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三国演义012 ...

  •   鉴于历史上科举弊案的各色案例,樊尘觉得出考题实在是技术活。又鉴于这项技术活将在此次科考中首次展开,樊陛下觉得,就勉为其难自己亲自出马吧。好吧,其实就是樊尘突然恶趣味,决定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折腾一下考生们and某些人。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考题是‘有关十八州府的治理’还是‘寒门与世家何为栋梁’的时候,樊陛下难得心思沉静的练起了书法。
      王异努力伸长脖子,终于看到小皇帝‘练习书法’的内容:
      脖子不累?
      心里一惊,王异迅速把脖子缩了回来,眼角偷偷地瞄着小皇帝,看小皇帝仍是一副专心写字的样子,好像什么都么发现。心里一阵犹疑,想想某位大人承诺的大宅,某些侥幸的心思又冒了出来。假装上前给小皇帝磨墨,眼睛迅速的往纸上秒了一眼,这次上面的字多了不少:
      神马大宅,连自己都卖!
      王异不认识逗号和感叹号,也不知道‘神马’是不是神仙骑的马,但他知道小皇帝知道自己打听考题的事儿了!
      心中所有的侥幸都飞到了九霄云外,王异跪在小皇帝脚边一时间欲哭无泪。贪赃的是自己,怨得了谁?原想着下一刻就会听到陛下下令把自己拖出去问斩,谁知道却听陛下问道:
      “你这职位虽说比不得朝堂上的大臣,身为黄门到底也不是平民出身,那些大臣们见了你说不得还得礼让三分,怎么一栋宅子就把你收买了?”
      樊尘不是圣母,却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身边这些宦官们收一些好处,只要无伤大雅,他乐意睁只眼闭只眼。自从进入科考季,向曹操和孙坚打听考题走关系的就没一天消停的。他这儿倒是清静,可不表示没人想走路子。瞧!这不是逮到个更大的。
      王异嘴里发苦。他能混到这一步,手段眼色心计也算是拔尖儿的。天子的话虽然没露出放自己一马的意思,但没有立刻发落了自己,就是给了自己机会。想起刚刚自己偷窥到的练字内容,立马把所有不该有的心思掐灭,老老实实的交代了。
      原来四月份以来,不少大臣在曹操和孙坚那里或软或硬的碰了不少钉子,最后终于听说小皇帝要亲自出考题。鉴于董卓伏诛之后,天子就展露出了之前掩藏地严严实实的爪牙,之前自以为了解天子的大臣们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大致上可以猜测出考试的范围,但!万一天子的思路与一般人不同呢?
      于是开始有大臣或世家,动用以往在宫中的人脉,打听天子的心思与想法。黄门虽是伺候人的,但伺候的是天子,出身即使不是特别高贵,原本也大多是世家子弟。这时候不少人都万幸,董卓死后天子并没有大肆整顿宫中,虽然其中能探听到天子的消息不多,但总有一两个能用的,比如说王异。
      “奴婢虽然是王家旁支,然在族中地位低微。当初迫不得已进了宫,这些年来家中老母与幼弟虽多得族中照顾,却仍然生活窘迫。年前老母托人捎信,当初董卓霍乱,家中老宅被毁,至今老母与弟弟还寄居在亲戚家中。恰好有人以一栋大宅为代价,只要求奴婢注意天子最近看什么书,对什么有兴趣……奴婢想着早日将老母与幼弟接来,又想着陛下一向高深莫测,或许……并不会因此影像科考……”
      王异这话猛一听挺可怜的,但前头说了,樊尘不觉得自己是圣母。将毛笔晾在笔山上,一双黑沉沉的眼珠子动也不动的盯着跪着的王异。王异头都不敢抬一下,虽然不知道天子此时看自己是什么眼神,但一想到下一刻自己就可能被拉下去砍了脑袋,心里就一阵发凉。他不是不知道天子的厉害,只是一想起寄人篱下的老母,就忍不住心中感伤。那栋宅子送的太是时候,让他不心动太难。
      “送你宅子你就收着,让你打听你就好好打听。只是朕希望你说出去的都是朕让你说的,朕不想让你说出去的……”
      “打死奴婢奴婢也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原本以为已经被判了死刑,不仅被无罪开释了,还一下子变成了无间道。王异聪明的脑瓜子在振奋的同时满满的劫后余生,心里赌咒发誓以后一定要忠于天子,再不敢有二心。
      樊尘并不是突发了圣母心,只是这段日子王异用的还算顺手,若是再换一个,想要用习惯还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再者,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又一个王异?倒不如敲打一番,有了敬畏之心,再加上适当的恩惠,在这个大部分人都相当厚道的时代,收获一个人的忠心并不难。
      至于那些打听考题的人,就然他们打听去吧,朕才不会告诉他们朕要等到考试当天才出考题呢!
