透的书信掏出来呈给大帅,心急火燎地说道:“大帅!别再喝了!汉军可是六十万啊!得早做定夺啊...”
      大帅又把斥候扶了起来,勾肩搭背地往阁里就走,指着那斥候说道:“不怕!不怕!咱们先喝两杯,今晚你必须选一个美人,算是赔你个不是,不然老薛打你那一下就该算我头上了!哈哈哈哈!”
      “大帅可使不得!大事要紧啊!”那斥候又要跪下,被那大帅一把拉了起来,刚才还吊儿郎当的大帅一下变了样子,如今再一看,醉眼惺忪的浪荡公子已全然不见,眼前赫然站立着一位英气逼人的主帅。只见他大笑一声,对那斥候说道:“区区六十万,那卖臭鱼的全然不把我朱文正放在眼里!”
      次日清晨,被救出的那位自称老白的汉子走出了校军场,身上配发的兵服穿得甚是整齐,短刀和长弓背在身上,向着兵营走去。
      “喂!老白!”
      老白听见有人叫他,转头一望,沐英、葫芦与苏家兄弟冲着他走了过来,老白马上迎了过去,冲着沐英几个人唱了个喏,沐英拍了拍老白的肩膀说道:“不用客气,以后都是自家兄弟!”葫芦也拍了拍老白的肩膀说道:“没想到你的箭射得这么准!”
      “是啊,五支箭都在靶心!”苏二也附和道,老白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道:“献丑了!我小时候经常随父亲出去打猎,猎户也就这点本事混口饭吃了。”苏大捏了捏老白的臂膀,瞪大了眼睛叫道:“嘿,这体格!跟熊干一场都不吃亏!”
      “哈哈哈!”
      “我倒是觉得老白运气真好!我参军时骑手和弩手都满员了!”说话的自然是沐英,这话里带着一丝羡慕,这个茬苏二是知道的,也能看得出沐英的心思,想当骑兵并不难理解,毕竟驰骋疆场才是男儿大丈夫!退一步说弓弩手也还不错,不像刀盾手与刺枪手一般,多是被称为阵前的炮灰,砧板上的鱼肉。
      苏二猜透了沐英的心思,用拳头顶了顶沐英的胸口,笑道:“你现在应该高兴才对!你要是入了弓弩手就不会有城外巡哨的任务,你想想,没有上次赣江口救人的事,你哪能那么快让邓将军认识你,哪能这么快被赏识提拔?”沐英揣摩了一下,觉得苏二说的不差,一扬眉笑着回道:“也是啊!照这么说那还得多亏你接待我呢,我要是去了其他的营保不齐经不到那事了!”
      “哈哈!那是啊!其实我就等你说这句呢!你以后要是成了人物,我不求别的,给块地种,我和我哥一人一匹好马就知足啦!”苏二满怀欣喜的看着沐英,苏大一旁也插了句嘴:“把骰盅给我就行了。”
      沐英苦笑道:“呵!瞧你们说的,别指着我,常言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世道!六爷那句话说的对,咱们这些当兵的,明日的生死还两说呢!诶?对了,老白你怎么想着要当兵啊?不回家务农啊?”
      老白见问到自己的出身,有些不太自在,草草的回道:“家在沧州河间,那儿老打仗,我也是逃出来的。”
      “可你听着不像河间的口音呀。”老白本想着一笔带过,岂料葫芦忽然多了这么一嘴,听葫芦这么一问,老白略有些紧张,像是有事瞒着,支支吾吾地回道:“呃...其实我老家不在河间,不过是四处讨济,在沧州呆的时间最长,而今觉得当兵还算有个依靠,起码有口饭吃,有地方住,也没有匪人来抢了。”
      沐英听了叹了口气道:“唉,我也是八岁就无家可归了,要不是得人收留,早就饿死了,如今这世道,当兵算是有口饭吃了。”
      老白见沐英接上了自己的话,松了一口气,眼看到了自己的营盘,便转开话题问道:“我的营好像就在你们营的旁边?”
      “对啊,邓家的营都在一起,常过来喝酒啊!以后就得同甘共苦了!”
      “哎?这怎么还养了一匹吗?”
      老白一眼看到了苏大养的骰盅,便走过去细细的端详,苏大见老白对自己养的马有兴趣,顺了顺马鬃说道:“哈哈,这是我养的...呃...是小沐出的钱,算是我们一起养的。”老白前后左右转了转,连声叹道:“这马不错啊!”
      苏大听老白如此一说,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营里几百号人,除了自己的亲弟苏二就没人识得他养的马!今天听到有人夸马,苏大就像遇到了知音,当真的高兴,一下抓住了老白的手臂,激动得不知道怎么说话:“哎!哎……呀!你懂马!?”
      老白点点头道:“小时候在大都见得多些,都是元人从北边拉来的马,这马应该是乌珠马吧?”
      “对呀!你接着说!”
      “可惜就是瘦了些,是不是原来没养好啊?不过怎么说也是匹好马!得个五十两银子吧?”
      苏大一听这话,高兴得不得了,紧紧攥住老白的手:“可遇上个懂行的!看到了吧,小沐,当初多少钱买的?”沐英想了想,竖起三根手指,老白惊道:“嚯!三十两,那赚大发了!”
      沐英咳了一下,不再接话了。葫芦也不想再听到马了,不耐烦道:“哎呀,真无聊,谁去兰花弄!”
      “不去!老白咱俩接着聊这马,我看你挺懂马的!”
      “好啊。我还挺喜欢马的,这马鞍子也不错啊!”苏大与老白一见如故,从马的种类聊到配种,算是相见恨晚。苏二虽然也懂马,但是不像苏大那么痴,他见沐英没人理睬,便问沐英道:“对了,沐大哥,你教我识字吧!”
      “好啊,走,树下那片沙子软。”
      葫芦见现在反而没人搭理自己了,斜眼瞧了一下那几个弟兄,自说自话道:“呵!都是这么好的少年,我要去找六爷,做一些大人做的事情!与茉莉姐的时光可是不可多得啊!”
      东湖是洪都城中最大的湖,其中有一块景致甚好,被人称作百花湖。湖中有三个小岛,每逢春夏,岛上开满奇花艳蕊,湖面碧波潋滟,堤岸绿柳成行,端的是风景如画。唐时有诗人李绅曾写诗赞曰:“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这三个小岛自古没有名字,赣人习惯都称作“百花洲”。南宋时候,节度使张澄在这百花洲之上建立讲武堂演习水军,而今这讲武堂尚在,不过就是改了个名字,叫作大都督府。
      哪来的都督呢?
      两年前,吴国公朱元璋为了稳固军事要地,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安置在洪都。朱文正原职为枢密院同佥,为了加大他的权力,吴国公将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并任命他为大都督,又调出三万兵马给他。按说三万兵马算不得什么,不过由于朱元璋自己的兵马不过才十几万,抽出三万已是捉襟见肘了。
      朱文正这几年不断地征兵扩充,也不过多了一万人马,毕竟原来的太守胡美临走时又征走了几万人。虽是十余万人口的大城,也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但想一下子再多出几万兵马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位大都督的兵马建制算是史上最小的了。手下五位大将,邓愈、赵德胜、薛显、赵国旺、牛海龙,全是百战的名将,可这不到四万的人马平均到五位大将头上,那场面自是可想而知了。古人常云:何谓大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者也。而今手下不足万人还能称大将的,也就是这几位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