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三国演义016 ...

  •   祭台之上从无到有显出一个透明的身影,身影渐渐凝实。一袭青衣的青年面目俊秀,略显阴柔,却没有丝毫女气。
      青年缓步走到天子身旁,尚未说话便伸出如玉的手指在虚空中点了点。
      什么也没有发生。
      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青年精致的眉毛抽动了一下,口中溢出的声音如山中甘泉,悦耳沁人。
      “啧,逃跑的本事倒是一流。”
      樊尘听闻,跟着挑起眉梢。
      “能在化神大能眼皮底子下逃命,能耐的确不小。”
      青年听出来天子是在说自己不尽心,毕竟金丹和化神差距太大,真动起手来,金丹只有等死的份儿,根本没有逃跑的可能。
      上下打量了一下身边的天子,青年勾起微笑,一幅谦虚的模样对天子道:
      “彼此彼此,比不得陛下威武。”
      樊尘嘴角一抽,我不出手是为了给你表现的机会,合着人跑了还怨我了?
      “青岷公这样直接动手好吗?”
      神道修者虽然绑定一国气运,但直接出手的情况很少。因为天机不可泄露,不然当初大汉危亡之时也不会只是显出蛇身示警,而不是真身现身说法了。
      “这不是有陛下在吗?”
      其实当初樊尘穿越来的时候,接触到规则边缘的青岷就已有所感,只是当时他已经和汉朝断了香火情,再现身难免有所不便。如今樊尘以天子的身份再次将自己封为护国神明,自己再出现就合情合理了。况且难得出现一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修者,还是不可能出现的拥有天子身份的修者,在没有竞争关系对方又人品不错的前提下,青岷十分愿意与对方成为朋友。
      得!感情还是因为自己。总觉得被占便宜了,重么办?
      其他按下不提,何苗等叛贼被压下去等候处置。吕布带着人出去控制住参与此次谋反的世家,至于和这些世家有联系甚至在这次谋反中掺了一脚的地方世家,那是祭典结束后的事情。有青岷公在,左慈怎么也翻不起大浪,不掺和鬼神又特权当道的凡人世界,有权势有兵马有财力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事都不算事,感情问题除外。
      把刘协叫上祭台,代替自己完成了祭天。祭神的时候,青岷直接点了刘协,对着樊尘撇嘴道;
      “我不想被雷劈,还是让皇太弟来吧。”
      刘协看看刻着青岷名号的神位,再看看青岷,不知道该拜哪个好,最后只能向樊尘求救。
      樊尘摸摸没长出毛的下巴,
      “既然本尊在这里,还拜什么神位啊。”
      刘协听罢,手持三炷香向青岷拜了拜。念祭文的时候,樊尘听着里面把青岷吹的比大罗金仙还能耐,深感写祭文的人是个人才。等祭神差不多结束的时候,青岷才慢悠悠的问道:
      “之前大汉给我的神位是‘佑灵神水伯’,如今神位上写的是‘护国青岷公’。我虽修为功德未到,刚刚竟然感应到了天界的回应,这是升官了?”
