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我从记事起,就在一个门派长大。
      据说我们门派很牛X,不,在武林很有影响力。但我的记忆里关于我们门派只有师父和大师兄,就是大师兄教我不要用牛X这种词来形容一个真正厉害的门派的。
      师父很忙,半个月都见不到一面。我的武功最早都是大师兄拿着本派典籍传授的,准确地说,是大师兄看着我自己看典籍学的。大师兄比我大十岁,早年行侠仗义被我师父收入门下,据师父一次酒醉说,他当年看大师兄没两把刷子还要行侠仗义差点被人打死,心中觉得可惜,就把他带上了山,想着十年八年大师兄的轻功也到不了能自己下山的程度,便算是救了他一命。如今大师兄却已经能自由上下山采购物品了。大师兄做菜很好吃,这是师父也始料未及的,师父是修道之人,清心寡欲,只是爱好美食,有了大师兄,师父多年来都不曾为我们添置一名师娘。
      本门用剑,师父是门派中一等一的高手,据他自己说。大师兄却无论如何使不得剑,早年间曾经试图学枪,最后终于放弃,请山下王铁匠为他打了一口大刀。王铁匠手艺拔群,打出的青钢刀刃薄背厚,无论过招还是劈柴大师兄都用得得心应手。自那以后大师兄又去王铁匠处打了好几把用途不一的菜刀,我们的伙食也愈发精细。
      师父说,杜若啊,你宅心仁厚,用刀挺好,枪乃兵中之贼,不适合你。
      杜若就是大师兄。
      我也不用剑,大师兄说,我自小体弱多病,师父又狠不下心,就把锻炼筋骨的最佳年华错过了。大师兄说“年华”这个词时,带点当地特有的口音,听起来特别有韵味,可以与他端着盘子喊“开饭咯”相提并论。我十岁上被师父送到梅师叔处学音律,自那以后还算勤勉,因此我的兵器是一台筝。梅师叔是师父那一辈门派中少有的翘楚,十五岁才上山学艺,按照大师兄的理论比我错过了更多的年华,但她自小熟识音律,边学剑边将本门内功与音律融会贯通,十九岁上适逢本门十二年一度的比武大会,她以一支短短玉笛连挑十一位师兄和上届魁首,成功折桂,成为本门首个比武大会力压全场的女弟子。自那以后,梅师叔稳坐太清宫二十四年,成为本门女弟子心目中的传奇,男弟子心目中的女神和YY对象,虽然后一身份随着她年老色衰,不,权信日重,已经逐渐消弭无踪。据说,师父也是败给梅师叔的十一分之一,但与其他十人不同之处在于,赛后那十人都与梅师叔势不两立,师父却和她成了好友,大概是只有师父没被梅师叔打得不能再战,隔天勉强赢了一宫主位的缘故。梅师叔当年是门派中有名的冰山美人,杏眼桃腮,乌发如云,蜂腰如聚,以上摘自师父酒醉语录。然而此话不假,梅师叔的确气韵非凡,时至今日仍能看出昔日风采。
      梅师叔的功夫霸道得很,起初我的身子完全受不住,她又不似大师兄有耐心,因此我一度整天向师兄抱怨:
      “师兄,梅师叔这么漂亮的人儿,偏偏武功这么霸道狠毒,这是不是叫做蛇蝎美人。”
      结果当然是被大师兄训斥了不要乱用成语,此后师父却叮嘱我不必勉强,只学些音律便好,大不了成人后赔点嫁妆将我嫁了。
      “修道就没有修成你这样的。”大师兄总结道。
      “也没有你这样的,修成了厨子管家婆。”十三岁的我已经懂得反唇相讥。
      师父只收了我们两个徒弟,真是失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