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29章 ...

  •   “葫芦之特大特小者尤其难得。”

      “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下卷》有种大葫芦曰:先春,以肥粪壤土堆叠尺厚,将大葫芦子种入土内,相去三四寸,埋一二粒。待苗长三五尺时,内选本粗一株作主,次将旁株去皮一片,两株结缚,若就花法,以泥涂封。稍长,去其一苗,留本,又将旁株再就,以三根株并作一株延蔓,则三本之力归一苗矣。其结实成形,又悉删去众多,止留壮者一枚,至秋成实,大比寻常数倍。用作酒尊,携带山游,诚物外清品。宜多种之,择其形似完整可用。”

      “其中亦有盆种小葫芦曰:以葫芦秧种小盆,得土甚浅,至秋结子,形仅寸许,择其周正者,止留一枚,垂挂可观。霜后收干佩戴,用为披风钮子,有物外风致。但难于成功,亦难美好,为可恨也。”

      “陆放翁有《刘道士赠小葫芦四首》曰: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贵人玉带佩金鱼,忧畏何曾顷刻无!色似栗黄形似茧,恨渠不识小葫芦。
      短袍楚制未为非,况得药瓢相发挥。行过山村倾社看,绝胜小剑压戎衣。
      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

      “屠隆所写的《葫芦》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天生一寸小葫芦,用以缀为衣纽,又可悬于念珠,有物外风致。若用杖头挂带盛药二三寸葫芦,亦妙。其长腰鹭鸟葫芦,可悬药篮左右,可为鹭瓢吸引。有小扁葫芦可为冠及瓢,俱以生相周匝,摸弄精神,无汗气方妙。”

      “《曼盒葫芦铭》也云:小壶芦极难种,有极小可为耳珰者,一双直百余金。”

      “还有一种特别的‘范制葫芦’,是指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芦上使葫芦按照模具生长,被称为范匏工艺,也称匏艺。制出的器物称为匏器,又名葫芦器,是人类贵族的常见玩物。”

      “那我这对小葫芦也算价值连城了?”郎生问道。

      “这紫色本长的小蝈蝈葫芦是蝈蝈葫芦中的极品,当然价值不菲。不过,这些都是虚的,所谓有价无市,有人肯出价,它才能价值连城,若无人肯要,那就一钱不值。世间万物皆是如此。”白泽总结道。

      “好了,好了,我们还是讲故事吧。”

      郎生觉得这些都跟他无关,还是听故事要紧。

      “好啊,今天我们就讲个两国结亲的故事吧。”白泽说道。

      “又是成亲啊?怎么好几个故事都是成亲啊。”郎生抱怨道。

      “成亲对凡人可是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共结连理,可是对双方家庭都有利的好事。”

      “成亲不就是养育后代吗?怎么听起来在人间还这么复杂?”郎生不太明白。

      “当然,婚姻可不仅仅是养育后代,还能结盟,使两个家族成为联盟,甚至使两个国家结成同盟。婚姻在凡间,从来不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国家的事情。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两国因为结亲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好吧。”郎生应道。

      他望望天,离正午还有一两个时辰呢,希望这个故事不要太长。

      白泽没有留意他的动作,只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开始娓娓道来。

      纷纷乱世,群雄并立,无一日安宁。

      当今诸国,除去吴宋齐三国最为强大,其余小国势单力薄,一般选择各自依附身边的强国以求生存。

      然而,这样鼎力的局势并不能长久。

      吴国安居东南,宋国地处西北,而齐国却稳居中原。

      这三国中,吴国和宋国算是势均力敌,但齐国却最为强势,加上地处中原富庶,周围依附小国众多,统一诸国,吞并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

      然而,吴宋两国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两国要不是相距甚远,交通不便,早就沆瀣一气,消灭齐国了。

