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34章 ...

  •   人吃五谷得百病,生病自然要请医问药。

      宫廷里有人生病自然有御医伺候着,问药自然有御药局伺候着,不需任何人担心。

      京城的朝廷大员及各路官员则有官办的尚药局,供应他们的求医问药,也都是放心的去处。

      而面对普通百姓的求医问药,也有朝廷推出的官办的尚药局,“太平惠民局”和“和剂局”。

      除了官办的药局,还有商人开办的药铺。

      一类是卖简单加工的生药饮片的店铺,照方抓药,不提供熟药,这类药铺叫做生药铺。

      另一类则是不提供生药,只售卖各类按方剂炮制精制而成的熟药圆散,都是些常用药方,百姓遇到这些常见病症无需看大夫,自己买些丸散膏丹使用便可。

      生药铺的药物自然齐全,便于百姓按方抓药,遇到特殊的药材,也会为客人专门去寻找。

      有的大型生药铺也会跟医馆合二为一,也可能捎带卖些简单的丸散膏丹,省去了百姓煮药的麻烦。

      但炮制作坊一般规模较小,只卖固定的药品,即使提供生药,也就是有限的几味而已。

      所以,开炮制作坊容易,开生药铺却要财力才行。

      但无论是生药铺还是炮制作坊,都是要将药材炮制加工才能售卖给客人,只是炮制的程度不同而已。

      药材本来源于天地万物,必然含有各种杂质甚至毒性。

      天然药材采来,要经过炮制加工,去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改变或缓和药物的药性,增强药物的疗效,或改变升降沉浮,便于调和制剂,也利于贮存和服用。

      炮制方法分为十七种,名曰“雷公炮炙十七法”。

      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煞、曝、露是也。

      炮,即将药材埋于灰火中,“炮”到焦黑。

      爁,即火焚,是对药材进行焚烧、烘烤之意。

      煿,火裂也,是以火烧物,使之干燥爆裂。

      炙,即药材加水质辅料后,用文火炒干。

      煨,即“糖灰炮”,是将药材埋在尚有余烬的灰火中缓慢令熟之意。

      炒,有麸皮炒、米炒、酥炒、酒炒等加辅料炒法。

      煅,是将药材在火上煅烧的方法。多见于矿石与贝壳类的炮制。

      炼,是将药材长时间的用火烧制,其含义比较广泛,如炼丹、炼蜜等。

      制,为制其药材的偏性,使之就犯的泛称。通过制,能改变某些药材的固有药性,如用姜制厚朴、蜜制乌头、酒制大黄、酥制皂荚等。方法较多,变化无穷,常对不同药材作不同的处理。

      度,指度量物体大、小、长、短。

      飞,指“研飞”或“水飞”。部分药材为了达到极细,常将其研为细末,置水中研磨,漂取其浮于水面的极细粉末备用。如水飞朱砂、水飞炉甘石等。

      伏,一般指的是“伏火”,即药材于火中处理,改变药材药性。

      镑,则是利用一种多刃的刀具,将坚韧的药材刮削成极薄的片,以利调剂和制剂,如镑檀香、羚羊角等。

      摋,是打击之意,即使药材破碎。

      晒,即晒干。

      曝,是指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

      露,则是将药材不加遮盖地日夜间暴露之,即所谓“日晒夜露”。

      而炮制药材不可能仅靠双手,自然要用到许多器具。

      如铜药冲,即俗称的铜冲筒,是铜制的圆筒,以熟铜为佳,生铜易破碎脱底。高七八寸、宽三四寸、底部平宽、坚实而厚,内里空、上有盖,盖顶中央有孔,用于铜杵槌上下捣动,一般捣杵少量药物,为配方必用工具。

      铁研船,也称为铁研槽,系生铁铸成,分为研槽和研盘两部分,研槽中部阔大,两端狭窄,里面凹进状如船形,大小不一,一般以三尺长、中阔六寸为佳。研盘为扁圆形铁饼,约一尺,中心贯有铁杠,突出两旁,全长约一尺,操作时两足踏其上前后转动,使药物通过推研而粉碎。可以截切、轧压跟研磨,占地少,单人即可操作,粉碎度细,对于小作坊而言,是十分实用的粉碎工具。

      切药刀,也俗称大刀。分为刀身、刀床、刀脑三部分。刀身即刀片,又称刀叶子,呈长方形,后上端竖立刀柄,稍向前弯,前下端微有小角突出,俗称刀鼻,上开一小孔,与刀床前端之刀脑相联合,组成铡刀状,为切制饮片的主要工具。