      于是等到考试当天,在考生们做了大量准备,有些世家的子弟们更是‘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眼看考生们都要进考场了,主考官们还不知道考题是什么。对此,主考郭嘉和副主考蔡邕、荀彧集体表示:我们不着急,陛下慢慢想。
      等到考生们全部进了考场,王异终于带着天子亲笔书写的考题出现了。从此以后,历代皇帝形成了靠前即兴出题的良好传统。考题一公布,‘准备齐全’的考生们傻了。
      考题分文三部分。第一部分,表达一下自己对科举考试的看法,题材不限,篇幅不限。第二部分,以西北韩遂马腾对抗匈奴为题,作一首诗。第三部分,根据本朝百姓的实际情况,任意选择一项与民生有关的话题向天子进行谏言。
      没有州府的治理办法,没有寒门与世家关系的利弊,没有史书经典的论证……很有一部分考生看到考题的时候就已经傻了,相对的,一部分人看到考题后,就开始奋笔疾书。当然,写得多不一定写的好,写的好的……就要看郭嘉觉得好不好了……
      在文试结果出来之前,武试的结果已经呈到了天子面前。意料之中的,在开始考试之前,很大一部分考生看到考官阵容后,集体挑衅,要群殴考官,结果百十号人被孙策和周瑜联手单挑了。樊尘如愿以偿的看了一场火并,其中几个和孙策周瑜战成平手,最后不出意外的取得了武试的前几名。
      樊尘看着武试的名册。
      武状元:太史慈 榜眼:曹昂 探花:典韦
      感叹,人才啊!虽然典韦原本是张邈的属下,但有神马关系!我不管你之前为谁所用,只要以后为我所用即可!
      几天后,文试结果也出来了。凡尘一看,缘分啊!
      文状元;司马郎(司马懿他哥)
      榜眼:诸葛瑾(诸葛亮他哥)
      探花:庞统
      得!全是名人和名人……的亲戚。
      而庞统作为这次文试中年纪最小的参与者,能进入前三名,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当然,惊艳的是他的文采和智慧。
      文武考试得到的人才很快被曹操和孙坚瓜分了,至于庞统,由于年龄问题,被送去和孙权小盆友作伴了。然后两人一起被打包送给了刘协小盆友作伴读。
      科考吸收了大量的寒门子弟,不少空下来的官职被填补。眼看着原本自家唾手可得的权势利益被拿走,门阀世家们心如刀绞,每天上朝看小皇帝的目光都带着毒。就在这些人想着利用自己的门生故吏给新上任的官员们使绊子,找机会打小皇帝脸,设法与小皇帝对怼的时候,小皇帝气死人的又下了一道圣旨。
      新上任的官员们放手干吧!底下人不听话?没关系,世上什么不多,就人多!不听话开除了,咱们重新招人!皇帝陛下表示咱们有的是钱!没错!有钱!科举考试之后,顺着王异提供的线索又抄了一批大臣的皇帝陛下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有钱!任性!当然,主要是科考带动了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又带动了经济发展。再加上樊尘到底没忍住,从空间里偷偷摸摸的往国库里搬了一批黄金,底气瞬间就足了。
      看着那些人恨死了自己却拿自己无可奈何的样子,樊尘心中就像大夏天喝了冰汽水。人才到位,门阀世家的力量不断被削弱,人民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国家走上正轨发展道路,个别刺儿头收拾起来只是时间问题,樊尘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处理凡人之外的事情了。匈奴、益州、荆地同时闹起来的事情表面上平息了,幕后黑手却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就在樊尘考虑神识覆盖整个大汉,会不会惊动之前系统提起过得青蛇修士的时候,华佗对于吉的伤势终于无计可施,找上门了。
      曹操在于吉拖着病体施展了一番神通后,同意把两人引荐给天子。樊尘摸摸没长出毛来的下巴,饶有兴致的同意在御花园召见历史上有名的神医和神棍。
      正是初夏好时节,御花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尤其满树的海棠花开的云霞一片,煞是好看。风一吹,粉色的海棠花扑簌簌落下。海棠树下,中年男人和娃娃脸跪在倚着石桌的少年天子面前,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喊陛下也不是,喊前辈也不敢。尤其是娃娃脸,面部肌肉抖得飞快。
      樊尘把一大碗酸梅汤一口干掉,又从旁边的小鼎中舀一勺装满大碗。虽然自己已经寒暑不侵,但大夏天喝酸梅汤也不一定就是为了解暑,有时候单纯就是为了口腹之欲。
      “得了嗳!你俩也别跪着了,一个金丹巅峰,一个筑基初期,找上朕该不会是为了什么国师的位子吧?”
      我们看起来像骗子吗?
      几个月前洛阳真龙现身,龙气大盛。原本想着是真命天子出世,谁能想到这真命天子竟然还是个修真者?!说好的天子不修真呢?!天地平衡你还好吗?!
      心里吐槽归吐槽,樊尘说出两人修为的时候,两人心惊不已。虽然看出天子是同道中人,但看不出修为,原想着是被龙气覆盖了,想不到却是修为高深。至于天子为他人所代替的可能性,两人根本没去考虑。历朝历代无能昏庸残暴不仁的皇帝多了,如果帝王能被人夺舍代替,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不知道都要被夺舍多少回了!刘辨虽然暗弱,但天子就是天子,龙气只要未尽,神仙也怕天谴!
      不过,凡尘例外,他属于天道亲儿子哪一类的,不怕天谴。只不过于吉和华佗不知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三国演义01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