      一般人间给予的神位有一定限制,即使是天子御封,修为功德不到位,天界也不会全盘接受,通常到了本尊这里就降了好几个等级。
      “神位是朕亲手写的。”
      樊尘解释了一句,抛过去一个眼神让青岷自己去体会。
      祭典之后,洛阳一片风声鹤唳,之前的清平景象瞬间消失。
      菜市口的鲜血洗刷了一层又一层,即使亲近天子的曹操孙坚都没想到,他们一直认为有手段有谋略有气魄唯独少些狠辣的天子,狠起来比平时以狠辣著称的人更让人胆寒。
      凡参与此次谋反的世家子弟,不论知情与否,九族之内十三岁以上男丁全部斩首,未到年龄者没收所有家财,三代内全部充入官奴,不准赎身。五族内子弟十年内剥夺科举权利,在朝为官者全部革职查办。
      九族外知情不报者,罢免一年科举资格,服役三年,记录在案。
      相对来说,天子对女子更宽容一些。四十岁以上与十四岁以下者,没收所有财产,剥夺封号,充入官奴。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全部配给军队单身汉当军嫂,然终身不得敕封。还有一部分不能送到军队的,同样全部充了官奴,唯有涉案严重者,和男子一样判了斩首。
      然而,能成为世家大族的家族哪一个不是人丁兴旺,一个家族九族之内的男丁正常的起码过百数,更何况此次谋反,洛阳过半世家都参与了进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菜市口每天数十个人头落地,土地都染成了红褐色。最后统计之时,被斩首者竟然达数千人之多!之后每每有人从那里经过,只觉得阴风阵阵,哀鸣冲天。可是能怨恨谁呢?难道怨恨天子没乖乖让出皇位?没让他们谋反成功吗?!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弘农杨家,因为扬老太尉对大汉的忠心和杨修提供信息的功劳,虽然家族缩水了大半,底子却保留了下来。
      这也是樊尘立得榜样,毕竟赶尽杀绝痛快,却也最容易让洛阳之外的世家们自认没有退路而鱼死网破。到时候各州郡的收归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阻碍。
      两三个月的时间,因着洛阳世家大族的严重消亡,地方的世家们一心想着归顺的,关系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经过这一番惊吓,不该有的心思都收了起来。原先摇摆不定的,也差不多该做出决定了,至于一条道走到黑的,经过这段时间,基本上已经被孤立,没多少盟友了。
      等洛阳的事情告一段落,吕布赵云等分往个州郡收缴兵权,樊尘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唐朝之前,世家都是朝廷组成的重要成分,更有甚者,有些王朝的实权完全掌握在世家手中,皇帝成了摆设傀儡。即使唐朝科举制兴盛起来后,也不难看到朝堂中世家重臣掌控朝堂大权的身影。不是说世家中没有忠于朝廷的身影,但过犹不及。如果都像孔夫子的家族一样,只参与朝政而不与朝廷争权,唐朝之前就不会有那么多世家代替皇家,朝代更迭频繁的事情了。
      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朝廷’,其他朝代怎样樊尘不管。但他既然成了这大汉的天子,这大汉一朝,世家们是兴是隐,必须由本朝的皇帝决定。汉朝的皇帝除非本身无能,国家命运决不能掌握在世家手中!
      有青岷坐镇,左慈即使打游击都要谨慎再谨慎。相比于重伤一直没有好好治疗的左慈,靠山硬了的于吉早就活蹦乱跳了。你追我逃了几年,于吉终于为师门清理了门户。至于华佗,简直就是以太医属为家了。
      花费了三年时间,大汉的所有州郡终于重新掌握在了天子手中。皇帝每天宅在宫里和大批的厨师工匠们研究新菜色,创造新发明,鼓捣出来的东西虽然稀奇古怪,但有不少十分实用的推广到民间,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樊尘明君的名声也渐渐传播开来。相对于民间,朝臣们更清楚天子的真面目。没有大事绝对不上朝,所有政务推给丞相和大司马,连奏折都是刚满十三岁的皇太弟代批的!不少朝臣感叹,天子和后宫三年前那位突然沉迷于修仙练道的唐皇后果然天生一对,都不干正事!
      三年前,樊尘到来后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唐夫人,意外的发现这位竟然是富贵命中难得有灵根的存在,于是......把人扔给了于吉。少有凡人不渴望成仙的,于是沉迷仙道的唐皇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不是尘世间还有牵挂,早跑到深山老林里修道去了。
      刘氏宗亲大部分被凡尘留在了洛阳,部分能力不错的,樊尘也不吝啬给予实权。其中刘表、刘备两位比较突出,一个被樊尘弄进了新成立的部门宗人府,掌管宗族事物,一个被外派为一州之长,管理地方。而刘关张三人反转历史的被分开了,三人的情谊没变,只是武将没仗打的时候闯祸能力绝对一流,为了自己国家人民的安定生活,樊尘只能放闲不住的武将去祸害外国人民了。
      尘埃落定,樊尘站在皇宫高处(房顶),咬着糖葫芦抬头四十五度,对着夕阳感叹:
      “世界辣么大,真想去看看!”
