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冶金篇第二 ...

  •   (古代炼铁似乎争议较多,以下大概……看看就好)

      一.成分:铁碳合金,Fe ―C

      二.性能

      生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质硬,脆,塑性差。

      熟铁:含碳量小于0.02%的铁碳合金,质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

      Fe熔点:1538℃

      铁器何以大行?
      ――在制钢技术发明以前,作为新产品,(块炼铁)制工具硬度不如青铜,(白口生铁)铸礼器又黑不溜秋,缺乏耀眼的光泽。铁欲大行于世,必须等待时机,而这一时机到来的标志应该是:处于地表易采易炼的氧化铜矿已不敷使用,铸铁的生产成本已大为降低,生产力的发展又急需大量的工具。

      三.冶炼法

      1.块炼铁法――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人工冶铁法,冶铁史始于块炼铁。

      块炼铁:是铁矿石在较低温度(1000℃左右)下从固体状态被木炭还原的产物,所以质地疏松,还夹杂有许多来自矿石的氧化物,例如氧化亚铁和硅酸盐.这种块炼铁在一定温度下若经过反复锻打(就是那种电视里常听到的叮叮叮的声音),便可将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机械性能就改善了。

      原料来源:山中开采及民间征收,铁矿石.三氧化二铁

      方法:一般是在平地或山麓挖穴为炉(其实炉有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装入高品位的铁矿石和木炭,点燃后,鼓风加热。当温度达到1000℃左右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就会还原成金属铁,而脉石成为渣子。由于矿石中其它未还原的氧化物和杂质不能除去,只能趁热锻打挤出一部或大部,仍然会有较多的大块夹杂物留在铁里。由于冶炼温度不高,化学反应较慢,加之取出固体产品需要扒炉,所以产量低,费工多,劳动强度也大。与生铁不同,块炼铁含碳极低,质地柔软,适于锻造成形。由于块炼铁在锻打前疏松多孔,故也被称为海绵铁。

      说白了,就是烧完后叮叮叮地打杂质。这种块炼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不够硬!于是强大的古人(约春秋时期,存疑,但不晚于战国末期)折腾出了淬火工艺!

      2.淬火

      火与水合为淬。――《汉书·天文志》
      《太康地记》:“汝南西平有龙泉水,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有龙泉之剑,楚之宝剑也。

      上面两句话差不多完美地解释了淬火怎么做。
      然后淬火为什么增加硬度呢,不是改变成分,而是改变结构,为了快速冷却到马氏体相变区,得到更多的马氏体,马氏体的性能比珠光体好,所以要进行淬火。(天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辣,查了一下感觉大概就是石墨和金刚石这般结构不同,成分相同结构不同而使硬度大大的不同。括号是我猜。别理会我。)

      3.生铁冶炼法

      生铁冶炼采用的是“高温固态还原法”,是使它的炉温达到1150℃-1300℃,在这种炉温下,通过被还原生成的固态铁吸收碳,降低其熔点,从而得到液态的生铁,液态生铁可以直接浇铸成器。

      注意:比起块炼铁,这是巨大的进步,有液态意味着塑性upup,不像块炼铁打打打,打剑什么的就算了,打个刑鼎这种形状蜿蜒的就要醉倒了。

      设备:竖式炼炉。(这提高了炉温,使液态生铁得到可能)

      →竖炉炼铁技术:竖炉炼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其中所含一氧化碳同时对氧化铁起还原作用。这样燃烧的热能和化学能同时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下层的炉料被逐渐还原以至溶化,上层的炉料便从炉顶徐徐下降,炉料被预热而能达到更高的温度。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竖炉炼铁的国家。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竖炉冶铸生铁了,开始一般采用木炭用原料。

      然而问题又来了,生铁虽然坚硬,但韧性较差,性脆易折。于是又有了生铁柔化技术,此技术同样应该战国已有。

      4.铸铁柔化技术

      生铁虽然坚硬,但韧性较差,性脆易折。如果在高温下将铸铁件长时间进行加热,使其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它的材质和性能。其中有一种方法叫铸铁柔化处理,通过这种处理的铸铁叫可锻铸铁。

      按照热处理条件的不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又可以分为两种工艺:一种是在氧化气氛下对白口铸铁件进行退火脱碳处理,使之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另一种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对白口铸铁件进行长时间高温退火处理,使之成为黑心可锻铸铁。

      以上是百度百科,然而悲剧的是看不懂了,不怕,我们看其他的――

      首先,铸铁的分类

      根据碳在铸铁中存在形式的不同,铸铁可分为 ――

      白口铸铁碳除少数溶于铁素体外,其余的碳都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于铸铁中,其断口呈银白色,故称白口铸铁。目前白口铸铁主要用作炼钢原料和生产可锻铸铁的毛坯。

      灰口铸铁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存在于铸铁中,其断口呈暗灰色,故称灰口铸铁。

      麻口铸铁碳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类似灰口铸铁;另一部分以自由渗碳体形式存在,类似白口铸铁。断口中呈黑白相间的麻点,故称麻口铸铁。这类铸铁也具有较大硬脆性,故工业上也很少应用。

      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不同,铸铁可分为 ――

      灰口铸铁铸铁中石墨呈片状存在。

      可锻铸铁铸铁中石墨呈团絮状存在。它是由一定成分的白口铸铁经高温长时间退火后获得的。其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和塑性)较灰口铸铁高,故习惯上称为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铸铁中石墨呈球状存在。它是在铁水浇注前经球化处理后获得的。这类铸铁不仅机械性能比灰口铸铁和可锻铸铁高,生产工艺比可锻铸铁简单,而且还可以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其机械性能,所以它在生产中的应用日。

      这么讲完之后,有没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并没有。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吧,(对,以下都是个人猜测,不要当真,谁叫我连百度都看不懂了呢@_@我们已经知道那个时候生铁主要是白口铸铁。白口铸铁,我猜应该差不多是现在所说的亚共晶白口铁,碳含量为2.11%―4.3%,所以增加韧性就是要脱碳。脱碳,我能想到的是让炭氧化,而退火是控制其缓慢冷却使其内部结构达到一种较好的状态。应该就是让它缓慢冷却以便氧化……吧?

      拓展:说起退火,冶炼有四把火,下面是来自360的详述:

      退火:就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将钢加热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

      退火目的和作用
      (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消除因锻、焊等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3)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或开裂。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目的和作用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注: 淬火态工件不允许直接投入现场使用,通常在此之后必须实时进行1——2 次或以上之回火加工,以调整其组织及应力等。

      回火: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低于Ac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目的和作用
      (1)合理地调整力学性能,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2)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保证工件的尺寸、 形状不变;
      (3)降低或消除淬火内应力,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并防止开裂。

      来自:dongchang > 《工藝》

      铁钢不可分,块炼铁、生铁优化过程其实就是往钢靠拢的过程,所以下一章,古代炼钢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