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0、慈禧番外 ...

  •   可以预见,我会用半世的辛劳换取千古的骂名。
      咸丰爷北狩驾崩后,我变成了守着偌大家业的年轻寡妇。
      我要照顾我的孩子、要防备专横跋扈的宗室大臣、要让子孙的天下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对于一个二十六岁的女人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
      虽然是个自负的女人,我依旧得承认:比起一百多年前那位郑亲王的老祖宗,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何况我面临的局面比她还要复杂。
      咸丰爷驾崩后有八大臣辅政,为首二人是郑亲王系的子孙——端华和肃顺。
      在我出生的一百年前,大清朝的最高权柄就是掌握在当时的简亲王太福晋安和皇室皇主手中:这位历经康雍乾三代的奇女子在大清青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册封为贵妃后,我曾在上书房偷偷翻看《皇主实录》,阖书时感慨不已:女子当如此也!
      可笑的是,皇主的不孝子孙在其百年后会用她留下的遗诏作为擅权的资本,公然提出,皇主于雍正年间颁圣祖康熙爷大诏,后宫不得干政。
      说这话是因为咸丰爷驾崩前赏了我和皇后“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牵制辅政大臣,而端华与肃顺他们显见是不会愿意匍匐在女人的脚下的。
      曾试图削弱郑王七穆权柄的嘉庆皇帝在革掉承皇主世系的靖亲王爵位后立刻遭雷击轰毙,这在宗室中并不是秘密,之后两朝都不敢轻易削减七穆爵禄,有基于此,东太后生出退缩之意。
      僵持之际,我问端华兄弟:“皇主有命,凡其子孙终身不允另纳二美,王爷既如此孝尊祖宗,府里侧福晋庶福晋是哪里来的?肃顺的七房姨太太都是摆着好看的?”
      端华嗫嚅不言,肃顺红了红脸,很快回道:“后宫不许干政乃大义,纳侧收妾俱小节矣!”
      “皇主言,不修己身,不言齐家,未曾齐家,岂可治国?”我从《皇主实录》中找到对应之策,“你等不能修身却已治国,本身违背祖宗遗训,如今倒摘了皇主所颁圣祖遗诏中的半句话对我们讲后宫不许干政,可见是责人宽己的欺凌我们孤儿寡母。”
      端华只好磕头告罪,自此刻起,我下定决心成为大清朝第二个监国女主。
      与皇主相比,我的掌权之路相对容易,毕竟我是国母,也是除东太后外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一番交际后,我取得了恭亲王奕䜣的支持。
      当然,这还不够,郑王七穆的影响力远非一个皇太后的身份可以压制,我们的幸运在于世掌宗人府的当代靖亲王同样对撺掇咸丰爷离京避难的肃顺不满,洋夷犯阙时,追封凌亲王毓岘战死,成为大清立国后唯一死在沙场的爱新觉罗氏郡王,因为靖亲王坚持,除郑亲王以外的七穆首脑全部留守京师。
      突然将大行皇帝钦点的顾命八大臣连根拔起在彼时是掀动朝野的大事,更何况肃顺的党羽遍布朝野,端华又是不可招惹的皇主后裔郑亲王。有靖亲王在则足以稳定局势,因为他才是皇主衣钵的真正传承者。
      奕䜣不愧“鬼子六”的名声,通过志趣相合的济郡王说服了顾虑着不愿意大义灭亲的靖亲王。
      靖亲王比郑亲王年幼,却是叔行。端华在被御前审绝时曾指责道:“王叔,郑王一脉自简孝亲王身后便同气连枝,我们都是皇主的子孙,相煎何太急!”
      “你们自己看!”靖亲王从袖中拿出一卷黄轴,“这是老祖宗的遗敕!”
      郑亲王颤巍巍捧过去,失声念道:“倘天下太平,子孙尽享荣华,此必孤之所期;倘朝廷暴虐,使民不聊生,君如足谏,该当诚谏,如不足谏,箕子为率,万不可助纣为虐——”
      靖亲王冷声接道:“或有强蛮侵犯,时事寥落,子孙既受皇恩,必要永守国土,习效崇祯气节,上于疆场战死,孤荣焉,守家不弃,孤怀慰,敢临阵奔逃、继投外敌者,百身不赎!”
