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祭典 ...

  •   青衣墨发,身形单薄修长。
      没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没了往日里的冷清自持。
      三分茫然,三分无措,四分脆弱。
      只一眼,便叫人心生不忍。
      王二牛后退了两步,和素子衣站在一起,不敢抬头去看那人的模样。
      “二牛,再说一遍。”
      韩子高声音极轻。
      王二牛却是埋着头不愿再说一句话。
      他是怀着忠心想要告诉韩子高即将发生的事,却在看到韩子高这番模样时,怎么也说不出口。他跟随了韩子高六年,从未见过韩子高这样的模样。
      让人胆战心惊的模样。
      韩子高似乎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便是他不让我上朝的原因吧。”他突然笑了两声,“二牛,立后大典是何时?”
      王二牛和素子衣对视一眼,都心照不宣地闭了口。
      韩子高看着他二人模样,脑中现出一个答案。
      他捏紧了手,指甲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深深陷进了皮肉。
      “是今天,对吗?”
      素子衣和王二牛都低了头。
      “来人,备水洗漱。”
      “韩子高!”素子衣惊叫一声,眼中带着乞求,“别去。”
      韩子高敛着眉眼,让人看不清神色。
      不让我去吗?
      子华不让我去,子衣不让我去......
      都不想让我去吗?
      若我一定要去呢?
      子华,不知你见到我,会作何表情......
      “备水。”韩子高留下轻飘飘一句话,转身离去。
      素子衣咬牙:“都怪你!”
      王二牛抿了抿嘴,没有说话,面上却是现出一丝愧疚。
      也许,他真的不该,让韩大哥知道这些事。
      素子衣一直没放弃劝退韩子高,可无论她再怎么说,面前的人都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
      净面,梳头,披衣,系带。
      他的脸上一直挂着一丝浅笑,不说话,不生气,不悲伤,安静地过分。
      劝着劝着,素子衣心里便苦涩起来。
      他不会听她的。
      孤注一掷,倔强偏执。
      和她一样。
      她为了眼前这个人,守了四年,以妹妹的身份。纵然心有万般苦涩和不甘,却心甘情愿,只为能看着他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而他为了那个人,守了八年。纵然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也一步一步,从不回头。
      她守着他,一如他守着他。
      只是他比她更深陷。
      若是劝说有用,这世上又哪来那么多痴男怨女。
      “韩子高,我不劝你了,我只说一句话。”
      将要踏出门的一身朝服的人顿了顿脚步。
      “给我放骄傲些,别丢了将军府的脸。”
      韩子高回头,背着日光,看不清神色。
      “好......”
      永定三年九月二十一日。
      陈文帝陈茜立妃沈妙容为后。
      韩子高到太极殿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
      帝后已经携后宫前朝去天坛祭天祭祖了。
      “迟了吗......”韩子高低低说了句,转身去了天坛。
      宫里的人大都知道韩子高是在皇上心中地位不一般的人,也不敢追责他的贸然和无礼——在封后大典上迟到可不算轻罪。
      韩子高慢慢走着。
      从太极殿道天坛的路,不长,只有一公里多,可不知怎的,在韩子高的脚下似乎变成了千里万里。
      一步一步,总能感觉的到,不久之前,也有两人从这条路上走过。
      他们相携着手,或许还互相微笑,温情漫漫,恩爱四溢。
      韩子高慢慢抬起左手,放在半空中,好像左面也有一人在牵着他,走这条仿佛永远走不完的路。
      一步一步,都是踩在了心上。
      可终究是走到了尽头。
      百米外是耀眼的红。
      那个高大的身影,一身红袍,袖边似乎绣着金色盘龙,挽着另一只手,似乎在温柔地笑。
      多么和睦的帝后之景......
      可为什么他看不清,那人的脸......
      “韩将军?”一朝官惊了一下,伸手拉韩子高垂下的衣袖,压着声音,“快跪下,愣在那里,不要命了?!”
      韩子高踉跄了一下,随着那人的拉扯跪了下来。
      似乎有一道目光射向他,带着惊怒。
      跪下来的韩子高看不清祭坛上情形,他的前面,黑压压的全是跪着的朝臣。
      本都是安安静静跪着,却因着一人的到来而不平静起来。
      蠢蠢欲动。
      很多东西蠢蠢欲动。
      “低头呀。”那人又扯了扯他的袖子。
      韩子高侧头。
      是徐世谱,年近花甲的老臣。
      “多谢......”韩子高沙哑着声音,听话地低头伏身。
      徐世谱眼神复杂地看了韩子高一眼,没再说话。其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就是走错了路......
      依稀听得祭祀在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妃沈氏昔承明命,作嫔东宫,虔恭中馈,思媚轨则。履信思顺,以成肃雍之道;正位闺房,以著协德之美。朕夙罹不造,茕茕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佥以崇嫡明统,载在典谟,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授皇后玺绶。夫坤德尚柔,妇道承姑,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钦此。”
      “臣妾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扶起沈妙容,眼神不自主又往那个方向看了眼。
      他来了。
      他好像来了。
      可此时人太多,他的身影淹没在人海里,他找不到......
      “皇上......”沈妙容压低声音唤了一声,面色平静。
      身边的人方才走神了。
      那人好像来了。
      若是以前,她心里怕又要一痛再痛,可这不经意间,竟变得毫无感觉......
      总会麻木的。痛得多了,便麻木了。
      陈茜回神。
      扬袖。
      “众卿平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纷纷站了起来。
      陈茜心里一紧。
      他在哪里?
      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韩将军晕过去了!”
      不知是谁,叫了一声。
      声音不大,刚刚传到了陈茜耳里。
      陈茜脸色一变,脚尖一点飞身下了祭坛。
      群臣没有想到会惊动了皇上,惊慌之间纷纷向两边退去,露出了那个静静躺在地上的人。
      脸色苍白的过分,嘴唇没有一丝血色。
      心里像被谁抓住拧了一下般,陈茜脑中只剩下眼前人苍白的吓人的脸色。
      为什么,你要来......
      弯腰,俯身,抱起地上的人。
      “传御医!”
      留下身后面色各异的朝臣,和祭坛上面无表情的新后。
      封后大典的那日,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一个臣子晕倒,堂堂帝王,丢下进行了一半的祭典,抱着那臣子,去了皇帝的寝宫,永昭殿。
      群臣哗然。
      这样一件荒唐的事情,便是史官,也闻所未闻。
      而这件事,迫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也没有留在史官的笔下。
      本就荒唐,何不随风飘散。
      “回禀皇上,韩大人应该是久跪压了气血,起身太猛故而晕倒。”
      陈茜的脸色极不好,太医斟酌着说道。
      沉默了良久。
      “都退下。”
      “是。”
      寝宫里很安静,只能听到两人的呼吸声。
      一个微弱却平稳。
      一个越来越急促。
      “啪!”陈茜拂袖,打落了桌上一瓷碗。
      瓷片碎溅。
      “应该,呵呵,应该!你竟然算计我!好啊,韩子高,你竟然算计我!!”陈茜猛地伸出手遏在韩子高喉咙。
      手在颤抖,使不上一丝的力气。
      又自封了膻中穴。
      韩子高,你为的是什么!
      有意思吗?
      耍我有意思吗?
      “韩子高,我不管你此时能不能听到,你都给我听着!你今日之举,我......我绝不会原谅!”
      转身,拂袖而去。
      他没有看到,床榻上的人,眼角一滴晶莹落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2章 祭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