      吴国如今的大王苻居算来是宋王元醠的父辈,乃是不世出的少年英雄。

      苻居的父王突然驾崩,没有立下遗诏,加上当年对立太子一事颇有踌躇,造成了著名的“五王之乱”。

      五王相争,吴国内乱,百姓流离,邻国趁乱而入。

      此时,是苻居运用智谋和勇气,平定了叛乱,自立为王,一举平息纷争。

      他在治国之道上确实有方,经过他的治理,吴国很快恢复了平静,达到了河清海晏的效果。

      但世事无完美,这位本可以成为一代仁君的王者,却偏偏是个好色之徒。

      他登基伊始便与庶母通奸,甚至生下一子,便是如今的太子苻建。

      太子生母蔡国公主,是有名的美人,生太子之时难产而逝,吴王将太子抱养给无子嗣的王后。

      不知是否这吴王命中克妻,王后不待太子总角便与世长辞,太子便由吴王抱到宫中亲自抚养。

      王后是吴王的结发妻子,虽称不上美人,却十分贤良淑德。

      而太子渐渐长大,其模样不肖其母吴王后,却跟先王的续后蔡国公主如同摹印,这流言便再也止不住了。

      太子其实并非吴王长子,吴王长子乃公子苻申,是吴王继位前的侍妾所出。

      但太子既然抱养给王后,占了嫡子的优势,无论是生母还是养母,都尊贵无比,立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吴王对太子一向宠爱有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的典型。

      太子也确实聪慧异常,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通,深得吴王欢心。

      只有一点,让吴王不免有些忧心。

      太子性格有些过于骄纵,喜欢华服美食,喜好游猎宴饮,整日呼朋唤友,不亦乐乎。

      而且好胜心强,锋芒毕露,不免招人非议。

      为此,吴王不仅将他最宠爱的文臣季成龙指为太子师辅佐太子,还将大将军陈斋公委派给太子做骑射之师。

      有了这一文一武两员大将,再加上太子生母的蔡国援助,这太子之位可谓固若金汤,吴王对自己的决定十分满意。

      接下来,就是给太子选定一门称心合意的婚事,待太子弱冠便行大婚之礼,之后就可将政事全部交付,吴王便能退居幕后,一心一意做他的逍遥大王了。

      吴王的算盘不可谓不精。

      他虽然也有挺进中原的野心,但无奈时机并不成熟,那就留待子孙去完成了。

      他只要做到国事稳定,选好继承人,然后就是他梦想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了。

      虽然吴王好色,但对太子,他可算是慈父了,为了太子的大婚对象,他也是操碎了心。

      吴国太子妃,也就是将来的吴国王后,地位不可谓不够尊崇,当然不能是随随便便选个人就行。

      吴王自己是庶出,若非生逢叛乱,也未必能够登基为王,所以,他的正妃只是普通的大臣之女,这也是吴王的憾事。

      他如此疼爱太子,自然希望可以为太子娶一位公主为妻,既壮大了吴国声势,也为太子平添虎翼。

      大王的心事,自然不会只他一人劳心费力。

      太子师季成龙深知大王心思,他向吴王进言道:宋国新君初立,正是急于同各国交好之时。而宋国大公主元姜,据说有倾国之姿,与太子年纪相当,可谓佳偶天成。他愿亲赴宋国,成就吴宋联姻,制衡齐国,结秦晋之盟。

      吴王深以为然,立刻下诏派他去宋国说项,务必成就好事。

      季成龙对此事十分上心,一得恩准,即刻整理行装上路。

      他跋山涉水来到宋国,一到宋境,便得到了新君元醠派出的使者的热情迎接。

      元醠的上位完全是个偶然,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母族高贵的庶子,他的母妃只是王后的陪嫁丫鬟。

      论身份地位,他是先王五个子嗣中最低的一个,而论文韬武略,他也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唯一说得过去的优点,大概就是孝顺和温和了。

      然而,这并不是能够讨得先王欢心的优点。

      所以,先王在世时,他跟母亲妹妹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世事难料,先王在位近四十年,先后立下的三位太子都相继早逝,最后只剩下元醴和元醠这对仅存硕果仅存的兄弟。

      元醴家世显赫,但资质平庸,好大喜功。

      元醴的母妃是先王宠妃,生性招摇,她的兄弟们能力有限却身居高位,而且傲慢无礼,在朝中竖敌无数。

      相比元醴的高调,向来低调平凡的元醠则在朝中给人的印象很好。

      虽然能力不甚突出,却温柔敦厚,宽容厚道,与先王大不相同。

      因而,在先王突然驾崩,没有来得及立下遗诏的情况下,宋国立即拥立了新君元醠。

      相对于元醴的显赫家世,一个出身平平的大王才能让群臣感觉不到威胁,这才是元醠胜出的关键。

      元醴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联合母妃逼宫,最后死于乱箭之下,他的母妃也被赐死,亲族废为庶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