      肃顺强项:“时事及此,大行皇帝尚且避敌锋芒,我等臣子怎可违逆。”
      “你也有脸说!”靖亲王指着重孝在身的凌亲王斥道,“我等既无先凌亲王一般的气节,就该与京师共存亡,你为一己权柄置祖宗遗训于不顾,尚敢妄言国事?若你等专擅,内有长毛外有洋夷,今次社稷有运脱于劫数,翌日再教兵临城下,莫非复弃宗庙?”
      肃顺嘿然不对,靖亲王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早年长毛北犯,肃顺主张西迁避锋,幸而靖亲王力荐僧格林沁率军迎敌,这才打垮了叛军。
      这是我第一次与七穆交锋,连横的胜利使两宫皇太后取得了大清朝的最高执政权。
      当然,真正令靖亲王站在我们这边的根源还在于取舍中维护大清的稳定!
      同治初年,我与靖亲王为首的皇主系相处融洽,因为内办洋务外平长毛,卓越的政绩令七穆甘心臣服,这种hexie持续到载淳的大婚。
      首先是大选前,我的心腹安德海请旨南下采办婚仪用度,于路太过招摇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擒拿,廷议时奕䜣力主断死:因为我在同治四年曾利用安德海削减奕䜣权势,摘了他议政王的帽子。
      东太后则怕伤及我的颜面有些犹豫不曾立时表态,年轻气盛的凌亲王直接说:“朝堂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哪里值得为一个内宦耽误光阴?有罪杀无罪放,一群干大事的围着奴才转算怎么回事儿?”
      奕䜣立刻响应:“凌亲王说的极是,请两宫皇太后速裁。”
      东太后点点头:“既如此就教丁宝桢按凌亲王的意思酌情处置。”
      因为理亏,我是无话可说的,
      安德海终究丢掉了性命。
      大选时,载淳相中的皇后是蒙古阿鲁特氏,我则支持自己的侄女那拉氏,阿鲁特氏是端华的外孙女,东太后原本也对其持反对态度,但阿鲁特氏得到对端华心怀歉意的靖王支持,载淳又喜欢,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未来的皇后跟我一条心,这才转而倾向阿鲁特氏,孤立无援的处境令我在同治元年后第二次尝到政治败绩。
      东太后的溺爱令载淳有些叛逆,大婚后常跟皇后抱怨我的严苛。说到底我是守着半个儿子的寡妇,眼见剩下的半个也被儿媳抢走大半,心里岂有舒服的?不舍得把儿子如何,压一压儿媳还算容易,我罚跪了阿鲁特氏,也扬起了恶婆婆的名声。
      阿鲁特氏有七穆撑腰,而且是皇主的血脉,她在听宫人讲起祖宗旧事后竟然感慨:“倘皇主在世,未过大清门之人岂敢如此!”
      是,我是从神武门进身的秀女,一步步从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坐到圣母皇太后的位子,自始至终没有摸到皇后的边,更不用说明媒正娶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但我辛辛苦苦守着大清江山养大了载淳!隐约记得皇主也是简孝亲王的继福晋,如果她这样被儿媳羞辱不知会作何感想。
      载淳崩于恶疾后,我最初打算从宗室中为其过继子嗣,不知哪个传出流言说我要绕过“溥”字辈另立外甥夫侄载湉为君,这很可笑,应该没有人会相信我会让自己绝嗣罢!
      如同疯魇的阿鲁特氏却相信了,甚至当众讽刺我:“圣母皇太后,咸丰爷驾崩后,因为大行皇帝是您的儿子,您从贵妃变为国母;大行皇帝的儿子继位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太皇太后,如果不为大行皇帝立嗣反倒给咸丰爷过继儿子承统,我能效仿前明懿安皇后,皇额娘还是母后皇太后,您呢?您难道要退做皇考贵妃、贵太妃?”