      系统;说人话!
      “皇宫呆腻了,想出去浪。”
      于是第二天天子难得的叫了大朝,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皇太弟□□练的差不多了,朕觉得是时候禅位了。
      尽管这些年已经被天子雷习惯了,大臣们仍然表示这次的雷太大,他们被霹焦了。
      曹操孙坚和刘协就淡定多了,反正这些年天子也是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基本上不干皇帝的事,和禅位差不多了。禅位而已,除了称呼住址变一变,和之前真心没差别。
      事实证明,期望和现实是有差距的。禅位大典结束的第二天,樊.前天子.尘留下一张字条,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消失了。
      拿着字条的新皇一边吐槽兄长不负责任,一边让人通知丞相和大司马。曹操和孙坚前脚进了宫,后宫总管后脚就跪在新皇面前痛哭流涕;
      前皇后现太后一听上皇出宫了,也留下一张字条,表示自己尘缘已了,出宫找老林子修仙去了。
      新皇尚未婚配,一时间后宫无主,老总管泪眼婆娑的问新皇:后宫这一大摊子怎么办啊?
      刘协手里捏着两张纸条,一时间只剩下嘴角抽搐了。
      樊尘出了皇宫,也懒得向现代旅游一样流水线参观,索性自己弄了一辆马车慢慢走,正好感受一下古代人民的生活。
      听到百姓们夸赞上皇是个好皇帝的时候,系统呵呵两声;
      ‘整天不务正业的好皇帝。’
      樊尘咧咧嘴,又听系统说道:
      ‘不过身上的怨气是真的少了,虽然离彻底消除还有不少距离,但这次穿越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回忆起这几年在大汉的生活,樊尘露出一个微笑:
      “说实话,当初杀了董卓之后,怨气虽然得到了纾解,心里仍是想着弄一个天下大乱的,直到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却也不会滥杀。”
      又想起当初世家叛乱砍掉的几千人的脑袋,
      “只是碰到了该死之人,难免还是发泄一下。”
      这话说得......系统整个都抽搐了一下。
      十年时间,樊尘走遍了大汉的土地。等再次回到皇宫里,看着已经独当一面的刘协,吃着比以前更精致的美食,心中感叹,这里真的没什么需要自己的了,最主要的是;大汉美食再好吃,也没有现代的品种齐全、滋味丰厚啊!而且这里还没网没电!自己已经忍受了十多年,真的坚持不下去了!T-T
      历史上对汉少帝刘辩的评价十分复杂。少帝是一个明君,少年继位,机智隐忍。诛杀董卓之后便显出了一代帝王的智慧、能力与大气魄。他开办科举、打压士族、收拢兵权、降低赋税,同时友爱归顺大汉的少数民族,对他们实行教化优待。重用寒门子弟,用人不看出身,只问才能。鼓励发明创造,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开疆拓土,打通了邻国贸易。为之后汉贤帝刘协开创盛世奠定了基础。
      但他同样是个昏君。少帝在位的几年上朝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重大决策,朝中事物几乎不过问,一律交给当时的丞相和大司马,就连保留下来的少帝时期的奏折,上面的批注都是皇太弟刘协代批。整日里不计身份和工匠们厮混在一起,大臣们见皇帝的次数还没有工匠们多。他心狠手辣,打压起世家大族和地方割据手段往往是抄家灭族。他不沉迷女色,自己的皇后为了修仙问道跑的没影都不管。到现在帝陵里唐皇后的棺材里也只有一身皇后冠冕。甚至直言自己无法生育,更有传言说这位皇帝有龙阳之好。
      已经成仙的唐皇后看着史书上对少帝的评价,想起后来她再见到樊尘时的情景,整个脸皮都抽动了一下:呵呵!你们真心不了解陛下!亲近工匠是为了享受生活,重用人才是因为不想工作,领导大汉走向富强......是想着天下太平了好出去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三国演义016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