      炒药锅则有两种。

      一种是有耳的锅,较小,约一尺半,供炒煅少量药物使用,适用于灶台或大风炉上,比较方便灵活。

      另一种是无耳的平口锅,约二到三尺,供炒、煮、炮、煅、炙、蒸、制等用途,多置于固定灶台上,与通常煮饭锅相同。

      而炼丹用的铁锅则系用生铁铸造而成,约一尺半,左右各有一耳,方便提携。

      常用的翻炒铁铲系用熟铁制成,全长约一尺余,有木柄与铁柄两种,为炒炙或煮药时翻拌药料之用。

      炒药灶则为砖砌单放一口锅的灶,锅有平放、斜放两种。平放翻炒便利,受热均匀,斜放药料堆积下方,受热不均,但盛取药物便利。

      还有煅药灶,也叫阳城罐,俗称嘟噜,为陶制圆筒状罐子,中部膨大,口部与底部略小,为装盛矿石药物隔火炕煅之用,防止药品过火爆裂粉碎。另外还有一种丹罐,雌雄各一,为炼制“降丹”时使用。

      炮制也包括炼丹,炼丹自然需要丹炉,铁、陶、泥质均可。其制法是以一般火炉为基础,在炉子里外搪上一层黄泥,内部的较外部为厚,泥中当混合头发、食盐,以免干后开裂,炉膛上小下大,炉口和炉膛深度以六寸为宜,炉口须平,以便锅底与炉口密切接合,若全不通气又会削弱炉中火力,故当在炉口左右各开一道缺口以便通气。在火门上方,再开一道直通炉膛的长方形活门,门可开启或关闭,以调节火力。丹炉的样式花样很多,有白眼炉、八卦炉、偃月炉、菊花炉、既济炉、未济炉等。

      用来蒸制药物的木蒸甑则呈圆筒形,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上面有盖,底部有屉。

      还有竹制的泛丸匾用来泛丸。

      用于煅制容易爆碎的药物铁汤罐,其上部呈圆筒状,下部狭窄,深约一尺,阔约半尺。

      钩提火煅药罐或翻动药物之用的铁钩则系铁制细圆杆,前端弯曲,成一双钩。

      专为刮取竹茹之用的竹茹刀,其形状狭长微弯,具有双柄,上方为刀背,下方为刀口,长约一尺,宽约三寸。

      还有专为刮龟板或为刮其它骨类药物之用的龟板刮,呈扁平条状,前端较阔,约一寸半,翘起呈钩形,下面为薄刀口,后部为柄,阔六到九分,厚约二分,末梢处较薄而锋利。

      另有供钳破坚硬药物之用的闸钳,亦称铡剪,状如铡刀,刀厚而坚,形状狭长,前端与下面垫条相连,末端为柄。

      更有粉碎坚硬的药材,如犀角、沉香之类的镑刀,其系在一块长一尺半、宽约二寸、厚约一寸余的木条上,每隔半寸,装置高约一寸,厚约一分,宽度与木条相同之刀片,约二十把。使用时药料在镑上擦动,即可镑成薄片。

      而炮制用的铁风炉,原是一种专用于煮茶的炉子,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的用于承接炭灰。

      压扁枳壳一类药物之用则需用到枳壳钳。其形如铡刀,但上下均为扁平阔厚之铁片,长约尺余,宽约二寸,两层对合面刻有斜形纵横交叉纹,下层前后端钉脚将钳固定在宽厚的木座上。钳的上层,后端有木柄,前端有鼻,与下层之前端相连接。

      切药时钳夹药物则要用到扁夹钳,系具有弹性之薄铁条制成,上下对折,前端部有锯齿形咬口,宽约寸余,长约五寸。

      还有捣药之用的乳钵,亦称研钵,是粗瓷制品,形如碗而厚,内壁粗糙,另装有一木柄之瓷槌。

      大型的工具则有石碾跟石臼。

      石碾系粗石制成的圆形大磨盘,上置圆柱形滚筒,两截接合,磨盘与滚筒之表面,均凿有横棱纹,盘的一方略低,开一小孔,当药物被粉碎后,便从小孔处漏下。

      石臼则是用粗糙的大石块凿成,方形或圆形,中有凹窝。大的可用脚踏,小的可用手舂。

      这些都是炮制作坊的必备的工具,只是根据作坊的规模大小,其大小形制,数量多寡不同而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