      真是想不到,辛苦十几年,竟然被自己的儿媳挖苦配不上皇太后的位子。
      那我想看看,如果真的立载湉为君。会不会有人把我从皇太后的位子上赶下来。
      因为如此,载湉成为又一个冲龄天子。
      七穆为阿鲁特氏的殉节兴师问罪,我给他们的答复是销掉了乾隆爷以来视为本朝正史的《皇主实录》。
      可以说,谢世百年的安和皇主是被不肖子孙连累到的。
      可在午夜梦回间想起读《皇主实录》的情景,我未必是不心虚的。
      办了多年洋务折腾出同光中兴的局面,虽说北地丢了几千里的不毛土地,我还是不得不赞同肃顺死前的悲鸣:时事如此,如之奈何?私下自我安慰:纵然皇主尚在,也未必能比我走得远做的好罢?
      清法之战后,济郡王进了一本皇主批复呈给圣祖皇帝的坤舆万国图,我这才对同为女主的前辈生出由衷的敬意。
      早在百年前,皇主料定:西夷狼子野心,大清西陲方国尽为所占,以开化之名行抢匪之事,且具火器水师利,久必为大清害,然西夷小国寡民,终为疥癣疾,腹心之虑当在疆北、当在海东。沙俄蛇性,图谋满蒙疆土非一日哉;倭寇狼心,前明即图入主华夏,中原力强,倭寇外仁內忍,倘中原势弱,东瀛必犯金阙,宛效满洲进关故事。以儿臣浅见,籍今国强北伐沙俄,可图先手之强;大练水师进征倭国,内置为行省可令子孙无患;精研火器水师民生之技,如政淸民和,弹压周国图谋异志足矣!”
      最初以为济郡王是假借皇主名义表达对关外丧地的不满,我并不曾放在心上,直到东倭西犯引起乱局才放下疑虑。
      如果皇主在雍正爷身后自立为帝,大清朝也许就不会失去领袖群伦的地位吧!
      原在犹豫中,靖王支持的维新党却炮制出“围园杀后”的计划,我终于下定决心清理帝党势力,将维新派全部捕拿。。
      可笑的是,如同我处置卖官鬻爵的珍妃时面临的非议,这些自以为学贯中西能扭转危局的跳梁小丑在搅乱京师后竟然也会有人同情,包括凌亲王在内的宗室都为康粱保驾。
      压下重修《皇主实录》的心思,我将七穆全部革为民爵,逐回关外。
      不怕遭遇嘉庆爷那样的报应,我一个年近古稀享尽荣华的老寡妇,还能有什么好怕的。
      晚年的我喜欢读《石头记》,《石头记》中描绘的故事却让我生出大清朝已走近穷途末路的隐忧。
      老宫人说,《石头记》是皇主的侍妾在其身后指导曹霑所著,虽然皇主的诗词已被乾隆爷删减,所述故事却多有皇主所经所想。
      我没有皇主的幸运,乾隆爷为维护她的千古美誉可谓做到不惜一切甚至废掉了皇后嫡子;载湉四岁进宫,我对他也有栽培养育之恩,不难预料,百年之后他将会抹掉我在四十多年内的所有光辉成就自己中兴之主的名声——如果他有那份能力和运气。
      当然,纵使有机会,我笃定载淳至多是下一个崇祯皇帝。
      把他带走吧,一切留给后人去评判。
      临走前,我下诏重修《皇主实录》,希望后世可以永远记住这个唯一让我心生敬意的传奇女人。

  •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篇番外的目的不为给老佛爷正名,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发现如果抛去正文里的题目,《简妃传》还差1000多字不够100万字;第二,给自己那两篇无评论少收藏的新文《等待阳光(上)》、《等待阳光(下)》做做宣传。原本想动手写一篇以荣府长孙为主角的红楼同人和一篇洪荒小说,看到新文的成绩实在没有了挑战的信心,以后仍要老老实实做会计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